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317230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课型 新授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试验器材 教 学 目 标 学问 技能 1.通过试验探究相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相识在一切化学发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变更和增加,知道质量守恒的本质缘由。 3.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 方法 1.通过学生分组试验,探究,培育学生的动手试验实力及视察分析实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缘由的分析,培育学生的探讨问题实力和逻辑推理实力。 情感 看法 1.通过试验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爱好。同

2、时培育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育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看法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试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1.从微观角度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罗蒙诺索夫的试验图片讲解并描述有这样一个故事,1756年的某一天,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试验室里做试验,他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中煅烧,望见生成了白色的物质,他突然想起来,我干吗不来称一下容器和容器里物质的质量呢?这不称没关系,一称不得了,一个宏大的定律诞生了。他发觉在煅烧前后总质量并没有发生改变,经过反复的试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物

3、质的总质量是守恒的。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如蜡烛燃烧后就没了;铁生锈后变重了等等。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究竟有没有改变呢?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问题】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化学改变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无改变? 【假设与猜想】 (引导)依据同学们已有的学问和阅历,大家猜想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有可能发生哪几种改变?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观看图片倾听思索思索问题 学生小组绽开探讨,沟通并总结。可能以下几种状况: 1.反应前质量总和大于反应后质量总和。 2.反应前质量总和小于反应后质量总和。 3.反应前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质量总和。 学生活动通过这个小

4、故事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本节课的主题上。 培育学生从日常学习和生活发觉问题的实力培育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想和假设的实力设计意图 提出要求 在设计方案前,先请同学们探讨与思索以下几个问题: 1、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假设,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 2、试验该怎么做,肯定要用到什么仪器?3、试验中需称量吗?需称量几次? 4、此试验是为了证明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关系,因此你对设计的试验装置有何要求?【设计方案】 参加沟通,刚好引导启发学生设计方案,适时提出修改看法。 【指导试验】 为探究前面的假设中哪一种正确,要求学生利用所设计的方

5、案加以验证,北面一半学生做白磷燃烧反应的试验,南面一半学生做铁与硫酸铜反应的试验。在试验中留意对学生进行视察指导,帮助学生顺当完成试验。 【沟通与小结】 1.主持学生的沟通发言,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结论 (过渡)同学们通过两个不同的试验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其实在很早以前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探讨和实践,做了大量的试验,也和同学们一样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播放影片)质量守恒定律的发觉 2.引导学生从试验中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 3.提示学生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留意点。 【拓展与提高】 (提问)任何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演示试验)P92试验5-1和试验5-2引导分析改

6、进方案。问:为何天平不平衡,看上去不守恒?由此可知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装置上肯定要留意什么问题?若要对此装置进行改进,你应当如何设计? (小结)质量守恒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反应。 探究质量守恒的实质 (提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沟通与探讨 探讨沟通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生1:试验生2:天平 生3:需称量2次,反应前称量1次,反应后称量1次。 生4:试验装置必需密闭,不能让反应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物质的交换。 各小组沟通本组的试验设计思路,在沟通方案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借鉴。每4人一组进行探究试验,试验中分工合作、相互沟通、收集试验数据,适时记录小组代表发言,沟通试验数据,分

7、析数据,归纳结论。观看,相识科学家的探讨历程 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守恒定律内容中的关键字,“参与”、“化学反应”、“质量总和”。视察天平平衡状况。 思索:这两个试验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探讨,踊跃解答不守恒的缘由及改进装置的方法 学生活动通过探讨,同学们相互质疑,相互认同,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对试验方案的设计思路更加明确,更加周密。通过试验设计,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以及独立思索、大胆探究的精神。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动手实力、分析实力、自主合作实力及勇于探究的意志力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沟通与探讨,得出结论,培育学生的定量探讨问题的实力。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探究与之相比较,领会与科学家

8、“发觉”相像结论的喜悦之情对表面上看似不守恒的试验,进行反思与评价,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相识。让学生改进试验方案,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开拓。 设计意图 的总质量为何相等呢?从微观上该如何分析呢? (播放动画)水电解的微观动画 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思索(提问)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会改变吗?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投影) 1.说明现象(课本96页第3题) 2.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8克A与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克C和11克D,则参与化学反应的B的质量为克。 在化学反应A+2B=3C+D中,6gA和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若反应生成15gC,

9、则参与反应的B的质量为。 3.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肯定含有元素和元素。 沟通总结 引导学生反思探讨过程,回顾科学探究的步骤,畅谈自己学习本节课的感受。 探讨、思索观看 自主发言总结,得出守恒的微观缘由: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 质量没有变更。 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练习踊跃发言,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发表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播放动画,使学生思维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有质的飞跃。通过练习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相识与理解带领学生对所学学问进行整理,培育学

10、生归纳概括实力。使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在学生的亲身体会中得到升华。 板 书 设 计 应用 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 守恒缘由 不 变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1.说明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改变 2.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3.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教学反思质量守恒定律 制作人:路红英学校:宝鸡市列电中学审核人:路红英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名: 课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学问与技能:通过试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缘由。过程与方法:初步培育学生应用试验方法来定量探讨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实力。情感看法和价值观: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

11、质量守恒缘由的分析,培育学生的逻辑推理实力,使学生了解探讨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培育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相识方法。学习过程:一:学问链接1、托盘天平的运用:运用天平常,首先要检查_,称量时,称量物放在_,砝码放_。砝码要用_夹取。2、我知道的化学反应有(任写两个)_、_,推断化学改变的依据_3、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总质量是否变更?假如变更是增加还是削减?你的猜想:物质发生化学改变前后,其总质量_,猜想的依据是_.二: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会有什么改变呢?你的猜想:(1)(2)(3)试验探究:老师的演示试验和自己动手试验,留意视察现象并记录,完成试验报告。试

12、验名称改变时的现象改变后天平是否平衡反应的文字及符号表达式结论白磷燃烧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镁条燃烧 三:合作探究沟通探讨:1.归纳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3.你认为试验胜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改进第三,四试验装置? 四:学习评价课堂评价: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参与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D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更的是()A分子的种类B分子

13、的数目C物质的种类D原子的数目4某物质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铁和水,则该物质中含有的全部元素是()AFe、OBFe、O、HCFe、HDO、H5在化学反应M+NP+Q中,agM和bgN完全反应,生成cgP,则生成Q的质量为()A(ac+b)gB(a+cb)gC(b+ca)gD无法确定6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说明的是()A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B煤燃烧后质量减轻C双氧水分解后质量削减D10g的冰溶化后变为10g的水7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内含氧气)密封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改变的是()ABCD课后提升: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A分子的间隔发生变更B分子的运动速度变更C原子的种类发生

14、变更D原子重新组合2.ag白磷在bg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A肯定是(ab)gB肯定不足(ab)gC大于(ab)gD小于等于(ab)g3.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碱式碳酸铜受热B在空气中加热铜粉C在空气中加热硫粉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4.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肯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5、加热a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A、c-(a+b)B、a+b-cC、a-cD、a+b+c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由X、Y、Z

15、、Q四种物质,肯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量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410125反应后质量/g未测21109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X中未测值为零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8、在密闭容器里加热蔗糖产生了炭黑和水,这一事实说明白()A、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构成的B、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纯净物C、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D、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9下列各改变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说明的是()A食盐渐渐溶解在水中B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C空气液化后再蒸发得到气态的氮气和液态氧气D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逝

16、10某物质R在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AFeSBFe2S3CFeODFeS2 五:总结与反思 制作人:宝鸡市列电中学(路红英)审核人:路红英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名:课题: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1、学问与技能:(1)通过详细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3)能正确书写简洁的化学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1)采纳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采纳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3、情感与价值观(1)培育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2)通过对化学

17、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探讨,对学生进行敬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化。学习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配平方法学习过程:一:学问链接1在化学反应前后,确定没有改变的是(),确定发生改变的是()原子数目分子数目元素种类物质的总质量物质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分子的种类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示式,并在各物质名称下面写出化学式。(1)硫在氧气中燃烧(2)镁在空气中燃烧(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4)过氧化氢制氧气 3、下列四种方式都可以表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你认为哪种方式更能简捷、精确地记录和描述这一反应?它有哪些优点?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氧气四氧化三铁Fe+O2Fe

18、3O43Fe+2O2Fe3O4二:自主探究1:自主探究自学课本第96页至97页,回答以下问题:(1)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循的原则:;。(2)什么叫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配平的目的:。配平的标记:。 三:合作探究学问归纳与点拨(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提出问题:一个化学方程式能供应给我们哪些信息?(以C+O2CO2为例)探讨回答:(1)(2)(3)归纳总结:质的方面:表示和及反应条件宏观上:表示和之间的质量比微观上:微观上: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比 提问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前几年有些别有专心的人宣扬“水变燃油”。想一下可能吗?为什么?(三)书写方程式遵循的原则一是必需以为基础;二是遵

19、守定律。思索1P+O2P2O5,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思索2怎样才能使它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四)书写方程式的步骤(看书归纳)“写”:用化学式正确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配”: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不变;“注”:在“等号”上方用文字或符号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点燃、加热(常用“”表示)、光照、通电、高温,并注明必要的“”或“”符号。注: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1)奇数配偶法;(2)最小公倍数法;(3)视察法;(4)分析法。课堂练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2)铁在氧气中燃烧;(3)碳在氧气中不充

20、分燃烧;(4)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四:学习评价课堂练习: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O2H2OBMg+O2MgO2C3Fe+2O2Fe3O4DH2O2H2O+O22在反应3Fe2O2Fe3O4中,Fe、O2、Fe3O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A321B5616232C5632232D168642323在反应Cu+4HNO3Cu(NO3)2+2X+2H2O中X的化学式是()AN2O5BN2CNODNO24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2m=aB3n=2aC3n=aD2b=2m+n5、绿色植物汲取太阳光,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葡

21、萄糖(C6H12O6)和氧气。6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的方法,即在400左右,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氨气(NH3)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水和一种气体单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课后提升:.硝酸铵可发生如下反应:2NH4NO32N2+O2+4X,则X为()A.H2B.H2OC.H2O2D.HNO3.化学方程式aC2H2+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A15B14C13D10.人在猛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痛感消逝。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22、()AC3H6O3+3O2=3CO2+3H2OBC3H6O3+O2=CO2+H2OCC3H6O3+3O2=3CO2+3H2OD2C3H6O3+5O2=6CO2+6H2O五:总结与反思六:评测自我评测:小组评价:老师评价: 制作人:宝鸡市列电中学(路红英)审核人:路红英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名: 课题: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洁计算 学习目标:学问与技能:1、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洁计算,正确驾驭计算的格式和步骤。2、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洁的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培育学生根据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情感与价值

23、观:培育学生根据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学习重点: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及书写格式要规范化学习过程:一:学问链接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用高锰酸钾加热的方法制氧气(2)氢气和氧化铜加热条件下的反应(3)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制氧气2、在4P+5O22P2O5的反应中,份质量的磷跟份质量的氧气起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二:自主探究1:自主探究学问归纳与点拨:提出问题:依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质量关系。而探讨物质的化学改变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肯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肯定量的产品最少须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

24、,可以加强生产的安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须要依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探讨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例题1加热分解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分析这道题是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已知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要求:看书后把解题步骤默写在下面 思索依据刚才对例题1的阅读和讲解说出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分为几步?学生思索、探讨并回答例题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假如要制取10t氧化钙,须要碳酸钙多少吨?分析这道题是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来求反应物的质量,即已知产品的质量求原料的质量。要求:看书后把解题步骤

25、默写在下面 提出问题:依据上述两例可知,已知反应物的质量可以求生成物的质量,已知生成物的质量也可求出反应物的质量,那么,假如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可不行以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或者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不行以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呢?课堂练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燃烧100g氢气须要氯气多少克?生成氯化氢气体多少克?三:合作探究1、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2、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3、计算类型:例1已知的质量计算的质量。例2已知的质量计算的质量。四:学习评价课堂练习:1、要让3g镁条完全燃烧,须要氧气的质量是()A、2gB、1gC、1.5gD、无法计算2、铝在氧气中燃烧

26、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A、2732102B、272443C、432D、108962043、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相对分子质量为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4、8g氧气能使多少克的氢气完全燃烧?同时生成多少克水? 5、碳在高温时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计算要使80克氧化铜完全反应,须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课后提升1、已知化学反应2A+B=C+D,7克的A与2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克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克A参与反应可生成D22克B、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D、A

27、、B、C、D中C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2.12g镁与足量稀盐酸起反应,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各多少克?(Mg+2HCl=MgCl2+H2) 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g铜,须要多少克氧化铜? 456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留意事项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物质问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要先把不纯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五:总结与反思六:评测自我评测:小组评价:老师评价: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一、指导思想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本节我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的教

28、化环境,利用试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育学生驾驭和运用学问的实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会推断物质发生化学改变时,发生了质的变更的基础上而绽开的。起先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的方向过度,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定量的探讨化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从量的方一直探讨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学好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好理论打算,同时也完善了化学用语的教学,更关键的是为以后学习化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三、学生状况分析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驾驭了肯定的化学学问;具备肯定的试验实力和试验现象的分析实力。学生有学好化学的愿望,对该课题有着深厚的爱好,情愿动手试验,有较

29、强的参加意识。信任他们完全可以过探究,解决问题。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学问的形成、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看法,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实力。四、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质量的试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培育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相识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缘由,培育学生的定量探讨和分析推理实力。3、通过试验探究,培育学生的动手实践实力,视察、分析实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定量试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

30、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沟通,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说明,培育学生分析及推理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试验探究,培育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看法。2、通过史实资料,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3、产生学习的胜利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五、教学重点: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微观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探讨法、试验探究法七、教学策略1.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设计并支配学生亲自动手试验,引导学生从视察试验入手,启发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利用Flash制作动画电解水的微观分析,不但让学生突破难点,同时使学生又进一步的理解和驾驭化学反应的实质及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分。

31、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和探讨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实力。使学生能从感性到理性上探究事物改变的本质,发觉事物改变的规律,强化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实力,同时也为今后学习酸碱盐奠定了基础。2.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把化学学问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让学生发觉原来我们所学的学问是如此贴近生活,因而学习爱好和求知欲会得到进一步激发。采纳以试验为先导,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自主式教学法,依据学生学习的实力和个体差异,从实际动身,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中分层要求、分层质疑、分层指导、分层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提出问题,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3.自信造

32、就一个人,自卑毁掉一个人,通过教学环节的设置,让每位学生都充溢自信,形成对学习的长久爱好和求知欲望。八、教学打算:仪器:托盘天平、烧杯、试管、锥形瓶、玻璃棒、酒精灯等。药品:白磷、NaOH溶液、NaCl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Na2SO4溶液、BaCl2溶液、FeCl3溶液等。多媒体课件:动画 九、教学流程:组总结演示 十、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教 【演示试验】展示一瓶变质的牛奶提问:这是什么?说明:但这瓶牛奶已变质,不能再饮用。追问:它发生了什么改变?【问题引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很多的化学改变,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假如我们转换一下

33、思路,是否会有同学从量的角度对这些化学反应提出问题呢?【提出问题】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变更?学生视察并回答-牛奶 化学改变 同学经过思索后提出一些问题。倾听思索、产生学习爱好从学生生活实例入手,激发爱好 停顿,期盼。引导学生能把探讨化学的思路从定性拓展到定量。细心设疑,激发求知欲。学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1: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2: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3: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学生探讨、分组沟通1发觉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2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过老师活动过渡:大

34、家的探讨特别热情,从探讨的状况来看,有三种不同的看法,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下面用试验来探究。学生活动 倾听教学意图程【演示试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试验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演示试验2】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试验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是()。称量记录:反应前的总质量(锥形瓶+空气+白磷)是()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克。称量记录:反应前的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是()克。反应后的总质量是()克。初步学习定量探讨问题的方法。 培育学生视察实力和记录试验的方法。【问题探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

35、量总和相等。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呢?思索激疑、探究【分组试验】指导学生分组试验并检查订正学生试验操作中的问题。反应名称试验现象反应后质量和结论 BaCl2+Na2SO4CuSO4+NaOHNaOH+FeCl3分组:把学生分成三组1:设计方案2:试验探究3:汇报结果结论: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带着上述问题做试验,并记录本组试验测定的数据(操作方法同演示试验2)。1:学生通过老师供应的资料与试验用品,自行设计试验方案2:能主动分工、协作、视察并记录。3:代表汇报,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质疑。:描述试验现象,归纳试验事实,试着总结规律。1: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试验进

36、行探究,培育学生的试验设计实力2:培育操作实力以及探讨问题的科学看法3:体现合作精神4:初步形成科学探究实力5:培育学生严谨的治学看法【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律内容(略)记忆定律内容初步记住定律。教学过程【讲解并描述】科学家也是沿着我们刚才所走过的探讨路途,发觉并一次次的验证了这条定律。该定律的最早发觉要归功于罗蒙诺索夫和拉瓦锡。【投影】史实资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发觉阅读材料渗透化学史的教化,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重温历史,学习科学家敢于质疑、开拓创新的精神。把学生的相识引向深化。引导学生体会没有经过科学理论的证明的阅历归纳,不能称之为定律,只有经过科学理论证明的阅历归纳才可以

37、成为定律。【提问】我们做了许多的试验都看到天平是平衡的,哪怕是一万次试验都是平衡的,但有没有万一呢?思索【学生试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师生沟通:试验记录:反应前、后质量加深对定律的理解教【问题探讨】(1)铁生锈后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说明?(2)蜡烛燃烧后无影无踪,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联系实际,探讨、体会定律中关键字的涵义,初步运用定律说明一些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定律中关键字的涵义。【板书】2、几点说明:(1)参与化学反应(2)总质量(沉淀或气体)(3)审题时要留意关键的字,如“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足量反应”等字所表示的意义。领悟定律中关键字的意义。强化对定律的理解

38、和相识。学【问题探讨】为什么参与化学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呢?思索再次设疑,启发思索,将相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过【多媒体课件】电解水微观过程演示,通过老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相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缘由。学生在视察基础上,相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本质缘由。引导学生从化学的微观相识质量守恒定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产生质的飞跃。 【板书】二、质量守恒的缘由: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变更。(三个不变)学生归纳并记录培育学生分析和归纳的实力【迁移与应用】投影思索并回答学问的运用程【反思评价】通过本课题,你获得了哪些学问?相识有什么

39、提高?实力有什么进步?学的欢乐吗?把你的相识和体会与大家共享。学生自由发言学习的反思是一个学问内化、相识提高、情感升华的过程。布置作业:(易)在反应A+BC+D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则生成D的质量为克(中)在反应3A+2O2点燃H2O+CO2中,A的化学式为。(难)1克H2和9克O2混合后,点火爆炸后生成水的质量是克。记录分层作业,利于学生智力开发课外提高: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请你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上网去查询自愿开拓学生视野 板书设计:第三节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与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二、质量守恒的缘由:原子的种类、

40、数目、质量均不变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十一、教学反思: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本节的学问将贯穿学生学习化学的始终。因此学生的学习与教学显得犹为重要。学习这肯定律应留意三点。第一点要重视试验。从视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试验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动身,通过思索去“发觉”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其次点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强调“参与反应的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第三点从本质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之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定相等,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变,原子的数目没变,原子的质量没变。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它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现在回想起这节课,我觉得自己说的并不多,我把很多空间留给了学生,学生发挥的余地较广,从练习的状况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错。于是我在思索一个问题:是不是可以把这节课的形式推广应用到其它章节的教学中呢?我还会努力尝试。 第22页 共22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