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名世.与余生书》阅读练习.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2297233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戴名世.与余生书》阅读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戴名世.与余生书》阅读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戴名世.与余生书》阅读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戴名世.与余生书》阅读练习.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戴名世.与余生书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余生足下。前日浮屠犁支自言永历中宦者,为足下道滇黔间事,余闻之,载笔往问焉。 余至 而犁支已去,因教足下为我书其语来,去年冬乃得读之,稍稍识其大概。而吾乡方学 士有滇黔 纪闻一编,余六七年前尝见之。及是而余购得是书,取犁支所言考之,以证 其同异。盖两人之 言各有详有略,而.亦不无大相悬殊者,传闻之间,必有讹焉。然而学 士考据颇为确核,而犁支又 得于耳目之所睹记,二者将何取信哉?昔者宋之.亡也,区区海岛一隅,仅如弹丸黑子,不逾时而又已灭亡,而史犹得以备 书其事。 今以弘光之帝南京,隆武之帝闽越,永历之帝西粤、帝滇黔,地方数千里,首尾 十七八年,

2、揆以春秋之义,岂遽不如昭烈之在蜀,帝曷之在崖州?而其事渐以灭没。近 日方宽文字之禁而天 下所以避忌讳者万端其或菰芦泽之间有廛.摩.志其梗概所谓存什一 于千百而其书未出又无好事者 为之掇拾流传不久而已荡为清风。至于老将退卒、故家旧臣、 遗民父老,相继洒.尽,而文献无征, 凋残零落,使一时成败得失与夫孤忠效死、乱贼误 国、流离播迁之情状,无以示于后世,岂不可 叹也哉!终明之末三百年无史,金匮石室之藏,恐终沦散放失,而世所流布.诸书,缺略不祥, 毁誉失 实。嗟乎!世无子长、孟坚,不可聊且命笔,鄙人无状,窃有志焉.。而书籍无从 广购,又困于饥 寒,衣食日不暇给,惧此事终已废弃。是那么有明全盛之书且不得

3、见其成, 而又何况于夜郎、第隼、昆明、洱海奔波流亡区区之轶事乎?前日翰林院购遗书于各州郡, 书稍稍集,但自神宗晚节事涉边疆者,民间汰去不以上;而史官所指名以购者,其外颇更有 潜德幽光馆之所不及知者,皆不得以上,那么亦无以成一代之全史。甚矣其难也!,稗官碑 志纪载出于史余员昔之志于明史,有深痛焉、辄好问当世事。而身所与士大夫接甚少,士大 夫亦无有以此 为念者,又足迹未尝至四方,以故见闻颇寡,然而此志未尝不时时存也。足 下知犁支所在,能召 之来与余面论其事,那么不胜幸甚。【注】余生:余湛,字石民,安徽舒城人,戴名世的学生。南山集案起,余湛牵连下 狱, 不久病死狱中。潜德幽光:指山林隐逸之士所记述的

4、明代史事。1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揆.以春秋之义揆:衡量B.有麾.麾.志其梗概M:只,才C.相继撕尽撕:老去D.而世所流布.诸书布:散布15.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而.亦不无大相悬殊者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昔者宋之.亡也凌万顷之.茫然C.窃有志焉. 那么将焉.用彼相D.而史官所指名以.购者 醉那么更相枕以.卧.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本文开篇先交代作书目的,第二段说明编写南明史的意义,第三段写南明史料 的 种种艰难及自己的抱负,最后一段重申自己的志愿与决心。B.作者认为

5、南明政权的历史意义不低于蜀汉和崖州的南宋政权,但因为清政府的文字 禁忌 严厉,所以南明政权的史实已经湮没无闻,令人悲叹。C.作者有感于世无司马迁、班固那样的史学家,于是慨然以修明史为己任,但又感慨 于自己一生穷困潦倒,根本无力史料。D.这篇散文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又首尾照应,显得极有法度。且善用曲笔,貌似恭 敬, 其实是极深刻地揭露了清王朝文字狱的酷烈。16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局部断句。(3分)近日方宽文字之禁而天下所以避忌讳者万端其 或菰芦泽之间有摩摩志其梗概所谓存什一于千 百 而其书未出又无好 事 者为之掇拾流传不 久 而已荡为清 风.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前

6、日浮屠犁支自言永历中宦者,为足下道滇黔间事,余闻之,载笔往问焉。(2)稗官碑志纪载出于史馆之所不及知者,皆不得以上,那么亦无以成一代之全史。答案:14. (3 分)C (撕:尽)(3分)D (A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假设;B助词,取独/助词,定后标;C兼 词,于此/副词,怎么,哪里;D连词,表修饰)15. (3分)B “已经湮没无闻”错。16. (3 分)近日方宽文字之禁/而天下所以避忌讳者万端/其或菰芦泽之间/有摩摩志其梗概/所谓 存 什一于千百/而其书未出/又无好事者为之掇拾流传/不久而已荡为清风 18. (8 分)(1) (4 分)前些时候和尚犁支说他自己是永历时的宦官,曾给您讲述在滇、

7、黔时期的事情,我听说 后, 携带着笔墨到犁支那里询问。(“浮屠”“足下” “载笔”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 (4 分)超出史馆所了解的野史小说所记载的和石碑上所镌刻的内容,都不能呈上,这样,就没 有 方法写成一个朝代的较为全面的史书。(定后句式1分,“稗官”“无以”各1分, 语句通顺1分。)参考译文:余生足下:前些时候和尚犁支说他自己是永历时的宦官,曾给您讲述在滇、黔时期的 事 情,我听说后,携带着笔墨到犁支那里询问。等我到那之后,犁支已经离去,因而让足 下给 我写信,将他所说的写下来。去年冬天才收到,读了之后,稍稍知道了大概。我的家 乡方学 士撰有滇黔纪闻一书,我六七年前曾经见过,等

8、到我买了一本,把犁支所说的 拿来加以考证,以便弄清二者的同异之处。大体上,两人所说的各有详有略,但也有大相 径庭的地方。 传闻之间,肯定有错误失实之处。然而,学士考据的颇为精确详实,而犁支 所说又是耳闻目 睹得来的,二者之间将选择相信哪一个呢?从前,宋朝灭亡时,小小的海岛一隅仅如弹丸黑子,没过多长时间就灭亡了,而史书仍 然 还能够详细地记载这件事。而现在像弘光称帝于南京,隆武称帝于闽越,永历称帝于两粤 和 滇黔,地方数千里,前后十七八年。揆度春秋的义例,难道不如昭烈称帝于巴蜀,帝 昂 残喘于崖州?但事迹逐渐湮没无闻。近一段时间,文字的禁忌才开始变得宽松一些,但天 下 需要避讳的东西仍有成千上万

9、,有的人在草莽山泽之间,仅仅只是记述了这些事情的大 概 经过,想要把十分之一的历史保存于千百年之后。但这些史书并没有流传于世,又没有 热心 的人为之编辑,不长时间后,就会荡为清风。至于那些老将退卒,故家旧臣,遗 民父老, 都相继死去,再加上文献没有保存,凋残零落,致使一代兴亡成败,与那些忠臣 尽忠为报效 国家而死和乱臣贼子误国之事,以及流离失所四处奔波之情形,无法向后人展 示,岂不可叹!整个明朝,三百年没有历史。金匮石室所保存的史册,恐怕早晚要散落逸失。而社会上流 行传播的那些史书,残缺不全,毁誉失真。嗟乎!世上没有子长、孟坚,不可以随意轻率 地 执笔写史。我没有什么才能,只是存有这个志向,然

10、而,无法大量地购买书籍,且又被饥 寒 交迫所困扰,每天都为吃饭和穿衣发愁,我担忧写史一事终将废弃。这样,明代强盛时期 的 史书尚且写不出来,更何况那些夜郎、第窄、昆明、洱海等地的奔窜流亡一类的小小的轶 闻 逸事呢。前些天翰林院向各州郡收购遗书,史书逐渐汇集起来。但从神宗晚年开始,但凡 涉 及边疆的,民间都隐没起来不往上交。而除了史官所指名要购买的史书之外,更多的倒是 那 些山林隐逸之士所记述的明代史事,超出史馆所了解的野史小说所记载的和石碑上所镌 刻 的内容,都不能呈上,这样,就没有方法写成一代全史。实在是困难啊!我一直有写明史这个志向,对明代没有史书深感痛惜,所以喜欢询问当时的事情。只是 自 身与土大夫接触的太少,土大夫中也没有想要写明史的人,再加上我足迹未尝远涉四方,故 而见闻颇少,然而,这个志向却一直保存着。足下如果知道犁支所在的地方,能把他找来,和 我当面讨论这些事情,那我将不胜荣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