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名世.与刘大山书》阅读练习.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048826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戴名世.与刘大山书》阅读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戴名世.与刘大山书》阅读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戴名世.与刘大山书》阅读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戴名世.与刘大山书》阅读练习.docx(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戴名世,与刘大山书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去年春正月,渡江访足下,留信宿,而足下出所为古文十余篇见示,皆有奇气。足 下固不自信,而谬以仆之文有合于古人矩镀,因从问其波澜意度所以然者。仆回秦淮,将欲 检箧中文字,悉致之足下,冀有以教我。会足下北游燕蓟之间,而仆亦东走吴越,遂不果。 今年冬,有金陵门人欲镜仆古文于板。仆古文多愤世嫉俗之作,不敢示世人,恐以言语获 罪,而门人遂以彼所藏抄本百篇雕刻行世。俟其刊成,当于邮传中致一本于足下。其文皆无 绝殊,而波澜意度所以然者,仆亦未能以告人也。惟足下细加择别,摘其瑕疵,使得改定, 且作一序以冠其首简,幸甚!,幸甚!当今文章一事,贱如粪壤,而仆无

2、他嗜好,独好此不厌。生平尤留心先朝文献,二十年来, 蒐求遗编,讨论掌故,胸中觉有百卷书,怪怪奇奇,滔滔汩汩,欲触喉而出。而仆以为此 古今大事,不敢聊且为之,欲将入名山中,洗涤心神,餐吸沆濯,息虑屏气,久之,乃敢发 凡起例,次第命笔。而不幸死丧相继,家累日增,奔波四方,以求衣食,其为困蹑颠倒,良 可悼叹。同县方苞以为“文章者穷人之具,而文章之奇者,其穷亦奇,如戴于是也。“仆文 章不敢当方君之所谓奇,而欲著书而不得,此其所以为穷之奇也。秦淮有余叟者,好琵琶,闻人有工为此技者,不远千里迎致之,学其术。客为琵琶来 者,终日座为满,久之,果大工,号南中第一手。然以是倾其产千金,至不能给衣食。乃操 琵琶弹

3、于市,乞钱自活,卒无知者,不能救冻馁,遂抱琵琶而饿死于秦淮之涯。今仆之文章, 乃余叟之琵琶也。然而琵琶者,夷部之乐耳,其工拙得丧,可以无论。至假设吾辈之所为者, 乃先王之遗,将以明圣人之道,穷造化之微,而极人情之变态,乃与夷部之乐同其困蹶颠倒。 将遂碎其琵琶以求免予穷饿,此余之所不为也。呜呼!琵琶成而适以速死,文章成而适以甚 其穷。足下方扬眉瞬目,奋袂抵掌,而效仆之所为,是又一余叟也。然为余叟者,始能知 余叟之音,此仆之所以欲足下之序吾文也。注信:两。银:亥上首简:篇首。蒐:搜寻。扬眉瞬目:得意的样子。2.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俟其刊成俟:待,等B.摘其瑕疵

4、摘:摘录C.先王之遗遗:遗留的事业D.琵琶成而适以速死速:招致.以下各组句子中,都属于流露作者“愤世嫉俗”的一组是(3分)谬以仆之文有合于古人矩镀恐以言语获罪当今文章一事,贱如粪壤然以是倾其产千金,至不能给衣食今仆之文章,乃余叟之琵琶也琵琶成而适以速之死,文章成而适以甚其穷A. B. C. D.3 .以下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文章不仅表达了作者二十年来留心先朝文献,搜求古人遗编来撰修史书的志向,同时还 抒发了身世之感。B.作者在首段希望刘大山为自己的文章作序,并在结尾指出其中的原因是他成为了余叟那 样处境困厄的人。C.方苞先生认为,写文章是那些处于困窘失意之人的才

5、能,困境奇特的人文章往往也写得 奇特。D.此文是一封私人信件,以与挚友侃侃谈心的口吻来写,意切情深,心胸毕见,文字亲 切感人。4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而足下出所为古文十余篇见示,皆有奇气。(3分)(2)而欲著书而不得,此其所以为穷之奇也。(3分)答案:5 .(3分)B(摘:指出).(3分)D(刘大山称赞作者的文章符合古人的法度。是作者担忧愤世嫉俗的结果。 陈述余叟耗尽家产学琵琶。)6 .(3分)B. “他成为了余叟那样处境困厄的人”表意不准确。指刘大山要效仿作者的所作 所为,可能文章写成了恰恰加重了自己的困窘,也借此表示二人知音之感。7 .(6分)(1)可是您拿

6、出所写的十几篇文章给我看,这些文章都有奇特的文气。(“所为” “见” “奇气”各1分)(2)想写书却不能如愿,这大概是方先生认为我困境奇特的原因。(“其” “所以”文意通顺各1分)译文:去年春正月,我渡江拜访您,您留我在家住了两夜,可是您拿出所写的十几篇文章 给我看,这些文章都有奇特的文气。您一直不相信自己的文章,却谬赞我的文章符合古人的 法度,就向我问起这些文章为什么要这样构思。我回秦淮后,正想挑选箱子里的文章,全部 送给您,希望您有所指教。恰逢您往北去,在燕蓟一带游历,我也向东去了吴越,于是没能 如愿。今年冬天,有一个金陵门生想把我的文章刻印。我的文章大多是愤世嫉俗的作品,不 敢给世人看,

7、害怕因文字而获罪,但是门生最终把他收藏的百篇抄本刻印以流行世间。等到 刻印完毕,我就送一本给您。那些文章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为什么要这样行文构思,我也没 有可以告诉他人的。希望您仔细加以甄别,指出它的缺点,使我能够改正,并且请您写一篇 序放在它的篇首,那真是我的荣幸啊!当今社会,写文章这种事情,贱如粪土,但是我又没有其他的爱好,唯独喜好写文章而不厌 倦。我平生特别留心前朝文献,二十年来,搜寻前人留下的著作,研究各种掌故,胸中感到 有百卷书,怪异奇特,文思泉涌要一吐为快。然而我认为写文章是古今大事,不敢随便去做, 想要到名山中,洗涤心神,餐风饮露,平心静气,很久了才敢确定要旨,拟定体例,按序写 来

8、。可是不幸的是,丧事接连不断,家庭的拖累一天天增加,我四方奔波,以求温饱,那困 厄不顺的境遇很是让人悲叹。同县人方苞认为:“写文章是那些处于困窘失意之人的才能, 文章写得奇特,写文章的人的困境也奇特,像戴先生就是这样的。我的文章不敢与他所说 的相称,想写书却不能如愿,这大概是方先生认为我困境奇特的原因。秦淮有个姓余的老人,喜好琵笆,听说有个擅长演奏琵琶的人,就不远千里去拜访他,学习 他的技艺。为琵琶而来的客人,整天是满座,久而久之,老人的琴技最终十分精妙,号称“南 中第一手”。但是他因此耗尽千金家产,以致不能衣食自给。于是拿着琵笆在市井弹奏,乞 讨钱财养活自己,(可惜)最终没有了解他的人,不能使他免于饥寒。他就只能抱着琵琶饿死 在秦淮河边。现在我的文章就像姓余的老人的琵笆。但是琵琶是西域乐器,那技艺的精妙拙 劣得失,自不用说。至于我们这些人所做的,是古代贤王遗留的事业,是用来说明圣人的道 理,探求自然精微的道理,极尽人间百态,这与姓余的老人学成琵琶却遭遇困境是 一样 的。如果要打碎琵琶来免于困窘饥饿,这是我不愿做的。呜呼,琵琶学成了恰恰因为这样招 致了自己的死亡,文章写成了恰恰因为这样加重了自己的困窘。现在,您眨眼,击掌十分得 意地,要效仿我的所作所为,又是一个姓余的老人。然而只有作了姓余的老人,才能听懂他 的乐曲,这就是我想要让您为我的文章写序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