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4 免疫调节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0976055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4 免疫调节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4 免疫调节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4 免疫调节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4 免疫调节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创新设计】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4 免疫调节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人免疫系统中大量合成并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BT淋巴细胞C致敏T细胞 D浆细胞解析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抗体的仅有浆细胞(效应B细胞)。答案D2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感冒B吞噬细胞吞噬抗原与抗体复合物C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D皮肤接触花粉出现红斑和瘙痒感解析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是利用外来药物对细菌的杀灭作用,不是机体本身的功能,不属于免疫范畴。答案C3下列有关抗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抗体包括抗毒素、干扰

2、素等,它能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的反应B抗体的化学本质多为蛋白质,少部分是RNA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也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D人体内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与外分泌液中也有解析干扰素属于淋巴因子;抗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球蛋白);抗体不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答案D4淋巴因子在人体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淋巴因子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B淋巴因子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C淋巴因子主要通过加强抗体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D再次感染相同的抗原时,记忆细胞会立即分泌大量的淋巴因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淋巴因子在免疫中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效应T细胞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淋

3、巴因子在这一过程中起加强作用,A项错误;淋巴因子可促使B细胞转化为效应B(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又可促进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作用,参与细胞免疫,B项正确;淋巴因子主要通过加强其他免疫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故C项错误;产生淋巴因子的是T细胞而不是记忆细胞,故D项错误。答案B5T细胞具有短期保护(效应T细胞)和长期保护(记忆T细胞)的分工:短期保护的T细胞带有“战士”的蛋白分子标记;长期保护的T细胞则有“记忆细胞”的蛋白分子标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受抗原刺激后可以产生效应T细胞BT细胞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与侵入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将其杀死C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

4、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D记忆T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解析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后与抗体结合。记忆T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不能呈递抗原,也不能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答案A6下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都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和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C该免疫过程有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因此属于细胞免疫过程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反应,因为过程可迅速完成解析由图可知,为

5、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抗原的过程,为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的过程,和过程都是通过细胞直接接触实现的,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为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为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为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以上过程为体液免疫过程。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答案B7免疫性不孕(存在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是临床上常见的不孕类型。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产生排斥反应,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为“免疫赦免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 ()A移植的心脏对于受者来说相当于抗原B“免疫赦免”现象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C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不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D可以使用药物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而获得“免疫赦免”解析“免疫赦免”现象不能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有利于胚胎的存活,保证了胚胎的正常发育。用药物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可以获得“免疫赦免”。答案A8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效应T细

7、胞作用于靶细胞是其免疫反应的唯一表现B靶细胞死亡后,侵入靶细胞的病毒也就死亡了C在效应T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中高尔基体起重要作用D在上述效应T细胞的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穿孔素属于抗体解析靶细胞死亡后,只是暴露出抗原;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抗体只能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产生。答案C9免疫工作者在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破坏骨髓和胸腺进行免疫研究后,分别向其体内注入足量的造血干细胞,小鼠出现的变化是 ()A甲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乙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B甲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乙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C甲组小鼠免疫能力无变化,乙组小鼠仅恢复细胞免疫能力D甲组小鼠仅恢复体液免疫能力,

8、乙组小鼠恢复特异性免疫解析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都必不可缺。破坏骨髓后,甲组小鼠因缺乏造血干细胞而丧失特异性免疫,补充造血干细胞后,因无骨髓而无B细胞,但可在胸腺中发育为T细胞,从而恢复细胞免疫。破坏胸腺后,乙组小鼠因缺乏T细胞而丧失特异性免疫能力,其本身可产生造血干细胞,故补充造血干细胞后对其免疫能力的恢复没有作用。答案A10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原首次侵入人体时,与吸附在某些血管壁细胞表面的抗体特异性结合B某些血管壁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C过敏反应一般对组织细胞会造成损伤D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并出现组织水肿解析当过敏原再

9、次侵入机体后,会与吸附在某些血管壁细胞表面的抗体特异性结合,并促使血管壁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并出现组织水肿。答案D11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德国和法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艾滋病病毒(HIV)方面的成就。下图表示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HIV浓度与T细胞浓度总表现出负相关关系HIV攻击T细胞,这不会影响人体体液免疫能力艾滋病患者若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9年时间A B C D解析HIV攻击T细胞,随着HIV浓度上升

10、,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使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丧失,体液免疫能力降低,最终使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由图可知,在HIV最初侵入人体时,随着HIV浓度的升高,T细胞浓度升高,二者并不完全表现负相关关系。答案B12某免疫学研究人员将病毒q注入甲组小鼠体内,其小鼠均死亡;而将同剂量的病毒q注入乙组小鼠体内,其小鼠只在第1周发热,以后恢复健康。在死亡和恢复健康的两种小鼠的体细胞中均检测出具有活性的病毒。下列假设中不能够解释此现象的是()A甲组小鼠体内未产生病毒q的抗体,而乙组小鼠体内产生了病毒q的抗体B注入甲组小鼠体内的病毒q有活性,而注入乙组小鼠体内的病毒q没有活性C甲组小鼠缺乏

11、免疫力,而乙组小鼠具有正常的免疫力D甲组小鼠的胸腺发育不全,而乙组小鼠的胸腺发育正常解析注射q病毒,两组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且小鼠体内均能分离出有活性的病毒,说明注射的q病毒是有活性的,B错误;注射同剂量的q病毒,甲组小鼠死亡,而乙组小鼠能恢复健康,说明甲组小鼠的免疫能力比较低(如:不能产生相应抗体或免疫能力有缺陷等),乙组小鼠免疫能力正常,A、C、D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13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和机体受到高温侵袭或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蛋白质(如HSP60、HSP90等),它们具有多种功能。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细胞受高温刺激时,HSP迅速地被诱导出来,以避免细胞结

12、构被破坏,这表明生物的性状是_共同作用的结果。(2)下图表示HSP60发挥作用的示意图,据图推测HSP60所起的作用是_。(3)癌细胞能在体内“恶劣环境”下存活的关键是其HSP90 比正常细胞的含量_,这提示我们在开发增强化疗和放疗效果的药物时应考虑 _。(4)当细胞癌变时,会产生正常细胞原本不具有的蛋白质,它可引发免疫反应,在此过程中,热休克蛋白参与了识别作用(见下图)。图中甲细胞的名称是_,a表示T细胞的_过程,清除癌细胞的免疫方式是_。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纯化图中的_。解析(1)热休克蛋白(HSP)的合成受基因控制,但只有受到高温刺激才合成,说明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13、2)题图显示多肽链与HSP60结合后具有了空间结构。(3)癌细胞能在体内“恶劣环境”下存活。其HSP90比正常细胞的多,以抵抗人体免疫系统对其威胁。(4)甲细胞能处理、呈递热休克蛋白抗原复合体,为吞噬细胞。a表示T细胞的增殖分化。清除癌细胞的是细胞免疫。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纯化热休克蛋白抗原复合体,使其刺激机体产生T细胞。答案(1)基因和环境(2)促使多肽链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3)多抑制HSP90的活性(抑制HSP90基因的表达、降低HSP90的含量)(4)吞噬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免疫热休克蛋白抗原复合体14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a、b、c表示细胞,表

14、示过程)。(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_免疫,图中b在人体内由_细胞经分裂、分化而来。(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_。(3)当抗原经过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过程的主要特点是_。(4)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则该免疫过程产生的物质d可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病。解析由图可知,抗原刺激B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2)a、b、c、d分别为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其中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3)过程为再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再次免疫产生抗体的主要特点是数量多、速度快。(4)酿脓链球菌表面的一

15、种抗原与人体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结构很相似,当酿脓链球菌侵入人体后,人体产生的抗体不但攻击酿脓链球菌,还会对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引起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答案(1)体液B细胞或记忆(2)a、c、d(3)数量多、速度快(4)自身免疫15请回答下列有关免疫问题。(1)免疫调节依靠由_、_和_组成的免疫系统完成。病原体进入人体时,首先将受到人体第一、二道防线的防御,其中第二道防线是指_。(2)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_,当_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分化出_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3)据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繁

16、殖的试验研究。例如,HIV通过T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HIV在红细胞中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请据此回答。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_,(试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两方面分析);T细胞与红细胞共同来源于_细胞。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_,不具备HIV增殖的条件。衰老的红细胞成为_,由人体的免疫系统消除。答案(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2)蛋白质B浆(3)识别并呈递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骨髓造血干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核糖体等细胞器抗原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