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5 免疫调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5024215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名师对话】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5 免疫调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与名师对话】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5 免疫调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名师对话】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5 免疫调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名师对话】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5 免疫调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作业(三十)一、选择题1.(2012山东临沂一模)当甲肝病毒侵入某人体后引起甲肝,接触甲肝病毒侵入的细胞并导致该靶细胞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B.效应T细胞C.B淋巴细胞 D.T淋巴细胞【解析】对侵入细胞的病毒进行的免疫是细胞免疫,接触甲肝病毒侵入的细胞并导致该靶细胞裂解的免疫细胞是效应T细胞。【答案】B2.(2012广东深圳一模)艾滋病病人的死亡率极高。当人体感染HIV时()A.机体依靠非条件反射立即作出反应B.T细胞能对侵入的HIV进行攻击C.RNA病毒疫苗都可有效阻止其扩散D.HIV能抑制T细胞产生抗体等物质【解析】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人体感染HIV时,机体依靠免疫系统

2、作出反应,A错误;疫苗属于抗原,抗原具有特异性,目前为止还没有研制出有效阻止其扩散的HIV病毒疫苗,C错误;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能够产生抗体的是效应B细胞(浆细胞),D错误。【答案】B3.(2012海南单科)关于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存在T细胞B.T细胞可接受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D.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解析】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在胸腺处分化、成熟的T细胞可存在于淋巴、血液等处。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后,暴露出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HIV能特异性识别人体内的T细胞,并侵染、攻击T细胞

3、,使T细胞数量下降。在抗原的刺激下,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D选项符合题意。【答案】D4.(2012山东滨州一模)我国许多地区有计划地接种“流感疫苗”,接种该疫苗后在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B.T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特异性识别流感病毒D.“流感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解析】接种疫苗属于主动免疫,其作用是诱发体内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浆细胞不能再进行分裂,A错误;“疫苗”作为抗原,可刺激T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B正确;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

4、特异性识别抗原,C错误;“疫苗”已经过处理,低毒,且本身就是抗原,D错误。【答案】B5.(2012合肥二模)科学家依据基因工程的原理最新研制的某种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个基因编码的产物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该疫苗()A.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的原因是DNA分子上具有抗原B.引起免疫反应后相应淋巴细胞增多,细胞周期将变长C.能与浆细胞产生的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D.包括抗原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解析】用病原微生物编码抗原的基因制成的基因疫苗,其本质是DNA,导入机体后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抗原蛋白,进而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A、C错误。当抗原

5、引起免疫反应后,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将变短,B错误。导入机体的基因表达载体含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元件,D正确。【答案】D6.(2012北京西城一模)人被狗咬伤后,需要立即到医院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疫苗并在伤口周围注射抗血清。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注射抗血清可使体内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B.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体内记忆细胞增殖分化C.病毒的清除需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配合D.免疫记忆的形成依赖抗原刺激和淋巴因子作用【解析】注射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其目的是诱发人体内产生记忆细胞,而不是刺激记忆细胞增殖分化,B错误;该过程属于被动免疫,可注射含有抗体的血清来治疗,A正确;

6、在病毒的消除过程中,需要吞噬细胞、溶酶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同时需要体液免疫,若病原体侵入了组织细胞,还需要细胞免疫,C正确;抗原刺激机体可产生记忆细胞,在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的过程中还需要淋巴因子的作用,D正确。【答案】B7.(2012四川卷)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处理方式检测结果实验组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对照组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7、)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解析】从分析变量入手,获取实验结论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实验的自变量:是否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的M细胞处理胸腺淋巴细胞。因变量:胸腺淋巴细胞是否具有杀伤肺癌细胞的作用。而胸腺淋巴细胞是T淋巴细胞,通过对照实验可知,用抗原处理后的M细胞能使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淋巴因子能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并且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还能增强其他有关的

8、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因此实验能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故A、B、C叙述正确;在实验过程中没有用抗原处理B淋巴细胞,因此在实验组的培养液中不会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故D错误。【答案】D8.(2012江西盟校二联)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机体可以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B.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

9、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干扰素消灭【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知识。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消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和病毒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将其消灭。【答案】C9.(2012海南琼海一模)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免疫反应(A、B为有关的物质),下列各种分析正确的是()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能刺激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能产生抗体与病毒结合B.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可分化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

10、糖蛋白【解析】图为细胞免疫过程,A物质是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B错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效应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A错误;T细胞成熟于胸腺,C错误。【答案】D10.(2013四川成都一诊)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比特勒和霍夫曼发现人体许多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一种重要的受体蛋白TLR,该蛋白质可识别多种病原体,并在病原体入侵时快速激活先天性免疫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TLR要分泌到内环境后才可以发挥作用B.TLR参与的免疫反应均属于特异性免疫C.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大量合成TLRD.TLR在免疫中参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解析】根据题意,TLR分布在类似吞噬细胞的细胞膜上,对多

11、种病原体有识别能力并激活先天性免疫反应,属非特异性免疫,故A、B、C项错误。由于TLR只有识别能力 ,因此TLR在免疫中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故选D。【答案】D二、非选择题11.(2012全国)回答下列问题:(1)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经过_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_。(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_。(3)一种病毒含有_(填“1种”或“2种”)核酸。(4)灭活的仙台病毒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可用于诱导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的基本知识。(1)进入人体的病毒

12、,多数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并呈递给T细胞,受到刺激的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2)机体在疫苗(可作为抗原)刺激下,通过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记忆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可发生二次免疫反应,有效清除抗原,使人不易患病。(3)病毒所含的物质主要为核酸和蛋白质,其中的核酸是DNA或RNA。(4)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类似,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此外动物细胞还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答案】(1)吞噬淋巴因子(2)当记忆细胞受到甲型H1Nl流感病毒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清除病毒(3)1种(4)细胞融合12.(2012

13、山东青岛一模)某同学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说明:“”表示有,“”表示没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该同学并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检验结果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2)用图解表示乙肝病毒(含有DNA)感染人体过程中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_。(3)由乙肝病毒外壳蛋白制成的乙肝疫苗,注入机体之后,将作为_物质,使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_。(4)该同学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被铁钉扎破了脚,及时注射了破伤风抗毒素进行治疗,已知破伤风杆菌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因而能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据此分析甘氨酸相当于一种_,它能使下一个神经元的_信号向_信号转换过程

14、受阻。【解析】(1)该同学体内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这说明该同学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或者输入含乙肝抗体的血清、注射过乙肝疫苗。(2)乙肝病毒(含有DNA)感染人体过程中没有出现逆转录、RNA的复制两个过程,故遗传信息的传递如下:(3)由乙肝病毒外壳蛋白制成的乙肝疫苗属于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后,把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成大量浆细胞和少量记忆B细胞。(4)神经末梢释放的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能阻止突触中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过程。【答案】(1)该同学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或输入含乙肝抗体的血液或其他合理答案)(2)(3)抗原B细胞记忆(B)细胞(4)(抑制性)神经递质化学电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