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美****子 文档编号:57985973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监测 课程性质:XXX总 学 时:64 学 分:4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开课单位:XXX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微生物学一、课程性质、目的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与环境、给水与排水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根底课,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与创新性的一门重要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本课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与环境管理各领域的根底,是环境保护与环境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对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具有重大影响。按监测对象学习,本课程主要讲述水与废水监测、大气与废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噪声监测、环境

2、放射性监测等内容。按测定工程学习,包括汞、镉、铬、铅、砷等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含氮化合物,水中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酚类、油类,大气中SO2、NOX、TSP、PM10、CO、O3、烃类等气态污染物,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物,颗粒物,多环芳烃类、二噁英类等重要有机污染物,以及酸雨工程监测等。按监测程序学习,本课程主要讲述各类环境监测的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及测定,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化,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等的内容。按监测方法学习,主要讲述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以及生物方法;主要为标准方法与正在推广的新的常规监测技术,还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简易监测技术,

3、及迅速开展的连续自动监测技术等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根本概念、根本原理及相关法规,监测方法的科学原理与技术关键、各类监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等一系列理论与技术问题;掌握监测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与分析测定、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的根本技能;了解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开展趋势。培养学生今后在监测数据收集、整理与评价等方面到达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处理环境监测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与时俱进、开展新方法与新技术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为后期课程与将来的环境科学与

4、工程研究、环境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根底。二、课程主要知识点及根本要求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环境监测的目的及分类。2 掌握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或程序。3 掌握优先污染物与优先监测的概念。4 了解制订环境标准的原那么及制订环境标准的作用、分类、分级情况。5 掌握大气、水、土壤等最新的环境质量标准及其应用范围;了解各类污染物的控制或排放标准。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与分类1 主要内容: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环境监测的目的与分类。2 根本概念与知识点:环境监测的概念;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环境监 测的目的;环境监测的分类。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环境监测的目的与分

5、类。第二节 环境监测的特点与监测技术概述1 主要内容:环境监测的开展,环境污染的特点,环境监测的特点,监测技术概述,环境优先污染物与优先监测。2 根本概念与知识点:环境污染的特点及监测特点;优先污染物与优先监测。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理解环境污染的特点及监测特点;掌握优先污染物与优先监测的概念。第三节 环境标准1. 主要内容:环境标准的作用,环境标准的分类与分级,制定环境标准的原那么,水质标准,大气标准,固体废物控制标准,未列入标准的物质最高允许浓度的估算。2. 根本概念与知识点:环境标准及环境标准的作用,环境标准的分类与分级;水质标准;大气标准。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环境标准的作

6、用、分类与分级,制订环境标准的原那么;掌握水质各类标准的应用范围;大气各类标准的适用范围。第二章 水与废水监测(一) 目的与要求1. 了解水资源情况及水体主要污染物的分类情况;水质监测的对象与目的; 监测工程。2. 掌握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的方案制订。3. 掌握水质监测的布点、水样采样与保存方法,了解水样的一般预处理方法。4. 掌握各种污染物国家标准监测方法的原理、监测技术、监测结果数据的处理方法。掌握主要的监测分析仪器的根本组成、原理与操作方法。5.了解各种污染物与国家标准方法等效的监测方法的原理、监测技术及结果处理。(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水质污染与监测1.

7、 主要内容:我国与我省水资源与水质污染现状;水质监测对象与目的,监测工程的选择;污染物的形态分析。2. 根本概念与知识点:水质监测的对象与目的,监测工程,污染物的形态分析。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监测对象与目的及监测工程确实定。第二节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1. 主要内容:地表水质量、地下水质量、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定。2. 根本概念与知识点:地表水、地下水的范畴,水污染源的类型;制定监测方案的步骤,内容;地表水质量、地下水质量、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定。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重点掌握地表水质量与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定方法,包括地表水采样断面的设置,采样点确实定等。第三节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8、1. 主要内容:水样的类型;水样的保存方法;水样预处理的方法;流量的测定。2. 根本概念与知识点:各类水样的采集方法,水样的保存方法。流量的测定。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各类水样的采集方法,水样的保存方法。流量的测定。 第四节 水样的预处理 1. 主要内容:水样的消解;富集与别离。 2. 根本概念与知识点:消解;富集与别离的目的及常用方法。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水样的消解方法与常用的富集与别离方法。第五节 物理指标的检验1. 主要内容:水温、臭与味、色度、浊度、透明度、残渣、矿化度、电导率、氧化复原电位等物理指标的测定。2. 根本概念与知识点:各项物理指标的概念、用途及测定方法。

9、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各项物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原理,用途及操作要点。第六节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1. 主要内容:铝、汞、镉、铅、铜、锌、铬、砷等金属化合物的测定。2. 根本概念与知识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与操作要点;各类测汞仪的原理及操作要点;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类金属化合物的原理及测定要点;测数据的处理。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各类金属化合物国家标准监测方法的原理、监测技术与监测数据的处理;了解与国家标准方法等效的监测方法的原理、监测技术及结果处理。第七节 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1.主要内容:酸、碱度与pH的测定、DO、CN-、F-、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氮、硫化

10、物、各种形态的磷等工程的测定方法原理及操作要点。2. 根本概念与知识点:非金属无机物监测方法原理、水样处理、监测技术、监测数据的处理。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非金属化合物国家标准监测方法的原理、监测技术与监测数据的处理;了解与国家标准方法等效的监测方法的原理、监测技术及数据处理。第八节 有机污染物的测定1. 主要内容: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与类别指标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有机碳、挥发酚、硝基苯、石油类等的测定;特定有机污染物苯系物、挥发性卤代烃、氯苯类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等的测定。2. 根本概念与知识点: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有机碳、挥发酚、硝基苯

11、、石油类等指标的相关概念、监测方法原理、监测技术、监测数据的处理。气相色谱仪的根本原理及其在有机物监测分析中的应用。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熟练掌握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与类别指标的国家标准监测方法的原理、监测技术与监测数据的处理;掌握气相色谱仪的根本原理及其在有机物监测分析中的应用。了解与国家标准方法等效的监测方法的原理、监测技术及结果处理。 第三章 环境空气与废气监测(一) 目的与要求1. 了解大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及时空分布特点,污染源的类型。2. 能够根据监测目确实定监测工程,并根据监测区域污染源的分布特点布设采样网点、确定采样时间与频率。3. 能够根据污染物的存在状态、浓度、污染源的特点及

12、所采用的监测方法,正确选用适宜的采样仪器与采样方法。4. 掌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光化学氧化剂、臭氧、总烃及非甲烷烃、氟化物、汞蒸汽等气态、蒸气态污染物的国家标准测定方法的原理及测定技术,了解先进的仪器测定方法的原理。5. 掌握各种颗粒物的测定方法及测其化学组分时,样品的预处理方法。6. 了解测定大气降水的目的,并能进展布点采样,对降水中的组分进展测定。7. 掌握对烟气的温度、压力的测定方法,并能利用测得的数据进展烟气流速、流量的计算。8. 了解流动污染源各种污染物的采样监测方法。9. 了解标准气体的两种类型的配制方法及使用范围。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空气污染根本知识1. 主要内容:大

13、气与空气,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源;空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与时空分布特点;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2. 根本概念与知识点:空气污染源的类型;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分布特点、浓度表示方法;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大气污染对人与生物的危害;各种大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及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污染源;掌握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换算。第二节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1. 主要内容:监测目的;调研及资料收集;监测工程确实定;监测站点的布设;采样频率与采样时间。采样方法、监测方法及其质量保证。2. 根本概念与知识点: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的步骤、内容;监测工程确实定;监测站点的布设;采样频率与采样时间确实定。

14、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能够根据监测目确实定监测工程,并根据监测区域污染源的分布特点布设采样网点及确定采样时间与频率。第三节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与采样仪器1.主要内容: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与采样仪器。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直接采样法;富集浓缩采样;采样仪器、采样效率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常用的空气样品采集的方法与采样仪器的使用。 第四节 空气中气态与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1.主要内容:总烃及非甲烷烃的测定、挥发性有机物等指标的测定;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气态与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方法;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气态、蒸气态污染物的国家标准测定方法的

15、原理、熟练掌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光化学氧化剂、臭氧、氟化物、硫酸盐化速率等指标的采样技术及测定技术,了解气相色谱等仪器测定方法的原理。 第五节 颗粒物的测定1.主要内容: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自然降尘量等指标的测定;空气中颗粒物组成的测定。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大气中颗粒物的分类,各种颗粒物的测定及其化学组分的测定。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各种颗粒物的测定方法及测其化学组分的测定方法。 第六节 降水监测1.主要内容:降水监测的目的意义、采样点的布设、样品采集与降水组分的测定。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采样点布设的原那么;样品采集与降水组分测定方法。3.问题与应用

16、能力要求:了解测定大气降水监测的目的,学会降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方法,熟悉降水中组分测定的方法。 第七节 污染源监测1.主要内容:大气污染源的分类、固定污染源排气监测、流动污染源监测。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烟气温度、压力测定方法及测量仪器的使用;烟气流速、流量及烟尘浓度与排放量的计算;废气组成的测定。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对烟气的温度、压力的测定方法,并能利用测得的数据进展烟气流速、流量的计算;了解流动污染源各种污染物的采样监测方法。第四章 土壤污染监测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土壤的组成、性质及受污染的特点。2.掌握土壤背景值的概念。了解土壤质量标准。3.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制定。4.

17、掌握采样点的布设方法,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会选用正确的制备方法与保存方法。5.了解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土壤的根本知识1.主要内容:土壤的组成及背景值本底值;土壤的根本性质;土壤污染的特点;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性质;土壤背景值;土壤质量标准。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土壤的组成、性质及受污染的特点;掌握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概念;了解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第二节 土壤环质量监测方案1.主要内容:确定土壤监测的目的,资料收集,采样点布设的原那么及布设方法;采样点数确实定;监测工程的选择;土壤环境质量评价。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采样点布设的原那么及方法;有关指标的监

18、测方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采样点布设的原那么及布设方法;了解监测工程及监测方法的选择;了解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第三节 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1.主要内容:土壤样品的类型,土壤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各类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土壤样品的制备、保存与管理。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方法。第四节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1.主要内容:土壤样品的分解方法;土壤样品的提取方法;别离与浓缩。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土壤样品的分解消解酸分解法、碱分解法;有机污染物的提取方法;无机污染物的提取方法。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土壤样品的分解消解酸

19、分解法、碱分解法;有机污染物的提取方法;无机污染物的提取方法。第五节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1.主要内容:土壤水分、pH、可溶性盐分、金属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测定。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各指标的测定方法及考前须知。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主要掌握土壤样品重金属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测定方法。第五章 固体废物监测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2.掌握危险废物的定义及其鉴别方法。3.掌握各种情况下固体废物的采样方法、制备方法、保存方法及预处理方法。4.掌握有害特性的监测方法及有害物质的毒理学研究方法。5.了解垃圾的特性分析方法。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固体废物概述1.主要内容:固体废物的定义、分

20、类;危险废物有害固体废物的定义与鉴别。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固体废物的定义或范畴;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危险废物有害固体废物的定义与鉴别。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固体废物与危险固体废物的定义,了解固体废物的来源、特性及分类方法。掌握危险固体废物的特性及鉴别方法。第二节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1.主要内容:样品的采集、制备;水分、pH的测定;样品的保存。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固体废物的采样程序、采样方法、样品的制备、水分及pH的测定。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保存与预处理的方法。第三节 有害固体废物有害特性的监测方法1.主要内容:急性毒性的初筛试验;易燃性的试验方

21、法;腐蚀性的试验方法;反响性的试验方法;遇水反响性的试验方法;浸出毒性的试验方法。有害特性的监测方法;生活垃圾的特性分析;有害物质的毒理学研究方法;生活垃圾特性分析。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固体废物各有害特性的监测方法原理及操作技术。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有害固体废物的有害特性及其监测方法。第四节 生活垃圾与的监测1.主要内容:生活垃圾及其分类;生活垃圾特性分析;热值的测定方法;渗沥水沥滤液分析;渗沥试验;卫生保健机构废弃物的定义、分类及处理。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生活垃圾的概念及其分类;生活垃圾淀粉测定、生物降解度的概念及其测定。热值的测定方法;渗沥水沥滤液分析;渗沥试验;卫生保健机构废

22、弃物的定义、分类及处理。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生活垃圾分类,掌握生活垃圾淀粉测定、生物降解度的概念及其测定、热值的测定方法;掌握渗沥水沥滤液分析。第五节 有害物质的毒理学研究方法1.主要内容:实验动物的选择及毒性试验分类;吸入毒性试验;口服毒性试验;鱼类毒性试验。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的概念;绝对致死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平安量等概念。半数致死量的计算方法。吸入毒性试验;口服毒性试验;鱼类毒性试验。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相关概念及试验方法。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水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2.掌握大气污染的生物

23、监测方法。3.了解污染物在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及污染途径。4.掌握生物样品的采集制备方法及测定污染物时样品的预处理方法。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水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1.主要内容:水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的意义;生物群落监测方法;生物测度法;细菌学检验法。注:细菌学检验法在这里简要介绍,主要放在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课程中介绍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水环境污染的生物群落监测方法指示生物法、生物指数监测法、污水生物系统法、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生物测试法水生生物毒性试验、发光细菌法。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水环境生物群落监测方法的要点,学会用生物群落监测法监测水体环境状况。第二节 空气污染的生物监测1.

24、主要内容:空气污染的植物监测、动物监测、微生物监测法。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不同污染物的指标植物及其受害病症;植物抗性分类;栽培指示植物监测法;植物群落监测法;地衣真菌监测方法。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大气环境植物监测方法的要点,了解常见污染物的指示植物,初步学会区分不同污染物指示植物的受害病症,能够根据植物的受害病症、程度,地衣、真菌的数量与各类判断大气环境状况。第三节 生物污染监测1.主要内容:污染物进入动、植物体内的途径及分布规律;生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生物样品的预处理;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测定。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方式及在体内的分布规律;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动物样

25、品的采集与制备,水生生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生物样品的消解与灰化;有机污染物的提取、别离、浓缩;生物样品中污染物的测定。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学会生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预处理方法;掌握生物样品的消解与灰化要点,了解有机污染物的提取、别离、浓缩;熟悉污染物的测定方法。第八章 物理污染污染监测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噪声的定义,噪声的来源及危害。2.掌握噪声的物理量度及噪声评价。3.了解噪声标准。4.掌握噪声的测定方法。5.了解放射性污染的来源、计量方法及危害。6.了解一般监测仪器的工作原理。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噪声污染监测 1. 主要内容:噪声的定义、来源及危害,噪声的量度、噪声的评价、声级计,噪声

26、的测定。 2. 根本概念与知识点:噪声的定义、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与分贝、噪声的叠加与相减,响度与响度级、声级的概念、声级计、噪声监测方法。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熟悉噪声的有关概念,学会噪声监测与评价。 第二节 放射性污染监测 1.主要内容:放射性的类型、来源及对人体的危害;放射性防护标准;放射性监测及检测仪器;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放射性防护标准、放射性监测的方法。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放射性污染的来源、计量方法及危害;了解放射性实验室的根本构成;了解放射性检测仪器的种类及工作原理;了解放射性监测的根本方法。第九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进展质量保证活动的意义与方

27、法。2了解对监测实验室的要求。3掌握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及结果的表示方法。4学会检查检测过程的可靠性及监测结果的可靠程度。5了解质量保证检查单与环境质量图的使用方法。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质量保证的意义与内容1.主要内容:质量保证的意义与内容;监测实验室根底。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实验用水;试剂与试液;实验室的管理及岗位责任制。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进展质量保证活动的意义与方法;了解对监测实验室的要求。第二-三节 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与结果表述1.主要内容: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与结果表述。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误差与偏差、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总体、样本与平均数;数据处理

28、的方法及寄过表示;方差分析。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及结果的表示方法;学会检查检测过程的可靠性及监测结果的可靠程度。 第四节 监测质量控制1.主要内容:名词解释;实验室内;实验室间质量控制;作为标准分析方法应具备条件及产生过程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准确度、精细度、空白试验、校准曲线、检测限、测定限;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图的绘制与运用;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方法。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实验室内与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方法。第十章 自动在线监测简介 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几种简易监测方法的原理及应用情况。2.对自动监测系统的作用与功能有一定的了解。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气污染连续自

29、动监测系统1.主要内容:空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监测仪器及污染物的监测方法。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空气污染自动监测仪器的原理及应用。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空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作用、功能。 第二节 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1.主要内容: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监测仪器及污染物的监测方法;遥感监测技术;简易监测方法。2.根本概念与知识点:了解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作用、功能。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作用、功能。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环境监测以污染物为主线,详细介绍了环境监测的根本原理、技术方法与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以及简易监测方法与现代监测技术

30、;并分别介绍水质、大气、固体废物、土壤、生物及物理污染监测等内容。其中课堂教学64学时。主要章节内容及学时数如下:第一章 绪论 4学时介绍环境监测的概念、内容、过程及对象;环境监测的目的及分类;监测特点及监测技术;环境标准。第二章 水与废水的监测16学时介绍水资源及水质污染的概况,包括水质监测的对象与目的、监测工程及分析方法;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水质物理性质的检验;金属化合物的测定;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及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水质污染生物监测。第三章 大气与废气的监测 14学时介绍大气污染的根本知识,包括大气污染对人与生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大

31、气污染源;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与采样器;气态与蒸汽态污染物质的测定;颗粒物的测定;大气降水的监测及污染源的检测。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 8学时介绍固体废物的概念、来源及分类方法;工业有害固体废弃物的定义及分类;固体废弃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有害特性的监测方法及生活垃圾的特性分析。第五章 土壤污染监测 4学时介绍土壤的组成与土壤背景值;土壤污染物的测定,包括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制备保存及测定第六章 生物污染监测。2学时 介绍生物样品的预处理技术;鱼类毒性试验。第七章 物理污染监测 8学时介绍噪声的有关概念与根本知识;噪声的物理量与主观听觉的关系;噪声测量仪器与噪声监测。介绍放射性

32、监测的根底知识;环境中的放射性;放射性防护标准及放射性监测。第八章 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 6学时质量保证的意义与内容;监测实验室根底,包括实验用水、试剂与试液、实验室环境条件;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与结果表述,包括根本概念、数据的处理与结果表示、测量结果的统计检验、直线相关回归及方差分析;实验室质量保证;标准分析方法与分析方法标准化。第九章 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与简易监测方法2学时四、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课程采用闭卷分考试的方式,成绩评定:卷面90%,平时与作业10%。五、推荐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 材:?环境监测?,奚旦立编著,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参考书:?水与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与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社,2002年。?环境工程手册环境监测卷?,奚旦立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1998年。第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