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古文练习题.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552040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古文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语文古文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古文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古文练习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古文练习题1.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 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

2、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请回答:(1) 这段文字的中心人物是( )A.共叔段 B.郑庄公 C.祭仲 D.公子吕.标准答案:B(2) 文中的“共叔段”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 )A.贪得无厌,狂妄愚蠢 B.偏狭昏聩,巧取豪夺C.幼稚天真,自以为是 D.凶残暴厉,巧取豪夺.标准答案:A(3) 文中的“郑庄公”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 )A.恪守孝悌,谦和大度 B.偏狭昏聩,工于心计C.老谋深算,阴险毒辣 D.工于心计,恪守孝悌.标准答案:C(4) 文中“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对偶、比喻; B.排比、比喻;C.层递、比拟; D.递进、比喻。.标准答案:D2.

3、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 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柠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 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

4、“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 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 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请回答:(1) 在这段文字中,冯谖这个人物显示的性格特征有( )A.深谋远虑、机智果敢,胆识超人B.老谋深算,独断专行;胆识超人C.深谋远虑、独断专行,胆识超人D.老谋深算,机智果敢,胆识超人.标准答案:A(2) 文中 “何市而反、怪其疾”两句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按序是( ) A.从哪个城市

5、回来?因其返回太快感到奇怪B.买什么回来?他得了奇怪的病C.从哪个城市回来?他得了奇怪的病D.买什么回来?因其返回太快感到奇怪.标准答案:D3. 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 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 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

6、城坏 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力之邪?请回答:(1) 文中“授之柄而处其下”语句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 )A.留给他话柄让他嘲笑自己;B.授予他权柄让他指挥自己的部下;C.留给他话柄让他嘲笑自己的部下;D.授予他权柄让自己处于他之下.标准答案:D(2) 这一语段的主旨及其采用的写作方法是( )A.为张巡辩诬,叙议结合、叙议结合B.为许远辩诬,夹叙夹议,以情动人C.为张巡辩诬,夹叙夹议,以情动人D.为许远辩诬,夹叙夹议,叙议结合.标准答案:D4.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7、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 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 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请回答:(1) 这段文字中“刑仁讲让,示民有常”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 )A.以法律为准绳,言行典范,向民众宣传为人行事的规则B.以仁爱为典范,讲求礼让, 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C.以法律为标准,讲求法制, 向民众宣传依法行事的榜样D.以仁爱为准绳,依法治民, 向民众明示为人行事的常规.标准答案:B(2) 这段文字论述

8、小康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基本特征的语句是( )A.天下为家,各亲其亲;B.刑仁讲让,示民有常;C.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D.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标准答案:D5.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 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 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请回答:(1) 文中加下划线的“树、谨、申”三

9、个字的释义按序是( )A.桑树、认真办好、反复教导 B.栽种、谨严慎重、反复教导C.栽种、认真办好、反复教导 D.桑树、认真办好、反复申述.标准答案:C(2) 文中阐明的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是( )A.办好教育,推行孝悌; B.按需分配,敬老爱幼;C.发展生产,富而教民; D.发展生产,平均分配.标准答案:C(3) 文中“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一段,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是( )A.比喻,类比推理 B.比拟,对比推理C.比拟,类比推理 D.比喻,对比推理.标准答案:A6. 阅读下列语段段,回答文后问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

10、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请回答:(1) 这段文字通过对“风、月、水”的描写,传达出的作者情绪是( )A.举酒属客之乐; B.遗世独立之乐;C.泛舟赤壁之乐.标准答案:C(2) 这一语段中的 “窈窕”之章出于( )A.诗经?小雅; B.楚辞?九歌;C.汉乐府?陌上桑; D.诗经?陈风.标准答案:D7.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

11、,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 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缲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安 吾性耶?故病且殆。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请回答:(1) 这一语段表明,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 )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艺B.揭露统治者的烦政扰民C.传播郭橐驼的种树技艺D.借“植树”之术,喻“养民”之道.标准答案:D(2) 文中加下划线的“勖,字,遂”三个字词的释义按序( )A.勉励,养育,饲养 B.指导;养育,饲养C.勉励,领回,饲养 D.勉励,养育,驱逐.标准

12、答案:A8.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请回答:(1) 这一语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A.排比、比喻 B.夸张、比拟 C.反诘、比喻 D.递进、比拟.标准答案:C(2) 文中用来类比“人与万物”之关系的语句是( )A.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B.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C.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 D.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标准答案:B(3) 这一语段运用类比进行

13、论证,其基本结论是( )A.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无法有所作为;B.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尽管有限,却也不可低估;C.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不可忽视,能够有所作为;D.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十分有限,反对自我夸耀.标准答案:D9.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 民也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

14、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请回答:(1) 本语段“盘庚之迁”的典故引自于( )A: 论语; B: 尚书; C: 春秋; D: 孟子.标准答案:B(2) 这一语段引用“盘庚之迁”典故用意是( )A: 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B: 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C: 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D: 不为怨者故改其度.标准答案:D10.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请回答:(1) 文中 “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的双重喻义的是( )A:酒有味,人有愁; B:酒无味,人无愁C:酒有味,愁易消; D:酒无味,愁难消.标准答案:D(2) 这一语段中赞颂“爱情至上”的典型语句是( )A: 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B: 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C: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D: 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标准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