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审查后(综合改后).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398056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里河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审查后(综合改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七里河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审查后(综合改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里河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审查后(综合改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里河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审查后(综合改后).doc(9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高唐县七里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聊 城市水利勘测设计院证书名称:水利工程设计 乙级证书编号:A二一三年七月目 录第一章综合说明1第二章基本情况5第一节水文气象5第二节七里河概况5第三章工程地质7第一节 区域地质概况7第二节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8第四章 工程设计14第一节河道设计14第二节建筑物工程44第五章金属结构68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69第一节施工条件分析69第二节 施工排水71第三节 主体工程施工72第七章工程占地及拆迁81第一节 工程占地范围81第二节 影响实物指标调查81第三节 补偿投资预算82第八章水土保持设计85第九章 环境保护设计86第十章工程预算87第一节 编制说明87第二节

2、 投资预算89附件:1、工程投资预算表;2、山东省高唐县七里河治理工程布置图。第一章综合说明一、兴建缘由七里河起源于茌平县洪屯乡老范庄村北,在韩屯镇玉皇庙村北入高唐县,向东北至佟东官屯北入徒骇河,全长34.5km,流域面积342km2。高唐县境内长约9.77km,流域面积146km2,是高唐县西南部徒骇河、马颊河之间的主要排水河道,县域内涉及赵寨子和姜店2个乡镇,31个自然村,耕地7.61万亩,总人口3.48万人。七里河多年未加治理,河道淤积严重,排水严重受阻,堤防残缺不全、沿线工程老化、退化严重,雨季洪涝水严重威胁着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山东省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20132

3、015年),对七里河高唐县段9.77km(桩号0+0009+770)进行治理是十分必要的。二、设计标准1、治理标准排涝标准:按5年一遇除涝;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防洪。2、地震设防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域地震基本设防烈度为VII度。三、设计依据1、防洪标准(GB50201-94);2、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4、山东省海河流域防洪规划(2008);5、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设计洪水计算指导意见的通知(鲁水发规字2011146号);6、关于印发山东省

4、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鲁水发规字201297号)。7、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8、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SL51802003);9、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1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1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14、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15、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16、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5、DL5077-1997);1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8、其他现行水利水电行业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四、工程内容七里河治理段长9.77km(本次测量桩号0+0009+770),主要工程内容为:(一)、河道工程(1)河道清淤疏挖9.77km(桩号0+0009+770);(2)修复两岸堤防19.54km;(3)新建左岸堤顶管理道路长9.77km。(二)建筑物工程1、新建涵闸11座(0+730、1+280、2+000、3+723、4+780、6+347左岸,1+060、3+773、5+334、6+340、6+736右岸);2、改建涵闸9座(2+030、7+894、8

6、+964左岸,0+323、2+540、2+990、3+130、3+600、8+480右岸);3、新建涵洞11座(6+176、7+490、8+300左岸,4+947、5+800、5+846、6+176、6+630、7+490、7+960、8+964右岸);4、改建涵洞4座(7+480左岸,7+480、7+523、8+955右岸);5、改建生产桥2座(2+032、6+696);6、维修生产桥2座(3+132、4+136);7、维修节制闸1座(7+090);五、工程设计(一)河道工程设计治理河段设计河槽底宽7m15m,其中县界韩庙沟(0+0002+540)底宽7m;韩庙沟徐干沟(2+5404+780

7、)底宽8m;徐干沟徒骇河(4+7809+770)底宽15m。河底高程23.02m21.73m,河底比降16000110000,边坡坡比1:2.5。设计堤防堤身主要为壤土,设计堤顶高程29.66m28.45m;左堤顶宽5m、右堤顶宽3m;堤防内外边坡坡比均为1:2.5,草皮护坡;堤防填筑压实度为0.9。防汛道路为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宽4.5m,厚0.15m。(二)建筑物工程设计(1)涵闸设计涵闸主要由上游连接段、闸室段、涵洞段、下游连接段四部分组成。上游连接段:采用M10浆砌块石变高八字墙,墙背面设M10浆砌块石护坡厚300mm。闸室与七里河河底之间的斜坡段设M10浆砌块石护底厚300mm。接七里

8、河河底设抛乱石护底厚400mm。浆砌石底部和挡土墙背面均设复合土工膜(200/0.3/200)一层,并在土工膜下设M5水泥砂浆找平层厚50mm。闸室段:采用胸墙式闸室,闸室顺水流方向长6.4m,闸墩厚0.5m,高5m,闸墩长4m,闸墩顶设置排架、机架桥和启闭机房。闸室均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下设C15混凝土垫层厚100mm,垫层下设复合土工膜(200/0.3/200)一层。涵洞段:均采用C25钢筋砼箱涵,下设 C15素砼垫层厚100mm,垫层下设复合土工膜(200/0.3/200)一层。下游连接段:涵洞出口采用一字型结构,涵洞两侧设C25钢筋砼悬臂式挡土墙,墙顶设栏铸铁杆。支沟两侧设M

9、10浆砌块石护坡厚300mm,长5m,沟底设M10浆砌块石护底厚300mm,长5m,浆砌块石下均设M5水泥砂浆找平层厚50mm。护底下游接抛乱石护底厚400mm,长5m,沟底渐变与现状支沟平顺连接。(2)排水涵洞设计排水涵洞分为进口连接段、洞身段和下游连接段三部分。进口连接段:涵洞进口七里河底设3m长抛乱石护底厚500mm和3m长M10浆砌块石护底厚400mm。进口斜坡段渠道采用M10浆砌块石变高八字墙和M10浆砌块石护底厚300mm。涵洞进口成一字型结构,设M10浆砌块石挡土墙。涵洞段:涵洞段采用DN600钢筋砼级管(壁厚80mm),每节管长2m,钢筋砼级管采用平口形式,管节缝内填塞沥青麻丝

10、,外包1:2.5水泥砂浆,宽300mm,厚120mm,管底设粗砂基础。出口连接段:涵洞出口为地面高程,设3m长2.3m宽M10浆砌块石护底厚300mm,四周设齿墙。(3)维修节制闸五里铺节制闸现状为3孔,闸门为砼闸门,闸门尺寸为4.06m3.6m(宽高),厚0.25米;闸墩高5.8m;闸孔净宽4m;闸门槽宽0.34m,深0.2m。本次设计更换闸门和启闭机,更换为4m5m钢制闸门,三扇,启闭设备为LQ-200手电两用螺杆启闭机,三台。(4)改建生产桥对2+032处纸房头东南桥、6+696处五里铺生产桥进行改建,分别为4孔、5孔,单孔跨径10.0m,桥面宽度为净4.4+20.3m,上部结构为C30

11、钢筋砼预制空心板,下部结构为钢筋砼双柱式桥墩和钻孔灌注桩基础。(5)维修生产桥对3+132 处王公北生产桥和4+136处西屯西生产桥进行维修加固。其中,对王公北生产桥的栏杆进行维修加固;对西屯西生产桥的栏杆和基础挡土墙进行维修加固。六、工程预算山东省高唐县七里河治理工程静态总投资为2369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1931.97万元,工程迁占补偿378.54万元(由市、区自筹),水土保持费用28.14万元,环境保护费用18.25万元,管理设施12.1万元。第二章基本情况第一节水文气象区域处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2.9,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四季分明,春季南风大

12、而多,降水稀少,空气干燥;夏季温度高,雨量大,雨热同步;秋季温和凉爽,降水减少;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常有寒流侵袭。这种气候属性和水文气象特征形成了“春季易旱、夏季易涝、晚秋又旱”的自然特点。根据流域实测雨量资料统计,流域内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31.5mm,由于本流域面积较小,处在同一气候区内,故年平均降水量在空间上的变化不明显。但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际间丰、枯悬殊,最大年(1961年)降水量975.9mm为最小年(1992年)降水量287.4mm的3.4倍,年际间变幅达688.5mm。历史上丰枯水年不仅交替出现,而且曾连续发生,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而且丰枯周期性变化比较明显。流域内

13、降水年内分布极不平衡,春灌期(35月份)降水量仅为84.1mm,占年降水的15.6%,汛期(69月份)降水量380.7mm,占年降水的71.6%,且往往由几次大暴雨形成。流域内水面蒸发量在12301419mm之间。区域多偏西南风,大风日数以春季最多,最大10min平均风速17m/s,全年平均风速3.6m/s。区域地下水资源为第四纪孔隙水。第二节七里河概况七里河源于茌平县洪屯乡老范庄村北,在韩屯镇玉皇庙村北入高唐县,向东北至佟东官屯北入徒骇河,全长34.5km,流域面积342km2。高唐县境内长约9.77km,流域面积146km2,是高唐县西南部徒骇河、马颊河之间的主要排水河道,县域内涉及赵寨子

14、和姜店2个乡镇,31个自然村,耕地7.61万亩,总人口3.48万人。七里河多年未加治理,河道淤积严重,排水严重受阻,堤防残缺不全、沿线工程老化、退化严重,雨季洪涝水严重威胁着沿河两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山东省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20132015年),对七里河高唐县段9.77km(桩号0+0009+770)进行治理,使七里河达到5年一遇除涝和20年一遇防洪标准。第三章工程地质第一节 区域地质概况一、地形地貌七里河河道缓平曲直,地处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但有微倾斜。全区地面倾斜方向基本随河流流向由西南向东北微微倾斜,地面高程在21.29m到23.6m之间,地面自然坡降约为1/60

15、00。该区地域广阔,地势低平,河床、岗地呈条带状分布,浅碟式洼地星散其间,平缓坡地在岗、洼地之中,形成岗、坡、洼相间的微起伏地形。低洼处地表水和地下水径流滞缓,易受涝碱威胁。二、地质构造聊城市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北地台的一部分,其西部为辽冀台向斜,茌平至范县以东为鲁西台背斜;三级构造有临清坳断区、内黄隆断区、茌平隆断区三个构造单元;四级构造自西向东又分为馆陶凸起、临清凹陷、新集凸起、莘县凹陷、桑阿凸起、阳谷凸起、东阿凹陷七个构造单元(见图2.31)。本工程区在大地构造部位上属华北地台(I1)鲁冀台向斜(II1)临清坳断区(1)莘县凹陷(4)。区内断裂一般呈北东向,附近较大的断裂为聊考大断裂,为新华

16、夏系压扭性隐伏断裂带,同时也是鲁西隆起的西侧边界。聊考断裂,北自茌平,南至河南兰考,全长270公里,市内长度110公里,是市内辽冀台向斜与鲁西台背斜的分界线,同时控制着区域内第三系的发育及构造形态的发展。聊考断裂走向NE23-280,倾向NW,倾角60,断距大于2500m,在平面上呈“S”状延伸。聊考断裂带是一个新构造活动带,它在三叠纪就已经存在。侏罗纪早第三纪该断裂强烈活动,晚第三纪第四纪亦有轻微活动。有史以来,聊考断裂多次发生地震,15021948年间仅5级以上地震就发生过5次,包括1937年在菏泽发生的7级破坏性地震。这些表明聊城兰考断裂是一个新构造活动带。三、地震场区在地震分区上属华北

17、地震区邢台河间地震带。华北地震区总征是地震活动强度大,但其频率较低,属地震活动中等的地震区。深度一般为530km,为浅源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对应地震烈度为VII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第二节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一、工程区地层岩性高唐县七里河综合治理工程地貌单元基本相同,河道处于一个地震烈度区,地层岩性特征无明显差异,因此本次勘察按一个工程地质段进行评价。钻探资料表明,在勘探深度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相堆积物(Q4a1),均为近代黄河游移滚动堆积的土层。根据土的岩性不同,探区内土层自上而下可分为4层,分述如下

18、:1层砂壤土:浅黄色,土体稍湿湿,松散中密,摇震反应中等。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104.30m,平均2.91m;层底标高:23.4926.80m,平均25.03m;层底埋深:2.104.30m,平均2.91m。2层壤土:棕红色,流塑可塑状态,稍有光滑,偶见铁锰斑点,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中压缩性土。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405.10m,平均3.70m;层底标高:18.3923.90m,平均21.33m;层底埋深:4.709.30m,平均6.61m。3层砂壤土:浅黄色、黄褐色,中密状态,土体湿,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中压缩性土。场区普遍分布,厚度:5.807.10m,平

19、均6.61m;层底标高:12.5917.30m,平均14.72m;层底埋深:11.6015.30m,平均13.23m。4层粉砂:浅黄色、黄褐色,饱和,稍密中密,颗粒分选一般,以长英矿物为主,可见少量的云母碎片及暗色矿物。该层未钻透。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根据要求,原状土样进行了颗分、比重、密度、天然含水率、液塑限、剪切、压缩及渗透试验,提出了每个土样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附表“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对分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计算后,根据各土层实际的岩性特征并考虑取样试验过程的影响,提出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详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及建议值表”3-2-1。表3-2-1 高唐县七里河治理工程(

20、0+0009+770)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及建议值表层编号岩土名称数值类别天然状态物理性指标三轴剪切试验压缩试验标贯修正击数含水率重度干重度孔隙比饱和度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不固结不排水剪固结不排水剪压缩系数压缩模量有效强度总强度粘聚力内摩擦角粘聚力内摩擦角粘聚力内摩擦角wdeSrwLwPIpILCuuCCcucua0.1-0.2Es0.1-0.2N63.5%kN/m3kN/m3-%kPa度kPa度kPa度MPa-1MPa击1砂壤土小值平均21.517.014.00.8616524.619.34.90.34822.59 28.0 11 24.6 0.256.936.5大值平均22.617.4

21、14.30.9056925.619.86.10.591324.616 31.9 19 27.4 0.287.807.6平均值22.017.214.10.8876725.019.55.40.461023.411 29.4 14 25.0 0.267.307.1建议值22.117.114.00.8916725.019.55.40.499.523.211 31.8 13 26.5 0.267.26.92壤土小值平均27.517.913.90.8558434.419.714.00.491514.219 16.8 23 15.0 0.324.844.9大值平均29.718.414.30.9319035.

22、520.415.50.672016.422 22.1 27 18.7 0.406.076.1平均值28.718.114.00.9038634.920.114.80.581715.322 19.2 24 16.6 0.365.385.5建议值28.918.014.00.9118634.920.114.80.6016.415.119 18.3 22 16.2 0.375.25.33砂壤土小值平均22.017.814.40.7797424.619.34.80.461023.912 31.4 14 27.2 0.227.507.5大值平均23.418.214.90.8397925.619.86.30.

23、761425.817 33.0 20 29.5 0.248.278.6平均值22.818.014.60.8097625.019.55.50.611224.815 31.4 17 28.0 0.237.947.9建议值23.017.914.60.8167625.019.55.50.6411.224.614 31.1 16 26.1 0.237.87.84粉砂小值平均10.4大值平均11.4平均值10.9建议值10.8三、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及其运动黄河的多次泛滥改道影响着第四系的形成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含水层在空间分布上结构复杂、重叠交错、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60米深度内的岩性可以分为上、下

24、两部分。上部,埋深区间036米,按岩性和成因又划分为两段,称之为“二元结构”,上段(016m),岩性为粘性土与砂壤土互层,其中砂壤土是弱含水层;下段(1636m),主要岩性由细砂、粉细砂组成,因其厚度大、颗粒粗、含水性强、分布稳定,是储存潜水微承压水的主要层位。下部,埋深区间3660m,岩性为壤土与砂壤土互层夹砂层,局部地段为粘性土夹砂壤土层,构成另一个弱含水层。埋深60200米的地下水称为中层地下水(中层压力大);埋深大于200米的地下水称为深层地下水(深层层压水)。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决定于含水层的厚度、岩性成分和埋藏条件,同时又与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人类活

25、动又使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发生变化。从目前条件来看,浅层地下水为水平和垂向循环交替运动。场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浅层潜水,场区主要含水层为砂壤土和粉细砂层,地下水流向与地表倾斜方向基本一致。该区地下水以大气降水及上游来水为补给源,以地表蒸发、人工开采及径向出流为主要排泄方式。据钻孔水位观测,勘探期间地下水水位标高21.2923.60m,埋深在4.37.7m之间,水位埋藏深度平均为5.37m,多年平均水位变化幅度在1.5m左右。(1)地下水径流地下水径流主要受控于不均匀的开采强度、地表水文和地形地貌因素。地下水径流方向基本上与地形地貌相一致,由西南向东北、由高地向坡地、向洼地运动,水力坡度约1

26、/6000。(2)地下水补给1) 降水入渗补给降水入渗补给是浅层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但由于降水在年内和年际间变化较大,使其入渗补给在时间分配上十分悬殊。一般年份,地下水接受降水入渗补给的时间与降水季节基本一致,往往是每年的69月份,其他月份时段入渗补给很少或没有。形成了汛期降水集中而大强度补给,枯水期补给量很少或无补给的特点,为枯水期有意识的超量开采、汛期得到补偿创造了条件。2) 上游来水入渗补给上游来水入渗补给是本区浅层地下水资源的主要补给项量,约占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的6070。(3)地下水排泄潜水蒸发量的大小与水面蒸发强度成正比,与地下水位埋深成反比。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潜水蒸发量衰

27、减。随着浅层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利用,人工开采占浅层地下水排泄量的比重越来越大,是本区主要排泄量之一。2、场区地层的渗透性根椐试验资料以及土层的实际情况,综合确定土层的渗透系数建议值及透水性质,见表3-2-2。表3-2-2 土层渗透系数建议值及透水性质表层号岩土名称渗 透 系 数透水性质统计值建议值1砂壤土几何平均值6.94E-047.78E-04中等透水性大值几何平均值7.78E-04小值几何平均值6.11E-042壤土几何平均值6.13E-056.89E-05弱透水性大值几何平均值6.89E-05小值几何平均值5.37E-053砂壤土几何平均值5.35E-046.78E-04中等透水性大值几何

28、平均值6.78E-04小值几何平均值3.93E-044粉砂几何平均值4.57E-035.06E-03中等透水性大值几何平均值5.06E-03小值几何平均值4.09E-03工程区的砂壤土和粉砂层为中等透水地层,壤土层为弱透水地层,具有一定的隔水作用。3、水化学特征在五里铺村排水涵闸处取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各一组,进行了水质分析,主要项目有pH值、游离CO2、侵蚀性CO2、HCO3-、SO42-、CL-、Mg2+、Ca2+及硬度等,其成果见表3-2-3、3-2-4。根据水质简分析结果,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重碳酸盐硫酸盐镁钙钾钠型,pH值为7.65;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重碳酸盐硫酸盐镁钙钾钠型,

29、pH值为7.25。表3-2-3 地下水水质分析成果表项 目(Bz)c(1/zBz)X(1/zBz)项目(CaCO3)项目(B)mg/Lmmol/Lmg/LMg/L阳离子K+Na+176.10 7.66 28.11 全硬度972.03游离CO216.5Ca2+166.83 8.34 30.63 永久硬度544.19侵蚀CO20.0 Mg2+134.87 11.24 41.26 暂时硬度427.84矿化度1749.44阴离子C1-394.38 11.11 41.04 负硬度/SO42-355.42 7.40 27.36 总碱度427.84HCO3-521.72 8.55 31.60 CO32-00

30、 0.00 NO3-00 0.00 PH=7.65表3-2-4 地表水水质分析成果表项目(Bz)c(1/zBz)X(1/zBz)项目(CaCO3)项目(B)mg/Lmmol/Lmg/LMg/L阳离子K+Na+168.20 7.31 28.01 全硬度933.25游离CO29.17Ca2+158.42 7.92 30.33 永久硬度512.91侵蚀CO20.0 Mg2+130.55 10.88 41.66 暂时硬度420.34矿化度1683.34阴离子C1-365.14 10.29 39.65 负硬度/SO42-348.22 7.25 27.96 总碱度420.34HCO3-512.57 8.4

31、0 32.39 CO32-00 0.00 NO3-00 0.00 PH=7.25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对该场区环境水的腐蚀性评价如下:(1)环境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判别1)一般酸性型腐蚀:场区地下水pH为7.65,大于6.5,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场区地表水pH为7.25,大于6.5,对混凝土无腐蚀性。2)碳酸型腐蚀:场区地下水侵蚀性CO2含量为0.0 mg/L,小于15mg/L,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场区地表水侵蚀性CO2含量为0.0 mg/L,小于15mg/L,对混凝土无腐蚀性。3)重碳酸型腐蚀:场区地下水HCO3-含量为8.55 mmol/L,大于1.07m

32、mol/L,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场区地表水HCO3-含量为8.40 mmol/L,大于1.07mmol/L,对混凝土无腐蚀性。4)镁离子型腐蚀:场区地下水Mg2+含量为134.87 mg/L,小于1000mg/L,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场区地表水Mg2+含量为130.55 mg/L,小于1000mg/L,对混凝土无腐蚀性。5)硫酸盐型腐蚀:场区地下水SO42-含量为355.42 mg/L,在250mg/L至400mg/L之间,对混凝土弱腐蚀性;场区地表水SO42-含量为348.22 mg/L,在250mg/L至400mg/L之间,对混凝土弱腐蚀性。(2)环境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判别场区地

33、下水同时存在氯化物和硫酸盐,Cl-+SO42-0.25含量为483.24 mg/L,在100mg/L至500mg/L之间,干湿交替作用环境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弱腐蚀性;场区地表水同时存在氯化物和硫酸盐,Cl-+SO42-0.25含量为452.20 mg/L,在100mg/L至500mg/L之间,干湿交替作用环境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弱腐蚀性。(3)环境水对钢结构的腐蚀性判别场区地下水pH为7.65 、Cl-+SO42-含量为749.8mg/L,大于等于500mg/L,对钢结构中等腐蚀性;场区地表水pH为7.25 、Cl-+SO42-含量为713.36mg/L,大于等于500mg/

34、L,对钢结构中等腐蚀性。由以上分析看出,场区环境水对混凝土具有硫酸盐型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第四章 工程设计本工程主要治理内容为:对七里河高唐县界至徒骇河口9.77km(本次测量桩号0+0009+770)进行清淤疏浚,修复两岸堤防共长19.54km,修筑七里河左岸管理道路9.77km。配套沿岸建筑物总计40座,其中:两岸排水涵闸20座(新建11座,改建9座);桥梁4座(改建2座,维修加固2座);管涵15座( 新建11座,改建4座);节制闸维修加固一座。另外,需拆除渡槽1座。第一节河道设计一、河道疏浚治理原则根据运行情况,流域范围大小维持原设计,在

35、满足输水要求的前提下,治理河道的中心线按现状河道走向布置,不进行调整,以尽可能减少工程土方量,避免新征土地迁占。二、排水流量确定高唐县七里河治理按照“5年一遇”除涝。河道各分段设计流量见表4-1-1。表4-1-1 七里河设计流量指标表控制断面桩 号流域面积(km2)设计流量采用值(m3/s)20年一遇5年一遇县界0+000196.3123.162.1韩庙沟2+540255.5129.765.4王公庄沟3+600273.8136.268.7徐干沟4+780292.3153.277.3徒骇河9+770342.0 三、除涝水位确定除涝水位的确定主要考虑两岸地面高程及两岸支沟排水要求, “64年雨型”

36、除涝水面线低于两岸地面线。七里河除涝起始水位采用七里河入徒骇河处水位,排涝水位为25.74m,水深4.0m。四、防洪水位确定根据河道设计纵横断面,按明渠恒定非均匀流进行水面线计算,利用水利水电工程微机通用程序集中D7程序,从下游向上游推算。七里河防洪起始水位采用七里河入徒骇河处水位,行洪水位为27.45m,水深5.71m。五、河道平面设计根据运行情况,高唐县七里河流域范围大小维持原设计,在满足输水要求的前提下,治理河道的中心线按现状河道走向布置,不再进行调整。高唐县七里河河道中心线坐标详见表4-1-2。表4-1-2 高唐县七里河治理工程中心线坐标表序号编号圆弧点水平坐标竖直坐标1起点.497.

37、1532弯道1弧起点.97.8083弧中点.009.2784弧端点.886.4865转点1.296.0436弯道2弧起点.102.3647弧中点.166.5328弧端点.542.179转点2.015.30810转点3.646.37111弯道3弧起点.485.54812弧中点.259.37313弧端点.03.92814转点4.887.26615弯道4弧起点.592.70916弧中点.645.77217弧端点.617.88818转点5.438.13819转点6.719.85920转点7.811.16821弯道5弧起点.534.16222弧中点.096.323弧端点.783.01824弯道6弧起点.

38、046.76425弧中点.392.71326弧端点.36.73927转点8.316.47928弯道7弧起点.258.28629弧中点.099.94430弧端点.516.65331弯道8弧起点.061.60532弧中点.811.01433弧端点.602.82834转点9.731.79935转点10.708.82736弯道9弧起点.49.32237弧中点.616.71338弧端点.204.13239弯道10弧起点.974.62540弧中点.293.16241弧端点.817.5742弯道11弧起点.767.44543弧中点.389.8644弧端点.881.06345转点11.618.25146转点1

39、2.894.0747弯道12弧起点.118.94648弧中点.038.58649弧端点.563.13750弯道13弧起点.013.18351弧中点.822.91652弧端点.24.24553弯道14弧起点.958.43954弧中点.592.45155弧端点.364.90756弯道15弧起点.73.93257弧中点.491.9258弧端点.399.23859弯道16弧起点.708.31460弧中点.526.39961弧端点.675.06162弯道17弧起点.939.15763弧中点.286.52264弧端点.29.8865转点13.077.02566弯道18弧起点.831.3567弧中点.688

40、.29168弧端点.84.55569弯道19弧起点.878.47370弧中点.97171弧端点.495.70872转点14.385.86873弯道20弧起点.531.55674弧中点.344.36475弧端点.172.72876弯道21弧起点.736.15777弧中点.186.56978弧端点.768.89579转点15.402.8380弯道22弧起点.501.66481弧中点.583.12982弧端点.513.92583转点16.003.56984弯道23弧起点.606.69385弧中点.46.33886弧端点.274.49587弯道24弧起点.461.91788弧中点.057.15489弧端点.112.59590转点17.473.12791转点18.981.11392终点.019.827六、河道断面设计(一)纵断面设计根据七里河的实际情况,保持原河道比降不变,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