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重点.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224391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事业管理重点.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章 绪论一、卫生事业的概念、特点和性质1. 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2. 怎样认识我国卫生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在1997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这句话概括了我国卫生事业的根本性质。明确了卫生事业具有公益性,政府要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卫生事业不能一营利为目的。因为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防病治病、保障健康是卫生活动的基本内容,是满足社会基本需求、要人人参与、公众受益的基本特征,公益性可以兼容局部福利性、经济性,所以它是基本属性。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要求国家、

2、单位、个人及全社会共同参与卫生事业的发展。二、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 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如何?(1)卫生事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1)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3)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4)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2)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对卫生事业影响:1) 经济发展为卫生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发展条件,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可以增加卫生投入;科教兴国战略促进医学科学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2)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疾病构成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

3、,防病治病的任务更加繁重;第二,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要求卫生服务的内容、方式、体系作出新的调整;第三,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提出了新的卫生要求;第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卫生事业有更高的发展。三、卫生事业管理及卫生事业管理学1.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2. 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3. 卫生事业管理学:简称卫生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

4、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的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我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保证和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学科。四、卫生工作方针:1. 1950年8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2. 1952年12月: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3. 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五、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主要有三大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第二章 管理理论与管理职能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与原理一、管理采取的措施是计划、组织、控制、

5、激励和领导着五项基本活动,又称之为管理的五大职能。第二节 管理理论与思想一、古典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美国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序号 具体内容1 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 工时研究与劳动方法的标准化3 科学地挑选与培训工人4 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 管理职能与作业只能分离6 实行例外原则7 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一场彻底的心理革命2一般管理理论(法国 亨利法约尔)十四项基本原则:(1)任何管理都需有分工(2)权力与责任 (3)严明的纪律制度 (4)统一命令(5)统一领导 (6)员工服从整体 (7)报酬公平(8)适当集权与分权(9)等级链(10)秩序(11)平等(12)人员要保持稳定(1

6、3)要发挥员工的主动性(14)首创精神3. 古典管理理论(德国 马克斯韦伯)特点:一是法定的权力与权威; 二是传统的权力; 三是超凡的权力二、中期管理理论1. 人际关系论(美国 伊尔顿梅奥)认为企业中的人首先是“社会人”,而不是“经纪人”,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2. 巴纳德:系统组织理论3. 波特:著竞争战略,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顶峰,战略管理思想主要有三种见解,包括:提出对产业结构和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的一般模型,即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提出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三种基本战略;价值链的分析第三节 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第三章 卫生管理常用研究方法第一节 卫生管理常用定性研究方法一

7、、 卫生事业管理常用定性研究方法(注意各方法特点)(一)观察法:指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通过对卫生及相关事件和对象的行为,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的直接察看或者其他科学手段,对研究对象日常生活信息等资料收集和记录的方法。(二)访谈法:1. 应用较为广泛且彻底; 2. 访谈通常是以个人的叙述为基础的;3. 访谈法和观察法结合使用。(三)专题小组讨论:也称焦点小组讨论法,是由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一种无结构的自然的形式与一个小组的被访问者交谈,主持人负责组织讨论,从而获取对一些有关问题的深入了解,探索对项目有用的,但研究者并不了解的经验、情感和信念等方面的问题。(四)德尔菲法(尤其注意):依据

8、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相互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二、卫生事业管理定性研究方法新进展SWOT分析法是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其中SO战略:增长战略;ST战略:多种经营战略;WO战略:扭转战略WT战略:防御性战略。第二节 常用

9、定量研究方法关键路径/临床路径是指对服务对象的健康负责的所有人员,包括临床专家、护理专家、药学专家、心理学专家、临床检验人员以及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等联合,为某一特定的诊断、治疗(处置)而指定的一套最佳的、标准的服务与管理模式。第四章 卫生组织体系第一节 卫生组织体系的概念一、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行政、服务、第三方组织)1卫生行政组织是指那些对卫生事务管理的政府组织,通过制定和执行卫生政策、法规等来引导和跳空卫生事业的发展。2卫生服务组织是指以保障居民健康为主要目标直接或间接地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组织。3卫生第三方组织是相对于以上所述卫生行政组织和卫生服务组织以外的,有各种

10、非政府部门以及广大群众自发组件的非政权性质的社会团体二、其他健康相关的行政组织1中医药管理组织:1986年初,我国组建国家中医管理局,1988年把中药工作由国家医药分局分出,交国家中医管理局,建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副部级),由卫生部代管。2爱国卫生运动组织(性质:特殊的政府组织)全国和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是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非常设计够,负责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全国和各地爱国卫生和防治疾病工作。由国家领导人、卫生部主要负责人及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第二节 卫生服务组织体系一、我国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一) 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城市医疗机构一般分为市、区

11、及街道三个层级由原来的三级将逐渐发展为社区卫生机构和综合性卫生机构两个层级(二)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三级卫生保健网:县医院是全县的医疗中心;乡镇卫生机构是预防保健的枢纽;村级卫生机构是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基础。第五节 卫生组织体系的变革一、 组织变革应遵循的原则(一) 明确政府职能,落实政府责任(二) 建设四项基本卫生制度、增加卫生服务的可及性1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使城乡群众公平享有疾病预防控制、妇女儿保健和疾病早期诊断治疗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2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3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4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益性医院管理制度(三) 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

12、务体系,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四)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卫生领域第五章 健康保障制度第一节 健康保障制度概述1. 卫生保健制度(Health Care System)是政府对国家卫生事业实行宏观管理的一种形式,是卫生费用筹集、分配与支付方式以及卫生服务提供途径的总称,它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特征的总体反映,也是政府及其政党对国家卫生事业的政策导向的体现。2医疗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它自然事件及突发事件造成身体与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称。第二节 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1. 自费模式(缺陷:公平性不足)2. 国家

13、税收模式(加拿大、英国通过税收的形式来筹集医疗费用:集成式(英国)(英国全民公费医疗体系由国家或政府出钱);其优点:1、便于统一管理,降低管理成本2、医生可以获得固定收入缺点:1、成本过度控制,损害患者的利益2医疗服务效率低合同式(加拿大)(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的是与政府签定了合同的公立或私立的卫生机构)有预付制、后付制(诱导需求)。3.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德国):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一种健康保障制度,健康保障基金社会统筹、互助共济,主要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政府酌情补贴。特点:由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保险基金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共同负担,强调个人责任;参保者享受健康保险的权利与

14、缴费义务相联系,实行社会统筹,互助共济;健康保险一般由中介组织实施,实行:“现收现付”,政府对其是宏观监督和管理;注重政府的作用,强调全面的覆盖和平等的享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收入的横向转移,体现社会公平原则,同时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体现效率原则;筹资渠道法制化、多元化,基金有稳定来源,政府负担相对较轻。存在的问题:由于实行第三方付费,医患双方缺乏费用意识,容易出现供需双方的道德风险,医疗费用难以有效控制;医疗保险费用负担的待机转移问题突出,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这个问题更为突出。4. 商业保险模式(美国)商业医疗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经办,以营利为目的,企业或职工自愿参加。优点:能

15、适应社会多层次的不同需要;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利于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缺点:不公平现象突出;医疗费用的增长无法控制。5. 保险储蓄模式(新加坡):根据法律规定,强制性地把个人消费的一部分以储蓄个人公积金的方式转化为保健基金。以个人责任为基础、政府分担部分费用。雇员的保健储蓄金由雇主和雇员分摊。优点:有效控制需方的道德风险和医药资源的浪费;有效解决“横向积累”带来的代际矛盾。缺点:公平程度差;社会互助共济、共同负担风险的实现程度较低。6. 拓展的其他保险模式:其中医疗救助是指在政府主导下,动员社会参与的以相对贫困人口中因病而无经济能力进行治疗的人实施专项帮助和支持的行为。第三节 中国医疗

16、保障制度1. 新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框架: 以“基本水平、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为基本原则;2.职工个人负担工资总额的2%,企业负担6%,分别计入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个人缴纳的全计入个人账户,企业缴纳的30%纳入个人账户,70%纳入社会统筹基金。3. 与传统合作医疗制度相比,合作医疗保险采用多方筹资,分级核算,本着“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主要以补偿“大病”为主,解决农民的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在有条件的地方则可以实行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与小额医疗费用不住相结合的办法。5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暴露的问题:政府对农村卫生投入的政策资源和财政资

17、源均严重不足;自上而下的公共决策机制农民缺乏利益表达途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利益存在冲突筹资难度大,资金不易到位保障水平低,有限的政府投入和农民的收入水平与迅速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6对于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不少学者和专家提出了很多对策建议:第一,发展地区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合理的配置财政资源,拓宽农民对公共行政决策的广度和深度。第二,一旦条件成熟,应该以立法的形式对其社会保险性质加以确认,对政府的职责、农民的权利义务、村集体的责任等都应该明确规定。第三,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农村居民医疗保险服务各方管理体系,加强对资金筹资水平的

18、测算和监管力度,实行民主监督,以保证基金的安全运行,完善管理办法。第四,逐步调整和完善补偿机制,适当调低住院医疗补助的起步线,对一些慢性病进行补偿,并且简化补偿方式,以方便农民的报账,采用积极的态度解决基金沉淀问题。7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卫生保健框架,使我国进入全民基本卫生保健国家行列。2007年9月8日陈竺提出卫生保健发展三步走战略:(1)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卫生保健框架,使我国进入全民基本卫生保健国家行列;(2)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前列(3)到2020年,保持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前列地位东部地区城乡和中西

19、部城乡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基本内容:一个方向(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坚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一个本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一个方针: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一个体制: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一个重点: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建设覆盖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最终目标: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低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从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第四节 国外部分国家保健保障制度美国医疗保险制度:医疗照顾计划:保障对象主要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医

20、疗补助计划:针对穷人的医疗保险计划,家庭收入低于贫困线者可以享受。 补充内容:新医改一、2009年3月1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主要框架,即“一个大厦”、“四梁八柱”:1. 新医改的总体目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21、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2. 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3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完善医药卫生的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与人才、信息、法制建设,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

22、效规范运转。二、2009年由国务院颁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指出: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第六章 卫生政策分析 第一节 卫生政策分析概述1.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部门为了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所制定的行动方式或行为规范。2. 政策的分类1)按照层次的分类:总政策(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2)按照政策制定主题分类:团体、个体3)按照政策范围分类:全局性和部分性3. 政策要素: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价值、政策

23、内容、政策形式4. 政策应用的重要规律:1)、政策损益补偿规律2)、政策效率规律:低效期、效力增长期5. 政策制定过程:1)确定政策目标2)设计方案(备选方案)3)备选方案的选择4)可行性的论证(政治上的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上的可行性)5、合法采纳6. 政策执行影响因素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史密斯认为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有:(1)政策方案(政策可行、合理、合法)(2)目标群体(3)政策执行主体(帕金森定律)(4)政策环境7. 政策的评估类型:1)、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2)内部评估、外部评估3)、预评估、排行评估、后评估评估标准:1)生产力标准2)、效益标准3)、效率标准4)、公正标

24、准5)、政策回应度:积极回应、消极回应、不作回应8. 政策终结政策终结的障碍:(一)相关者心理上的抵触 主要有三类人:(1)政策受益者(2) 政策制定者(3)政策执行者(二)行政机关的联盟(三)利益集团: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政治家政府官员(四)法律秩序上的复杂(五)社会舆论的压力第七章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第一节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过程一、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的定义:规划者评价特定地理区域内或特定人群的健康需要,确定如何通过分配现存或预期可控资源,以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去满足这些健康需要的一个过程。简而言之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或目标而建立一整套有效分配资源的综合协调机制的过程二、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的步骤:1)背

25、景分析2)拟订目标 3)修正目标 4)制定战略 5)实施战略 6)监测评估三、卫生服务需要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定义:卫生服务需求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个人认识到的需要,由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以及个人为认识到的需要。影响因素:1、人口数量2、人口组成3、医疗质量4、预防保健5、文化教育6、气候地理条件7、居住地点和条件8、婚姻9、行为心理因素四、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1、一般的经济学因素2、健康状况3、供给状况4、医疗保健制度5、时间6、供给者的双重身份五、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定义:卫生服务供给是指卫

26、生服务的提供者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水平2、卫生服务价格3、卫生服务成本4、卫生服务需求水平(五) 卫生资源6、卫生服务技术水平第三节 卫生服务规划评价1、 适合程度评价2、足够程度评价3、进度评价4、效率评价5、效果评价6、效益评价7、 影响评价第四节 区域卫生规划概念: 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

27、整体发展。区域卫生规划的周期通常为5年特点:1)针对特定区域2)核心是优化配置卫生资源3)涉及社会各个部门4)从战略角度研究卫生问题第八章 卫生服务营销第一节 概述一、市场营销是个人或群体通过创造,提供并他人交换有价值的产品,以满足各自的需要和欲望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二、卫生服务营销指卫生服务人员和服务组织通过创造,同服务对象交换有价值的卫生服务产品(包括服务和有形物品)以满足人们健康需求和欲望,同时满足卫生服务组织的目标和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三、卫生服务的基本特征:1、无形性 2、服务与消费同时性 3、不可储存性 4、差异性四、卫生服务的特征:1、专业性和技术性 2、垄断性

28、3、高质量性和无误差性 4、供给者的主导性五、卫生服务业的营销组合包含七个要素:产品、价格、地点或渠道、促销、人员、有形展示和过程,又称7P营销组合第二节 服务操作体系和服务营销体系一、 服务体系1、 服务操作体系 2、服务传递体系 二、 服务操作体系的特点1、 服务质量与时间有关 2、服务质量与地点有关 3、服务对象必须到服务场所参与服务过三、程服务营销体系由下列成分组成:1、卫生服务人员 2、卫生服务设施和服务设备 3、非人员沟通 (包括广告、标志图样、大众媒体的报道、宣传手册)4、其他人员卫生服务接收者对服务感知的因素主要包括卫生服务接收者对服务的期望,服务接触,服务人员、服务过程和有形

29、证据,服务机构的形象,服务定价等。第三节 卫生服务社会营销一、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的概念:卫生服务社会营销是针对特定的社会问题,比如滥用毒品、吸烟、艾滋病、肥胖、与行为生活方式有关的常见慢性病等,运用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技术,使得目标群体改变旧有观念,采取有益健康的行为,同时以合理的价格和方式提供相应的产品来支持巩固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从而达到增强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目的。二、社会营销包括以下要素:1、针对人群有重大影响的社会问题 2、有一个或几个目标人群 3、观念和行为改变 4、有形产品和服务支持 5、市场营销原理和技术的运用,包括:市场细分、目标人群需求调查,根据需求设计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建立方便

30、有效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交付渠道,积极响应环境需求和变化等。三、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的特征:1、产品特征 2、营销目的方面的特征 3、消费者需求方面的特征 4、竞争方面的特征 5、营销主体方面的特征 6、社会营销的难度大于商业营销第九章 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第一节 概述一、质量管理的发展史1、传统质量管理阶段 2、质量检验管理阶段 3、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4、现代质量管理阶段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1、ISO9000族标准中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2、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1、顾客至上 2、领导

31、重视 3、全员参与 4、系统思维 全面质量要求做到“三全一多”: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实施步骤构成一个封闭的PDCA循环:英文的计划、执行/实施、检查、处理第五节 卫生服务质量审核与缺陷分析一、卫生服务质量缺陷的成因:1、缺陷一 管理人员对顾客期望的理解存在差异2、 缺陷二 管理人员确定的质量标准与管理人员对顾客期望的理解之间存在差异3、 缺陷三管理人员确定的服务质量标准与服务人员实际提供的服务质量之间存在差异4、 缺陷四服务人员实际提供的服务与机构在营销活动中宣传的服务质量之间存在差异5、 缺陷五顾客感觉中的服务质量或实际经历的质量与顾

32、客期望的质量不同。二、 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1、同情 2、交流 3、能力 4、表格化第十章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1、依据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到2015年,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3.64人左右,拥有执业医师数达到1.26人左右,执业护士数达到1.26人左右。2、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强调以下主要观点:1、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紧密结合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组织愿景 2、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紧密结合业务需求 3、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统筹满足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4、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坚持发展导向 5、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之间高度集成和协调一致3、卫生机构在具体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时要注意(1)学历结

33、构;(2)职称结构;(3)年龄结构;(4)卫生技术人员与非卫生技术人员(如管理人员、后勤人员)比例等问题。第十一章 卫生信息系统管理第一节 概述1、我国卫生信心系统存在的问题包括:1、收集的信息不是所需数据 2、数据质量差 3、数据收集方法之间整合不足 4、缺乏及时的报告和反馈 5、信息利用差2、卫生机构数据收集:常规卫生数据收集:缺点:成本高、时间长哨点报告:优点:产生的信息更完整、更加准确;缺点:信息不全面第十二章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一、 卫生系统的职能:监督管理、筹资、服务提供、资源筹措二、 与DALY(伤残调整寿命年)相比,DALE(伤残调整期望寿命)是一种健康期望衡量,它衡量了除去死亡

34、和伤残的影响后,人们在完全健康状态下生活的年数,而DALY是一种差距衡量,它衡量了因死亡和伤残是人们寿命损失的年数。这两种综合衡量健康的方法都采用了相同的有关死亡率和残疾率的信息,且都与生存曲线有关。DALY可以区别不同疾病导致的期望寿命的损失,不同的疾病负担以用于疾病控制和政策对疾病的不同倾向。但在用于所有原因所致健康状况的跨国家人群间的比较时,DALE仍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WHO在评价卫生系统绩效时,将DALE选定为最合适的居民健康总体衡量指标。三、 卫生系统反应性的构成:1、尊严2、自主性3、保密性4、及时关注:从病人住宅到卫生保健机构的地理距离应该短,到达不需要花费太长时间;集镇服务应

35、该及时;病人有权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得诊治,包括非急诊治疗和手术,所以候诊时间要短;病人在医疗机构等候咨询和化验检查的时间不应太长。5、社会支持:允许病人亲戚、朋友的探视;允许亲戚、朋友提供食物或其他礼品;允许病人在不妨碍医院活动和其他病人情绪的基础上自由地进行宗教活动。6、基本设施质量:清洁的环境;足够的家具;卫生营养的食品;良好的通风条件;清洁的用水;清洁的厕所;干净的被褥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建筑和设施的维护。7、选择性四、 卫生系统反应性的测量:1、知情人物访谈2、家庭调查五、 衡量卫生筹资是否公平,一是要看政府补贴如何分配和使用,二要看卫生服务项目或保险覆盖了哪些人,三要看疾病风险是如何分担的

36、。六、 我国卫生系统筹资公平性:1、尽管卫生总费用在增加,政府对卫生的投入绝对量也在增加,但卫生总费用的结构也出现了变化2、中国的卫生资源分配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别3、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覆盖水平仍然较低4、我国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超过了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也超出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负担能力。第十四章 初级卫生保健管理第二节 初级卫生保健策略一、适宜技术:切实可行、可靠而又社会欢迎的方法和技术;个人和家庭的充分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是国家和社会依靠自力更生和自觉精神在各个发展阶段上有能力的二、全面理解初级卫生保健的含义1. 初级卫生保健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居民,它使卫生保健服务最大限度地深入到人们

37、工作和生活的场所。2. 初级卫生保健的方法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科学依据的、其费用个人和政府支付得起的方法与技术。3. 初级卫生保健的承担者除了卫生部门外,还包括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并且通过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广泛参与才能实现。4. 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是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控制和消灭一切危害人民健康的各种因素5. 开展初级卫生保健的目的是使全体人民公平地获得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从而促使全体社会成员达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高可能的健康水平。三、 初级卫生保健策略的原则1. 社会公正原则2. 社区与群众参与原则3. 部门协同原则4. 成本效果和效率原则这四项原则的提出是初级卫生保健哲学思想的

38、核心的重要体现。第十五章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第二节 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和内容一、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二、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1)健康教育2)社区医疗3)社区预防4)社区康复5)社区保健6)社区计划生育服务三、如何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1)坚持公益性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2)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3)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4)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5)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6)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7)

39、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第十六章 医政管理第一节 医政管理概述一、概念:医政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服务及其相关领域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管理内容:1、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管理2、对各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3、对各项医疗工作的管理;4、对与医疗相关的各种卫生组织及其活动的行政管理。6. 医政管理的性质:国家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政务管理,由此决定了医政管理工作具有法律强制性、社会公益性、职业人道性和时效性等基本属性7. 医政管理的基本原则:1)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的原则2)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的

40、原则3)公平性的原则4)可及性的原则5)分级原则6)中西医并重原则第二节 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一、医疗卫生行业的准入管理包括的内容:(一)医疗机构的准入管理;(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准入管理;(三)医疗卫生技术的准入管理;(四)大型医疗设备的准入管理;(五)医疗机构药品准入管理。二、对医疗机构实施准入管理的重点:一是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制度;二是医疗机构登记制度;三是医疗机构分级管理三、我国医师分为四类两级:四类包括临床类别、口腔类别、公共卫生类别、中医类别;其中每个类别的医师又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个级别第十七章 疾病控制管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共39种,其中2008年增加手足口病

41、为丙类传染病;2009年增加甲型H1N1流感为乙类传染病。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第二十章 中医药管理中医药工作的成绩与问题成绩:1、 中医医疗机构得到快速发展,服务不断扩大2、 中医药人才培养实现现代化教育,队伍素质不断提高3、 中医药科技学术事业发展迅速,科研成果不断涌现4、 中医药法制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医药的发展已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5、 中医药国际交流和合作更加频繁,中医药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6、 中药产业迅速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不断加大主要问题1、 中医药资源总量不足

42、与利用不充分同时存在,城乡差距大,地区之间不平衡2、 中医药特色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学术水平、临床疗效、创新能力、人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3、 中医药的管理理念需进一步转变,监督体制需不断健全,中医医疗服务监督有待加强。 第二十二章 卫生改革与发展一、卫生改革的核心目标:各国卫生改革共性的、核心的目标是(1)改善人群健康;(2)提供经济风险保护;(3)提高公众满意度。二、卫生改革的步骤1、 确定问题2、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3、政策开发 4、做出政治抉择 5、实施改革 6、评价改革效果 试题题型一、名词解释5个(15分) 二、单选20个(20分) 三、多选5个(10分)五、简答5-6个(35分)六、案例分析1题(2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