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出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专项复习预习作业题.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556849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出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专项复习预习作业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出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专项复习预习作业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出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专项复习预习作业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出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专项复习预习作业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 编 人 教 版 七 年 级 语 文 下 册 古 诗 文 默 写 及 文 言 文 专 项 复 习 练 习 题 姓名 成绩 得 分 评卷人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一、直接型默写1不闻机杼声, 。(木兰诗)2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3将军百战死, 。(木兰诗)4双兔傍地走, ?(木兰诗)5阿姊闻妹来, 。(木兰诗)6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7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8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9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10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11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12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13 ,化作春泥更护花

2、。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14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15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6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17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18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19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20政入万山围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21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二、理解型默写1木兰诗中借黄河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 。2陋室铭中描写“ 陋室 ”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3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是: , 。4爱莲说中作者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 , 。5爱莲说中

3、作者慨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暗示其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暗讽而不明说,意味深长的句子: , 。6登幽州台歌中描写空间辽阔的一句是: 。7望岳中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秀美的一句是: 。8登飞来峰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 , 。9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节日到来时村中热闹景象的一句是: 。10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一诗中,借落日来表达离愁之苦的一句是: 。三、整体默写1默写王维的竹里馆。, 。, 。2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3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 。, 。4默写杜甫望岳的后四句。, 。, 。5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 。6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

4、诗(其五)。, 。, 。7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 。8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 。得 分 评卷人二、文言文专项练习。.一、孙权劝学(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标三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 2蒙辞以军中多务 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经: 4但当涉猎 但: 涉猎: 5及鲁肃过寻阳 过: 6非复吴下阿蒙 非复: (三)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卿今当涂掌事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 今义:独自,孤独博士:古义: 今义:学位的一种2见往事耳往事:古义:

5、 今义:过去的事(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1见: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当:但当涉猎 当涂掌事 (六)翻译下列句子。1蒙辞以军中多务。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二、卖油翁(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标三处)1公亦以此自矜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善射 善: 2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 3释担而立 释: 4但微颔之 颔: 5尔安敢轻吾射 轻: 6康肃笑而遣之 遣: (三)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徐以杓酌油沥之 2但手熟尔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汝亦知射乎 射: 2尔安敢轻吾射 轻: 3

6、康肃笑而遣之 遣: (五)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但手熟尔但:古义: 今义:常用为转折连词2尔安敢轻吾射安:古义: 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3但微颔之颔:古义: 今义:名词,下巴(六)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1射: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2尔:但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 3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康肃笑而遣之 4之:但微颔之 康肃笑而遣之 以我酌油知之 5以:公亦以此自矜 .以钱覆其口 (七)翻译下列句子。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2以我酌油知之。三、短文两篇陋室铭(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二)解释下

7、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有仙则名 名: 2有龙则灵 灵: 3斯是陋室 斯: 4惟吾德馨 惟: 5谈笑有鸿儒 鸿儒: 6往来无白丁 白丁: 7可以调素琴 调: 8无案牍之劳形 形: (三)指出下列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 2苔痕上阶绿 上: 3无丝竹之乱耳 乱: 4无案牍之劳形 劳: (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惟吾德馨馨:古义: 今义:芳香2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古义: 今义:丝绸和竹子3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 今义:形状4可以调素琴调:古义: 今义:调整,调节(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1往来:往来无白丁 其中往来种作 2之: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六)翻译下

8、列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标两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可爱者甚蕃 蕃: 2出淤泥而不染 染: 3濯清涟而不妖 濯: 妖: 4亭亭净植 亭亭: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 6予谓菊 谓: 7宜乎众矣 宜: (三)指出下列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不蔓不枝 蔓: 枝: 2香远益清 远: (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亭亭净植植:古义: 今义:种植、植物2宜乎众矣.宜:古义: 今义:

9、合适(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1远: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之:水陆草木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者:可爱者甚蕃 花之隐逸者也 (六)翻译下列句子。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四、河中石兽(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标三处)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山门圮于河 圮: 2阅十余岁 阅: 3求二石兽于水中 求: 4竟不可得 竟: 5尔辈

10、不能究物理 究: 6湮于沙上 湮: 7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啮: 8转转不已 已: 9可据理臆断欤 臆断: (三)指出下列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棹数小舟棹: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暴涨: (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一寺临河干干:古义: 今义:跟“湿 ”相对2求石兽于水中求:古义: 今义:请求、要求、追求3是非木杮是非:古义: 今义:事物的正确或错误,或因说法引起的误会或纠纷4渐沉渐深耳耳:古义: 今义:耳朵5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古义: 今义:一门学科(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1如:如是再啮 如其言 2之: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求之下流,固颠 其反激之力 3为:岂能为暴涨携

11、之去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众服为确论 (六)翻译下列句子。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沿河求之,不亦颠乎?3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部 编 人 教 版 七 年 级 语 文 下 册 古 诗 文 默 写 及 文 言 文 专 项 复 习 练 习 题 参 考 答 案得 分 评卷人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一、直接型默写1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诗)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5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

12、妆。(木兰诗)6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7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8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1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1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1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1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17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18烟笼寒

13、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19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20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2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二、理解型默写1木兰诗中借黄河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2陋室铭中描写“ 陋室 ”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4爱莲说中作者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爱莲说中作者慨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太多,暗示其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暗讽而不明说,

14、意味深长的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6登幽州台歌中描写空间辽阔的一句是:念天地之悠悠。7望岳中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秀美的一句是:造化钟神秀。8登飞来峰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9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节日到来时村中热闹景象的一句是:箫鼓追随春社近。10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一诗中,借落日来表达离愁之苦的一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三、整体默写1默写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2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默写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

15、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4默写杜甫望岳的后四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6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出泥更护花。7默写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8默写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得 分 评卷人.二、文言文专项练习。一、孙权劝学(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标三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6、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当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 务:事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4但当涉猎 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5及鲁肃过寻阳 过:经过6非复吴下阿蒙 非复:不再是(三)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卿今当涂掌事 “ 涂” 通 “途”,道路,仕途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 通“耶”,语气词(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今义:独自,孤独博士:古义: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名称今义:学位的一种2见往事耳往事:古义: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1见:见往事耳 了解大

17、兄何见事之晚乎 知晓2当:但当涉猎 助动词,应当当涂掌事 动词,正(六)翻译下列句子。1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作为理由来推托。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专管传授经学的学官吗?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志士分别数日,就要重新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二、卖油翁(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标三处)1公/亦/以此/自矜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善射 善:擅长2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自夸3释担而立 释:放下4但微颔之 颔:点头5尔安敢轻吾射 轻:轻视6康肃笑而遣之 遣:打发(三)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

18、字并解释。1徐以杓酌油沥之 “ 杓 ”通“勺”,勺子2但手熟尔 “ 尔” 同“耳”,相当于“罢了”(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汝亦知射乎 射:动词做名词,射箭2尔安敢轻吾射 轻:形容词做动词,看轻3康肃笑而遣之 遣:使动用法,使走,打发(五)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但手熟尔但:古义:只,不过今义:常用为转折连词2尔安敢轻吾射安:古义:疑问代词“ 怎么 ”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3但微颔之颔:古义:此为动词,点头今义:名词,下巴(六)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1射:汝亦知射乎 射箭吾射不亦精乎 射技2尔:但手熟尔 语气助词,罢了尔安敢轻吾射 人称代词,你3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连词

19、,表转折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连词,表顺承康肃笑而遣之 连词,表修饰4之:但微颔之 语气助词,不译康肃笑而遣之 代词,代卖油翁以我酌油知之 代词,代这个道理.5以:公亦以此自矜 凭借以钱覆其口 用(七)翻译下列句子。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 我射箭的技术不精湛吗?2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 懂得这个道理。三、短文两篇陋室铭(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有仙则名 名:出名,有名2有龙则灵 灵:灵验3斯是陋室 斯:这4惟吾德馨 惟:只5谈笑有鸿儒 鸿儒:博学的人

20、6往来无白丁 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7可以调素琴 调:调弄8无案牍之劳形 形:形体、躯体(三)指出下列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名词作动词,出名2苔痕上阶绿 上:方位名词作动词,长到上面3无丝竹之乱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4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惟吾德馨馨:古义:散布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2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古义: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指世俗的乐曲今义:丝绸和竹子3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形体,身体今义:形状4可以调素琴调:古义:弹奏今义:调整,调节(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1往来:往

21、来无白丁 表示交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 表示来来往往的人2之:无案牍之劳形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何陋之有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六)翻译下列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来到室内) 谈笑的都是些学识渊博的人,交往的人中没有浅薄的庸人。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翻阅珍贵的佛经。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事文书使身体劳累。6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

22、陋呢?”爱莲说(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标两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可爱者甚蕃 蕃:多2出淤泥而不染 染:沾染(污秽)3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 妖:过分艳丽4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6予谓菊 谓:认为7宜乎众矣 宜:应当(三)指出下列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不蔓不枝 蔓:名词作动词,横生藤蔓枝:名词作动词,旁生枝茎2香远益清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亭亭净植植:古义:竖立 今义:种植、植物.2宜乎众矣宜:古义:当然 今义:合适(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1远:香远益清

23、形容词作动词,远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在远处2之:水陆草木之花 结构助词,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3者:可爱者甚蕃 代词,代指“花”花之隐逸者也 助词,表判断(六)翻译下列句子。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水中、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它的茎) 内空外直,没有 (缠绕的) 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上,(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

24、贴近去玩弄啊。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四、河中石兽(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标三处)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山门圮于河 圮:倒塌2阅十余岁 阅:经过,经历3求二石兽于水中 求:寻找4竟不可得 竟:终了,最后5尔辈不能究物理 究:研究,探求6湮于沙上 湮:埋没7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啮: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8转转不已 已:停

25、止9可据理臆断欤 臆断:主观地判断(三)指出下列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1棹数小舟棹:名词作动词,划(船)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暴涨:动词活用为名词,指暴涨的河水(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一寺临河干干:古义:水边,河岸今义:跟“湿 ”相对2求石兽于水中求:古义:寻找今义:请求、要求、追求3是非木杮是非:古义:这不是今义:事物的正确或错误,或因说法引起的误会或纠纷4渐沉渐深耳耳:古义:语气词,表示“罢了”今义:耳朵5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古义: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门学科(五)解释下列一词多义词。1如:如是再啮 像如其言 依照2之: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代词,代指寺僧寻找石兽的

26、做法求之下流,固颠 代词,代指石兽其反激之力 结构助词,的3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介词,表被动,被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动词,成为众服为确论 动词,认为(六)翻译下列句子。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2沿河求之,不亦颠乎?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癫狂了吗?3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石兽)反而逆流而上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依照他(老河兵) 说的那样去做,果然在(上游) 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关键点:“如”、.状语后置句式)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