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学复习大纲.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431934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学复习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健康教育学复习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学复习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学复习大纲.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575)健康教育学复习大纲第一部分说明本教学大纲是根据1993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的:大、中、小学校应该“逐步做到按教学计划上好健康教育课”的精神,结合我院体育教学的特点,按我院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一、本课程达到的目的、任务健康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理论来源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科研成果。开设健康教育学课,不仅有助于我国健康事业的发展,而且对师范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实现,特别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道德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希望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较全面的掌握健康知识,以更好的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二、学习本课程的要求(

2、一)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体育专业的特点。(二)本课程主要阐述了健康的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性教育的有关知识等内容。教学内容分为掌握和了解两类,在每章的“目的要求”中分别加以了注明,供复习时参考。三、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注意重点内容的复习,回答问题时要理论联系实际。(二)课后留有的自测练习,学生应认真自测或思考。(三)复习书籍:大学生健康教育学刘俊庭吴纪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四、考核方式本课程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共计40学时,其中教师授课22个学时,其余学时由学生自修。学期期末进行考试,方式为笔试开卷。学期成绩由平时作业(占20%)和期末考试(占8

3、0%)两部分组成综合成绩为该门课的学期成绩。五、学习时数分配章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学时436353632221第二部分 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一)掌握健康、健康教育学的概念。(二)掌握大学生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三)了解亚健康的概念及意义、健康及健康教育的发展史二、主要复习的内容及重点、难点(一)健康的新概念(二)健康的标准(三)健康教育学的概念(四)大学生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五)亚健康的概念及意义(六)健康及健康教育的发展史重点:健康的新概念,大学生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三、思考题(一)什么是健康?评价健康的10条标准是什么?(二)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目的

4、和任务是什么?第二章影响健康的生物学因素一、目的要求(一)掌握病源微生物的概念(二)了解其它生物学因素二、主要复习的内容及重点、难点(一) 影响身体健康的先天因素 (二) 影响身体健康的后天因素重点:后天因素病源微生物、病源微生物的种类难点:抗感染免疫三、思考题(一)影响身体健康的病源微生物有哪些?(二)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第三章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目的要求(一)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特征(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三)掌握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四)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五)了解心理咨询的的概念及意义二、主要复习内容及重点、难点(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5、及意义(二)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三)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表现(四)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重点:1、心理健康的标准2、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征3、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难点:大学生的心理疾病 三、思考题(一) 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是怎样确定的?(二) 你怎样理解心理健康与人生成败之间的关系?(三) 你认为心理健康者应该有什么样的特点?第四章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一、目的要求(一) 掌握环境的概念(二) 掌握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三) 了解校园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二、主要复习的内容及重点、难点(一) 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二) 校园环境与健康重点:环境的概念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三、思考题(一) 指出环境的概念及其

6、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第五章影响健康的其它因素一、目的要求(一)掌握行为的概念及其危害健康的行为(二)掌握怎样建立与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 (三)掌握营养与营养素的概念 (四)了解学习对健康的作用二、主要复习的内容及重点、难点(一)行为与健康(二)学习对健康的影响(三)人际交往与健康(四)营养与健康重点、难点:人际交往与健康三、思考题(一)危害健康行为的哪些?(二)怎样建立与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第六章体育锻炼与健康一、目的要求(一)掌握体育锻炼的原则(二)掌握运动负荷的概念二、主要复习的内容及重点、难点(一)体育锻炼的健身作用(二)体育锻炼的原则和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 重点、难点:体育锻炼的运动负荷掌握

7、 三、思考题(一)试述你最熟悉的一项健身练习特点,说明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第七章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一、目的要求(一)掌握性知识教育有关概念 (二)了解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三)了解青春期的性卫生、保健知识(四)了解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二、主要复习的内容及重点、难点(一)大学生的生理特点(二)男性、女性的解剖学和生理学(三)性知识教育有关的概念 (四)预防性传播疾病 难点:男性、女性的解剖学和生理学 重点:性知识教育的士概念三、思考题(一) 指出加强大学生性教育的意义。(二) 大学生应注意的性卫生保健问题有哪些?第八章常见传染病的防治一、目的要求(一)掌握几种常见传染病的特性(二)

8、了解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及预防原则二、主要复习的内容及重点、难点(一)肝炎、肺结核、流感的主要症状(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三、思考题(一)大学生常见传染病有哪些,应如何预防?第九章大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一、目的要求(一)了解大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二、主要复习的内容及重点、难点(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二)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三)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三、思考题(一)对常见的疾病应该怎样防治?第十章 常见急症的处理与急救方法一、 目的要求(一)掌握常见急症的处理与急救方法(二)掌握现场急救的一般原则 (三)掌握心肺复苏术 (四)了解外伤救护的四大基本技术 (五)了解常见的一

9、些急症的临床表现二、主要复习内容及其重点、难点(一)现场急救的一般原则 (二)心肺复苏术 (三)外伤救护的四大基本技术 (四)常见急症的临床表现重点:心肺复苏术难点:外伤救护的四大基本技术三、思考题 (一)对溺水者怎样实施心肺复苏术。 (二)运动时如何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三)出现中署应如何处理。 第十一章 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测量与评价一、 目的要求(一)掌握生理健康状况的测量与评价指标(二)了解健康测量与评价的概念 二、主要复习内容及其重点、难点 (一)健康测量与评价的概念 (二)健康测量与评价的原则 重点:生理健康状况的测量与评价 难点: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与评价 三、思考题 (

10、一)指出大学生生理健康状况的测量与评价常用指标,说明其意义。 第十二章 学校健康教育的组织与管理一、 目的要求(一)掌握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和内容(二)了解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二、主要复习内容及其重点、难点(一)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二)学校健康教育的原则 重点: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和内容 三、思考题 (一)简述实施学校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第三部分:附录:样题及参考答案(0575)体育教育专业健康教育学样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共20分,每小题2分) 1、大学生健康教育是 1993 年 1 月列入教育教学计划的。2、男性生殖腺是 睾丸 ,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是 产生精子和分泌性激素

11、;女性生殖腺是 卵巢 ,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是 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 。3、 世界卫生组织 从1950年起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卫生日。 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 生物学因素 , 心理因素 , 社会环境因素 。二、名词解释(共16分,每小题4分) 1、亚健康 健康是指身体上的、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并且有相应的十条标准,我们把即不能满足十条标准,但又没有身体疾病的这种状态,称为亚健康,也叫第三状态。 2、运动负荷是由运动练习强度、运动密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练习数量等组成的。运动练习强度是指人体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即功率)。运动密度是指一次锻炼中实际练习时间与总时间之比。运动持续时间

12、是指在完成一次练习的持续时间。运动练习数量是指一次体育锻炼中所完成的总次数、总距离或总重量。3中署中暑是长时间处在高温或热辐射环境中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温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又可分为四种类型:循环衰竭型、高热昏迷型、热痉挛和日射病。 4、行为是指人们为适应和改造大自然或社会环境,或为生活中达到某一目标,人的内在生理或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是人的自我意识和思维方式的外部表现。三、问答题(共44分)1、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有什么区别?(6分)答: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的种系发育与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御机能,个体出生时即具有,有种的差异,受遗传因素的控制,具相对稳定性。特异性免疫是个

13、体在生活过程中与病原微生物等抗原物质接触后所产生的免疫,是在出生后形成的,具特异性。前者是先天性的,包括有:(1)屏障结构(皮肤和粘膜的外部屏障、血液和胎盘的内部屏障)(2)吞噬作用(3)体液作用后者是后天性的,包括有:(1)细胞免疫(T、B淋巴细胞)(2)体液免疫(如IgG等)2、 简述心理健康的意义?(8分)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世办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点和疾病,瞠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说明人体的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而且还包括正常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适应能力的良好。可见,心理健康在“健康”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心理健康的意义表现

14、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健康是社会适应的基本条件。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随时调节自已的心理活动。(2)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有直接的影响。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又是生理健康的条件。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不次于生理因素,心理长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必然会导致生理异常。(3)心理健康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心理活动通过大脑直接影响智力活动。而长期的心理紊乱会导致大脑机能失调,必然破坏正常的智力活动。 3、简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8分)答: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特有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使大学生的智力发展达到了较高水平,个性心

15、理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形成了他们自己的一些主要特点。(1)大学生的思维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大学生的思维已从经验型思维向抽象型逻辑思维转化,而后者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2)大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得到充分发展。情绪和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大学生除具有较高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以外,在情绪情感方面也有突出特点。(3)大学生的理想比较明确而富有社会性。大学生的理想大都比较明确而富有内容。他们不愿停留在过去的回顾上,对他们来说,最有魅力的是未来。他们的理想不仅是明确的,而且是丰富多采的。另外,大学生的理想大都具有社会意义。尽管理想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是生活理

16、想、职业理想、社会理想等三个层次。(4)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在:要求深入了解与关心自己的发展;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自尊心明显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自信心和独立性进一步增强。 4、简述“性”的概念?(8分)答:什么是性?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理解。(1)性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物学上的差别,包括以下方面:性染色体不同。正常男性的是xY型,女性是型。性腺不同。男性的性腺是睾丸,女性的性腺是卵巢。性激素不同。男性体内雄激素居多,女性体内雌激素为主。(2)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心理上,包括性格、气质、智力、感觉、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女在

17、智商上有差异,但很小。女孩在认知、想象上比男孩稍强;但在推理和抽象方面,男孩多比女孩强。男子的视觉比女子强,但触觉不如女子;男子的竞争性普遍较强,更喜欢处于支配地位。(3)性角色是指男女在社会学上的差别,即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性别不同而形成的角色差异。角色的含义是人在社会生活结构中特定的地位,如“儿子”、“女儿”、“男人”、“女人”、“丈夫”、“妻子”、“父亲”、“母亲”等。性角色差异不仅与男女身心特征有关,而且受社会风俗、习惯制约。由于性角色不同,造成性角色期待的不同。如“男人应当刚强”,“女人应当温柔”等。 5、试述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4分)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18、的总称。 环境可分两大类,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又称物质环境,如空气、水、食物、阳光等等。社会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中相互间形成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如: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水平和卫生服务等。 2)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一切条件,人类创造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然而,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造成了环境的污染,环境的污染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影响人体健康的自然环境因素大致可分为三类: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

19、生物性因素。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的特点很多,主要有:污染物质种类繁多;污染物含量少、浓度低,但作用时间长;污染物影响人群的范围大;治理比较困难等。自然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有:传染病、公害病、职业病、食物中毒等。1)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创造而成的人工环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等因素,其中社会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促进健康,反之危害健康或导致疾病。因此,在认识到自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同时,还应重视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1)社会经济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经济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均期望寿命和婴儿的死亡率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与人们健康水平有着密切关系。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飞跃发展,一方面。人们的的健康水平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现代“文明病”却不容忽视。(2)社会交往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人们在社交活动中通过行为适应和继发的神经体液反应过程,可以缓冲心理紧张和其他健康危害因素对人体可能潜在的致病作用,从而达到维持和平衡人体正常功能效应。(3)社会道德对健康的影响社会道德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因素也必然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