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5362264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9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所得税》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个人所得税》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所得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所得税》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税税 法法 Taxation Laws授课班级:财管、会计授课班级:财管、会计授课班级:财管、会计授课班级:财管、会计2010201020102010教教教教 师:杨焕玲师:杨焕玲师:杨焕玲师:杨焕玲 个人所得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个个人所得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个人所得税征收与缴纳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人所得税征收与缴纳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规范。第六章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规范是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规范是1980年年9月月10日第五届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制定、1993年年10月月31日修改的日修改的中华人

2、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目前使,目前使用的用的2011年年6月月30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修修改,自改,自2011年年9月月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1、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界定、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界定 2、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与税率、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与税率 3、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4、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 5、境外已纳税额的扣除、境外已纳税额的扣除 第六章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n 第一节第一节 个

3、人所得税概述个人所得税概述n 第二节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n 第三节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n 第四节第四节 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n 第五节第五节 征收管理征收管理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v征税对象为应税所得征税对象为应税所得v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v实行分类所得税制实行分类所得税制

4、v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形式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形式v实行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方式实行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方式 第六章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n 第一节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个人所得税概述n 第二节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n 第三节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n 第四节第四节 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n 第五节第五节 征收管理征收管理一、纳税人的法律界定一、纳税人的法律界定纳税义务人的法律界定:纳税义务人的法律界定:依据依据住所住所和和居住时间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和和非居民纳税人非

5、居民纳税人,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一)居民纳税人(一)居民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居住满1年的个人。年的个人。无限纳税义务无限纳税义务:就来: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v中国境内有住所中国境内有住所因户籍、家庭、经济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人。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历1月月1日起至日起至12月月31日日止)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止)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满365日

6、。日。v境内居住满境内居住满1年年临时离境: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临时离境: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日的离境。(二)非居民纳税人(二)非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不居住,或者无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年的个人。有限纳税义务有限纳税义务:仅就: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外籍人员、华侨或香港、外籍人员、华侨或香港、澳门、台湾同胞澳门、台湾同胞二、征税范围二、征税范围 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

7、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或受雇有关补贴以及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的其他所得。不予征税的项目:不予征税的项目:独生子女补贴;执行公务独生子女补贴;执行公务员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的员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的补贴、津贴等;托儿补助补贴、津贴等;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等。助等

8、。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等取得的所得;个人经理业等取得的所得;个人经批准从事办学、医疗、咨询批准从事办学、医疗、咨询等有偿服务取得的所得。等有偿服务取得的所得。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劳务所取得的所得。如的劳务所取得的所得。如设计、装潢、安装、制图、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医疗、法律、会计、咨询、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等。讲学、翻译等。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的所得

9、。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的收入。二、征税范围二、征税范围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偶然所得 其他所得其他所得三、税率三、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 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级次级次 月应纳税所得额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税率 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 1 0X1500 3%0 2 1500X4500 10%105 3 4500X9000 20%555 4 9000X35000

10、 25%1005 5 35000X55000 30%2755 6 55000X80000 35%5505 7 X 80000 45%13505 三、税率三、税率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5-35%的五级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级次级次 年应纳税所得额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税率 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 1 0X15000 5%0 2 15000X30000 10%750 3 30000X60000 20%3750 4 60000X100000 30%9750 5 X 100000 35%14750

11、 三、税率三、税率 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20%比例税率,加成征收比例税率,加成征收2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级次级次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每次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税率 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 1 0X20000 20%0 2 20000X50000 30%2000 3 X 50000 40%7000 三、税率三、税率稿酬所得稿酬所得 20%比例税率,减征比例税率,减征30%三、税率三、税率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偶然所得 其他所得其他所得20%比例比例税率税率 第六

12、章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n 第一节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个人所得税概述n 第二节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n 第三节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n 第四节第四节 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n 第五节第五节 征收管理征收管理一、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一、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月应纳税所得额月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每月收入额-

13、3500元元年应纳税所得额年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收入总额-成本成本-费用费用-损失损失年应纳税所得额年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收入总额-必要费用(按月必要费用(按月3500元)元)每次应纳每次应纳税所得额税所得额=每次收入每次收入-800元元 每次收入每次收入4000元元每次收入每次收入4000元元每次收入每次收入(1-20%)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每月减除每月减除35003500元的基础上,再减除元的基础上,再减除13001300元。元。(一)费用扣除标准(一)费用扣除标准按承包、承租经营按承包、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资、薪营利润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金性质

14、的所得定额扣除定额扣除定率扣除定率扣除会计核算扣除会计核算扣除无扣除无扣除一、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一、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偶然所得 其他所得其他所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月)应每次(月)应纳税所得额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每次(月)收入-准予扣除项目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修缮费用(800为限)为限)-800元元每次收入每次收入4000元元每次收入每次收入4000元元每次(月)收入每次(月)收入-准予扣除项目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修缮费用(800为限)为限)(1

15、-20%)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财产原值财产原值-合理费用合理费用(一)费用扣除标准(一)费用扣除标准u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入为一次;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u稿酬所得: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u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某项使用权的一次转让所取以某项使用权的一次转让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得的收入

16、为一次。u财产租赁所得: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u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u偶然所得: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以每次收入为一次。u其他所得: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以每次收入为一次。(二(二)每次收入的确定)每次收入的确定(1)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应视为另一次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应视为另一次;(2)连载作为一次,出版作为另一次;连载作为一次,出版作为另一次;(3)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收入的,以连载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收入的

17、,以连载完成后取得的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完成后取得的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4)以预付稿酬或分次支付稿酬等形式取得的以预付稿酬或分次支付稿酬等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合并计算为一次。收入,应合并计算为一次。u个人捐赠额的税前扣除个人捐赠额的税前扣除 (1 1)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以及遭受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贫困地区捐赠,捐赠额未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30%的部分,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18、。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三(三)计税依据的其他规定)计税依据的其他规定(2 2)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关向红十字事业、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红十字事业、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农村义务教育、福利性及非营利性老年服农村义务教育、福利性及非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务机构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的捐赠,准予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全额扣除。u 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 形式: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形式: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 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或实物或

19、者凭证上无凭证或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当地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的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得额。由主管税务机关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票面价格和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速算扣除速算扣除v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月工资、薪金-3500(4800)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案例案例6-1】某银行工作人员某银行工作人员2012年年9月应发工资月

20、应发工资4500元,其中包括岗位津贴元,其中包括岗位津贴680元,所在单位发放的元,所在单位发放的地方补贴地方补贴260元,交纳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元,交纳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100元,按元,按月计提公积金月计提公积金190元,则该工作人员应纳的个人所得元,则该工作人员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多少?税税额为多少?当月应税所得当月应税所得45001001903500710(元元)当月应纳税额当月应纳税额710321.3(元元)v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年应纳税所得额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应

21、纳税所得额=年收入额成本、费用及损失年收入额成本、费用及损失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实际经营期不足一年的,实际经营期不足一年的,要转化为一年的应纳税要转化为一年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v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计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必要费用年收入总额必要费用 =年收入总额年收入总额35003500经营月份经营月份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提示:提示:提示:提示: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包括承包人个人工资,纳税年度

22、收入总额包括承包人个人工资,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包括承包人个人工资,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包括承包人个人工资,但不包括上交的承包费。但不包括上交的承包费。但不包括上交的承包费。但不包括上交的承包费。实际经营期不足一年的,实际经营期不足一年的,以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以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纳税年度。税前利润还是税后利润?税前利润还是税后利润?【案案例例6-2】假假定定2012年年3月月1日日,某某个个人人与与事事业业单单位位签签订订承承包包合合同同经经营营招招待待所所,承承包包期期为为3年年。2012年年招招待待所所实实现现承承包包经经营营利利润润150000元元,按按合合同同规规定定承承包包人人每每

23、年年应应从从承承包包经经营营利利润润中中上上交交承承包包费费30000元元。计计算算承承包人包人2012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1)年应纳税所得额)年应纳税所得额 承包经营利润上交费用每月必要费用承包经营利润上交费用每月必要费用 15000030000(350010)85000(元)(元)(2)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年应纳税所得额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8500030975015750(元)(元)v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1)(1)每次收入每次收入40004000元:元: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每次收入-80

24、0)20%-800)20%(2)(2)每次收入每次收入40004000元:元: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1-20%)20%(1-20%)20%(3)(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 2000020000元: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12020)税率速算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数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案例案例6-3】建筑设计院某工程师为一工程项目制图,建筑设计院某工程师为一工程项目制图,3个月完工交付了图纸。对方第个月完工交付了图纸。对方第l个月支付劳务费个月支付劳务费8 000元,第元,第2个月支付劳务费个月支付劳务费12 000元,第

25、元,第3个月支付个月支付劳务费劳务费25 000元。计算该工程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元。计算该工程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80001200025000)(120)36000(元元)应纳税额应纳税额360003020008800(元元)v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800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120%)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每次收入(每次收入4000)(每次收入(每次收入4000)v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特

26、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800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120%)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每次收入(每次收入4000)(每次收入(每次收入4000)以一次转让所得以一次转让所得的收入为一次的收入为一次【案例案例6-4】某人某人2011年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两次,年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两次,一次收入为一次收入为3000元,另一次收入为元,另一次收入为4500元。计算该元。计算该人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人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27、(3000800)20 4500(120)20 1160(元元)v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每次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修缮费用修缮费用(800元为限)元为限)-800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每次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修缮费用修缮费用(800元为限)元为限)(120%)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每次收入(每次收入4000)(每次收入(每次收入4000)以一个月内所得以一个月内所得的收入为一次的收入为一次v个人取得财产租赁收入,依

28、次扣除费用:个人取得财产租赁收入,依次扣除费用:财产租赁缴纳的相关税费;财产租赁缴纳的相关税费;向出租方支付的租金;向出租方支付的租金;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税法规定的扣除标准。税法规定的扣除标准。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800元元 (每次收入(每次收入4000)20%(每次收入(每次收入4000)每次以每次以800元为限,元为限,一一次扣不完的下次继续扣次扣不完的下次继续扣除,直到扣完为止除,直到扣完为止个人将承租房屋个人将承租房屋转租取得租金收转租取得租金收入的情况下入的情况下营业税、城建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

29、费附加、房产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印花税税、印花税v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财产转让收入额财产原值每次财产转让收入额财产原值 合理费用合理费用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以一次转让所得以一次转让所得的收入为一次的收入为一次v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 20%(或(或5%)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以支付利息、股息、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红

30、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一次 适适适适用用用用税税税税率率率率:20072007年年年年8 8月月月月1515日日日日前前前前为为为为2020,8 8月月月月1515日日日日起起起起为为为为5 5;20082008年年年年1010月月月月9 9日起暂免征个人所得税。日起暂免征个人所得税。日起暂免征个人所得税。日起暂免征个人所得税。2007-8-152007-8-152008-10-92008-10-920205 5免税免税v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案例案例6-5】张先生为自由职业者,张先生为自由职业者,2011年年4

31、月取得月取得如下所得:如下所得:(1)从从A上市公司取得股息所得上市公司取得股息所得16000元,元,(2)从从B非上市公司取得股息所得非上市公司取得股息所得7000元。计算张先元。计算张先生当月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生当月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分析分析】(1)取得上市公司的股息所得减半征税,股息所得取得上市公司的股息所得减半征税,股息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1600050201 600(元元)(2)非上市公司取得股息应纳税额非上市公司取得股息应纳税额 7000201400(元元)(3)张先生当月缴纳个人所得税张先生当月缴纳个人所得税 160014003000(元元)v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偶然

32、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以取得收入为一次以取得收入为一次v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其他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20%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每次收入额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以取得的收入为以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一次三、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扣除三、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扣除 (一)税额扣除的基本规定(一)税额扣除的基本规定 纳税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纳税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

33、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人境外所得按照我国税法规定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人境外所得按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计算的应纳税额。限额扣除方法限额扣除方法三、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扣除三、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扣除 (二)扣除限额的计算(二)扣除限额的计算 扣除限额扣除限额来源于中国境外来源于中国境外某国(地区)某国(地区)所得依照税所得依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分国分项分国分项(三)抵免应用(三)抵免应用u纳税人境外实际缴纳的税款纳税人境外实际缴纳的税款扣除限额,应在中国扣除限额,应在中国补缴补缴差额部分的税款;差额部分的税

34、款;u纳税人境外实际缴纳的税款纳税人境外实际缴纳的税款扣除限额,超过扣除扣除限额,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不得从本年度应纳税额中扣除,但可以限额的部分不得从本年度应纳税额中扣除,但可以用以后年度该国或地区扣除限额的余额中补扣,补用以后年度该国或地区扣除限额的余额中补扣,补扣期限最长不超过扣期限最长不超过5 5年。年。从小扣除从小扣除【案例案例6-6】中国公民王某取得来源于美国的一项特中国公民王某取得来源于美国的一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折合人民币许权使用费所得折合人民币12万元,以及一项股息万元,以及一项股息所得折合人民币所得折合人民币8万元,总计在美国缴纳税款折合人万元,总计在美国缴纳税款折合人民币民币

35、2万元;另外,还从日本取得一笔股息折合人民万元;另外,还从日本取得一笔股息折合人民币币10万元,被日本税务当局扣缴所得税万元。王某万元,被日本税务当局扣缴所得税万元。王某能够向国内主管税务局提供全面的境外完税证明,能够向国内主管税务局提供全面的境外完税证明,且已证明属实。且已证明属实。【要求要求】(1)计算境外税额扣除限额;计算境外税额扣除限额;(2)计算在我国应当实际交纳的税款。计算在我国应当实际交纳的税款。(1)(1)计算境外扣除限额计算境外扣除限额在美国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扣除限额在美国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扣除限额 1212(1(12020)20201.92(1.92(万元万元)股息所得扣除限额

36、股息所得扣除限额 8 8 20201.6(1.6(万元万元)在美国所得税款的扣除限额在美国所得税款的扣除限额 3.52(3.52(万元万元)在日本所得的扣除限额在日本所得的扣除限额1010 20202(2(万元万元)(2)(2)王某在中国实际缴纳的税款王某在中国实际缴纳的税款在美国缴税在美国缴税2 2万元万元扣除限额万元扣除限额万元 其实际已纳税额准予全部扣除其实际已纳税额准予全部扣除 在我国应补税款在我国应补税款2 21.52(1.52(万元万元)在日本缴税万元在日本缴税万元扣除限额扣除限额2 2万元万元 准予扣除已纳税额准予扣除已纳税额=2=2万元万元 余额万元可以在以后余额万元可以在以后

37、5 5个年度内补扣个年度内补扣王某在中国实际应补交税款王某在中国实际应补交税款1.52(1.52(万元万元)(一一)个人取得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的计税方法(1)(1)先将奖金先将奖金/12,/12,按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按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2)(2)按上述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按上述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3)(3)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额:费用扣除额: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4)(4)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如果

38、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额:费用扣除额: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四、个人所得税的特殊计税方法四、个人所得税的特殊计税方法在一个纳税年度里在一个纳税年度里,对每,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算办一个纳税人,该计算办法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只允许采用一次。雇员取得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奖等,一律与当月工

39、资、薪金收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入合并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个人所得税。【案案例例6-7】假假定定A企企业业2012年年12月月发发放放给给员员工工甲甲年年终终奖奖为为18000元元,乙乙年年终终奖奖为为19000元元。假假定定该该企企业业员员工工当当月月工工薪薪所所得得均均高高于于税税法法规规定定3500元元费费用用扣扣除除标标准准,则甲、乙两人的税后净收入分别为:则甲、乙两人的税后净收入分别为:甲应纳税额甲应纳税额180003540(元)(元)税后净收入为:税后净收入为:1800054017460(元)(元)乙应纳税额乙应纳税额19000101051795(元)(元)税后净收入为:税后

40、净收入为:19000179517205(元)(元)乙的年终奖比甲的年终奖多乙的年终奖比甲的年终奖多1000元,税后比甲少元,税后比甲少255元。元。180001218000121500150019000121900012【案案例例6-8】张张某某某某20122012年年年年1212月月月月应应应应税税税税工工工工资资资资15001500元元元元,当当当当月月月月取取取取得得得得全全全全年年年年一一一一次次次次性性性性奖奖奖奖金金金金1200012000元元元元。则则则则其其其其当当当当月月月月应应应应纳纳纳纳个个个个人人人人所所所所得得得得税税税税为:为:为:为: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应纳税

41、额 1200012000(3500350015001500)33 300300(元)(元)(元)(元)10000121000012(二二)同时取得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工资、薪金同时取得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所得的计税方法(1)(1)只由雇佣单位一方在支付工资、薪金时,按税法规只由雇佣单位一方在支付工资、薪金时,按税法规定减除费用,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定减除费用,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2)(2)派遣单位支付的工资、薪金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派遣单位支付的工资、薪金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金额直接确定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金额直接确定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四、个人所得税

42、的特殊计税方法四、个人所得税的特殊计税方法(三三)股票期权所得的计税方法股票期权所得的计税方法(1)(1)员工接受股票期权时,不征税;员工接受股票期权时,不征税;(2)(2)员工行权时,施权价低于购买日公平市场价的差额,员工行权时,施权价低于购买日公平市场价的差额,按按“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规定计算缴纳个税;适用的规定计算缴纳个税;(3)(3)员工将行权后的股票再转让时获得的高于购买日公员工将行权后的股票再转让时获得的高于购买日公平市场价的差额,应按照平市场价的差额,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税;缴纳个税;(4)(4)员工因拥有股权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取得的所员

43、工因拥有股权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取得的所得,应按照得,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个税。缴纳个税。四、个人所得税的特殊计税方法四、个人所得税的特殊计税方法 第六章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n 第一节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个人所得税概述n 第二节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n 第三节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n 第四节第四节 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n 第五节第五节 征收管理征收管理 一、免纳个人所得税项目一、免纳个人所得税项目u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

44、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育、技术、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奖金u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u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政府特殊津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政府特殊津贴等)贴等)u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一、免纳个人所得税项目一、免纳个人所得税项目u保险赔款保险赔款u军人转业费、复员费军人转业费、复员费u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

45、活补助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u按规定比例提取缴付的按规定比例提取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等等u教育储蓄存款、储蓄性专项基金的利息所得教育储蓄存款、储蓄性专项基金的利息所得 二、暂免个人所得税项目二、暂免个人所得税项目u外籍个人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u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u外籍个人取得的探亲费、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外籍个人取得

46、的探亲费、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费等u外籍人员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外籍人员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 二、暂免个人所得税项目二、暂免个人所得税项目u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获得的奖金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获得的奖金u个人办理代扣代缴税款手续,按规定取得的扣缴个人办理代扣代缴税款手续,按规定取得的扣缴手续费手续费u个人转让自用达五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生个人转让自用达五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活用房取得的所得u个人取得单张有奖发票奖金所得不超过个人取得单张有奖发票奖金所得不超过800800元元 三、特殊减免税规定三、特殊减免税规定1

47、1、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u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u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u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三、特殊减免税规定三、特殊减免税规定2 2、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1 1年以上、年以上、不到不到5 5年的纳税人的减免税优惠:年的纳税人的减免税优惠: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仅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准,可以仅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

48、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居济组织或者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居住超过住超过5 5年的个人,从第年的个人,从第6 6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中国境内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连续居住连续居住 三、特殊减免税规定三、特殊减免税规定3 3、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不超过国境内居住不超过9090日的纳税人的减免税优惠:日的纳税人的减免税优惠: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者累计居住不超过国境内连续或者

49、累计居住不超过9090日的个人,其日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缴个人所得税。免缴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问题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征税问题居住时间居住时间 纳税人性质纳税人性质 境内所得境内所得 境外所得境外所得 境内支付境内支付境外支付境外支付境内支付境内支付境外支付境外支付90日(或日(或183日)日)以内以内 90日(或日(或183日)日)1年年 15年年 5年以上年以上 免税免税免税免

50、税非居民非居民非居民非居民居民居民居民居民 第六章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n 第一节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个人所得税概述n 第二节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n 第三节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n 第四节第四节 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n 第五节第五节 征收管理征收管理 一、自行申报纳税一、自行申报纳税(一)(一)自行申报纳税的纳税义务人自行申报纳税的纳税义务人 1、自、自2006年年1月月1日起,年所得日起,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万元以上的;的;2、从从中中国国境境内内两两处处或或者者两两处处以以上上取取得得工工资资、薪薪金金所得的;所得的;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