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0****3 文档编号:51506371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岳阳楼记》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课后反思.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岳阳楼记课后反思 岳阳楼与黄鹤楼、滕王阁号称江南三大名楼。它们的出名,都与题咏它们的诗文有关。而岳阳楼则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最负盛名。下面是我给大家共享的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岳阳楼记课后反思1 范仲淹因其施行的庆历新政失败,由参知政事被贬为邓州知州,正值他郁闷之极时,接到好友藤子京为岳阳楼作记的恳求,于是便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理想,并与伴侣共勉。千古名篇便因此而诞生。 提到岳阳楼,就离不开洞庭湖。正由于有了洞庭湖才造就了这样一座名楼。.正公认为巴陵的美妙景色全集中在洞庭湖,于是他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尽这一句,就可与“气蒸云梦

2、泽,波撼岳阳楼”的诗句相媲美,活现了洞庭之水的浩淼壮阔,可见恢弘的气度,不凡的才识。不是大手笔是写不出这“势极雄豪”的句子来的。 然后,通过“迁客骚人”在观看两幅迥异的景象时产生的两种迥异的心情,表明人的感情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原来是人之常情。然而,又与“古仁人”的不同心境来驳论,他们不因外界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悲或喜。这应当是人生的境界,超越功名利禄、超越荣辱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们却乐观入世,在他们心里装着国家的兴亡和老百姓的苦乐。 岳阳楼记的,是由于它思想境界的崇高。范仲淹当时正被贬官“处江湖之远”,原来可以实行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悠闲自在,可他没有像很多像陶渊明

3、那样归隐田园,不问世事,任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伴侣。 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需有胆有识有志,当然不简单。而当一个先忧之士建立了功勋之后还能后乐,更加难能珍贵。 我喜爱用细腻逼真的笔触刻画出的一幅幅美景,更沉醉于其用意义深远的文字所传达出的终极价值高标。读岳阳楼记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 岳阳楼记课后反思2 岳阳楼屹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盛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4、,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一段描写出了登上岳阳楼,端着酒杯对着风,在欣赏美景中,心胸开阔,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精神愉悦的境界,充分体现了岳阳楼的美和奇妙。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一段,我感受到了范仲淹心中的忧愁。 由于它的意思是: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是什么缘由呢?不由于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

5、主担忧。这样看来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欢乐呢?那肯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欢乐之后才欢乐”吧。唉!假如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这也充分体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心情。 岳阳楼记让我知道了岳阳楼的美,也让我懂得了“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欢乐之后才欢乐。” 岳阳楼记课后反思3 文章第一段写记这篇文章的缘由。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受滕子京之托。滕子京在庆历四年春,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没?为何第一段交代这个信息?由于要在“谪”字上做文章。想想,“谪守”意味着什么?这个时候,按说,人的心情是很

6、不好的,工作起来当然也不会很带劲,可能还会消极怠工怨天尤人。可是滕子京竟然把巴陵郡治理的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想想看,暗含着什么?是不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 既然受人之托,就得忠人之事。写岳阳楼,写什么呢?岳阳楼在唐代就已声名远播,李白、杜甫、孟浩然、刘禹锡等都曾在这里题咏,再写洞庭湖的风景不是拾人牙慧吗?因此用一句“前人之述备矣”打住这条思路。本文不再写这些。写什么呢?宕开一笔,“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找到了另外一个思路,今日说说览物之情,说说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一个“异”字开启下文。 迁客骚人有什么样不同的览物之情呢?阴天洞庭湖很晦

7、暗时,他们登上岳阳楼,就会触景生情,想到自己晦暗的人生,于是感极而悲者矣。一个“悲”字点出了迁客骚人的一种情怀。而春和景明的时候,迁客骚人来到这里,则会“其喜洋洋者矣”。一个“喜”字点出了迁客骚人的另一种情怀。这一悲一喜呼应前文的“异”字,看上去,这两种情怀似乎不一样。(其实本质一样,都是因物而喜因己而悲) 写到这里,文章其实还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触景生情在古往今来的写景文中不也很常见吗?柳宗元看到小石潭的幽静荒僻不也顿生悄怆之感,想到自己被贬永州的不幸命运?而且这种情怀不也无可厚非,人之常情吗? 但是范仲淹何许人也?滕子京呢?还记得第一段提到的信息吗?那个“谪”字,暗含着什么?范仲淹写此文时,

8、被贬邓州。与滕子京有着相同的经受。可是他们两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是不同于上面两种迁客骚人的。他们没有由于自己的得失就悲成什么样,从“政通人和”的记叙,我们看出他们很振作,很奋勉。心中装着不是“小我”。而是百姓,天下。他认为人是可以有第三种境界的。 因此,文章写到这里,笔锋一转,用一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总结上文,开启下文。古任人能做到什么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振聋发聩,境界昂扬的胸襟理想的写照。因此说,“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我们才是同道中人啊! 因此,全文的思路就是“谪备异悲喜异”,我觉得这几个字起到了一线串珠的作用。

9、 岳阳楼记课后反思4 岳阳楼记中第一段主要叙说本文写作的缘由和当时的背景, 其次,三,四段多为写景,从中渗透出的情感。第五段是最为打动我的一段,它多为谈论,其中表现的思想和远大的报负。第五段中,揣思“古仁人”的思想,从他们身上借鉴出一些思想和理论。我从中感悟到,作为新时代的中同学是否应当学习“古仁人”一样,志存高远,在胜利与挫折前面保持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良好心态, 在今日的中国,我们是否也应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虽然这种“忠君”思想,在今日有些不太适用,有肯定的历史局限。但是现在人人都是国家的仆人,我们应当以仆人翁的心态去看待国家,所以我们无论身在何方,身处何

10、种地位,都应心系天下,关怀国事,以国家只是为己任。 假如,每个人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中国将永盛不衰,富强延绵,宏伟傲岸地矗立在世界东方。假如这样,又何问“微斯人,吾谁与归?”呢?到时,天下人皆为一道,共奔富强富强。 人是感情的动物,当外在事物受到刺激时候常会由于得失价值的偏失而怒天尤人。 其实环境的地照是人为的,而自己对人生的价值却是主观的。不以物喜,不以记悲,不以外表美适而喜,不已以身困厄而悲。多少文客骚人因环境而怀尤表志,把豪情丢失掉。如初唐李贺因受打击,尤心中中,仰忧而终。反观宋朝苏轼被伐在外,却能把心里托福山水,所以能写出很多魂力宏伟的文章。 假如李贺不早死

11、,或许有更多的绝妙作品能流传下来,可能他没有苏轼的气度,不能激起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长。况且这种颓废的意志,必能使人邢邵骨毁,流于一种不满的现实,沉郁的,萎靡不振的迹象,这对.乃至对个人又有何益?只不过是使人感到叹惋摆了。 孟子云;“士穷不离义,达不离道。”又云;“古之人得志折加于民,不得志修生与现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嫌善天下。”这才是文人得失真正的态度。不管处在什么环境皆能处之泰然,不以眼前的富贵,也不应境况而有所转变。退一步想海天的宽阔,而人类的生命只是几招露水,当露水蒸融好像无影无踪。间或我们会回想过去,缅怀故人而,.正功能用宽容与气度,劝慰被低的好友。 范仲淹在文中对岳阳楼、洞庭湖

12、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他用美丽的文笔为人们展现了壮美的美景,而他在描写美景的同时抒发出的忧国忧民情感,更是令我深深敬佩。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就伴侣滕子京之邀所写。当时滕子京被贬职到巴陵做郡守,他意气消沉、心灰意懒,思想很是消极。这时候他的好友范仲淹也被贬谪,当他邀请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范仲淹通过这篇文章奉劝滕子京,也是奉劝天下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这种力透纸背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情怀成为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这篇文章有很多流芳百世的千古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告知我们:不要由于取得一些小成果而沾沾自喜,也不要由于遇到一点挫折就裹足不前。而很多革命先烈和

13、仁人志士正是拥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情怀,才有了新中国的诞生和现在祖国的富强富强。 岳阳楼记课后反思5 回归生活寓教于乐 浅论历史与.教学活动设计的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训练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训练,用生活来训练,为生活而训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熟悉活动也总是和人的情感活动、生活阅历紧密联系的。但在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的制约下,课堂教学仍旧以课本为本,教学内容与同学生活实际相脱离,教学方式单一,同学学习被动,死记硬背,课堂教学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为此,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特殊强调了课堂教学要联系同学生活这一点,指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发挥

14、同学的自主性,并使同学的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上。 课堂教同学活化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反思的结果,是适应新课改的重要措施。课堂教同学活化即指要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作同学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同学为主体,由同学担当主要角色。老师应依据实际状况和同学认知力量因材施教,调整教学,留意挖掘教材与生活的内在联系,细心处理教学环节,设计同学喜闻乐见的活动,让活动走进课堂,让同学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这样才能培育他们的学习爱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制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卢梭直截了当地认为,教学应让同学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阅历,主动地进行学

15、习。 一、营造生活情境,注意体验。 杜威曾说:“学校必需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受的生活那样。”皮亚杰的学问建构理论指出,同学是在自己的生活阅历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学问。也就是说,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学问阅历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单是学问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学问阅历的过程,即通过新阅历与原有生活学问阅历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学问阅历。 诗人牛汉认为:“任何

16、一首真正的诗,都是从生活情境中孕育出来的,离开产生诗的特定的生活情境是无法理解诗的。”学习历史与.也是这样,学问技能的建构,必需落实生活情境的应用力量。在生活情境下学习可以使个体对客观情境获得详细的感受,激起乐观的心情,促进同学的潜能进展,从而使学习者更好的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阅历,对当前所学的学问进行“同化”、“顺应”从而达到肯定意义上的建构。所以,在教学内容的支配和设计时,应尽量将学习放入肯定的生活情境之中。把生活情境再现到教学中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详细化,让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受,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以更便捷的方式沟通书本学问与生活现象的联系,激活孩子们自动学习的意愿。比如在

17、学习八班级历史与.上册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时,可以呈现过年的场景,使同学感受过年的气氛。再如在学习“储蓄”时,老师可以呈现在银行存取的一幕,使同学对银行的存取行为更易理解。又如在学习合理购物方式时,可以呈现疯狂购物的情景,从而使同学明白疯狂购物的后果,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合理购物。创设教学情境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同学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二、角色扮演,嬉戏“人生”。 儿童生活具有生长性或进展性目的,具有嬉戏性质。卢梭让爱弥儿从嬉戏、种植、木工劳动中学习,让生活造就爱弥儿,让自然_弥儿的老师。长期以来同学的固有角色,往往摆脱不了“被教授”“被接纳”的习惯地

18、位羁绊。这种角色的消极状态,也会影响同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角色打算着人的思维、情感和语言的活动,因此利用角色效应,让同学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是与教材相关的角色,是很有意义的。角色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同学更为贴近,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去学习教材内容。活动中同学担当、扮演角色的新奇感与情感体验使同学兴奋不已。同学在情感驱动下,主动投入的那种“力”几乎是无法遏制的。课堂就是一个大舞台,同学在此演绎人间百态。 1、模拟现实.中的不同人物不同场景。模拟导游;播音员;模拟电视台训练论坛节目,探讨青少年与电视这一话题,分别担当主持人、同学、家长、老师、.学家、心理学家、训练学家等角色。模拟面试场景 2、

19、扮演历史人物再现历史。如扮演三国人物演出隆中对;模拟魏征上朝直谏;雅典召开公民大会 3、跨越时空大胆设想自我角色:假如我是一名经营者,设想自己的工作;假如我是某某朝代的国君我将如何治理国家;假如我是古希腊城邦时代的人,我将选择生活在哪个城邦国家;假如我是唐代的市民我将如何生活;假如 生活就像一个大舞台,在不同的场景里,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应当让同学享受欢乐,让同学在乐中学、趣中学。 三、让同学在做中学,让同学在动中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盼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觉者、讨论者、探究者。”在杜威那儿,训练就是儿童生活本身,儿童的课堂生活就是儿童的生长。

20、儿童具有的交际、探究、制作和艺术的爱好和本能的自然呈现,就是儿童生活,就是儿童的训练生活或课堂生活。 1、让课堂成为“设计室”,让同学成为“设计师”,在活动中大胆设想,尽情挥洒,畅游想象的海洋。如:假如你是一名经营者,你将如何设计自己的名片,设想那时的市场状况,依据自己所做的市场调查,规划产品,设计产品的宣扬语,设想可能在经营中遇到的风险,设想避开风险的策略。假如要举办某一城市的展览,你将如何设计展厅,选择展览内容。2022年北京奥组委向全球征集奥运宣扬语、纪念品、开幕式请你献计献策.布满奇思妙想。 2、让课堂成为“画室”,让“小画家”们尽情挥洒手中的画笔。如描绘古楼兰想象图;古代城市想象图;

21、社区图 3、让课堂成为“讨论所”,让同学成为“讨论员”、“调查员”,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深化.,了解事实,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如综合探究课的学习中:调查家乡的环境、经济、交通;调查大众传媒的影响;调查.小问题公民的.责任意识等。 4、让课堂成为“报告厅”、“沟通会”,让同学成为“报告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5、让课堂成为“竞赛场”、“辩论会”,来一场“东西部大比拼”孰优孰劣;搞一次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毕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辩论会; 同学的潜能是无穷的,只要给他们一个突破口,他们就能将全部的能量倾泻出来,往往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充分信任同学,放开手脚,为同学供应一个真实融洽、能

22、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课堂学习环境。 总之,要让生活走进课堂,将课堂引向生活,使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使训练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世界。使同学在课堂这一“大舞台”、“嬉戏场”里尽展所长,尽情嬉戏。使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活力,真正寓教于乐。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特点。 3.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荣。 二、难点、重点分析 岳阳楼记难句解析: 越明年,|政通|人和,|4百废具兴。 分析:(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正句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2)“越明年”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越”作“逾

23、”讲,作“渡过”讲,这是说文的本义;广雅释估也说“越,渡也。”二、“越”作“及”讲,这是王引之经传释词的说法。王引之说,“越,犹及也,书召浩: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氏举了尚书两个例子,尚书“越六日乙未”这种类型的结构共十二个,都作“到”、“及”讲。看起来两种说法好像都能言之成理。但是依据岳州府志“职方考”的宗谅求记,的“去秋以得罪守兹郡”和“明年春增其旧制”等材料来看,膛子京的确是从庆历六年开头修岳阳楼的,应当以第一种说法为妥。 译文:“过了明年,政事顺当,上下和谐,一切废弃了的事儿都兴办起来啦。”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分析:“得无乎?”有人认为有三种解释:一、用反问语气强调确定谓语

24、所表达的意思;二、相当于“也许”,也是确定谓语;三、向否定事实方向推想,相当于“该不会吧”。第一说似嫌烦琐,而且“得无”是两个词,不是一个词。异,不同。无,没有。得,能够。乎,吗,在是非问句后面的语气助词。能够没有不同吗?否定之否定之否定,亦即三重否定,这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一个强有力的发问,即“能同乎?”下文“霪雨霏霏感极而悲”是一种心情;“春和景明其喜洋洋”是又一种心情,详细地说明白“不能同也”。又,“日饮食得无衰乎?”(触菩说赵太后)等于“平常饮食能够不衰退吗?”“妾得无随坐乎?”(史记廉颇商相如列传)等于:“我能够不株连受罪吗?”跟“得无”相同的是“得不”、“得非”、“得毋”、“能不”、

25、“能无”、“能勿”。袁仁林虚字说:“俱反问辞,见其不能也。”再看以下推断:异(不同)无异(同)得无异乎(得同乎)不相同也。“不相同也”是朴实的直陈,“得无异乎?”是委婉的发问,具有精湛的修辞技巧。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分析:课文没有给“至若”作注。历代散文选的解释是:“至若春和景明像那风和日丽的春天。若,像。”按:这里把“至”跟“若”分拆为两个词,而且把“若”解释为“像”,恐属未当。“至若”是单纯的连词,词根是“至”,“若”则是一个词缀,没有意思。古人用“至”等于“至若”的如:“今也玩好变之,外物引之。引之而往,故曰拔。至圣人不然”(韩非子解老篇)“至若”又等于“至如”、“至于”,

26、例如:“虽为侠,而逢巡有退让君子之风。至若北道姚氏南阳赵调之徒,此盗跄居民间者耳。”(史记游侠列传)“元,凯既登,巢,许获逸。至于今日,所谓道之云亡,邦国珍瘁。”(晋书贺循传)“如”和“于”跟“若”一样,也只能是词缀。(请参阅现代汉语虚词的构成方式,见语文学问1957年第6期。)论述某种状况或某件事情的时候,把话题转到跟论述有关的其他方面去而又略带假设因素的,就用“至”、“至若”、“至如”“至于”。本句上文说的是“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这里讲到另一种境界,就用“至若”来连接。 译文:“至若到了春气温和,阳光明媚的时候,波澜不起” 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分析:(1)这是一个对偶句。“锦鳞”特

27、指漂亮的鱼。 (2)“翔”跟“集”是一对反义词,“游”跟“泳”也有反义因素。“游”的本字是“厅,说文:“浮行水上也。”“泳”,说文:“潜行水中也。” 译文:“沙鸥或者齐飞,或者群集,鱼儿有时浮出,有时潜入。”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分析:(1)“而或”其实是两个词,“而”表顺接;“或”作“有时”讲,相同的用法如:“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食餟脯”(白居易与元九书) (2)“一空”、“千里”都是数量词组作谓语,“长烟”、“皑月”都是偏正词组作主语,“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是一个工整的对偶句。 (3)“浮光跃金,静影沉壁”,也是对偶句,各又隐含着一个比方,就是“浮光如跃金

28、,静影似沉壁”,“跃”,不只是“闪动”,更有跃出水面的意思。一阵风吹来,微波涌起,峰尖在日光照射下像是跳荡着的黄金。上句写水上之景,下句写水下之影。或说“浮光跃金”,从意思、从工整的对偶上看,应当接“沉影静壁”,“静影沉壁”实在是错综形式。 译文:“有时充满的炊烟完全消散,皎洁的月色覆盖千里。浮动的月光,把微波变成跳动的黄金,静溢的影子,犹如沉醉的白玉。”假如是“沉影静壁”,译文或可也是对偶句。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分析:(l)假设复句。主语“古仁人”都因承前省。 (2)“庙堂”,一般的解释是,“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有人认为“唐宋时期的庙堂决非朝廷的意思”,“是

29、指宰相副宰相议事的地方,因此用来作宰相、副相的代称,既可以代其位,又可以代其人。”(中国语文1983年第1期第60页)。我看“居庙堂之高”可以说成“处在宰相或副相这样的高位”;但也不肯定,“古仁人”的官职低于“宰相”或“副相”的也可以说是“居庙堂之高”。又如“庙堂之议,非草茅所当言也。”(汉书梅福传)这“庙堂”是指_乃至皇帝,不肯定只是“宰相”或“副相”。至于“居庙堂之高”,完全可以解成“处在朝廷的高位”,包括做皇帝在内。 译文:“处在朝廷的高位,就关怀他的百姓。”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分析:“先”、“后”都是形容词。拙著文言难句例解卷一的第134页说“先”、“后”的后面省

30、去了介词“于”。又如:“先吴寿梦之鼎。”(左传襄公十九年)“先”的后面也省略了“于”,这句意思是“在吴王寿梦所铸用的鼎前面”。现在说,“先”、“后”是形容词增加在动用法,“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就是“在天下之忧先”、“在天下之乐后”。又如“窈窕艳城郭”(孔雀东南飞),“艳”也是形容词增加在动用法。“而”,可以译成“就”,后一个“而”用来表示迟,可以译成“才”。两个分句都是连动式,前一个谓语是方式,后一个谓语是行动,方式跟行动之间用“而”字来连接,是用“而”字来划分界限。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先天下之忧而后己忧”,陷于随便增字解句,这并不足取。 译文:“在天下人忧愁的前面忧愁,在天下

31、人欢乐的后面欢乐。” 8.微斯人,|吾谁与归? 分析:文言文的语言分析(张拱贵、黄岳洲著)说“谁与归”就是“与谁归”,把“与”看成介词,这是依据一般的通常解释。这里“与”跟“归”都是动词,作“结交”或“称许”讲,广雅释估:“与,许也。”论语微子:“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与”跟“归”两个及物动词同时管一个前置的宾语“谁”。这样,“吾谁与归”就得译成“我称许谁,归宿到谁(的寓居)的地方去呢?”“与”的相同用法又例如:“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战国策齐策)但是,语言是进展的,词性也在进展,“与”的产生介词的用法至少是在西汉,史记淮阴侯列传:“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其次个“与”

32、是介词,岳阳楼记是宋人作品,把“与”解成介词应当是可取的。又,文选张华杂诗之二:“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与”也是动词,作“给与”讲。 岳阳楼记课后反思6 了解范仲淹是从岳阳楼记开头的。范仲淹以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与千古绝唱的岳阳楼记,在史册上留下了关怀国家命运,情系百姓忧乐的光辉形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个封建.的士大夫,能有如此高尚的思想境界,是他忧国忧民情怀的高度概括,是他追求.和谐的抱负经典,实在难能珍贵。坚守这样的文化信仰和精神追求,在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的宏大实践中,不正是当代青年喜爱祖国、奋勉有为所应有的担当吗? 我没有到过岳阳楼,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却早已使我心憧

33、憬之。透过岳阳楼记酣畅淋漓的文笔,那临江的春色,秀美的风光,八百里洞庭的浩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欢愉,彷佛尽收眼底,如临其境。“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我真实地感受到,范仲淹所追求的.抱负,正是自然界万类霜天竞自由,天人合一的和谐欢畅,是荣辱皆忘的博爱与奉献,是社稷民生的富强与平和。看如今,党的“.”提出建设.主义生态文明,更加重视环境建设与爱护,归根结底是为了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妙。 居安思危,忧国忧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几十年的仕途生涯中,范仲淹始终坚持以造福天下苍生为己任,为黎民百姓谋福祉。他为官清政廉洁,体恤民生疾苦,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

34、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但不改青云之志。个人的荣辱得失,他始终置之度外,虽穷困潦倒,其心系天下社稷的胸襟、超然物外的潇洒,忧国忧民的情操,像一面镜子,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令人仰慕。 自强不息,奋斗不止,范仲淹终其一生践行自己的崇高抱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这神圣的使命感与荣辱观,如今已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无价之宝。抱负,是一面旗帜,有了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肯定会战胜各种困难险阻,傲然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久久地注视着范仲淹墓碑上那慢慢模糊的字迹,咀嚼范公留给我们的岳阳楼记,一任自己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我想,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应当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仔细思索的重大问题。 岳阳楼记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