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基础作用.doc

上传人:帮**** 文档编号:505723 上传时间:2018-09-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基础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试论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基础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基础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基础作用.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试论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基础作用陈玉荣小城镇是“城之尾、乡之首”,是城乡结合的社会综合体,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就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的滞后带来了难以弥合的城乡差距,已使得中国过早地遭遇了工农业产品的买方市场和经济过剩,并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快推进新

2、型城镇化,是城镇发展转型的客观需要,是实施“四化两型”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富民强镇的必由之路。但是,世界城镇化和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小城镇的经验证明:小城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只有一个地区的农业产业化达到一定的程度,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和人口聚集达到相当程度,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规模,才具有加快小城镇的基础和能力,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小城镇的基础。为此,笔者拟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若有不周之处,敬请提出批评和指正意见。一、农业产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和基础农业产业化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农村深化改革,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换过程中,为适应生产力发展需

3、求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它以市场为导向,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农户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发挥优势,合理选择主导产业,优化各种生产要素,实行科学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通过市场引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分割,将农民和市场连接起来,通过农民与工商企业的多种对接方式,使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相协调,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形成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推进农业走上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轨道

4、。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发展是相互推动、互为因果的统一过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两者的互动协调发展,为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农村剩余劳动力上的流动联结。城市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经济运动过程。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一项任务就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实现这一转化,一是要在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能够满足消费需求的条件,农村劳动力过剩;二是城市第二、第三产业能够满足及时吸收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多数剩余劳动力要依托乡镇企业,借助于蓬勃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就地就近进入小城镇。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就能使农村剩余劳动

5、力适时、定向、有序地流动。2.小城镇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空间栽体和发展依托。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其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决策必以市场需求、市场信息为依据,因而有效的市场需求、良好的市场网络必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已与国际接轨,许多农产品甚至高于国际市场价格。面对容量有限的农产品国际市场,我国农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应放在国内。由于我国每个城镇居民农副产品消费额不到消费支出总额的 40%,主要农产品供给量已超过了有支付能力需求的比例约有 20%。因而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对农副产品消费需求不足,不仅在强大的农副产品供应市场与弱小的农副产品需求市场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而且严重制

6、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存在与发展。只是有了市场需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才成为可能。而小城镇的发展,城镇人口将不断增加,这就直接导致对农副产品需求的增加,直接刺激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工业、轻工业的发展,从而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需求。小城镇一般是商品市场、专业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不断建设和发展的结果。其是城乡商品流通的结合点,是地域性市场中心,也将是全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将分散封闭的农村市场纳入到以城市为中心的开放的统一市场体系中,为农剐产品的销售提供广泛的交易场所,也密切了城乡关系,加强了贸工农之间的结合,有利于农产品进入当地市场、进入大中城市市场,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3.农

7、业产业化是小城镇建设的强大动力。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是我国农村实现城市化的必然发展道路,一个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程度越高,那个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也进行得越快越顺利。首先,农业产业化可以为小城镇建设经营纵深的腹地。根据费孝通先生的口腹论。一个地区除了要培养对外开放的口外,还应该加快腹地的经济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根在农业,口在城镇,根深腹大,口才能吞吐有力,传统农业的自给半自给经济不可能为小城镇培植发达的根系,只有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对传统农业进改造,实现产业化经营,贸工农一体化,从而打破城乡壁垒,促进产业衔接,才能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其次,推进农业产业化,既富了农民,也活了地方,

8、为促进小城镇建设投入主体多元化提供了可能。通过农业产业化,使农民进入到农产品加工转化和销售环节中去,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农产品加工增值,也为国家和地方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从而为小城镇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投入,以确保小城镇建设的强劲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也是一定区域经济要素集聚的结果,只有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劳动力、资金和其他要素有了较大的剩余,小城镇才有发展起来的可能。纵观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小城镇的发展速度与农业总产值和农村社会总产值之间存在着极密切的关系。由于小城镇与农村和农业的这种密切关系,小城镇的发展必然不可能脱离农业与农村经

9、济而另外成为一个经济体系,这就要求小城镇的支柱产业必然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且与农业有相当强的关联度,能充分挖掘利用当地的各种经济资源特别是具有现实或潜在竞争优势的资源。这表明以小城镇为重要载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是我国实现城市化道路的战略。但是,要实施这个“三化”战略,有一个基本阶段是不能忽视、不能跨越的鸿沟,那就是必须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而要发展小城镇,就必须首先振兴农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研究认为,农业产业化是振兴我国农业的有效途径,是小城镇发展的必备条件。而农业产业化又是以其企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作为基础特征的。显然,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是相辅

10、相成、互为动力的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可以夯实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小城镇的发展壮大,又可以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注入活力和生机。这是因为农业产业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动力和中心链条。以农业产业化为主导方向,积极发展小城镇,进而促使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协调推进的过程,是生产力发展中资金、物质、劳动力、知识技术、信息等社会经济要素加速集聚和整合的过程,也是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一二三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三次产业结构升级,规划村镇布局,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实现城市化的过程。所有这些过程推进的动力和源泉,都来自农业产业化。因此,只有实现农业产业化,乡村经济实力增

11、强了,小城镇建设才有资金和物质基础;只有农业资源极大丰富,实现了农副产品企业化、专业化、市场化生产,并不断向小城镇集中,小城镇发展工商业才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形成聚集效应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只有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并实现土地集约化、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才能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移到小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只有农民的物质财富和资金积累多了,离开农村到小城镇买地建房,落户谋生才成为可能。总之,要发展小城镇,必须首先振兴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二、发展小城镇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结构全面调整的关键时期。这种结构调整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12、,将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增长的支撑点。毋庸置疑,发展小城镇将涉及并带动各方面结构的调整,从而把各种结构调整效应整合起来。这种整合效应,不仅对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牵动力,而且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1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需求拉动乏力,与农村有效需求不足有很大关系。全国 70%多的农民仅消费 30%多的商品,在西部地区农民的比例更高,占有消费的商品比例更低。西部地区 5 个农村人口的消费水平还达不到 1 个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这表明,我国农村消费群体多,但消费支出少;需求潜力大,但购买力低

13、;市场空间大,但市场容量小。问题何在?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原因何在?城镇化滞后是我国现阶段工业品和农产品双重相对过剩的症结所在。目前至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结构调整是城乡结构调整。而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是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矛盾的关键。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具有带动和反哺作用,可以拉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购买力;成为大中城市联系农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从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2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我国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小城镇,可以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空间和条件。小城镇的发展,可以加快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乡镇企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进程。大量农村人口迁居城镇

14、,减少了农业人口,土地才有可能成片耕作,为集约经营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深度开发,提高综合效益;农业集约经营后,务农大户将产生对农机、农技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要求,从而有助于农村服务行业的产业化和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小城镇发展到相当水平后,将改变由农村支援城镇、农业支援工业的格局,转为城镇辐射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产业化、现代化提供资金、物质、技术和人力资源;发展小城镇,能够增加对农产品的总需求,特别是增加对商品性农副产品及其深加工的需求,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提供坚实的基础。3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目

15、前,我国乡镇企业规模小、水平低且分散,以及农村人口分散居住、农业生产水平低等现状,都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聚集,也限制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除了可以全面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村产业升级外,还有利于改变乡镇企业过于分散的格局,形成聚集效应,走集约经营之路;有利于调整结构,降低成本,增强乡镇企业竞争力。小城镇建设带动了二三产业发展,为规模人口的集聚提供了条件;二三产业的发展所创造的就业机会,既可就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降低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风险,又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因此,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减少农村人

16、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带来的压力等等,都有赖于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4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我国农民散居在自然村落,有的长期与外界隔绝,由此出现迷信、愚昧、落后的“农村病”现象就难以根治。小城镇既是镇级行政区域的政治中心,也是农村文化、教育、科技、娱乐、体育、服务消费的中心,是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农民素质的基地。发展小城镇,建立和完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体育卫生、商业服务等设施,有利于广大农民学习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参加各种文体娱乐活动;有利于在农民中开展较多系统的政治、法律、道德等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增强农民的文明意识;有利于铲除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东西,扫除各种丑恶现象,净化乡村风气,维护农村稳定。5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忽视社会和生态效益,急功近利,短期行为,以牺牲耕地、污染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换取得不偿失的经济效益,是我国乡镇企业的真实写照。毁林开荒、掠夺性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耕地资源浪费,以及超生抢生、多子多福等现象,是我国农村的现状。因此,发展小城镇,引导乡镇企业聚集到小城镇工业园区,可以节省耕地,统一控制和治理污染,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部分人口聚集到小城镇,有利于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工具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