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0491361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卫生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微生物学教学大纲.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卫生微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卫生微生物学 英文名称:Sanitary Microbiology 开课学期:7 学时/学分:40 / 2.5 (其中实验学时:20 )课程类型:专业课 开课专业:预防医学专业 / 卫生检验专业方向选用教材:卫生微生物学(第3版) 张朝武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主要参考书:1. 康白主编:微生态学,大连出版社,1988年版2. 郁庆福主编:现代卫生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版3. 王秀茹主编: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版4. 徐锡权主编:现代水传播病学,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5. (美) James M. Ja

2、y编著;徐岩, 张继民, 汤丹剑等译:现代食品微生物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五版)6. 斯崇文等主编:感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版7.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 2002年版8. 洪秀华主编:临床微生物检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9. 马文丽等主编: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年版执笔人:甄清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卫生微生物学是预防医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预防医学专业和卫生检验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卫生微生物学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运用微生物生态学理论深入理解微生物引起的与人群健康相关的

3、卫生问题,掌握各类环境样本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制定相应卫生标准,为预防医学其他学科奠定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1. 理解微生物生态学是卫生微生物学理论基础。2. 了解卫生微生物检测特点,掌握指标菌概念和卫生学意义。3. 了解和各种生境特点,掌握用于微生物检测的样本采集和处理方法。4. 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结合当前发生的一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之后,能够全面的分析微生物引起的公共卫生相关问题,并能够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绪论学习,使学生了解卫生微生

4、物学学科确立和发展历程,掌握卫生微生物学概念及研究范畴,重点理解卫生微生物学研究内容和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 卫生微生物学的历史沿革一、启蒙时期对病原的认识二、实验卫生微生物学时期三、近代与现代的微生物学第二节 卫生微生物学定义一、定义二、卫生微生物学定义范畴第三节 卫生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意义一、卫生微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卫生微生物学研究的意义第四节 卫生微生物学与相差学科的关系一、卫生微生物学与相关学科二、卫生微生物学与相关学科密切关系第五节 卫生微生物学的应用及研究前景考核要求了解:卫生微生物学科确立的背景掌握:卫生微生物学概念及研究范畴理解:卫生微生物学研究内容和意义第二章微生物生态

5、(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微生态学是卫生微生物学的理论基础,掌握微生物生态学相关概念,并能运用生态学规律来解释微生物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作用和微生物生态平衡与失调问题,并为现代医学认识疾病本质及预防和控制疾病策略提出新的思路。教学内容第一节微生物生态基本概念一、生态学二、微生态学第二节 微生物生态的基本规律一、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二、微生物生态演化的自然选择与适应三、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生态规律第三节 微生物生态平衡与失调一、自然环境中向物的生态平衡与失调二、人体环境中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与失调第四节 微生物生态研究的应用一、在病因研究中的作用二、在认识疾病本质中的

6、作用三、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四、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作用第五节微生物生态研究的前景考核要求掌握:微生物生态学相关概念理解:微生物生态学基本规律第三章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学习,重点掌握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及有代表性的种类。使学生正确理解只有一小部分微生物能引起人或动植物病害,可以环境物品为媒介导致疾病发生,但大部分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为重要参与者,特别是污水生物处理和环境净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学内容第一节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细菌 二、放线菌 三、鞘细菌 四、滑动细菌 五、蓝细菌第二节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真菌 二、藻类 三、原生动物第三节 非细胞

7、型微生物考核要求了解:环境中微生物类群的代表种类及主要危害第四章 卫生微生物研究和检测的方法(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使学生理解卫微生物检验方法的特殊性和检验范围的广泛性以及应遵循的检验原则。重点掌握卫生指标菌的种类、概念及卫生学意义,了解卫生微生物学应用的样品处理和检验方法对于样品检出率的影响。教学内容第一节卫生微生物检测的特点及基本原则一、样品采集原则二、样品的运送原则三、实验室检验原则第二节卫生指示微生物一、指示性微生物的选择二、常用的指示微生物第三节卫生微生物研究的检测的方法一、样品处理二、损伤菌的复苏三、选择性增菌与分离四、定量计数方法五、分型鉴定的方法考核要求理解:

8、卫生卫生检测的特点及基本原则;掌握:常用指示微生物的种类 、概念及卫生学意义了解:卫生微生物检测常用方法第五章 消毒与灭菌(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的消毒与灭菌技术,结合疾病预防控制的实践来正确选择和应用这些技术。教学内容第一节 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及要求一、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及要求二、灭菌的概念及要求三、一些特殊消毒的概念及要求第二节物理消毒与灭菌法一、热力二、紫外线三、电离辐射四、滤过除菌五、微波六、脉动强光七、等离子体 第三节 化学消毒与灭菌法一、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剂的耐受力二、消毒剂的分级三、常用液体消毒剂及作用机制四、气体消毒剂 第四节 影响消毒与

9、灭菌效果的因素一、处理剂量二、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三、温度四、湿度五、酸碱度六、化学拮抗物质七、穿透力考核要求掌握:消毒与灭菌的相关概念了解:各种消毒与灭菌方法及监测指标和评价标准理解:影响消毒与灭菌效果的因素第六章 特异性免疫(自学)第七章生物危害与生物损伤的防护(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微生物作为生物战剂的历史和新技术出现对其发展前景的影响,重点掌握微生物作为生物危害战剂的种类、特征,以及研究对其可能发生的危害采取的预防、监测和控制方略。教学内容第一节防生物危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一、生物战剂二、生生物战剂与生物恐怖第二节生物危害战剂的种类与特征一、生物战剂分类 二、生物战

10、剂与毒素战剂要求第三节生物危害战剂的伤害及防止一、生物武器的伤害 二、生物战剂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 三、生物战剂伤害的临床表现 四、生物战剂伤害的防护第四节生物危害医学的发展与研究前景 一、鼠疫耶氏菌 二、新的烈性传播的病原体 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四、生物毒素战剂 五、基因武器考核要求掌握:生物战剂的种类及主要特点了解:生物战剂侵入途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理解:综合性生物战剂伤害防护策略第八章水微生物学(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水生境特征的了解,使学生理解作为生命之源的水也是微生物生存的良好生境,可以成为某些疾病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同时水中微生物类群又是污水生物净化的重要成员。重点了解水

11、中微生物污染来源和常见病原体的生态特征,掌握生活饮用水卫生细菌学指标的检测方法和标准。教学内容第一节水生境特征一、温度二、静水压三、光照四、溶解氧五、氢离子浓度六、化学物质七、营养物质第二节水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其卫生学意义一、水微生物的来源二、水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三、水微生物的卫生学意义第三节水微生物的检测与卫生标准第四节水中病毒一、水中病毒的种类及分布二、水中病毒的传播方式 三、影响水中病毒存活的因素四、水中病毒的检验及卫生标准第五节 水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一、水微生物污染二、水微生物预防第六节 水微生物研究的前景考核要求了解:各种水体的生境特征,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及主要特点。掌握:各种

12、饮用水卫生细菌学指标检测方法和卫生标准理解:水中常见病原体种类的生态学特征了解: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及生物净化污水的原理第九章 土壤微生物(自学)教学内容考核要求 参考已经学过的人体外环境的卫生微生物学方法,分析土壤的生境特性,微生来源、种类、分布及其卫生学意义。 第十章 空气微生物(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空气生境特征的了解,使学生理解空气中无固有的微生物丛,但可成为某些疾病病原体的传播媒介。了解不同的空气微生物采样方法的应用原理,有助于理解空气卫生质量检测效果评价。教学内容第一节空气生境特征一、空气的生境特征二、空气中微生物的特点第二节空气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卫生学意义一、空

13、气微生物的来源二、空气微生物的种类三、空气微生物的卫生学意义第三节空气微生物的检测与卫生标准一、空气微生物的检测二、空气微生物卫生标准第四节 空气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一、 空气微生物污染二、 空气微生物预防第五节 空气微生物的研究前景 一、空气微生物学领域 二、洁净技术领域 三、医院感染学领域 四、实验动物学领域考核要求了解:空气生境特性及空气微生物特性掌握:空气微生物采样方法及应用原理掌握:微生物气溶胶的概念及气溶胶中微生物存活特点 第十一章 食品微生物(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了解食品生境特性,使学生理解食品可作为微生物的良好培养基,食品微生物污染可引起食品变质和引起食源性疾病等危害。重点

14、掌握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菌的生态学特征以及真菌产毒条件。理解各类食品的生境特征不同,其中微生物污染来源、种类不同,作为疾病传播媒介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样品采集原则和检测项目,了解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标准并重视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教学内容第一节食品生境特性一、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二、水分三、氢离子浓度四、温度五、渗透压六、氧化还原电位七、天然防御机制和抑菌物质第二节食品微生物的来源、危害及其预防一、食品微生物来源及污染途径二、食品微生物污染的危害三、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预防第三节 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菌 二、真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振军及其毒素第四节各类食品中的微

15、生物一、肉类微生物二、蛋类微生物三、乳类微生物 四、鱼贝类微生物五、罐头食品微生物六、粮食微生物七、蔬菜、水果微生物八、其它食品第五节食品微生物检验及卫生标准一、食品卫生细菌学检验二、食品卫生真菌学检验三、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标准 第六节 食品微生物研究的前景 一、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 二、深入研究真菌毒素和细菌毒素 三、改进与建立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四、制定和修订食品微生物国家标准考核内容了解:食品生境特性及食品微生物污染造成的危害掌握: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菌的主要生态学特点掌握:真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产毒条件及主要真菌性食物中毒种类了解:各类食品的生境特性及污染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和危害掌握:食

16、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样品采集原则和主要检测项目了解:食品微生物研究的发展方向 第十二章 药品微生物(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从卫生微生物学角度阐明药品生境特性,使学生理解即使作为抗微生物的药品也可成为某些微生物存活甚至繁殖的生境,了解各种药品中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其卫生学意义。学习和掌握药品微生物检测的内容、方法及预防措施,以达到控制污染、安全使用的目的。教学内容第一节药品生境特征第二节药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种类、及其卫生学意义一、微生污染途径 二、药品污染的常见微生物及其危害第三节药品微生物学检验和卫生标准一、药品的卫生检验项目二、药品微生物学标准第四节药品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一、生产环境二

17、、仪器和设备三、原辅料的管理四、人员卫生第五节药品微生物研究的前景 考核要求了解: 药品生境特性及污染的常见微生物种类和危害掌握: 药品的微生物检测项目第十三章 化妆品微生物(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从卫生学观点出发,使学生理解各类化妆品生境特性对微生物在化妆品中生命活动规律的影响,了解化妆品微生物污染来源、种类及其卫生学意义,掌握化妆品微生物检验特点及微生物学标准。教学内容第一节 化妆品生境特征第二节化妆品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其卫生学意义一、化妆品的一次污染二、化妆品的二次污染三、化妆品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及对人体的危害第三节化妆品微生物学检验及标准一、化妆品的微生物检验二、化妆品的微生物学

18、标准第四节化妆品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第五节化妆品微生物研究前景考核要求了解:化妆品生境特性及微生物污染来源、种类及卫生学意义掌握:化妆品微生物检验特点及微生物学标准。第十四章 特殊环境微生物(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医院、公共场所以及微生物实验室作为微生物生存、感染和传播的环境具有特殊性,了解这些特殊生境的特征和微生物特点,有助于理解对这些环境中微生物进行检测及其卫生标准制定的卫生意义,并提出预防控制措施。教学内容第一节 医院环境微生物一、医院环境的生境特征二、医院环境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其卫生学意义三、医院环境微生物的检测及其卫生标准四、医院环境消毒及其效果评价第二节公共场所微生物一、公共

19、场所环境二、公共场所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分布及其卫生学意义三、公共场所的卫生微生物检测与卫生标准四、公共场所微生物的危害及其预防第三节微生物学实验室微生物 一、微生物学实验室生境特征 二、微生物学实验室微生物来源、种类、分布及其卫生学意义 三、微生物学实验室微生物学的检测及其卫生标准 四、微生物学实验室微生物的污染及其预防考核要求掌握:医院的生境特征和医院环境微生物特点了解:医院环境常用消毒方法及其效果评价了解:公共场所的卫生微生物检测内容和卫生微生物学标准了解:微生物学实验室的生境特征及微生物污染来源和途径掌握:微生物危险性分级情况及微生物实验室设施保障分级 第十五章 医疗、生活和卫生用品微

20、生物(自学)四 实验:1. 实验目的与任务 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所开设的实验内容多为设计性和综合性试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在强化学生规范操作技能基础上,辅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器材准备、实验操作、试验报告和结果分析,为将来所从事的卫生检测和卫生监督工作奠定基础。2.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各种环境样本的采集和处理方法(2)掌握环境样本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检测方法(3)了解霉菌、酵母菌数的测定及霉菌初步鉴定方法(4)掌握环境样本中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的检测方法3. 实验教材或指导书 卫生微生物学(实习指导部分)(第3版)张朝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版4. 实验项

21、目一览表序号实验项目内容提要实验类型学时分配主要仪器设 备实验地点备注1指示微生物检测环境样本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检测综合性8超净台、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箱、显微镜、涡旋振荡器等公卫学院一楼学生实验室一组实验2致病微生物检测食品中沙门菌检测综合性6二组实验3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检测变质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验综合性64粮食中真菌检测霉菌、酵母菌数的测定及霉菌初步鉴定综合性6三组实验5消毒实验室检测消毒剂中和剂鉴定验证性6五、考核方式:1. 笔试(闭卷)(80%)2. 实验报告及试验操作考核(20%)六、 备注: 将实验项目分三组,其中序号1实验为一组,必做;序号2 和3实验为二组,任选一个做;序号4和5实验为三组,任选一个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