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_饮食养生“九五”要诀.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8846109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饮食养生_饮食养生“九五”要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饮食养生_饮食养生“九五”要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饮食养生_饮食养生“九五”要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食养生_饮食养生“九五”要诀.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饮食养生_饮食养生“九五”要诀 养生对大众来说,是保养自己的身体,养生的道理要能被大众所接受,应简而不匮,易用难忘。据此,将传统养生学提炼出“九个五”,即: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味调和;五时为顺,五方为宜,五态为本;五补为用。九五要诀涵盖了中华传统饮食养生文化的核心思想,体现了食物结构论、食物本质论、膳食平衡论及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食养原则。为大众养生供应了正确观念和思路。 养生学具有大众健康哲学的性质,黄帝内经对其功能进行了定位,并对其发展提出了要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并要求“推而次之,令有条理,简而不匮,久而不绝,易用难忘,

2、为之纲纪”。认为,养生学对统治者来说,用来调治百姓的疾苦;对大众来说,用来保养自己的身体,这就要使百姓理解、接受养生的道理。因此主见,要对养生的道理加以推演,使它更有条理,简明而不贫乏,恒久相传而不至于绝亡,简单驾驭而不会遗忘,使其能提纲挈领、至理扼要。这些观点和主见,对精确地理解中华养生文化,探寻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奇妙,更好地为当代大众养生和大众健康教化服务,是有指导意义的。 饮食养生是养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典籍浩如烟海。根据“简而不匮,易用难忘”的要求,从服务大众养生的角度探求其纲纪,可以提炼出“九个五”,即: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味调和;五时为顺,五方

3、为宜,五态为本;五补为用。这九个五,可谓饮食养生要诀。 吃什么和怎样吃,是饮食的基本问题,中华饮食养生文化之所以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她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有效地解决了饮食的基本问题,她指导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饮食生活,对增进民族的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九五要诀,涵盖了中华传统饮食养生文化的核心思想。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是自神农之后中国人的食物结构,这个食物结构的合理性渐渐被世界所认同;五味调和,是基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观对食性的相识所提出的饮食养生基本原理,由此所形成的“性味归经”理论,是中药学、养生学的基础理论。食物结构和食性是关于食物表象与本质的科学相识,回答了“吃什么”的问题

4、。 五时为顺、五方为宜、五态为本,是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指导下,从天、地、人的角度探讨食物的选择,所形成的膳食平衡理论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辨证食养原则;五补为用,是运用膳食平衡理论、辨证食养原则的详细实施方法。这些理论、原则、方法,是关于食物对人体相宜性的科学相识,回答了“怎么吃”的问题。 九五要诀的提炼,反映了中华饮食养生文化在饮食基本问题上的相识成果,可谓纲纪,简而不匮。 九五要诀,36字,一般人从字面上就可理解其大意,所涉及的都是日常生活的详细事项,对有志养生者,是简单记住也是简单做到的,可谓易用难忘。 大众按九五要诀养生,可以分三步按部就班。第一步,形成观念。从接触到九五要诀

5、36字起,就将其作为自己的饮食观念,凭词义和常识可理解的,就马上付诸实施。比如食物结构,“五”可理解为多,不是单一的食物,不是最佳食物,而是食物多样;“谷、菜、畜、果”可理解为全,不是一两类食物,而是全部种类的食物,要种类齐全;“养、充、益、助”可理解为比重不同,每一类食物在膳食中占多大重量,能做出基本估量,要比重适当。这样,尽管不能全面理解食物结构的理论,但能理解到食物多样、种类齐全、比重适当这些有关食物结构的基本精神,有利于尽快起先健康的饮食。其次步,知其然。对九五要诀每一条,逐条理解它的基本含义和基本要求,加深对九五要诀的理解,弄清是什么,使养生行为有个清楚的思路。第三步,知其所以然。运

6、用哲学、食物学、生命学、生理学等相关学科学问,理解九五要诀的科学依据,以九五要诀为框架,建立一整套饮食养生学的学问体系,弄清为什么,提高养生行为的自觉性、科学性。 九五要诀,供应了一套探讨中华饮食养生文化的思路,顺着这样的思路深化学习、不断实践,知其道、恒于行,学用俱进,我们也可像史上寿星那样,“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下面,我们就九五要诀的基本含义和基本要求做些解读,说明是什么,使大家知其然。 五谷为养,古代所指的“五谷”,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稷(米、粟)、麻(芝麻)、大豆、麦、黄黍;另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大豆)。两者的区分是有麻无稻与有稻无麻,这种区分与我国古

7、代粮食作物的演化有关。五谷并不局限于五种详细品种,它泛指粮食,所列的五种谷物,是从性味的角度列举的代表品种,灵枢五味说:“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依据现代养分学的观点,薯类也可归于粮食之列。一般认为稻米、小麦面粉属细粮;除稻米、小麦面粉以外的其他粮食为粗杂粮。五谷养生,不仅仅指细粮,也包括粗粮,尤其是不行缺少豆类。 五谷为养,意指养生要依靠五谷,五谷是养生的根本。素问平人气象论明确地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五谷在养生中如此重要的作用,是由五谷的特点确定的。第一,谷物所含养分素比较全面。人体机能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生长发育和体力活动的主要热能来源是碳水化合物,谷物是含碳水

8、化合物最多的食物,是供应机体热量的最主要来源,也是植物蛋白质、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还有肯定量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E。其次,谷物易被消化汲取。谷物供应热能的结构简洁,能够在人体内快速氧化分解,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热能,其分解物无毒性且简单干脆排出体外。第三,谷物所缺的养分易于用其他食物弥补。例如,脂肪是供热量比较多的养分素,谷物虽然含脂肪少,但补充肯定的动物性食物。因以谷物为主,人体内含糖类成分多,帮助氧化产生热量;假如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则因缺乏糖,影响脂肪氧化产生热量而产生酮体,酮体过多会引起体内中毒。第四,谷物不易变质。谷物经过干燥处理后可以长期保存而不变质,既保障了食物平安,又便于储存而保障食物供应。 我国将食物划分为主食、副食,并形成以谷物为主食的膳食传统。五谷为养的最基本要求是:以主食为主、粗细粮搭配。(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