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48683314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龙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共9页,20小题,总分值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前须知: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 .学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

2、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此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所谓诗意,当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品品皆出诗意。王维 的禅味是诗意,李白的幻想是诗意,杜甫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是诗意,白居易的自相矛盾是诗意,李贺的生 涩别扭也是诗意总之,诗意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因为有了诗意,我们麻木、散漫、 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诗歌的诗意来自我们对于世界、生活的看法,来自我们对于诗意的发现。诗人发现事物诗意的一刹那, 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人与世界相遇的一刹那,而在相遇的一刹那,心灵感应降临的一刹那,人和世界都会 有所改变,生活因此

3、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陈子昂发现了 “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感 遇其三十四)的诗意,阿波里奈尔发现了一个走在雾中的罗圈腿农夫的诗意(秋天)。许多人漠视生 活中的诗意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对他们来说,生活不是此时此刻的存在,而是远方、 亿万年时光。他们以为只有物理时空能够给他们距离和词汇,实际上,他们完全不了解他们的心灵。他们 应该对着镜子入神地自我观望三分钟,他们会发现镜子里的人他们从未见过。他们误解了诗歌写作,误解 了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的意思。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是第二位的,一个诗人必须首先让他的 诗歌语言触及那真实的花朵,然后再把它处理成语言之花。

4、诗歌中的真实事物是第一位的。事实上,任何 事物都充满了诗意,无论它们是美的还是丑的,善的还是恶的,明亮的还是昏暗的,只要你发现,只要你 抓住,任何事物一经你说出,都会诗意盎然。(摘编自西川生活的诗意)材料二: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 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 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 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开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

5、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 意思是说文学是开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 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 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称苏东坡为诗 人他很开心,叫他词人就未必,因为词是诗之余。元明也是如此。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 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 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 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

6、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 人的最高水准。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 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 的诗人。(摘编自陈鹏举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材料三:所谓“诗意地栖居”,是人的生活、生存的诗化。“诗意”的内涵是丰富的,而且是多指向的,但是, 笔者以为,其本质是明确的,那就是自由与和谐。自由自在,其乐无穷,这是世上善良人们共有的体验; 自然而然,生趣盎然,那么往往又是人们生存中滋生诗情画意的根本元素。但人类的生存并不

7、仅止于单向度 地依附于自在的自然,或终日满足于欣赏自在的自然,为了生存和开展,人类还要进行能动的创造性实践, 即所谓“充满劳绩”。所以,如何使得人类的实践行为(包括对自然的“人化”)成为充满“诗意”的创 造,亦即如何在“充满劳绩”的同时,为人类的生存创造出更大的自由空间与和谐境界,这是问题的关键 人类生存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人类作为从自然环境中剥离而出的一个智能物种,本质上就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缘关系。在 人类历史开展演进的过程中,这二者之间,有过对立,有过混乱,有过和谐,有过平衡。顺应自在的自然 环境,以求生存,是人类的天性;改造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更好地生存,是人类的特性。总而言之

8、,生 存与开展的需求,总是促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持一种根本性的关系。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自然 界从“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对它的关系完全 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变成了对人类有益的、为人服务的对象。它 或者作为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成为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资料来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 可缺少的组成局部。故而,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开展中对于自在的自 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选自宋生贵人类生存的诗意之源,有删改)1.以下关于诗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9、A.诗意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更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B.诗意使麻木、散漫、喑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使生活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C.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前人为我们留下 大量诗歌的原因。D.人类追求的诗意的生活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其理想境界是自由与和谐。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发现诗意,要了解自己的心灵,并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B.只要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产生心灵感应,你就会发现诗意就在眼前。C.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文学

10、史,是值得商榷的。D.无论禅味或是幻想,无论美丑或是善恶,任何事物都会诗意盎然。3.以下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的观点的一项为哪一项()A.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踏着满地的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步上山 去。B.修建青藏铁路时,修建了众多的野生动物通道,以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殖。C.我国发射了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与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相辅相成,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D.山脚下,小河旁,水田里,一头牛,一个人,似乎未动,其实在动。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5 .根据三那么材料,“诗意”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分析。(二)现代文阅读n (此题共

11、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只马蜂(节选)丁西林吉先生 (念信)“这次母亲在京,一切都好。唯有两件事不大满意。”吉老太太我有什么事不满意?吉先生 (不答,继续读信)“第一,她这次来京的目的,本想劝她的儿子,赶紧讨个媳妇,她可早 点抱个孙儿。方头大耳,既肥且皙。暧!不想来京两月,绝少成绩,媳妇,毫无音信,孙子,渺无消息;第二这几日来,口中不言,心中闷闷。”吉老太太 (稍有不快之意)我有这些闲工夫来同你们生气!你们的事,我老早就对你们讲过,由你 们自己去,我一概不管。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那么你到底要怎样的一个人,你就愿意?吉先生 (耸肩)要是找老婆如同找数学的未知数一样,能

12、够立出个代数方程式来,那倒容易办了。吉老太太 你总是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吉先生 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因为我把它看得太正经了,所以到今天还没有结婚。要是我把它当 配眼镜样,那么你的孙子,已经进了中学。吉老太太 (觉得对他没有方法)倒一杯茶给我。(吉先生倒了杯茶送给吉老太太,自己亦倒了一杯, 慢慢饮之吉老太太沉思半晌)你知道不知道,你的表兄已经同我说了几次,要我替他做媒?吉先生怎么不知道?吉老太太你知道他要说的是谁?吉先生 余小姐,是不是?你问过了她没有?吉老太太(很慢地回答)没有。吉先生为什么不问她?吉老太太 为什么不问?我想今天问她。(略停)好不好?(语时视吉先生)吉先生 很好,看护妇配医

13、生,互助的原那么,合作的精神,结婚时最好的演说资料。(吉老太太微微地叹了一口气)余小姐我去看看老太太去。(起立欲走)吉先生 (起立阻之)不要走,不要走,我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没有对你说。请坐。(两人复坐)我不 在这里的时候,老太太同你讲了很多的话,是不是?余小姐是的。吉先生 她说到我不想结婚的话没有?余小姐说了很多。吉先生你知道,我不想结婚。余小姐为什么不想结婚?吉先生 因为一个人最珍贵的是美神经,一个人一结了婚他的美神经就迟钝了。余小姐这样说,还是不结婚的好。吉先生是的,你可以不可以陪我?余小姐陪你做什么?吉先生 陪我不结婚?(走至余小姐前,伸出两手)陪我不要结婚!余小姐 (为他两目的诚意与爱

14、所动)可以。(以手与之)吉先生给我一个证据。余小姐你要什么证据?吉先生你让我抱一抱。(释其手,作欲抱状)余小姐(走开)等你再生病的时候。吉先生 还像上次那样?说我发烧到39度?余小姐(娇嗔)对,还让你不停地住院。吉先生 不过我的母亲告诉我,说你已经容许了做她的侄媳妇,那怎么力、?余小姐 (得意)那没有什么,我的父母不愿意我嫁给医生!吉先生 对,我知道,我们是天生的说谎一对!(趁其不防双手抱之)余小姐 (失声大喊)喔!(老太太由右门,仆人由左门,同时惊慌入。吉先生已释手)吉老太太 什么事,什么事?(余小姐以一手掩面,面红不知所言)吉先生 (走至余小姐前,将余小姐手取下,视其面)什么地方?刺了你没

15、有?吉老太太什么事?怎么一回事?余小姐 (呼了一口深气)喔,一只马蜂!(以目谢吉先生)(有删改)【注】这篇独幕剧取材于20世纪初 新文化运动时期,是觉醒的新青年为争取婚姻的自主而与守旧势力对 抗的一幕喜剧。开头的“信”是吉先生替母亲吉老太太写的家信,信中的“她”指吉老太太。6 .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从儿子吉先生读的信的内容看,吉老太太非常关心儿子吉先生的婚姻大事,但吉先生对此并不积极。B.吉先生在信里借助“媳妇,毫无音信,孙子,渺无消息”等略显俏皮的话语,表现出母亲盼望儿子早日 成家的急切心情。C.受吉先生表兄的委托,吉老太太打算把余小姐介绍给吉先生当医

16、生的表兄,并且认为此番喜事十拿九稳。D.吉老太太嘴上说“我一概不管”,但实际上却对儿子的婚事十分着急,真与假的矛盾和谐统一于她的性 格之中。7 .以下对材料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选文一开头就是吉先生在念信,由信 内容引出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引出了母子之间的矛盾,即儿子的 婚姻大事。8 .舞台说明对刻画人物有一定作用,如“得意”是对余小姐神情的说明,说明她对自己受到吉老太太看重 而开心。C.选文语言轻松、俏皮,饶有幽默,人物之间的对话虽较为生活化,但笔触细腻,能很好地传达作者的思 想。D.选文虽仅有三个主要人物,情节单调,戏剧冲突也不够,但构思精巧而严密,给人一种新颖的

17、感觉。8 请简要分析剧本最后画线处的台词的作用。9 .剧本在刻画吉先生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此题共4小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周昌者,沛人也,及鬲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从沛公。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 为中尉。汉王四年,拜为御史大夫。常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与萧、曹等俱封,为汾阴侯。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 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 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而周昌廷

18、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 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 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 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隙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 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 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日:“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日:“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 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

19、祖日:“善。”于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 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周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 高祖日:“吾 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徒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于是高后患之, 乃使使召周昌。周昌至,谒高后,高后怒而骂周昌曰:“尔不知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 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有删节) 注:萧、曹:指萧何、曹参。燕时:“燕”通宴即闲居时。10.以下对文中画波

20、浪线局部 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B.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C.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D.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高祖,是谥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皇帝称“祖”。B.侯,古爵位名。在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侯比公低一等。C.陛下,本义是台阶,特指皇宫

21、的台阶。后指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D.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的死叫“薨”,称大夫的死叫“卒”。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周昌对抗暴秦,屡立战功。他早年追随刘邦参加推翻强秦的斗争,官职也一再升迁。后来,他被封为汾 阴侯。B.周昌为人强力,敢于直谏。刘邦骑在他脖子上问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君主时, 他斥责刘邦是个像桀纣一样 的昏君。C.周昌刚强正直,深得信任。为了保护戚姬和其子如意,汉高祖刘邦将周昌从御史大夫提升为赵王相国。D.周昌忠于职守,坚守信义。高祖死后,吕太后欲害赵王刘如意,屡次召他入京。周昌坚持不让赵王入京。 13.把以下句子翻

22、译成现代汉语。(1)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于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2)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送李侍御赴安西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聪。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注】虏障:指防御工事。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14.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第二句以“金” “铁”饰鞭”骗,平添力度,“行子”意气昂扬的英姿如在

23、眼前。B.颔联紧承送别。“万里外”展现出巨大的空间,“一杯中”回到别筵,极富开阖之力。C.颈联比照,连用地名尽显意境之广阔,使人联想到安西与长安万里之遥,归乡无望。D.末句以看宝刀的动作,表现豪壮气概,鼓励友人昂扬发奋地踏上征途,尽扫愁绪。15 .此诗作为边塞诗,有哪些典型特征?请结合具体内容试做说明。(三)名篇名句默写(此题共1小题,12分)16 .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1)苏洵在六国论中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的积威吓到的句子是:“。”(2)念奴娇过洞庭中表现洞庭湖上秋高气爽玉宇澄清水波不兴 句子是:“(3)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 “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

24、定基础的 诗句是:“,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点明了地点和季节,瑟瑟秋风,万物凋零,呈现出 一种“悲秋”的气氛。(5)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 ”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 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6)曾皙在其他三人出去后追问老师道:“? ”孔子解释道:“。”三、语言文字运用(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孝经中可以看出,孝道的内涵是有层次性的,而孝道的实践更是有层次性的,其 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规范和标准。如天子之孝重在立身为范,以自己 之孝来带动天下百姓的孝道。诸侯之孝在于、循规守法。这是由诸侯的独特地位所决定的,因为他们位高权重,既富且贵,如

25、 果缺乏自我,就很容易造成因“高”而“危”,因“满而“溢的局面,最终导致地位不保。(),那么简单得多,只要做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就行了。因此,(),孝道就越宏大,其价值就越重大,其要求就越严格,就越需要发挥表率作用。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不仅将个人、家庭和国家三者统一了起来,还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 统一了起来。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围绕以三大“职责”为中心,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 共和。这是中国传统孝道最为核心的价值所在。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面对B.针对C.针对D.面对事必躬亲事必躬亲身体力行身体

26、力行临深履薄 谨言慎行 谨言慎行 临深履薄控制力 控制力 约束力 约束力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以三大“职责”为中心,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B.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围绕以三大“职责”为中心,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目标。C.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以三大“职责”为中心,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方向。D.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以三大“职责”为中心,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目标。19 .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

27、四、写作(60分)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学生时代是一个人最可珍贵的青春年华:有时间、有书香、有朝气、有梦想,今日的莘莘学子也终将 成为明日家庭的脊梁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中坚力量。对此,某高中生有一天自问道:“我的 学生时代该如何度过? ”苦思冥想之后,他(她)竟然从自家房子里找到了所有的答案!(1)屋顶:要高瞻远瞩。(2)空调:要保持冷静。(3)时钟:要珍惜光阴。(4)日历:要与时俱进。(5)钱包: 要居安思危。(6)镜子:要自我反省。(7)台灯:要照亮别人。(8)墙壁:要面壁思过。(9)大床:要敢于梦想。(10)窗户:要拓宽视野。(11)地板:要脚踏实地。(12)楼梯:要步步为营。(13)马桶:要懂得放下。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其中两点或三点为基础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拟在学 校的国旗下面向全校师生演讲。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