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4868309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经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森林经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经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经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森林经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龙曼二级学科专业名称森林经理专业代码090704研究生部制表填表日期:2008年10月20日 修订日期:2009年7月25日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 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研究生导师1林分生长模型及模拟技术的研 究主要研究林分生物生长模型;探讨林木生长的 机理,结合树冠结构和生物量分析,在国内开 展林木生长的机理模型(过程模型)研究;东 北地区天然混交林不同林分类型林分生长收获 与演替机理的研究;以“3S”技术为平台,建 立大地域森林资源动态预测模型。李凤日 姜立春 贾炜玮2“3S”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3S”技术及WebGIS

2、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 生态环境评价、生物多样性评价、森林生态效 益、荒漠化监测和评价、森林病害监测等领域 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三维虚拟林相图模拟技术; 以数字林业为主导,建立全新的森林资源和环 境监测的信息管理技术和软件开发等。范文义 罗传文 王维芳 李继红3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模式的研 究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和技术体系的研究。利用 “3S”技术,研究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优化 控制、研究森林资源空间采伐优化理论和技术, 建立森林资源多目标约束条件下的森林可持续 经营的技术体系。李长胜 刘兆刚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培养德、智、体全面开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

3、森林经理专业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三个代表”重耍思想;坚持党的基 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的精神;献身林业事业, 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2)在本门学科上,能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熟练的调查 技术,学习和掌握本学科最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开展动态和我国林业生产 的特点、存在问题,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当技术工作的能力,并能用一门外国 语熟练阅读本专业的文献及撰写论文的摘要。(3)具有健康的体魄,适应野外工作的需要。

4、学制:25年,基本学习年 限掌握在3年应修学分:23-25学分(各学科可自定)其中必修15学分,选修8.10学分。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学分开课学科主管学院任课教师考核方式备注必 修 课公共课第一外国语1644考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161考试自然辩证法概论1322考试专业课S09070401地理信息系统1322森林经理林学院王维芳考试S09070402现代遥感技术1322森林经理林学院范文义考试S09070403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1322森林经理林学院李凤日考试必修环节教学实践3162学科负责组织、考核参加学术活动3次(不少于3次),主讲

5、学术报告、前沿讲座1次(不少于 1次)学科负责组织、考核选修课S09070404森林可持续经营2322森林经理林学院刘兆刚考查S09070405数字摄影测量2322森林经理林学院范文义考查S09070406高级统计软件包2322森林经理林学院姜立春考查S09070407遥感图像处理2322森林经理林学院范文义考查S09070408网络GIS2322森林经理林学院赵颖慧考查S09070409均匀度理论及应用2322森林经理林学院罗传文考查同等 血 补修 课程Bkkl66测树学不计学分Bkkl67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不计学分Bkkl68森林经理不计学分填表说明:1、基础课即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1-2门,

6、凡获得了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原那么上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基础课,一级学科内研究领域跨度较大的学科 可在一级学科下按学科群或按二级学科制订专业基础课;只有二级学科授权点的学科按二级学科制订专业基础课。2、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必修课2-3门。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中期考核前必须完成,教学实践由学科规定完成学时,连同学术活动一同组织考核,填写必修环节记录本,成绩按不及格、及 格、良好、优秀。构成辩论的必备条件。4、课程学时原那么上专业基础课不得高于48学时,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不得高于32学时。原那么上按照16学时/学分整数倍设置。5、同等学力考生补修课程一般应为本学科对应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该局部

7、课程按需设置,由学院统筹安排学生选修,按照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 不计入学生个人培养方案,不计学分。6、课程编号原那么:S+学科代码+序列号)(2位)例如:S07101201,同等学力考生补修课程不填编号。7、任课教师填写该门课程推荐主讲教师,如该门课程有多人可以主讲,请按照推荐先后顺序填写,如该门课程需多人共同主讲,请指定一名负责人,并 在备注栏说明。原那么上主讲教师需为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职工担任,如具有副高职及上职称的教职工中无人可以承当此课程的可聘请校外具有副高职以 上职称的人员担任主讲教师,但需配有本校教职工担任的助教,并同其有较稳定且长期的合作关系。聘请校外教师担任主讲教师的务

8、必在备注栏标明。四、培养方式与方法包括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那么,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1、制定培养计划第一学期规定时间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 份报学院(实验室)备案。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 时进行。学院(实验室)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假设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 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

9、以保证学位论文 按时完成并到达预期结果。3、中期考核根据本院(实验室)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方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 具体时间和方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A、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以学院或学科为单位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对硕士研究生组阁进行考核。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到达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 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研究生党组织负责,组成以辅导员、班委会等组成的考核组进行考核。C、研究生需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综合考试,考试方式为笔试。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5种流向:a) 免试提

10、前攻读博士学位;b) 两年毕业或提前报考博士;c) 正常毕业(3年);d)亮黄牌;e) 终止学业。4、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中期考核是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培养质量,检查培养效果的有效措施。1 .考核时间:第三学期期末进行.考核内容(1)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表现。(2)课程学习成绩、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考查独立思考及试验调查动手能力,综合能力及水平。(3)健康状况。2 .考核方式:以教研室为单位,由学科带头人、学科专家和导师组成考核小组,逐人进行考核,对硕士生的课程学习情 况和完成学位论文能力进行考核,重点考察其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科研能

11、力。考核小组对硕 土生的考核结果作出公正评价并评定成绩,以确定该生是否有资格进入论文准备阶段。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 难者,应劝其退学或作肆业处理。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对所研究的课题 有新的见解,取得新的成果,对相关的学术研究动态要有基本的了解。能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和有关软件的使用能力;并 至少具备一门专业外语的熟练使用能力。通过上述能力的培养,使研究生具备较高的科研业务技能,在完成研究生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协助指导教师完成

12、一 定的教学或科研任务,包括承当导师或导师组的局部科研任务。按照有关规定,在硕士学位论文辩论开始前一年做开题 报告,开题报告必须有文献综述、背景知识简介和创新点介绍等内容。至少用一年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工作 量充分。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要求至少参与一项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研究 课题,至少在国内或国外相关领域学术刊物、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一篇。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资格要求:(1)按时完本钱方案规定的学习任务,并顺利通过学科综合考试,成绩合格。(2)至少在国内或国外相关领域学术刊

13、物、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1篇。第一署 名单位必须是(3)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4)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5)和导师一起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内容要求:通篇内容要表达上述“科能力与水平”的要求,能够准确地归纳和描述论文选题(研究方向)所涉及的 必备的基础理论、前沿成果和研究动态;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能够表达本研究方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有所创新; 能够反映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新成果,论据必须充分,数据必须 正确可靠。学位论文包括:题目、

14、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参考文献等。技术规范要求: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使用规范语言。论文结构完整、合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论文的论据充分,论证深入观点有新意,结论正确,有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论文写作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楚, 图表格式符合要求。论文正文不少于2万5千字,其中综述局部应占总篇幅的1/4左右。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英文 文献不少于20篇。六、需阅读的主要文献序 号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数量要精,水 平要高,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档案中,按二级学科分别排列)作者或出版单位1用材林经理学-定量方法.范济洲等译.199L克拉特

15、J. L.等. 中国林业出版 社.2Forest Mensuration. Cuvillier Verlag, Gottingen. 1997.A. von Laar andA. Akca.3Remote Sensing and Image Interpretation (Fourth Edition). 2000. John WileyT. M. Lillesand& Sons, Inc.and R. W. Kiefer.L . S . Davis,4Forest Management (Fourth Edition).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1.K. N. Johnson, P. S . Bettinger andT. H. Howard.5Modelling Forest Growth and Yield. CAB International. 1994.J. K. Vancla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