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48662781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生态学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713研究生部制表填表日期:2006年11月23日修订日期:2012年09月26日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研究生导师(博导注明)1全球变化生态采用多尺度、多途径定量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动 态以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适应机理,重点研究森林生态系统 碳、氮、水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适应和反应机理,探索 森林碳增汇的理论和应用技术,为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提 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王传宽 国庆喜 王晓春 王凤友 杨国亭2生态系统生态以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以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能

2、量利用、养分循环、水分循环研究为中心,着重研究生态 系统各组分间相关性及对各种干扰的响应,探索生态系统的 低耗高效、系统自稳定的维持途径,为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 管理提供理论基础。王传宽 牟长城 崔晓阳 郭忠玲3林火生态重点研究林火预测预报、森林火行为、计划用火、生物防火、 林火对森林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林火调控理论 与技术,为加强我国重点林区森林火灾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与 技术。邸雪颖4恢复生态主要研究人工林生态系统建立与培育、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与维持、天然林生态系统的保育和可持续经营、城乡林业生 态系统的建立以及种苗培育等理论与技术。金光泽 刘彤 蔡体久 高大文 李永峰二、培养目标与学

3、制及应修学分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1 .系统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对本学科的研究进展和开展趋势有全面的了解,并熟 悉相关学科的重要理论和技术。2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作出创新 性的成果。3 .胜任本学科高校讲师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所承当的教学和科研任务。4 .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5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学制:全日制博士生36年,基木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应修学分:12-15学分其中 必修:11学分选修:2-6学分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

4、座、学术报告等)注:1、基础课课即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1-2门,按一级学科范围设置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学分开课学科主管学院任课教 师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公共课第一外国语(英、日、俄)秋季644外语学院考试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专家系列讲座)秋季322人文学院考试基础课B07101201生态学进展1483生态学科生态研究中心王传宽考试专业课B07101202应用生态学1322生态学科生态研究中心牟长城考试选修课B07101204土壤生态学1322生态学科生态研究中心崔晓阳考查B07101205全球变化1322生态学科生态研究中心牟长城考查B07101206生态模型1322生态学科生态研究中心

5、国庆喜考查B07101207现代林火综合管理1322生态学科生态研究中心邸雪颖考查B07101203碳汇林业理论与技术1322生态学科生态研究中心王传宽考查必修 环节协助导师指导教学实践20学时以上不计学分,学科负责组织、考核参加学术活动6次,主讲学术报告和前沿讲座4-5 次不计学分,学科负责组织、考核2、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课1-2门,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中期考核前必须完成,构成辩论的必备条件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论文进展检查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时间、内容、标准及公开论证方式等)时间:开题报告一般应在第二学期中期之前

6、完成。内容:开题报告内容应就课题的来源、选题依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 可能的创新点与难点、时间安排、科研条件等实施方案以及可行性作出论证。标准:开题报告要有详尽的文献综述,文字不少于8000字,阅读和引用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 至少30篇为外文文献。论证方式:(1)开题报告应在学科范围内集中、公开进行。学科点所在学院组织5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 组成考核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开题时应吸收有关老师和研究生旁听。跨学科课题应聘请有关学 科的专家参加。(2)开题报告经考核小组审议通过后方能进入论文阶段。未通过者,应在3个月之内补做开题报告。 仍未通过者,按博士生中期考核

7、有关规定处理。(3)开题报告通过后,原那么上不能随意改题。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由博士生提出书面申请,导 师签署意见,经学院负责人同意后再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报研究生院备案。中期考核和论文进展检查的要求:(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时间与考核内容: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第三学期初,结合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对博士生进行中 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情况、科研能力、外国语水平、论文开题报 告及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衡量,并进行学科综合考试。中期考核的组织和实施:中期检查由学院组织实施。各学院应建立由导师参加的35人检查小组, 负责本学科中期检查的考评工作。博士生要着重对论文工作

8、进行阶段性总结,阐述已完成的论文工作内 容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论文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尤其对与选题报告内容中不相符的局部进行重点 说明,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需继续完成的研究内容进行论证。导师对博士生中期检查情况给出评语, 评语包括对已有工作的评价以及对计划的完成情况、博士生表现和今后工作的评价。检查小组对博士生 中期检查给予评定,并填写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报告情况表。在中期检查中,专家组认为确有创 新、有可能成为优秀论文的学位论文,应予以重点关注。对于中期检查评定不合格者,应对该博士生提 出修改要求,并在半年后再次进行复查。没有进行论文中期报告的博士生,不能进行论文辩论。五、科研能力与水平

9、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熟练地检索、阅读本专业的中、外文资料,能够很好地分析、评价和利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 的中外文资料,不遗漏重要文献。研读与所涉及的研究方向有关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上的 重要文献以及导师指定学习的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学科的开展前沿状况。具有独立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独立寻找或提出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科学问题,正确确 立自己的突破方向、研究路线和工作方法,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和完成有一定难度的系列研究工作。 论证严密,结果可靠,并能形成较高水平的原创性学术论文。完成导师布置的其他研究任务。掌握学术规范,熟悉相关的研究方法,掌

10、握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不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发 现、观点、数据、材料相混淆,尊重他人成果,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富于学术勇气和学术敏感性,敢于向有重要意义的难题挑战;具有较强 的把握问题的能力,在研究中能够做到问题集中、突出,主题明确、具体;学术兴趣广泛,善于学习、 吸收并综合各方面的知识;表达能力较强,能够在本领域国际主流刊物(SCI收录)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资格要求:按时完本钱方案规定的学习任务,并顺利通过学科综合考试,成绩到达优良。学位论文内容必须是生态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范畴。攻读

11、学位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如 是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只能是其正导师)发表论文2篇(其中SCI刊物1篇)。同时要满足如下要求: (1)中文论文发表的刊物为本学科所要求的A+类核心期刊(参见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 究报告);SCI论文发表在本研究领域主流刊物影响因子在0.6以上的期刊;(2)论文内容必须是 学位论文研究内容或其中一局部;(3)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必须为;(4)论文以见刊为准。攻读学位期间,必须发表学术报告(以海报为准)4-5场,参加校内外学术报告至 少6场,并需有详细的报告会记录。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和导师一起在学位论文

12、原创性声明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内容要求:掌握与论文相关的前沿研究动态,没有遗漏重要文献,能反映出作者熟练检索、阅读、分析、 评价和利用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的能力,能反映出作者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门知识。选题为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研究主题明确、问题集中、方法合理正确、 结果可靠、结论正确并有翔实的数据支持;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研究成果到达国内或国际同类 研究的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能反映出作者具有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技术规范要求;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论文结构完整合理、思路清晰、层次清楚、逻辑性强、 写作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楚、图表

13、格式符合要求。论文的论据充分,论证深入。观点有新意, 结论正确并有翔实的数据支持,有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论文实际工作量不少于2学年,论文在5 万字左右,文献不少于100篇,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50篇。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 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千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 明来源。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 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译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 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

14、七、需阅读的主要文献序 号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数量要精,水 平要高,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档案中,按二级学科分别排列)作者或出版单位期刊:Nature: Science; PNAS;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 Ecology Letters; Ecological Monographs; Ecology;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Ecological Appl

15、ications; Global Change Biology;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Journal of Ecology;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Functional Ecology; Ecosystems; Oecologia; Biogeochemistry; Microbial Ecology;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New Phytologist; Plant Cell & Environment; Agri

16、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Tree Physiology;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Plant and Soil;植物生态学报;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 林业科学单行本:1 Chapin III, FS, PA Matson and HA Mooney (2002) Principle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Ecology. Springer-Verl

17、ag New York Inc.2 Lambers, H, FS Chapin III and TL Pons (1998) Plant Physiological Ecology,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3 Landsberg, JJ and ST Gower (1997) Applications of Physiological Ecology to Forest Management. Academic Press, San Diego, California, USA.4| Real, LA and JH Brown (1991) Foundati

18、ons of Ecology - Classic Papers with Commentarie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5 Sala, OE, RB Jackson, HA Mooney and RW Howarth (2000) Methods in Ecosystem Science.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6 Schlesinger, WH (1997) Biogeochemistry: An Analysis of Global Change. Academic Press, San D

19、iego, California, USA.其它说明:提前毕也要求:对于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研究生,除了满足上述正常毕业要求之外,同时还必须到达:攻读学 位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如是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只能是其正导师)在本研究领域SCI主流刊物 上发表影响因子在0. 6以上的论文2篇。附件1博士研究生培养程序第一学期内容制定培养计划与当代中国英语基础课专业课1要求见有关文件成绩 分以上成绩分以上备注本学期内第二学期内容科学研究专业课2学术报告、前 沿讲座1学科综合考试要求在本专业重要学术刊 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讨论,报告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 学科前沿动态和文献、研究能力备注综合考试前12

20、次不合格者不补考,退学第三学期内容科学研究学术报告、前沿 讲座2开题报告论文进展检查课题研究要求在本专业学科级刊物 上发表学术论文讨论,报告综述、导言、提纲参加导师的课题备注辩论前至少2篇12次开学初期中亦可结合论文进行第四学期内容科学研究学术报告、前沿 讲座3论文进展检查课题研究教学实践要求在本专业学科级刊物 上发表学术论文讨论,报告突破重难点,写成单篇 论文发表参加导师的课题备注辩论前至少2篇12次期中亦可结合论文进 行第五学期内容科学研究学术报告、前沿 讲座4论文进展检查课题研究论文全面审查 (预答辨)要求在本专业学科级刊物 上发表学术论文讨论,报告初稿参加导师的有 关课题研究备注辩论前至少2篇12次期中期末第六学期内容科学研究修改学位论文学位论文评阅申请辩论辩论要求在本专业学科级刊物 上发表学术论文备注辩论前至少2篇辩论前两个月辩论前三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