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2.3 数轴同步练习2 (新版)苏科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759994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上册 2.3 数轴同步练习2 (新版)苏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2.3 数轴同步练习2 (新版)苏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上册 2.3 数轴同步练习2 (新版)苏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上册 2.3 数轴同步练习2 (新版)苏科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3 数轴(2)一、选择1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44 C58 D2已知有理数a,b在数轴上表示如图,现比较a,b,a,b的大小,正确的是 ( ) Aabab Babba Cbaab Dabba3一个点从数轴上表示3的点开始,先向左移动a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b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表示的数是 ( ) A3a +b B3+ a + b C3+ a + b D3a + b4已知数轴上一点A,一只蚂蚁从A出发按某一方向爬了4个单位长度到原点,则点A所表示的数是 ( ) A4 B4 C4 D85将一刻度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在数轴上 (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 cm),刻度尺上的“0” 和“l5”

2、分别对应数轴上表示36和x的点,则 ( ) A9x10 B10x11 C11x12 D12x”或“”填空:(1) 12 0;(2) 3 3;(3)3 4;(4) 110在数轴上,到点A的距离是5的点有2个,它们表示的数是2和8,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 11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1厘米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 2个整点;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2厘米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 个整点;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2011厘米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 个整点12如图,A点的初始位置位于数轴上的原点,现对A点做如下移动:第1次从原点

3、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至B点,第2次从B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至C点,第3次从C点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至D点,第4次从D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至E点以此类推,这样至少移动 次后该点到原点的距离不小于41三、解答13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再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5,0,2,05, 14一个点到原点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另一个点到原点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这两个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这两个点表示的有理数的和多少?15下表是2014年某日我国几个城市的平均气温:(1) 把各城市的平均气温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连接起来;(2) 借助于数轴思想,青岛的平均气温比大连高多

4、少?16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请回答:(1) 将点B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三个点所表示的数谁最小?(2) 将点A向右移动4个单位后,三个点所表示的数谁最小?(3) 将C点向左移动6个单位后,这时B点所表示的数比C点表示的数大多少?(4) 怎样移动A,B,C中的两个点,才能使三个点表示的数相同? 有几种移动的方法?17如图,在数轴上有一条可以移动的线段AB若将线段AB向右移动,使得点A移动到点B处,这时点B对应的数是18;若将线段AB向左移动,使得点B移动到点A处,这时点A对应的数是6如果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求: (1) 线段AB的长度为多少厘米? (2) 起初点A,B对应的数分别

5、是多少?参考答案1B 2C 3A 4C 5C 6C 7右边 左边 82,1,0,1,2 9(1) (2) (4) 103 111或2 2或3 2011或2012 12281314这两点表示的有理数可能是2,3,当一点为2,另一点为3,和为1;当一点为2,另一点为+3,和为1 15(1) 12962516 (2) 青岛的平均气温比大连高7 16(1) 因为点B 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B点表示的数是5,又 A点表示的数是4,C点表示的数是3,所以在A,B,C三点中B点表示的数最小; (2) 因为点A向右移动4个单位后,A点表示的数是0,又B点表示的数是2,C 点表示的数是3,所以在A,B,C三点中B

6、点表示的数最小; (3) 因为点C向左移动6个单位后,C点表示的数是3,又B点表示的数是2,所以B点所表示的数比C点表示的数大1; (4) 有3种移动的方法,方法:A点不动,将点B 向左移动2个单位,将点C向左移动7个单位;方法:B点不动,将点A向右移动2个单位,将点C向左移动5个单位 点拨:对于(1),(2),(3)问题只要按要求动手操作一下就很容易解决;而第(4)小题A,B,C三点移动两个点,说明有一点不动,所以需要分三种情况讨论,从而有3种移动的方法分类思想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思想,分类的关键是掌握“不重不漏”的分类原则,它能使思维变得更加严密,考虑问题更加全面 17(1) 由题意可知线段AB的长的3倍是表示6的点到表示18的点之间的线段长,由(186)3=4,得线段AB的长度为4厘米 (2) 因为线段AB的长度为4厘米,所以由6+4=10,184=14,得起初点A 对应的数是10,点B对应的数是1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