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张云志.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628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张云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张云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张云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张云志.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部桎洚贺卷太 #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系 另 IJ: 会计学院 专 业: 会计 作 者 : 张 云 志 导 师: 刘 大 贤 教 授 完 成 曰 期 : 2 0 0 5 年 3 月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 重声明:今所呈交的 “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 付策 ” 论文是我个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 我所知,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 他人己 经发表 或撰与 的内容和科研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或其他教育 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作者签名 .旅土知 日期: 对 年 3

2、月 /JT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木人完全 r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冇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杳阅、借阅或网络索引:学 咬nj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作 者 签 名 : 师 签 名 : 曰期 : 年 3 月 日 内容提要 内部审计是根据组织的内在需要而设立的,作为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已 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健全内部控制、严肃财经纪律、改 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我国内部审计自成立以来,虽然在完 善企业经营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

3、是由于起步较晚,在实际工作中仍然 面临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而与此同时,随着企业自 身的发展以及社会各界的要求越来越需要企业重塑监督更加有效、职能更加全 面的内部审计机构,所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内部审计必须把握 机遇,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 首先,从内部审计定 义变化入手,分析了新时期条件下内部审计所应具 备的职能。 其次,通过比较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状况,着重分析了影响我国内部审计 发展的原因。 第三部分,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和措 施,即内部审计一方面应当按照企业内部经营发展的要求,积极扩展

4、审计职能 范围,加强与公司治理的结合,逐步转变为 “ 以服务为导向 ” 的审计类型;另 一方面,企业需要为内部审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本文的第四部分,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探讨,并提出 管理审计将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对策 ABSTRACT Internal auditing is established as the interior reqiurement of the enterprisesand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modem enterprise institutions, which

5、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enterprises5 management and economical benefits. It has been twenty years since the internal auditing institution was put into effect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During the two decades, we have 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and we also have found many difficu

6、lties and problems in our practice, which hav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functions of internal auditing.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s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he public,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internal auditing. It shows great vitality and a vast developi

7、ng space.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our parts: At first, the changing definition of internal audit are analyzed and the function of internal auditing in the new period should be put into effect. Second, the reasons for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auditing in China are given through comparing

8、 the situation of internal auditing in China with the foreign countries. Then,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the measures for solving these problems are put forward. The enterprises should actively broaden the function fields of internal auditing and gradually turn the current internal auditing into

9、 service for management guiding audit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enterprises need to provide internal auditing with good working circumference.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in the fields, we can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s internal auditing in China, and we can believe that

10、internal auditing in enterprises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Key-words: Internal Auditing Function Solution 序 g . 1 (一)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二) 本文研究范围与目标 . 1 (三)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 . 2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一、 内部审计的产生及内部审计定义演变的启示 . 1 () 内部审计的产生 . 1 1. . 内部管理的需要 . 1 2外部的压力 . 1 (二)内部审计涵义变化的启示 . 2 1. 国际内部审计定义的演变 . 2 2.

11、我国对内部审计的相关定义 . 3 3. 新时期对内部审计的新要求 . 4 二、 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状况综述 . 5 (一) 国外内部审计发展状况 . 5 1. 国外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简史 . 5 2. 国外内部审计模式 . 6 3. 国外内部审计的管理体制 . 7 (二) 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状况 . 8 1.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产生 . 8 2.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 . 8 (三)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 . 9 1. 我国内部审计与国外存在的差异 . 9 2. 我国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0 三、 完善和发展内部审计建设的对策探讨 . 15 (一) 国外内部审计

12、的发展经验借鉴 . 15 (二) 完善和促进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 . 15 1. 剥离内部审计中的国家审计职能,确立内部审计主要发展方向 . 15 2. 转变观念,认清内部审计的建立是源于 “ 需要 ” . 16 3. 优化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环境 . 16 4. 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 18 5. 加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结合 . 18 6. 拓宽内部审计领域,实现内部审计内容的突破 . 19 四、 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展望 . 21 (一) 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要向 “ 服务导向型 ” 转变 . 21 (二) 企业内部审计应服从于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目标 . 21 (三) 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

13、需要向多方面延伸 . 22 (四) 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趋势 . 22 (五) 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重点 . 22 1. 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 23 2. 管理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 24 3. 在我国广泛开展管理审计可行性分析 . 24 结论 . 25 目录 蹄 . 26 参考文献 . 27 序言 近些年来世界上一些知名企业,诸如 “ 安然 ” 、 “ 世通 ” 相继破产与倒闭,引发了社 会各界对现行的企业监管机制的质疑。而内部审计在 “ 世通 ” 案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引起了人们对内部审计职能的重视。 2002年美国政府相继颁布了萨班斯一奥克斯莱法 案、 2002年

14、公司与审计义务、责任及透明度法案等一系列法案。新的标准为内部审 计搭建了一个全新的舞台,成为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角色,并把其推到了完善公司治理的 前台。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公司治理不可或 缺的一个环节;它是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而发展的,作为现代科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力 量,对于协助并服务于企业管理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我国自 1983年利用行政手段在企业内部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己有 20多年的历史。在 这20多年的实践中,我国内部审计得到了迅速发展,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遇到了 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在近几年来,政府审计以及独立审计在社会公众的

15、关注下, 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与其相比,内部审计却处于发展缓慢的态势。面对新的发展时期, 学术界一直在就内部审计发展的未来动向进行积极地探讨。 时现、施建军在在现代企业内部治理审计探讨中提出要重塑内部审计的目标和 拓展内部审计的内容与范围,将内部审计与企业治理紧密结合起来,以此促进公司治理 的进程,实现管理审计向治理审计的过度。张建军认为, “ 现代内部审计活动实际上是 管理的延伸。未来发展的趋势将要求内部审计在全面协调的情况下实现其覆盖面 ,在管 理中发挥主要的协调作用。 ” 如何更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管理 职能,对这方面的内容的做必要的探讨与研究是务实的,也是具有极强的

16、现实意义。 通过借鉴国外内部审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找出解决实际问 题的有效途径。据此,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强有力的监督、服务职能,对促进企业长远、 健康地发展都有着深远意义。 (二) 本文研究范围与目标 笔者把研究范围定位在我国企业内部,因为笔者认为不论过去和将来企业内部审计 的发展对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对过去二十年的企业内 部审计的 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与分析,才能对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切合实际的回答。自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以来,现代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只属于起步阶 段,且发展不平衡;而国际内部审计的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在速度、深度和广度上

17、较之我 国要更深、更广。研究国际上的发展,目的是着眼于对我国的启发和运用;而借鉴和学 习国际先进经验,必须了解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发展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 的研究范围包括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及其成果,也包括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及其现状。 同时,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 ,应当协助管理当局更好地履行管理责任,实现 有限资源的优化组合和优化利用,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获利能力,改善业务水平的目 的,更为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本文研究的目标即,通过更深入地认识内部审计及其 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寻求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对策,充分发挥其在公司治理中 “ 服务于 管理 ” 的作用。 (三) 本文研究的思

18、路、方法 本文从内部审计近年来的定义演变入手,分析了新时期下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职能要 求。随后,通过对国外先进国家内部审计发展状况的分析,找出了我国内部审计在近二 十年来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由。对影响内部审计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详细探 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最后对目前学术界一直关心的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进 行了必要的分析与展望,且提出了本人的观点,即要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扩展内部 审计职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管理,积极促进管理审计的发展。 本文主要是采用了文献研究、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内部审计的产生、发展以 及效果做了较全而的阐述,突出了它在公司治理的作用;注重企业内部审 计

19、的历史变迁 , 运用历史分析法,对国内外企业内部审计总结其演变的一般规律,分析总结了影响内部 审计发展的诸多因素;通过运用分析比较方法,找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并为我国企业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利于内部审计的今后发展提供参考。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本文的创新在于,直接从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入手,找出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主线: 内部审计要服务于企业管理,进行风险控制,最终帮助企业实现目标。基于服务于企业 管理的思路,本文紧紧围绕如何完善内部审计,以更好地服务于公司治理的目的,从多 方面对 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内部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内部 管理控制的需求

20、。由此,本文提出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以及建 立与优化企业文化来完善内部审计的职能。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昭示出内部审计发展 的主流方向。 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在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状况进行分析时对其中一些问题的 研究和论述还不够深入;另外,由于条件所限,本人未能深入企业对某一具体问题实施 调研,进行案例分析。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内审工作的实际状况 继续研究。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内部审计的产生及内部审计定义演变的启示 内部审计是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营管理和控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 的,并且是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经济监督和经营管理

2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 内在需要而逐步完善起来的。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一个独立职能部门,通过对组织内部 各种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来确定其是否遵循了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 符合既定标准、是否有效地和经济地使用了资源、是否正在实现组织的目标,并据此对 所审查的活动组织内成员提供分析、评价、建议和咨询,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履行其职责。 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部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而 且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对内部审计职能要求也在不断的深 化。 (一)内部审计的产生 一般都认为,现代内部审计产生于 20世纪初期,直到 20世纪 40年

22、代得到蓬勃发 展。企业开展的内部审计是内审人员按照管理当局的安排,去检查企业内部各个责任中 心负责人的经济责 任履行情况。内部审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企业规模的扩大化,经营 业务复杂化,管理层次多样化,生产经营地点分散化。 导致内部审计产生的因素大致 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内部管理的需要;二是外部的压力。 1. 内部管理的需要 随着企业业务的日益复杂化,规模不断扩大,由于控制跨度的不断增大,企业所能 施加的控制力也开始减小。企业需要通过管理控制系统,以鉴定各项方针政策、规章制 度和业务程序得到贯彻执行;企业需要随时了解财产物资是否得到恰当的保管和利用, 职工是否有效率地进行工作,现行的内部控制系

23、统是否充分起作用,汇报的情况是否属 实。因此,管理当局就需要分派具有分析能力,特别是能够分析控制系统并做出客观评 价的专业人员来检查各种业务并向自己报告。如此,内部审计就产生了。它是出于内部 管理的需要,由管理当局授权执行的审查、监督活动。 2. 外部的压力 所谓的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外部审计和社会给企业的压力,另一种是政府法令的 要求。外部审计要审查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与可靠性,需要在审计之初对内部控制系统 进行评审。企业为了减少外部审计工作量,降低外部审计费用,企业愿意 建立和健全内 萧英达、张继勒、刘志远著:国际比较审计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年, 526 529页。 部审计制度 ,为缓

24、解社会压力,企业需要努力改善经营管理,承担社会责任。此外,国 家政府为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迫使企业管理当局重视内部审计,必须建立相应的 内部审计机构,所以内部审计除了作为管理工具之外,还可间接地满足政府的各种监督 的需要。 相比之下,笔者认为前 一 种因素是导致内部审计的产生的主要原因。事物的发展 主要是靠内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企业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完全是出于内在的需求。特 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立于不 败之地,必须要有一个贯彻企业最高管理当局方针和策略的内在制约机制,对企业自身 及其各部门的经济行为进行自我控制、约束和协调,使其切实履行应负

25、的受托经济责任, 企业的内部审计就是保证这 一 制约机制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的科学管理系统 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在企业内部建立的一整套自我调节和制约的 系统。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企业顺利运行,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保证。强化 企业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提高竞 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内部审计涵义变化的启示 内部审计是随着审计实践的不断发展与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而逐步演变的,每 一阶段有关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都反映出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以下从国际和我 国国内分别对内部审计的定义的内容上加以阐述与比较。 1. 国际

26、内部审计定义的演变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自其成立以后共发表过 7个内部审计的定义。 1947年在内 部审计职责说明中首次发布了内部审计的定义: 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审查财务、会计 和其他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它为管理提供保护性和建设性的服务,处理财 务与会计问题,有时也涉及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 这一概念将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定义 为审査财务、会计和其他经营活动,将内部审计的工作性质定义为独立的评价活动,同 时这一定义还首次提出了内部审计为管理服务的思想。十年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对内 部审计的定义进行了修改,认为 “ 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审查财务、会计和经营活动基础上 的独立评价活动。它为管理提供

27、服务,是一种衡量、评价其他控制有效性的管理控制。 ” 新定义删去 了第一次定义中不确定的和累赘的内容,引入了管理控制的概念,提高了内 部审计的地位。而后,随着经营审计的广泛开展,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地位又得到提高。 1971年,协会又对内部审计的定义进行了修改,新的定义为: “ 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审查 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并为管理提供服务,是一种衡量、评价其他控制有效 性的管理控制。 ” 这一定义最显著的特点是取消了 “ 建立在财务会计基础上 ” 的表述, 预示和反映了内部审计从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的方向发展。 1978年,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把内部审计定 义 为:

28、“ 组织机构内部所建立的独立评价职能,它以审査和评价各类活动的形式为该组织 机构服务。 ”1981 年,内部审计师协会在明确内部控制概念之后,为反映不断发展的内 部审计活动,在其修订的内部审计职责说明书中,对内部审计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 阐述: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机构内部所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它的职能是检查 和评价其他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 ” 。 1990年,内部审计师协会修订的内部审计定义为: “ 内部审计是一个机构内所建立的独立评价职能,它以审查和评价各类活动的形式为该 组织机构服务。其目标是帮助机构的成员有效地担当起他们的责任。在这方面内部审计 向他们提供分析、评价、介绍、建议和有关被

29、审查活动的信息。其审计目标包括在合理 的成本内提高控制的效率。 ” 而到了 1999年,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给出的最新定 义是: “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建议活动,旨在增加机构的价值,改善机 构的经营。它通过建立系统、合规的方式进行评价,以及通过提高机构风险管理、风险 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率,从而帮助一个机构 达到其所制定的目标 ” 。 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修订本)对内部审计 的定义作了如下描述: “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机构 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 治理程序进行

30、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机构实现它的目标。 ” 新定义删除了 “ 组织内部 ” 和 “ 评价活动 ” 两个词,提出了内部审计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服务,并将内部审计的工作 范围定义为 “ 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 ” ,反映了内部审计的发展 趋势和客观要求。也 就是说,内部审计应协助管理当局更好地履行管理责任,实现有限 资源的优化组合和优化利用,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获利能力,改善业务水平的目的, 更为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从以上定义变化可以看出,国际上关于内部审计服务于公司治理的要求越来越强 烈。 2. 我国对内部审计的相关定义 在内部审计准则出台以前,我国没有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内部审

31、计定义。理论界众 说纷纭,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 我国著名的审计学者徐政旦和朱荣恩也曾对内部审计 做过如下的定义, “ 内部审计是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在单位内部设置独立的审计 机构和专职的 审计人员,根据有关的法规、制度,釆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单位的财 政、财务收支及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检查和评价,提出报告并 作出建议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 内部审计准则的出台为内部审计理论界提供了一个可 以参照的定义。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指出, “ 本准则所称内部审计,是指组织 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 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

32、织目标的实现。 ” 可以说,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 的定义既借鉴了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先进成果,又充分考虑了我 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现实 状况,具备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实务中的适用性。 徐政旦、朱荣恩:现代内部审计,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7年, 12页。 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将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义为 “ 保 证和咨询 ” ,这里所说的 “ 保证 ” 是指对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进行独立评 价、客观地审查证据的活动。如对组织进行的财务审计、绩效审计、控制系统充分性和 有效性的审计等审计活动。此外,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还特别强调了内部审计的咨询职 能,使内部审计更加侧重

33、于经营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控制等方面的服务。国际 内部审计的服务领域为 “ 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 ” ,强调了总体管理概念,把总体 管理控制系统与组织的长远目标联系起来;把达不到目标与可能产生的风险联系起来, 更加符合现代管理的思想,同时也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内部审计 实务标准将内部审计的职责定义为 “ 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 ,突出了内部审计要为本 组织目标的实现服务,这就把内部审计定位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更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 的开展。这些是新定义最具有特点之处,它额外强 调了内部审计的服务导向作用,同时 也昭示了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趋势。 相比之下,我国内部审计职能

34、未引入 “ 咨询活动 ” ,究其原因是我国内部审计发展 的历史比较短,内部审计的职能还主要停留在监督和评价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 上,还未真正实现从 “ 监督导向型 ” 向 “ 服务导向型 ” 的转变。而且,我国只是将内部 审计的对象规定为 “ 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 ” ,未引入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最新理念。随着 我国经济改革深入,企业将越来越加重视内部审计的职能与作用,内部审计将从最初的 查错防弊的辅助性角色转变为全面 “ 服务于企业管理 ” 的重要职能 部门。 二、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状况综述 我国内部审计虽然在近 20年来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却因种种原因停滞不前。造成 以上情况的因素很多,为了更

35、加明确,笔者希望通过与国外内部审计发展状况进行比较, 找出差异,并对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国外内部审计发展状况 1. 国外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简史 国外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内部审计主要以保护企业财产,查错防弊为主要目标。 进入 20世纪,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国家的 企业组织规模进一步扩大,管理层次和经营业务日趋复杂化、多元化,一些资本集中, 规模宏大的跨国性集团公司相继诞生,面对经济环境和经营条件的变化,企业最高管理 当局已无法像过去那样对经营管理状况进行经常性的直接监督检查,不得不依靠各级管 理人员所

36、做的口头报告或是呈送的各种信息资料,这些间接获得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 企业既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指示是否有效地贯彻执行,各级管理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 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究竟如何,企业财产是否安全完整 ,管理当局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显 示出极大的疑虑和关注。由于雇佣外部审计人员不能象他们期望的那样对企业的经营管 理和财务状况做出经常性的分析检查,且索取的费用较高。于是一些企业开始设立专门 的内部审计机构,采用最初的巡回审计形式,以揭示在会计记录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核 实分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目的在于查错防弊,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 第二阶段,从 20世纪 40年代到 60年代,内部审计主要是

37、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为 首要目标,以独立评价企业活动为主要内容。 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控制跨度加大的问题更为突出,总公 司深感由此带来的如何 保护企业资产、增强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严重性,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对子公司实行有效 的管理控制。很明显,这段时期由于生产技术、销售等经营管理上的失误给企业带来的 损失,可能要比由于贪污、盗窃等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要大的多。这样企业迫切需要建立 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并经常地对其进行检查和评价,使其不断完善。而内部审计 部门是这样一个机构的最佳选择。 在此阶段,审计目标由查错防弊转向了评价和检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范围 由企业的会计记录、财务报表扩大到整个企业内

38、部控制系统,内部审计的功能除了 传统 的验证核实以外,还增加了合规性检查、评价两大功能。内部审计师通过对企业内部会 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进行经常性的监督与检查,发现其中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的措 施,这为管理部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一种间接的服务。 第三阶段,从 20世纪 60年代到目前,内部审计以服务于管理为主要发展方向。 20世纪 60年代以后,企业的最高管理部门对如何合理地利用企业资源,提高经营 效率,及时地发现管理部门在经营方针和策略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都更加关心,他们希望 内部审计师不仅能经常不 断地检查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保证企业的方针政策能在各职 能部门得到贯彻执行,而且能对企业的整

39、个业务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价。同时 还要对包括总经理在内的企业管理部门的工作成绩进行全面的审查、分析和评价。这样, 内部审计人员经常地直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相应的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 查,作出评价,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改进的措施。这个阶段的内部审计,虽然仍将财务审 计作为自己职责的一部分,但更注意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和检查,协助本企业各部门的 工作人员有效地履行各自的职责,内部审计的功能由保护性向建设性发展。 从西方企业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史,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内部审计是随着经济 的发展、企业内部管理层次的增多和控制范围的扩大,基于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与监督的 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管理的需

40、要而不断发展的,它是企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 部审计人员不仅能成为企业高层管理部门进行经济监督的助手,而且也是企业经济管理 工作的参谋。尽管任何外部力量的推动,如政府部门、政府审计等都会对内部审计发展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产生发展的最直接动因则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2. 国外内部审计模式 国外内部审计的建立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内部审计部门受企业董事会或监事会的直接领导,独立于总经理和各职能 部门,并对其进行监督;第二种,内部审计部门受总经理的直接领导,独立于各职能部 门,并对其进行监督;第三种,内部审计部门受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双重领导,独立于各 职能部门。 以上三种

41、模式均考虑了内部审计机构对被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这是内部审计的立足 点。 第一种模式下,内部审计的立足点显然是企业出资者,因此内部审计机构既独立于 总经理,又独立于各职能部门,独立性最强,能够很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第二 种 模式下,由于内部审计受总经理领导,它既要代表出资者对总经理进行监督,又要为总 经理服务,难免会导致这样或那样的负面影响,甚至有时会出现形同虚设的现象。第三 种模式是中庸之道的做法,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笔者以为,内部审计是企业多层次管理经营分权制度的产物,并且内部审计又是企 业内部管理职能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内部审计应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组成部分, 而且内部审计部门应架构在企业内部。由于内部审计是对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分公司 进行监督,并且为最高管理当局服务。因此第一种模式有着特殊的立场。这种模式的 推 行在保证做到:内部审计业务由最高管理当局委托并授权;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由最高 管理当局委派;内部审计部门的经费核算不受其他部门牵制,尤其不受财务部门的牵制 ; 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参与所要审计的业务活动等前提条件下,这种模式下的内部审计的独 立性可以得到保证,并且审计效果是可观的。 在此要特别提到的是审计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西方国家中, 普遍在企业中采用此种形式,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的一个常设委员会,向董事会提交报 告,它一般由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