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29184 上传时间:2021-09-27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48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doc(8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二章 城镇体系规划4第三章 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18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20第五章 总体布局21第六章 建设用地规划23第七章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9第八章 绿地系统规划34第九章 总体城市设计38第十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38第十一章 旅游规划45第十二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49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规划60第十四章 综合防灾规划62第十五章 沿江发展规划67第十六章 郊区规划71第十七章 近期建设规划73第十八章 远景发展构想79第十九章 规划实施策略与建议80第二十章 附 则85第一章 总 则第1条 修编目的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满

2、足镇江市未来发展的要求,促进镇江市社会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对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0)(以下简称本规划)进行修编。第2条 规划依据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2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4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25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设部)26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建设部)27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28 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2001)29 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210 南京都市圈规划(20022020)211

3、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12 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13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20年)编制要点(江苏省建设厅)214 江苏省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修编要点(江苏省建设厅)215 镇江市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22020)(江苏省规划设计研究院)216 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22020)(镇江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17 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19932010)218 镇江市有关本规划的决定和精神第3条 指导思想31 加快市域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城镇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32 研究解决城市发展的战

4、略性和结构性问题,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背景下,明确城市的空间发展方向、发展形态及发展规模。33 采用多学科合作的方法,把城市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目标溶于规划内容之中;贯穿生态环境理念,把自然山水融合于城市建设中;贯彻经营城市理念,融市场化运作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中,为城市经营创造条件。34 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实现城市空间布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35 应用城市设计原理,塑造城市个性特色,提高城市的可认知程度,使城市形象得到最大化的丰满。36 在妥善处理好近、远期发展关系的前提下,加强本规划的指导性和前瞻性。第4条 规划重点41 与上位规划相协调重点落实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中

5、对镇江的定位和发展要求,以及南京都市圈规划(20022020)对镇江城市发展的指导,协调与苏锡常都市圈规划(20022020)的相互关系等。42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重点从城市形态与交通、产业、用地、空间发展等关系的角度出发,优化城市用地布局,确定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和城市增长空间及发展方向。43 塑造城市空间特色充分利用镇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塑造具有“大江风貌、城市山林、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彰显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品位。44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充分利用交通、港口和旅游资源等优势条件,巩固和壮大现有主导支柱产业;错位发展符合镇江实情、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能的新兴特色产业。并对产业空

6、间布局进行优化,为优势产业提供充裕的发展空间。45 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构筑城市生态与绿地系统,创建适宜的人居环境。46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策略坚持控制远景、架构远期、落实近期的指导方针,提出科学合理的宏观战略、发展规模、建设时序和实施措施等。第5条 规划范围51 市域市域范围为市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52 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市区行政管辖范围,包括京口、润州、丹徒和新区,总面积1082平方公里。53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范围东起大港,西至高资,南起312国道、南环路和沿江公路,北至长江,总面积约360平方公里。第6条 规划期限近期

7、:2002年至2005年;中期:2006年至2010年;远期:2011年至2020年;远景:2021年至2050年左右。第二章 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 城市化发展战略与目标第7条 发展战略强化城市功能,加快发展县(市)城区,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丰富城镇发展内涵,提高市域城镇整体竞争力。第8条 发展总体目标围绕富民强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以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制度创新和民主法制为主要手段,主要依靠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集约经营和规模发展,推进城市化和现代化,确保全市经济健康发展、环境整体改善、社会全面进步。逐步建立起与时代相适应、与现代化进程相匹配,以城市为核心、

8、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第9条 发展水平近期,城市化水平达到55,城镇人口约162万人。中期,城市化水平达到60,城镇人口约184万人。远期,城市化水平达到70,城镇人口约231万人。第10条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近期,人均GDP达到3.0万元,产业结构为5.553.541,财政总收入完成80亿元以上,进出口总额完成24亿美元,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6%,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每百人拥有主线电话50门,恩格尔系数小于42%,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社会保障覆盖率接近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中

9、期,人均GDP达到6万元,产业结构为4.551.544,财政总收入150亿元以上,进出口总额完成42亿美元,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每百人拥有主线电话60台,恩格尔系数小于40%,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000元。远期,人均GDP达到12万元,产业结构为1.549.549,财政总收入320亿元以上,进出口总额达到108亿美元,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35%,每百人拥有主线电话

10、70台,恩格尔系数小于35%,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社会保障覆盖率接近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6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0元。第二节 城镇等级规模与功能定位第11条 城镇等级规模中期,形成1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和38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远期,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个小城市和27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表21:城镇规模等级规划(中期)规模等级城镇数(个)人口规模(万人)城镇名称50100万人191镇江市区2050万人128丹阳市区1020万人228扬中市区(12万)、句容市区(16万)25万人1021镇江:辛丰、宝埝、上党 丹阳:吕城

11、、新桥、皇塘 扬中:新坝 句容:宝华、后白、茅山2万人2916镇江:3 丹阳:15 扬中:1 句容:10个合计42184表22:城镇规模等级规划(远期)规模等级城镇数(个)人口数(万)城镇名称100万人以上1105镇江市区2050万人257丹阳市区(35万)、句容市区(22万)1020万人115扬中市区(15万)35万人1136镇江:辛丰、宝埝、姚桥、上党 丹阳:吕城、新桥、皇塘 扬中:新坝句容:宝华、后白、茅山13万人1618镇江:1 丹阳:8 扬中:1 句容:6个合计31231第12条 城 市121 级别一级城市镇江;二级城市丹阳、句容、扬中。122 镇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

12、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城市人口规模:近期80万人,中期91万人,远期105万人。123 丹阳以化工、机械和轻纺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工贸城市。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3万人,中期28万人,远期35万人。124 扬中以电器制造业为基础,生态环境优良的水上花园城市。城市人口规模:近期9万人,中期12万人,远期15万人。125 句容以轻工业为基础、旅游服务业为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城市人口规模:近期12万人,中期16万人,远期22万人。第13条 镇中期,建制镇数量调整至38个左右。远期,建制镇数量调整至27个左右。表23:建制镇设置数量城市名称中 期远 期建制镇目标数量(个)重点中心镇数量(个)

13、建制镇目标数量(个)重点中心镇数量(个)镇江市区(规划区)55丹阳市183113扬中市2121句容市13393合计387277第三节 城镇空间组织第14条 实施区域集聚发展战略,突出重点地域和重点轴带,以城市为节点,以综合交通体系为依托,构建四个城市和两条聚合轴的城镇空间组织体系,即镇江城区、丹阳市区、句容市区和扬中市区以及新宜城镇聚合轴(镇江段)和沪宁城镇聚合轴(镇江段)。第15条 沪宁城镇聚合轴(镇江段)以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高速铁路、沿江高速公路、沿江铁路(镇江至南翔)等构成的沪宁运输通道和沿江运输通道为主要依托,覆盖镇江市域大部分城镇,范围包括:镇江市区(规划区),句容市的宝华

14、镇、下蜀镇、大卓镇和东昌镇,丹阳市区和司徒镇、全州镇、麦溪镇、横塘镇、陵口镇、导墅镇、吕城镇、蒋墅镇、埤城镇、后巷镇、新桥镇、访仙镇、窦庄镇。第16条 新宜城镇聚合轴(镇江段)以镇江溧阳高速公路为主要依托,空间影响范围主要包括镇江市区(规划区)和句容市的白兔镇。第四节 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第17条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171 加强巩固第一产业优化农业结构,以丘陵山区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水平。172 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提升制造业水平;坚持集约经营与规模经营相结合,推进规模经济,工业布局与城镇空间组织相结合,生

15、产力布局重点向各级各类开发园区集中,实现集聚发展。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173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继续深化传统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发展旅游服务、物流、信息、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等行业,超前发展科技教育、信息服务、房地产服务、证券服务、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使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第18条 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181 生态环境建设目标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安全为目标,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实现社会文明昌盛、经济快速发展、环境质量良好、基础设施健全、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

16、清洁、生活舒适便捷、人民安居乐业的宏伟目标。至2006年,全市达到全国生态示范区验收暂行标准要求,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至2015年,全市达到生态市建设指标(试行)要求,建成生态市。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加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的建设力度,到2015年全市各类保护区面积达到市域面积的17。182 环境质量目标保持地面水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域功能类别划分规定的标准,长江市区外江段保持类水体标准,内江力争达到类水体标准,古运河水质达到类水体标准,大运河水质保持优于类水体标准;市区范围内全部建成烟尘控制区,城市和建制镇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环境噪声达

17、到国家规定的各功能区标准。183 环境总量治理目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工业企业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率100;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污水处理率95;城市气化率98;工业集中供热率60%以上;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近期控制在7.45万吨内;酸雨发生频率小于15。第19条 市域空间优化利用191 重点开发空间指城镇发展空间中的城市和重点中心镇以及区域性基础设施发展空间,对这类空间的开发,在建设资金上应倾斜投入,在开发时序上应优先选择。192 有选择开发空间指城镇发展空间中的一般镇。对这类空间不实行鼓励性投资政策,允许其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参与城镇

18、发展自由竞争。193 控制开发空间指农业发展空间中的农村居民点建设空间和生态敏感空间中的旅游发展用地和林地、园地等生产性用地,对这类空间允许有一定的开发活动,但必须对开发类型、开发强度和开发规模进行严格控制。194 禁止开发空间指农业发展空间中的基本农田和生态敏感空间中的城市生态绿地、水源保护地等,对这类空间必须禁止各类开发活动,维持其现状的功能要求,并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不断加以完善。第五节 基础设施协调规划第20条 信息化建设建成覆盖市域的高速通信主干网和宽带用户接入网,各类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近期初步形成城市的信息化框架;中期基本实现城市的信息化;远期全面形成并完善城市的信

19、息化。第21条 综合交通体系211 公路网规划2111 建设完善由沪宁高速公路、南京环太湖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南京常州高速公路、镇江溧阳高速公路和第二过江通道连接线构成的“两纵四横”高速公路主骨架。拓宽改造沪宁高速公路和312国道;实施国、省道高等级化,建设完善104国道、沿江公路、滨江快速路、122省道、340省道、243省道、241省道、238省道、224省道、镇宝公路等,使之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并将224省道(镇句公路)延伸至禄口国际机场,方便镇江与南京航空港之间的直接联系。一般公路建设要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加强城市与乡镇以及乡镇与乡镇之间的交通联系,促进城乡空间网络的合理布局。21

20、12 进一步加强对第二过江通道(五峰山桥位)和扬中泰州桥位两个通道位置及其大桥引线的规划控制。212 航道网规划全面实施江苏省“两纵三横”规划方案和江苏省干级航道网规划,紧密结合全市内河航道的实际情况,建成以长江为依托以及京杭大运河和丹(阳)金(坛)溧(阳)漕河为主骨架的干支相连、东西贯通的内河水运网络。苏南运河镇江段航道由四级标准提高至三级标准,并新建谏壁三线船闸。“两纵三横”联络干线丹金溧漕河镇江段航道由五级标准提高至四级标准。贯通秦淮河水系和太湖水系,按五级航道标准开通秦太运河,勾通南京秦淮河、句容河、胜利河、向阳河、香草河、苏南运河。逐步改善句容河、香草河、九曲河等十条等级航道的技术状

21、况,将各级各类航道建成开放型的网络,加强与相邻县(市)的联系,强化与外省航道的连接,提高航道的通达性。近期重点加快丹金溧漕河镇江段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进程;落实苏南运河由四级提高至三级航道标准和秦太运河开发前期工作。213 长江港口规划高资港区以沿江工业港区发展为主要功能;龙门港区以建设为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公用港区为主;谏壁港区保持现有沿江工业港区的格局;大港港区以海江河联运、水公铁转运的内外贸港区为主;高桥港区为公用港区;扬中外江港区为大型沿江工业港区;扬中夹江两岸港区以货主码头为主。214 铁路规划加速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对沪宁铁路实施电气化改造;加快实施沿江铁路(镇江南翔)建设。建设镇江与南京

22、、苏锡常之间的城际铁路,实现“公交化”运营,并与城镇内部客运系统实现便捷换乘。215 航空港规划近期实施镇句公路延伸至南京禄口机场的快速通道建设;远期规划建设旅游机场。远景南京市及南京都市圈第二机场的选址,要充分考虑镇江的发展要求。第22条 供水、排水与防洪系统221 供水实施区域供水。2211 供水水源均采用长江水,控制征润州、龙门、孩溪和扬中等四个水源集中取水口。2212 水源地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指以取水口为圆心、半径100米的水域范围。一级保护区内严禁捕捞、停靠船只、游泳和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并由管理单位设置明显的范围标志和严禁事项的告示牌。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指取

23、水口的上、下游各1000米范围内的水域。二级保护区内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废渣,不得设立有害化学品仓库、堆栈或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不得施用药效持久性或剧毒农药,不得从事任何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指取水口的上、下游2000米范围内的水域。准保护区内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并按一级排放标准执行。2213 供水分区全市分西区、中区、东区三个区域供水范围。西区范围包括镇江市区西部、主城以及句容市域,供水规模为110万立方米/日;中区范围包括镇江市区的东、南部和丹阳市,供水规模为90万立方米/日;东区范围

24、为扬中市域,供水规模为20万立方米/日。市域总供水规模为220万立方米/日。2214 区域水厂22141 西区两座水源厂:金西水源厂,规模为60万立方米/日;龙门水源厂,规模为90万立方米/日。三座区域水厂:金山净水厂和金西净水厂,合计规模为70万立方米/日,联合供水。句容市第二水厂,规模为40万立方米/日。22142 中区一座水源厂:大港水源厂,规模为180万立方米/日。两座区域水厂:大港净水厂,规模为20万立方米/日;丹阳净水厂,规模为70万立方米/日。22153 东区一座水源厂:扬中水源厂规模为20万立方米/日。一座区域水厂:扬中净水厂,规模为20万立方米/日。222 污水处理采用集中式

25、处理,镇江城区规划七座污水处理厂,规模约66万立方米/日;句容市、丹阳市、扬中市各规划一座污水处理厂,规模分别为15万立方米/日、20万立方米/日和5万立方米/日。乡镇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规模1万立方米/日以下。农村居民点污水预处理后综合利用。223 防洪排涝标准镇江城区防洪标准采用100年一遇,区域排涝标准采用20年一遇,远期力争达到50年一遇。扬中市长江干堤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城市排涝标准近期为20年一遇,远期达到50年一遇;太平洲全岛排涝主要靠抽排,标准为1020年一遇,远期全面达到50年一遇;丹阳市区、句容市区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区域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第23条 能源系统23

26、1 变电所规划近期,扩建220KV石桥变、窦庄变,主变容量均为120MVA;新建220KV城区变,主变容量为180MVA。中期,扬中建设第二回路220KV石桥普庆线路;丹阳新建220KV导墅变,主变容量为120MVA;句容新建220KV下蜀变,主变容量为120MVA。远期,完善电网功能、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扩建220KV城区变、五州变,主变容量均为180MVA;扩建220KV导墅变,新增主变容量为120MVA;新建上党500KV变电所。232 燃气规划实施国家“西气东输”工程规划,以天然气逐步替代人工煤气。在镇江城区以南设一座一级天然气门站,主要满足镇江城区的天然气调峰以及转供句容和扬中用气的需

27、要。天然气国家主干管线沪宁段管径为DN1000,压力为6.00Mpa;由一级门站铺设次高压干管,管径采用DN300DN600。其它区域采用中压环网,一般建制镇采用支状网络。第六节 区域空间管治协调第24条 区域管治协调市域分为平原区、丘陵区、沿江区三个分区,分别制定分区管治协调规划。在行政协调的基础上,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应运用市场机制,推进共治共管,共建共享。241 沿江区沿江区包括:镇江市京口区、润州区、新区和丹徒区沿江各镇;扬中市全岛;句容市下蜀镇和宝华镇;丹阳界牌镇、后巷镇、新桥镇。加强区划调整后城区空间发展的整体协调;以工业集聚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调控城镇合并

28、。深化沿江开发战略,重点形成以滨江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和制造业基地。加强镇江港与上海港群、沿江其它港群的协调,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沪宁高速铁路、润扬长江大桥等新建区域大通道与城镇对外交通的衔接。242 丘陵区丘陵区包括:镇江市丹徒区上会镇、宝堰镇、荣炳镇;句容市市区、东昌镇、陈武镇、白兔镇、行香乡、郭庄镇、葛村镇、茅山镇、袁巷镇、二圣镇、黄梅镇、大卓镇、后白镇、春城镇、天王镇。充分利用丘陵岗坡地的土地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的蔬菜、副食品生产基地,建设风景林、经济林、防护林相结合的综合性林业体系。调整城镇布局,优化城镇空间,加快丘陵地区的城镇发展,积极引导和推进重

29、点中心镇建设,合理缩并小城镇。加强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适度合理地开发茅山、瓦屋山旅游资源,避免环境负荷过重。加强植被的保护,营造一批生态林,注重解决旱、渍和水土流失问题。243 平原区平原区包括:丹阳市市区、埤城镇、访仙镇、窦庄镇、吕城镇、运河镇、折柳镇、皇塘镇、里庄镇、蒋墅镇、导墅镇、陵口镇、横塘镇、珥陵镇、延陵镇、麦溪镇、全州镇、行宫镇、司徒镇、河阳镇。合理保护耕地面积,巩固农业生产优势,积极推进高效、创汇农业;以丹阳市区为主体,积极发展外向型、高科技产业,进一步发展民营工业;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发展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提升城镇发展水平,优先建设重点中心镇。加强与苏锡常

30、都市圈和上海的衔接。统筹规划城际铁路,处理好与南京、常州之间的衔接。第25条 重点区域管治协调251 沪宁城镇聚合轴(镇江段)2511 长江沿岸地区对长江岸线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开发。在确保防洪安全、河势稳定和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统筹安排长江岸线资源,实现长江岸线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沿江优先安排水源地、跨江通道、排水口、码头、旅游等项目,有条件安排工业仓储项目,其他项目禁止进入;岸线腹地主要安排仓储、工业等用地,并留足发展备用地。重点保护沿江征润洲、龙门、孩溪、扬中等水源地。长江排污口尽量集中,实现入江河道污水达标排放。保护沿江大堤,建设护堤林带。港口集疏运交通应与南京都市圈建设相协

31、调,与城市交通体系良好衔接,实现港城协调发展。2512 沿沪宁交通走廊地区处理好城市空间布局与交通走廊的相互关系;不鼓励一般小城镇发展,积极引导人口、产业向镇江城区和丹阳、句容市区集聚;城镇之间保留绿色开敞空间,避免连片蔓延;沿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等主要干线两侧建设防护林。严格保护沿线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保护谷阳湖和凌塘水库、秦山水库、二圣水库和句容水库,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禁止各类污染源进入保护区。252 新宜城镇聚合轴(镇江段)加强沿线城镇合并,引导城镇沿轴集中发展。加强沿轴城镇和镇溧高速公路接口的联系,改善该地区的对外交通条件,促进该地区的快速发展;加强区域水利设施建设和

32、长江引水工程建设,改变该地区缺水现状,消除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贯彻错位经营的思路,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特色农业。第26条 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261 与南京协调合理发展城镇空间。城镇空间发展应以长江为主轴,充分依托沪宁、宁杭、沿江、宁常、宁环太湖等高速公路和京沪高速铁路、京沪铁路等对外交通线扩展,强化与南京的空间联系。协调建设快速交通网络。应进一步完善并强化与南京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近期内应与南京市协调建设机场直接联系道路,缩短与禄口国际机场的时空距离。着手准备宁镇城际铁路建设,实现城际铁路的“公交化”。协调建设沿江快速通道、宁句快速通道。加强旅游发展的区域合作。与南京统一建设沿长

33、江旅游带,协调建设南京句容环太湖流域的旅游联系通道。加强沿江开发的区域合作。与南京联合发展临江工业;利用南京的技术、人力资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62 与扬州协调统一开发利用资源。减少港口的重复建设和岸线的无序开发,合理布局长江生产岸线和生活岸线。协调开发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和世业洲旅游资源,共同拓展旅游市场。协调设施建设,协调控制第二过江通道。协调内河运输体系的维护与建设,共同保持并促进京杭大运河的繁荣与发展。协调两市城市建设,注重开发利用长江岸线的景观和生态关系,减少对相邻地区的不良影响。促进两市在大型公共设施方面的共建共享。263 与常州协调优势互补,共同培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

34、体化的龙头企业。优化组合以石化、电力、建材和船舶修造为主的基础工业产业群,加强宁镇常地段的系列重化工基地建设。协调茅山省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统一开发利用京杭大运河,共同发展旅游产业;同时加强生态环境整体保护,协调建设山地林网体系。加强交通线路走向、建设标准和时序方面的协调,重点协调京沪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南京至常州高速公路、镇江至溧阳高速公路、南京至环太湖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沿江铁路、宁杭铁路、芜申运河等。合理衔接与常州的城际铁路,镇江、常州城际铁路接口分别位于312国道北侧,奔牛机场西侧。综合利用沪宁运输通道、沿江运输通道,合理组织运输线路,提高禄口国际机场与苏锡常都市圈交通联系

35、的快速便捷度。协调长江岸线利用和沿江地区的开发。加强沿江地区产业布局协调,共同建设沿江基础产业带;处理好港口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共同建设沿江城市带。264 与泰州协调统一协调沿江地区开发建设,与泰州统一推进江苏沿江经济带的建设。扩展两市的旅游发展区域和物流发展区域。共同制定环境保护标准,严格控制入江污染物总量,确保长江沿线类水质标准,保护长江水生态系统;协调建设沿江综合防护林体系。加强镇江与泰州过江通道的综合研究,协调控制扬中泰州桥位。第三章 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第27条 城市发展战略27-1 实施沿江开发战略,进一步凸显镇江的区位、交通、环境和港口等比较优势。27-2 实施城市化战略,以城市

36、为核心,推进城乡现代化建设步伐。27-3 实施城市环境与空间优化战略,整合城市空间资源,塑造山水城市的个性特色。27-4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8条 城市发展目标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南经济强市,清新秀丽、充满灵气和活力的江南名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竞争力明显提升“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人居环境更佳、生态质量上乘特色显著的山水型生态城市。281 经济目标近期市区人均GDP接近苏南平均水平(2007年达到苏南平均水平, 率先达到小康水平);中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远期

37、全面实现现代化。282 社会目标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具有高效运行、功能齐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设施服务体系。283 人民生活目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等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84 城市建设目标建成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个性鲜明的山林城市和滨江城市;建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285 环境保护目标近期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园林城市标准;远期达到生态城市标准,环境保护综合指标优于国家标准。表31: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一览表类别序号名 称单位年 份2001年2005年2010年2020年经济发展1市区GDP亿元22040080018002市区人均G

38、DP万元2.13.57133市区三次产业结构3.256.240.62.554.5431.552.546149.549.5社会发展4城市人口万人71.780911055市区城市化水平717582906千人医疗床位床/千人4.45.06.58.0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6991001008高中入学率60801001009高校毛入学率38404555人民生活10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2430354511人均可支配收入元770014000300006500012人均消费性支出元6235100001800035000城市建设13供水普及率9710010010014燃气普及率86909810015市区人均

39、道路面积平方米8.413.517.524.016人均公共绿地平方米7.458.010.012.317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标台4.16.510.512.5环境保护18集中饮用水源达标率9510010010019污水处理率52.57585952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80.590959821粪便无害化处理率92951001002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9598100第四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第29条 城市性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第30条 城市规模人口(万人)建设用地(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人)现 状71.778.0108.8近 期8088.

40、0110.0中 期91105.0115.0远 期105126.0120.0第五章 总体布局第31条 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由原来的沿江“一”字型发展调整为沿江沿路“T”字型发展。近期重点沿江发展,扩充东西两翼;适度沿路向南发展,拉开主城框架。第32条 城市布局结构城市总体布局结构由原来的“一城两区”逐步优化为“一城两翼”,即主城、东翼和西翼。主城与东、西翼之间以生态绿地、防护绿地相隔,以快速路、主干路相连。32-1 主城北起长江,南至312国道、沿江高速公路、沿江公路,西起戴家门路,东至横山东路的规划控制范围,按85万人、8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总容量规划。构筑北依长江,南山居中,“山、水、

41、城”的城市空间框架。由老城分区(主城核心区)、丁卯分区(丁卯新城)、南徐分区(南徐新城)、谷阳分区(谷阳新城)和南山风景区组成。老城分区:以商业金融、旅游服务为主的城市主中心。由老城区和北部综合旅游区两部分组成。重点塑造具有历史文化和滨江特色的城市风貌。按30万人、2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划。南徐分区:城市次中心。由行政、文化、商务为主的市级公共设施和生活居住构成的多功能复合型新城区。按20万人、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划。丁卯分区:城市东部地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信息服务和生活居住为主的城市新区。重点发展大学城和以光电子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按20万人、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划。谷阳分

42、区:城市南部地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和生活居住为主的城市新区。按15万人、1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划。南山风景区:城市中心绿地,建设现代休闲度假旅游区和城市森林公园,规划用地约12平方公里。322 东翼主城以东地区,由谏壁分区和大港分区两部分组成。建设现代化港口、基础产业带和区域物流中心及配套一定规模的城市生活区。按12.5万人、3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划。其中,谏壁分区按4.0万人、1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划;大港分区按8.5万人、19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划。323 西翼主城以西地区,即高资分区,包括龙门和高资。建设现代化港口、基础产业带和区域物流中心及配套适量规模的城市生活区。按7.5万

43、人、1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划。第33条 城市发展策略331 近、中期,从“建设新城、保护名城、优化环境、提升品位”的要求出发,重点是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壮大城市规模。在南徐分区实施以新行政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和生活居住为主的新城建设;在丁卯分区启动以光电子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谷阳分区实施以市场、生活居住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开发建设并积极呼应南徐分区;老城分区重点是调整完善功能,改善城市生态、交通及生活居住环境;东西两翼继续实施港口型经济发展战略,初步形成现代化制造业基地和物流产业基地。332 中、远期,从进一步完善新城区建设和建设个性化山水型生态城市的发展需要出发。在老城分区重点

44、发展城市滨水区,全面开发建设征润洲,建设三山“北湖”旅游景区;进一步完善南山风景区建设,使之成为城区最大的中心绿地和旅游休闲公园;继续完善南徐、丁卯、谷阳三个分区的开发建设。东、西两翼继续实施沿江发展战略,构筑一条以现代制造业和物流业为主导的沿江特色产业链,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第六章 建设用地规划第一节 居住用地规划第34条 规划布局规划居住用地300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23.8,人均 28.6平方米。规划形成七个综合居住分区:老城分区、丁卯分区、南徐分区、谷阳分区、大港分区、谏壁分区和高资分区。表61:各分区居住用地、人口一览表编号分区名称居住用地(公顷)居住人口(万人)人均居住用地(平方米/人)1老城分区7953026.52丁卯分区56020283南徐分区60020304谷阳分区45015305大港分区2558.5306谏壁分区1124.0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