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99262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4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小学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市*第三小学改扩建项目建设单位(盖章):*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OO九年十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2、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市*第三小学改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黄松联系人王丽君通讯地址*市华光大道2号当代国际花园5号楼306室联系电话81732020传 真81732011邮政编码430074建设地点*市*开发区*街南(*市*第三小学现有校区)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

3、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术改造行业类别及代码P84 教育占地面积(平方米)33768.9绿化面积(平方米)9970总投资(万元)3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9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评价经费(万元)1.3预期投产日期2010年9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 项目由来*市*第三小学(以下简称“*三小”),原名*小学,地处*市*开发区*街以南,始建于1936年,借庙办学。1948年收为国立小学,名为*县油坊岭小学。1956年洪山区人民政府拆庙建校。1990年以来,学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540余万元,按照标准化要求改善了办学条件。2005年9月以来,*开发区又对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投入大

4、量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更名为*市*第三小学。学校现占地面积14941m2,建筑面积9333m2。学校现有23个班,在校学生1072人,教职工54人,大专学历合格率100%。根据该校的办学规划,计划2010年扩招至36个班,学生总人数预计将达到1620人。由于学校现状教学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年久失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教学设备落后,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为了给在校师生提供一个安全、优质的学习环境,*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拟投资3000万元对现有校区进行重新规划、建设,除现有职工宿舍予以保留以外,校区办公楼、运动场等设施均拆除重建,此外,新建食堂、风雨操场及阶梯教室等。根据中华人民共

5、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的有关规定,并经环境主管部门确认,拟建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市*第三小学于2009年8月委托*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市*第三小学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单位在接受委托后,随即组织人员到项目建设场地及其周围进行了实地勘查与调研,收集了有关的工程资料,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结合该项目的建设特点,编制了*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市*第三小学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交由建设单位呈报给*市环境保护局*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审

6、批。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实施;(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正,自2008年6月1日起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修订;2005年4月1日实施;(8)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1999178号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公布

7、(试行)和(试行)内容及格式的通知;(9)国务院国发199631号文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0)*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06178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11)*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鄂政办函200074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和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级别规定有关问题的批复;(12)*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06203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城市区域环境声学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13)*市环境保护局武环199832号关于开展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14)武环200880号市环保局关于印

8、发*市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15)武办发200820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改委等8部门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16)*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市*第三小学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附件1)。3 地理位置以及周围环境概况*市*第三小学现位于*市*新技术开发区*街以南,现有校区呈南北向长条形,南北长165m,东西宽80m。校区东侧为*老街居民楼,南侧为农田,西侧距离*大道约50m,中间为农田,北侧为农田及零星散布的居民楼。本次扩改工程,将在现有校区用地基础上新增用地,划去现有校区南侧场界往

9、北约50m范围内的用地(即规划20m道路以南部分),新增西侧场界至*大道范围内的用地。扩改建校区东侧为*老街居民楼;南侧为规划的20m宽道路,西侧为40m宽的*大道,隔路对面均为农田,地块北侧为农田及零星散布居民楼。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周围环境示意图见附图2。4 建设规模及内容本工程总投资约3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1)在原有基地以及新增用地上重新进行校园规划,拆除现有教学楼及办公楼,仅保留现有职工宿舍。拆除建筑面积约7093m2,保留住宅占地面积320m2,建筑面积2240m2,情况见附图4;(2)新建建筑物包括3栋教学楼、1栋综合楼及风雨操场、食堂、阶梯教室各1个,共占地约2190

10、 m2,建筑面积13120.5m2;新建 200m环形跑道100m直跑道1个、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绿化面积约9970 m2。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具体如下:表1 项目现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计量单位数值备注1现占地面积m2149412现总建筑面积m293333拆迁建筑面积m27093包括所有教学楼、办公楼表2 项目改扩建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计量单位数值备注1总用地面积m233768.92道路代征面积m25268.93建筑占地面积m25300.0其中规划建筑占地面积m24980.0保留住宅m2320.04总建筑面积m215360.5其中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m29290.4包括普

11、通教室、专业教室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m21900.0风雨操场m21038.5一层篮球、可兼礼堂夹层办公阶梯教室m2433.8可容纳300人食堂m2433.8只作师生就餐场所,就餐人数1600人次/日门卫m224.0保留住宅m22240.05建筑密度%18.6%6容积率-0.547绿地率%36.6绿化面积约9970m28停车位个53其中校前停车位个9校内停车位个449非机动车个80010运动场个1200m环形跑道100m直跑道、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5 平面布局本次改造工程将对校区布局进行重新规划,校区整体呈菱形,学校主入口设置在地块西侧*大道上,次入口设置在地块南侧20m规划道路上。地块东部为综

12、合楼及保留宿舍楼,紧邻综合楼北侧为餐厅及阶梯教室,地块中部从南至北依次布置风雨操场及3栋教学楼,教学楼与南侧、西侧场界的距离分别为40m、60m,中间为球类运动场及环形运动场,地块东南角设置学生学习园地绿化区。具体平面布局详见附图3。6 公用工程给排水 给水本次扩改工程建成后,全校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用水部门包括办公教学用水、职工宿舍用水、食堂用水及绿化用水。本次扩改工程实施后,全校教学规模预计达到36个班,45人/班,学生人数约1620人,教师人数约80人。根据GB/T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办公教学用水按每人每日30L,师生人数1700人,则办公教学日用水量为5

13、1m3,年用水量8160m3;新增教职工住房自行解决,职工宿舍用水不发生变化,按校方统计,日均用水量为12m3,年用水量为4380m3;食堂不提供伙食,仅作为师生就餐场所,学生伙食从外买进,清洗用水按每人每次10L,则日用水量为16m3,年用水量为2560m3;绿化用水按每0.001m3/m2计,绿化面积为9970m2,日用水量9.97m3,按年洒水100天计,年用水量为997m3。本工程建成后预计全校用水量将达到16097 m3/a。 排水校区现状污水进入化粪池经处理后通过沟渠排入内*湖。本次改扩建工程实施后,校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单独排放。根据*科技新城排水专项规划,项目所在区域污水

14、经管网收集后,由*污水提升泵站提升至*湖污水处理厂。目前,*污水提升泵站尚未投入运行。因此,在*污水提升泵站营运前,本项目污水需经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一级标准”后排入*湖。在*污水提升泵站营运后,项目污水可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进入*湖污水处理厂,尾水通过排江管道排入长江(*段)。项目建成后,排水主要为办公教学废水、职工宿舍污水,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5%计,绿化用水无废水外排,则项目办公教学日排水量约为43m3,年排水量为6936m3;职工宿舍年排水量约3723m3;食堂废水日排水量为13.6m3,年排水量为2176m3。项目总排水量为12835m3/a。项目给排水

15、情况见表3。表3 项目给排水情况项 目日用水量(m3/d)年用水量(m3/a)日排水量(m3/d)年排水量(m3/a)本工程全校本工程全校本工程全校本工程全校办公教学515181608160434369366936职工宿舍01204380010.203723食堂16162560256013.613.621762176绿化用水9.979.979979970000合 计76.9788.97117171609756.666.8911212835供电项目用电由城市电网供给。目前,校区用电负荷约为600kVA,扩建完成后,预计新增至900kVA。供热制冷项目无集中供热供冷系统,供冷供热由分体空调提供。7

16、 施工组织及工程进度本工程建设期为1年,具体实施进度见下表4:表4 项目实施进度表 时间项目20092010101112123456789前期准备工作工程招投标建筑施工及装饰工程公用配套工程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竣工与验收8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学校现有学生人数约为1072人,教职工约54人,扩建后,预计学生人数约1620人,教职工约80人。上课时间为早上8:0012:00,下午2:0017:30,全年上课160天。9 其他校区现设有一座餐厅,只作为师生中餐就餐场所,伙食由校外餐馆提供。食堂每天工作3h,供应1餐,就餐人数约为1600人次/日。此外,项目将征用*街现有居民住宅用地,涉及拆迁的总建

17、筑面积约1000m2,拆迁人口约20人。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 现有工程概况*市*三小现有23个班,在校学生1072人,教职工54人。校内现有构筑物包括2栋教学楼(1栋4层、1栋6层)、1栋7层教职工宿舍楼,具体见附图4现状平面图。表5 现有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计量单位数值备注1占地面积m2149412现总建筑面积m293333拆迁建筑面积m270932栋教学楼4职工宿舍建筑面积m22240保留住宅2 现有工程产污环节及主要污染防治措施现有工程主要产污环节及防治措施具体如下:废水项目产生的废水可分为办公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来于教学楼、宿舍楼。据调查,项目产

18、生的生活污水量约为8415m3/a。污水中各污染物产生浓度约为COD350mg/L、BOD5100mg/L、氨氮35mg/L、SS200mg/L,则污染物产生量为COD2.95t/a、BOD50.84t/a、氨氮0.29t/a、SS1.68t/a。目前,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附近沟渠最终进入*湖。表6 现有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项目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a核算规模废水排放量(万m3/a)0.84150.8415全校23个班,师生总人数为1126人COD3502.95BOD51000.84氨氮350.29SS2001.68噪声校区现有噪声源可分为流动源和固定源两种。固定源有空调独立

19、机、铃声、水泵及早操时产生的喇叭声。流动源主要有学生活动噪声。据类现状监测,校区主要噪声源的噪声级见表5。表7 校区主要噪声源声压级噪声源分类噪声源名称噪声强度dB(A)固定源空调独立主机5055铃声70水泵80喇叭音响6078流动源学生活动6880根据现状监测结果,项目昼间各场界噪声分别为:东50.1dB(A)、南48.5 dB(A)、西50.1dB(A)、北49.8dB(A),夜间各场界噪声分别为:东39.8dB(A)、南40.8 dB(A)、西41.6dB(A)、北40.3dB(A)(监测点位见附图2),各场界昼夜噪声监测值均能够满足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固废校区产生

20、的固废主要为职工、老师及学生产生生活垃圾,含有废纸屑、废弃包装物等,年垃圾量为90t/a,现交于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后无害化处理。3 主要环境问题据现场调查及相关分析,校区目前主要环境问题是办公、生活废水排入化粪池后直接排放,通过沟渠最终进入*湖,污染物排放浓度超过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一级排放标准”。 本工程现状及营运近期污水需经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一级排放标准”排入*湖,远期需经预处理达到GB8978-1996 “表4,三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湖污水处理厂,上述环境问题可得到相应的解决。4 “以新带老”措施及污染物削

21、减情况项目现状污水量为8415m3,主要污染物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分别为:COD350mg/L、2.95t/a;BOD5100mg/L、0.84t/a;SS200mg/L、1.68t/a;氨氮35mg/L、0.29t/a。项目污水需经预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一级排放标准”排入*湖,采用本评价推荐的AO生化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后,现状污水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分别为:COD87.5mg/L、0.74t/a;BOD515mg/L、0.13t/a;SS20mg/L、0.17t/a;氨氮10.5mg/L、0.09t/a。项目现有办公教学楼全部拆除,全部水污染物随之消失,职工宿舍保留,

22、其污水排放量不变,项目“以新带老”污水排放量即现有办公教学污水量,近期上污水处理措施后,职工宿舍及教学办公水污染物排放量均有削减,远期污水可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职工宿舍楼污水量及污染物的排放量均不发生变化,远期“以新带老”削减量即现有办公教学污染物排放量,具体见下表:表8 现有工程产排污情况及“以新带老”削减量项目现状产生量“以新带老”削减量削减后剩余排放量近期远期近期远期排水量(万m3/a)0.84150.46920.46920.37230.3723COD(t/a)2.951.191.641.761.31氨氮(t/a)0.290.130.160.160.13第36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

23、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形地貌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开发区*街南,北纬302622.26,东经1142651.70,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结构以新华夏构造体系为主,属长江三级阶地。全区为低山、丘陵、垅岗平原与平坦平原相间,平均海拔高度为20-30米,该项目建设场地地形相对平坦。2、水系水文*新技术开发区地面水体主要有*、南湖、*湖,区内水位随季节、大气降水的变化而变化。地下水静止水位为0.52.6m。*湖面面积为33km2,*水系汇水面积132km2,平均水深2.1m,总容量为7.2107m3。雨水通过罗家路泵站和武丰闸

24、抽排或自排出长江,*正常水位为19.5m(黄海,下同)。南湖湖面面积为7.9 km2,平均水深1.59m,相应湖容1.27105m3,东西长约5.4km,南北宽约1.5km,南湖属*湖水系,非汛期排水入长江,汛期排水入*湖;南湖正常水位为19.20m左右。*湖水域包括内*湖和外*湖两部分,外*湖湖面面积为12.69km2,湖面面积12.69km2,平均水深1.71m;内*湖湖面面积为14.79km2,平均水深1.7m。3、气候、气象*新技术开发区属北亚热带季湿润风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6.3,夏季多偏南风炎热且持续时间长,最热月平均气温28.8,极端高温41.3,冬季气温

25、较低,盛行偏南风,最冷月平均气温3.0,极端低温-18.1。平均年总降水量1230.6mm,一日最大降雨量317.4mm,降雨集中在6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南偏西,冬季主导风向为北东北。年平均风速1.2m/s。4、植被、生物多样性*新技术开发区所在的植物区系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北亚热带常落叶阔叶林过渡的地带,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是全开发区典型的植被类型。项目建设场地以人工种植的草坪为主,无珍稀保护动植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l 社会环境概况*新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88年,1991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开

26、发区跨*、洪山、江夏三个区,区内聚集了包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学府18所,56个省、部级科研院所,700多个技术开发机构,20多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注册企业60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500多家。开发区融教育、科研、产业、风景旅游为一体,在科技水平及环境条件上均具有独特优势。自建成以来,*新技术开发区已投资数十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做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目前区内主要干道已贯通东西、南北,次要干道形成网络。总里程已达到100多公里。在电力方面,先后建成关山、关东22万伏、庙山11万伏3个变电站。区内1万伏形成环形及放射结线,各小区设置了开闭锁及变电室。为了保证开发区供电供热需要,1

27、998年在关南新建了一座容量为50MW的供热供气厂。供水管网已遍及区内各园区,日供水量达到20万吨。为满足开发区供水需要,目前已有白沙洲、平湖门和团山水厂三个水厂供水。煤气网络已基本形成,区内已建设气源厂输配系统,日用气已达10万标立方米。排水系统完善,雨水、污水实行分流制,所有区内污水都将分别进入龙王咀污水处理厂和*湖污水处理厂。*科技新城辖区面积130km2,总人口约40万人,主要集中在关山片、关东片、关南片和*地区,在城市建设与环境创新方面,通过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综合治理,使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初步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风貌。l 社会经济概况*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光

28、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生物工程、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在光电子信息产业上,拥有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光通信产品研发基地,同时也是全国三大激光产业基地之一;已形成以长飞、武邮院(烽火通信)、华工科技、*日电、*NEC、龙安集团、长江通信、精伦电子、中原电子、安凯电缆、楚天激光、华工激光、力兴电源等大型企业为骨干的光电子企业群体。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依托*大学、中科院病毒所、水生所、植物所、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制品所等大院大所,形成红桃K集团、人福科技、春天公司、滨湖双鹤、马应龙、科诺生物农药等企业群体。以凯迪电力、绿世界等

29、企业为支撑的环保、机电一体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新技术开发区实现科工贸总收入580亿元,财政收入15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1.5亿元,全口径工业增加值98亿元,出口创汇2.1亿美元。l *湖污水处理厂*市*湖污水处理厂位于*新技术开发区*大道与*路交汇处,占地208亩,服务范围为关山、庙山、*和藏龙岛等地区,服务面积达32km2。*湖污水处理厂项目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工程由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设计,采用交替式氧化沟二级处理工艺,日处理污水5104m3,于2001年9月动工兴建,2003年6月建成。由于配套管网滞后等原因,*湖污水处理厂自建成后闲置了1年多时间。2004年1

30、0月,*新技术开发区投资3000万元进行了剩余18km的配套管网建设。为保护*新技术开发区水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中芯国际一期工程污水排放为契机,专项建设20104m3/d尾水排江管道工程,拟将*湖污水处理厂尾水经北湖闸排入长江。目前*湖污水处理厂已经正常进水和运行,现服务范围北起铁路南环线,西南抵*湖,东至*村,面积为20.1km2。l 本项目废水排放路径根据*市城市规划研究所2008年2月编制的*科技新城排水规划,远期,本项目生活污水将排入*湖污水处理厂,规划排水路径为:废水经校区西侧标准排污口接入*大道城市污水管网,向南进入*大道污水干管,由*污水泵站提升

31、,废水向北进入*湖污水干管。具体排污路径见附图5。目前,*大道城市污水支管铺设工程均已建成,但*污水泵站尚未投入运营,因此,项目生活污水近期经处理达标后将直接排入内*湖。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项目所处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类别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06178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的规定,属于“二类区域”,应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二级标准要求。为了解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本次评价采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高新环境空气

32、自动监测点位2008年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监测结果见表9。表9 项目所在地区2008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年均值) 监测因子项目PM10SO2NO2监测值0.1030.0420.044Pi值1.030.70.055超标倍数0.03-标准值0.10.060.08由表7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区域常规污染因子各监测点位SO2、NO2年均值均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要求,PM10超标倍数为0.03,主要受施工扬尘以及道路扬尘的影响。l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泵站建成运营前,项目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内*湖,待*泵站投入运行后,项目废水排入*湖污水处理厂,尾水通过排江管

33、道经北湖闸排入长江*段。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鄂政办函200074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和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级别规定有关问题的批复的有关规定,长江*段及内*湖均为III类水域,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本次评价选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08年内*湖湖心监测点及长江白浒山断面的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监测结果见表10。表10 2008年内*湖及长江水质监测统计结果表 单位:mg/L(pH除外)监测值项目pH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总磷(以P计)内*湖年均值7.8185.264.770.2640.093标准指数0.4090.

34、877 1.193 0.264 1.86超标倍数-0.193-0.86长江(白浒山)年均值7.9882.8621.3450.2320.109标准指数0.4940.477 0.336 0.232 0.545标准值69641.00.20.05(湖、库)分析结果标明,2008年内*湖湖心监测点常规监测项目中,BOD5、总磷有超标现象,超标倍数分别为0.193、0.86倍,已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体”水质的要求,超标原因主要为:内*湖作为洪山区、*区、*高新等地区长期的受纳水体,接纳了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长江白浒山监测断面高锰酸盐指数、B

35、OD5、氨氮、总磷等各项指标均能满足上述标准中“III类水体”水质要求。l 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06203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区域声学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规定,项目所在区域属2类区,区域声环境应满足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的要求。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声环境质量现状,*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环境监测实验室于2009年10月13日对项目周边环境噪声现状进行了监测(监测点位见附图2)。监测结果见表11。表11 项目所在区域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序号监测点位昼间12:0013:00夜间23:0024:00监测值标准值评价结果监测值标准值评价结果

36、1#场界东侧50.160达标39.850达标2#场界南侧48.560达标40.850达标3#场界西侧50.260达标42.350达标4#场界北侧49.860达标40.350达标由表9可见,该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各场界噪声监测值均能够满足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l 主要环境问题由前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区域SO2、NO2年均值均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要求,PM10超标倍数为0.03,主要受施工扬尘以及道路扬尘的影响。项目区域环境质量不能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二级标准的要求。2008年内*湖湖心监测点

37、常规监测项目中,BOD5、总磷有超标现象,超标倍数分别为0.193、0.86倍,已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体”水质的要求,超标原因主要为:内*湖长期作为洪山区、*区、*高新等地区的受纳水体,接纳了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长江白浒山监测断面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总磷等各项指标均能满足上述标准中“III类水体”水质要求。该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各场界噪声监测值均能够满足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 环境保护目标l 环境空气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市人民政府武政办2006178号*市

38、环境空气质量区功能类别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空气功能区划为二类区,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所在地周围区域的环境空气,其环境空气质量应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要求。l 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鄂政办函200074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和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级别规定有关问题的批复的规定,项目污水受纳水体内*湖、长江(*段)的功能类别均为III类水域,环境保护目标为使其水质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域水质标准。l 声环境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06203号市

39、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区域声学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规定,项目所在区域属2类区,即地块各场界声环境环境质量应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区标准的要求。2. 校区周围环境敏感点 校区周围主要环境敏感目标见表12。表12 校区周边环境敏感点情况敏感点规模方位与本项目最近距离敏感性质*老街居民区约80户,360人东面紧邻 声环境GB3096-2008 2类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l 环境空气:项目拟建地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详见表13。l 地表水环境:项目受纳水体内*湖、长江(*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

40、838-2002)类水域水质标准,详见表13。l 声环境: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详见表13。确定标准的依据:l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06178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l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06203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城市区域声学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l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鄂政办函200074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和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级别规定有关问题的批复。表13 本项目所在区域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明细表要素分类标准名称适用类别

41、标准限值评价对象参数名称浓度限值环境空气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二氧化硫(SO2)年平均0.06mg/m3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日平均0.15mg/m31小时平均0.50mg/m3二氧化氮(NO2)年平均0.08mg/m3日平均0.12mg/m31小时平均0.24m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0.10mg/m3日平均0.15mg/m3地表水环境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高锰酸盐指数6 mg/L内*湖长江*段生化需氧量(BOD5)4mg/L氨氮1.0mg/LpH6-9总磷0.2 mg/L0.05mg/L(湖、库)声环境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

42、类等效连续A声级Leq昼间60dB(A)夜间50dB(A)区域声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l 废气:本项目无大气污染源;l 废水:在*污水提升泵站运营前,污水经处理后通过沟渠排入*湖,废水排放应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一级排放标准”。待*污水提升泵站运营后,该区域污水将进入*湖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应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三级标准”,详见表14;l 噪声:施工期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标准,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区标准”,详见表14;表14 项目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细表要素分类标准名称适用类别标准值评价对象参数名称限 值废水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一级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