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道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797238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139 大小:52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国道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某国道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国道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国道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某国道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某国道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概 述1.1 编制依据受江河交通局委托,海洋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江河320国道至船舶02省道(快速高速)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编制依据如下:1、海洋市政府编制的海洋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浙江省交通厅编制的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3、海洋市交通局编制的海洋市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4、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及现行有关标准,规范;5、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6、各区、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2、划和交通建设规划。1.2 研究过程及内容 江河交通局于2004年10月委托海洋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江河320国道至船舶02省道(快速高速)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海洋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接到项目委托后,积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组成项目工作组并拟定工作大纲,在经总工办对项目组工作进行前期技术指导后,正式开展该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在纸上定线的基础上,2004年11月、2005年5月、2006年7月,由公路、工程地质、交通运输和经济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外业调查组先后多次进入现场,在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下,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规划、项目建设条件等进行了全面

3、调查,重点对路线走向、工程技术方案、起终点接线方案、项目与沿线各城镇的衔接情况以及重要工程路段等进行了详细踏勘,并充分听取了当地政府及交通部门对该项目的意见和要求。在完成外业调查工作后,项目组以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为基础,对拟建项目未来交通量进行了预测分析,对拟建项目的技术标准、建设规模、路线方案及投资估算等进行了论证分析,并于2006年8月,完成项目工可送审稿。9月4日,由省公路局召开本项目的工可评审会,会后,我院根据评审会专家意见以及工可咨询报告,对工可文本进行修改完善,并于9月底完成江河320国道至船舶02省道(快速高速)连接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涉

4、及工作内容如下:对现有公路的技术等级,使用状况,以及沿线地形、地物和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进行重点踏勘;对路线走向和主要控制点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地方意见;进行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调查,分析研究地区经济发展趋势,推算远景交通量;充分论证本项目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在多方案论证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拟建项目的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测算工程量、估算工程投资;项目经济评价。1.3 主要结论1.3.1建设必要性1、是实施城镇总体规划和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江河城市布局结构为“一水两城区,舒菇西山左右抱;两桥跨富春,东西南北六出口;老城主中心,南北新区片中心;鹳(山)、鹿(山)、镬子(山)隔江瞰

5、新(沙岛)月(亮岛),三渠四浦翻绿浪”。从江河的城市建设的规划及总体布局可以看出,随着西、北片城建项目的逐步改善,特别是随着江南片经济的高速发展,村镇建设的不断进步,高桥镇位于江河的东北片区,是江河经济技术较发达地区。本工程对整个江河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必将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船舶自2001年撤市设区以来,随着大海洋的观念逐渐加强,使船舶区的地位和城市有了飞速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要求其与周边地区的交流进一步的加强。本项目的建成对于沟通船舶与江河以及海洋西部地区城市的联系有重大意义。2、是适应本地区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江河、船舶位于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城镇密集地带的南缘,浙江省会海洋市西部,地处

6、中国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属于沿海经济开发区的范围,是联系长三角洲和浙西丘陵地区的中转站,是发达的长三角洲向内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通道。建国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河、船舶的交通事业建设更是成绩斐然,发展迅速。目前该地区对外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为主,为了使该地区交通能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需求,必须让城镇内交通基础设施与初步建设的高速公路,国省道为骨架的干线更好的衔接,形成网络,才能为该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可靠的基础。近几年江河、船舶经济发展迅速,村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全面推广,使得目前的交通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原有的公路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要求,原有公路混合交通量已超

7、过原设计通行能力,因此,面对过境车辆管理另辟新途,才能提高集疏能力,才能改变现有公路的服务水准。 3、是促经本地区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旅游也是本地区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生力量,要把旅游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必须具备现代化地交通条件。多年来交通发展地滞后问题使得本地区的旅游经济乃至旅游事业发展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本项目的建设,将较大地促进本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4、是改善江河、船舶区公路网结构的需要目前江河通往海洋、船舶等地的主要通道是320国道,杭富公路,绕城高速等,船舶通往海洋西南部地区也是通过上述通道绕道出行。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区域路网布局将起到极

8、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本项目连接320国道、02省道、杭千高速、快速高速,同时本项目通过东西大道的衔接,能与104国道及杭宁高速相沟通。2、通过本项目江河至海洋(市中心)、船舶的距离可缩短8公里左右,江河至临安、安徽方向可缩短20公里左右,该项目的实施对绕城高速公路及320国道将起到分流作用,能有效减轻上述公路的交通压力。1.3.2 交通量预测结果交通量预测采用“四阶段法”进行预测,具体预测结果见表1-1。表-1 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 辆/日(小客车)年份K0+000K9+000K9+000终点合计客车货车合计客车货车20099195550236937081412629552

9、0101047662684208806747013366201517221962475981263765596078202022942117671117518808986889402028290541403315021237861176912017注:本表交通量为已转化为标准小客车。1.3.3技术标准依据交通量预测结果,结合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及交通适应性分析,根据公路所在地区的地形条件,设计标准采用设计速度80km/h的一级公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表1-2 本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表公路等级一级设计速度(Km/h)80单车道宽(m)3.75路基宽度(m)24.5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m)25

10、0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m)400不设超高小曲线半径(m)2500停车视距110最大纵坡(%)5.0桥涵设计车辆荷载公路-I级路面宽度(m)210.5路面结构类型沥青混凝土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100桥涵设计洪水频率桥梁1100涵洞11001.3.4路线走向、主要控制点及建设规模线位方案共布设二个线位,其中有两大路线走廊,一个是从起点沿高桦线至军民桥后,向北走新线,沿线经过江河高桥镇和船舶区中泰乡;另一个是沿高桦线至军民桥后向东沿高桦线及闲祝线老路,沿线经过江河高桥镇和船舶区闲林镇。1、A线方案路线起点位于江河金桥北路于高桥镇的接口处,路线向北沿高桦线改建,经横路头、六家山后与规划中的320国道江河

11、过境线交叉,向北经郜村、跨越北渠,经木桥头、石墓村、唐家坞至军民桥后继续向北经白昇村后进入船舶境内,在船舶境内向北经李家、杨家、金村、花园里后穿越山间的田贩至终点张家桥与02省道、快速高速、东西大道相衔接。2、B线方案路线起点至军民桥路段线位与A线方案一致,至军民桥后,路线向东沿高桦线老路改建,穿越阿五岭进入船舶境内,经灵溪、桐村至桦树村西侧后沿闲祝线改建,终点在闲林镇内,通过现有市镇道路与02省道相接。根据两个线位方案的路线走向、建设规模等情况,对两方案的技术经济进行分析。其中A线方案里程较短,路线顺直、终点接口顺畅,走廊带适应区域路网的规划及发展,同时沿线征地拆迁数量较少,投资较省。B线方

12、案里程较长,路线线形较差,终点穿越闲林镇,行车干扰较大,同时对区域高等级公路网的衔接较差且投资较大。因此,经综合比选,确定A线方案为推荐方案。3、主要控制点本项目推荐方案主要控制点为:起点、K6K7唐家坞路段、江河船舶交界的筱岭、终点。4、路基横断面布置本项目全线路基宽度24.5m,其中行车道宽27.5m,右侧硬路肩22.5m,土路肩宽20.75m,中央分隔带2m,左侧路缘带20.5m。路基标准断面布置见下:5、建设规模方案的主要建设规模如表1-3、1-4所示。表1-3 A线主要建设规模表 项目指标A线方案路线长度(Km)19.039估算总额(亿元)3.61公路用地(亩)978.2(未含利用老

13、路部分)路基土方(Km3)1176.01路基排水防护(Km3)52.99路面工程(Km2)394.90涵 洞 (道)40 中 桥 (m/座)203/3隧道 (m/座)400/1表1-4 B线主要建设规模表 项目指标B线方案路线长度(Km)20.379估算总额(亿元)3.73公路用地(亩)1074.4(未含利用老路部分)路基土方(Km3)1106.46路基排水防护(Km3)75.22路面工程(Km2)417.35涵 洞 (道)38 中 桥 (m/座)400/81.3.5工程环境影响本项目位于浙北地区钱塘江、富春江冲积平原,地形起伏较小,人口、村镇分布集中,密度较大,社会经济较发达,人均耕地较少。

14、路线所经区域村庄、居民点星罗棋布,村居多呈带状分布,本项目的实施将对沿线环境带来诸如减少土地资源、破坏原有植被和环境质量下降等影响,但采取相应的措施后,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减轻或消除,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为环境所接受。因此,本项目是可行的。1.3.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本项目对A、B线位进行了同深度投资估算,具体计算结果为:A线全长19.039公里,投资总额为3.61亿元。其中江河段11.316公里,总投资1.90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681.2万元;船舶段7.723公里,总投资1.71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2215.1万元。总估算所需人工及主要材料数量如表15。15 人工及主要材料数量

15、序 号项 目单 位数量1人 工工 日12212652钢 材吨25273石油沥青吨54044水 泥吨46488B线全长20.379公里,投资总额为3.73亿元。其中江河段长11.558公里,总投资1.71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478.1万元;船舶段长8.821公里,总投资2.02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2290.7万元。总估算所需人工及主要材料数量如表16。16 人工及主要材料数量序 号项 目单 位数量1人 工工 日9757812钢 材吨24123石油沥青吨57574水 泥吨38906资金筹措:根据业主提供的信息,本项目建设资金由江河、船舶区政府、交通部门及其他投资人负责实施。1.3.7工期安排及项

16、目经济评价结果1.工期安排 根据海洋市浙江省、海洋市交通“十一五”规划,建议本项目实施时间安排如下:(1)2006年9月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2007年1月前完成勘察设计工作;(3)2007年4月前完成三通一平征地拆迁;(4)2008年12月建成通车,施工总工期20个月。除前期工作(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等)费用外,年度资金在建设期两年内按如下比例分配:2007年55%;2008年45%。 2.经济评价从国民经济评价角度看,本项目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3.48%,大于社会折现率8%,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较好。在费用增加20%、效益下降20%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8.86%,仍大于8%的

17、社会折现率,说明本项目的国民经济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本项目是可行的。1.3.8节能分析结果根据各特征年分车型节油量,到2009年,平均每辆车在本项目上全程行驶比在老路上行驶节约0.74升油,到2028年可节约0.97升油,综合计算得到本项目评价期内总节油量为10181万升;同时新建项目缩短里程1.55km,综合计算得到本项目评价期内总节油量为3363万升。按当前汽油价格计算,两项节约燃油费达人民币6.3亿元以上,节能效益明显。1.3.9问题及建议1、本项目涉及船舶和江河两个区市,在项目建设进度上,建议双方统一协调,同步建成,以发挥项目的整体效益。2、关于起终点,考虑与当地路网的衔接,起点与江

18、河金桥北路直接相接,与原高桦线相距约100m,但需拆迁部分高压杆和厂房;终点与02省道、东西大道相接;建议在下阶段的设计中根据路网的布局和相交道路的规模合理确定交叉方案。3、本项目在江河、船舶交界的筱岭处地势较高,山坡顶高程在135m左右,线位走廊带的平坦地带的高程在10-25之间,在本次工可报告中对拉沟方案和隧道方案进行了方案比选,从线形指标、山体稳定性、环境保护、景观、行车安全性等方面考虑,推荐隧道方案。建议在下阶段设计中应根据详勘地质资料,对过筱岭路段的建设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比选。4、本项目路线长度虽不长,但其建设意义重大。为尽快实施,建议组织项目法人着手资金筹集和前期准备工作,尽快研

19、究征地和拆迁行动计划。5、建议在下阶段设计工作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进行研究。第二章 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预测2.1 项目研究区域概况江河320国道至船舶02省道(快速高速)连接线工程沿线经过江河高桥镇、船舶区中泰乡。目前项目影响区内有江河金桥北路、320国道,高桦线、闲祝线、02省道、东西大道、104国道等道路。本项目的建成,将为320国道、02省道、104国道乃至杭新景高速及快速高速的相互连接提供一条快速通道。同时对进一步加强江河与海洋市区、船舶区、临安等地的相互联系;缓解320国道、02省道、绕城高速的交通压力,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报告按照

20、项目的影响程度将影响区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项目的直接影响区域包括江河高桥镇、受降镇、船舶区中泰乡、闲林镇,间接影响区域包括江河、船舶区、海洋市区、及杭市的其它市(县)以及安徽省等。2.2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2.2.1 社会经济现状及社会发展概况1、海洋市(1)概述海洋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地区,长江三角洲南翼,市域界位于北纬2911-3034,东经11820-12027之间。东频海洋湾,南接绍兴、金华、衢州,西邻安徽、江西两省,北连嘉兴、湖州二市。海洋是浙江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蜚声海内外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和我国沿

21、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全市辖8区5市(县),总面积16596km2,其中市区面积3068 km2,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660.45万人。海洋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丰富,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盛吹西北风,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是低温少雨季节;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东南风为主,海洋带来充沛的水气,空气湿润,是高温、强光照射季节,春秋两季为过渡时期,雨量较多,冷暖变化较大。海洋地貌类别多样,西部、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中山丘陵,全市最高点是1787米的清凉峰。市东北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在全市土地面积中,平原只占26.4%。地表江河纵横、湖泊密布,市域内主要河流有钱塘江(境内

22、长74公里),东苕溪(境内长96公里),以及京杭大运河,另外还有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水库新安江水库(又称千岛湖),库区面积570多平方公里。海洋水运交通以京杭运河、钱塘江为骨干航道,其中京杭运河为国家水运主通道之一,钱塘江是全省10条主要航道之一。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以后,使杭嘉湖水网、钱塘水系融为一体,具有往北能深入长江,往东能驶向沿海的通江达海航运能力,将直接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同时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江浙(苏、锡、常、杭、嘉、湖)六个经济技术协作区城市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内河航运力量。钱塘江下游河口及海洋湾航道是海洋港唯一的出海通道和对外辐射扇形面的必经通道。海洋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自然赋予

23、的独特环境和几千年的人类文化积累,共同塑造了驰名中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使海洋由此成为闻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尤其拥有西湖和“三江两湖一山”,是我国东南部风景名胜荟萃之地。(2)社会经济现状海洋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八五”是海洋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22.12%的速度增长,199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24.71亿元,提前7年实现了在198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目标,1995年全市人均GDP达12797元,提前5年实现到本世纪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万元的发展战略目标。进入21世纪,海洋市认真贯彻中央方针政策,解放

24、思想,开拓创新,经济增长速度加快。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1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4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496.2 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1277.1亿元,增长14.7%;三次产业构成为5.0 :51.2 :43.8。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44487元,比上年增长11%;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39677元,比上年增长9.5%。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520.8 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38.33

2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 海洋市的经济总量继续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副省级城市第3位。工业形成以食品、机械、通讯电子、丝绸纺织行业为支柱产业的产业结构,工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总体发展水平持续提高。2005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330.4 亿元,比上年增长1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6%。海洋市农业生产发展平稳,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展效益农业成效显著,农林牧副渔业各展其长,2005年农业总产值219.5亿元,较上年增长10.7%。海洋市的产业结构正趋于合理,第三产业比例逐年提高,2005年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7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26、由1990年的33.0%提高到2005年的43.8%(见图2-1)。旅游市场在假日经济、会展经济、节庆活动的带动下,全年接待国内外旅客3265.9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7.58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404亿元,较上年分别增加26.8%和11.9%,旅游业已成为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海洋市1990年产业结构比例图 海洋市2005年产业结构比例图 图2-1 海洋市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海洋市商品市场发展很快,丝绸市场,四季青服装市场,环北小商品市场等12家市场年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全市各类商品市场年成交额达841亿元。海洋市国家级的开发区有海洋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洋之江国家旅

27、游度假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上述四个开发区2005年上交利税总额133.08亿元,出口创汇65.51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和50%。海洋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及相关内容详见表2-1、表2-2、图2-2。表2-1 海洋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表(2005年)指标省市人口(万人)土地(km2)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外贸进出口额(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接待海外旅游者(万人)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浙江省4898101800.0133651074463234817.2海洋市660.4516596.002918.61298.7841.47151.367.58海洋所占比例(%)13.4816.3021

28、.8427.8118.1743.4944.07表2-2 海洋市历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指 标年 份人口(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工农业总产值(亿元)1995597.96765.00127971609.351996603.22906.61150951696.551997607.961036.33171131783.471998611.641134.89186111959.461999616.051225.28199612169.932000621.581382.56223422562.442001626.551493.16236822946.812002631.571621.

29、61251033388.832003636.611741.62266103897.152004651.682515388584357.372005660.452918.61444875447.75年均增长率0.8%13.0%12.6%18.9%注:表中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为可比价,以1978年价格为不变价。 单位:亿元 图2-2 海洋市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图2、江河(1)概述江河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富春江下游,隶属海洋市。地理位置为东经1192512009,北纬29443011。市境东接萧山,南连诸暨市,西倚桐庐县,北与临安市、船舶区接壤,东北与海洋市西湖区毗邻。市域东西长68.67公里

30、,南北宽56.37公里,土地面1831.2平方公里。富春江斜贯中部,320国道穿越市境,市区距海洋市区37公里。全市辖17个镇,8个乡,人口总数61.71万人。江河物产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东南与西北地势较高,为山区丘陵,少量的河谷平地。富春江自西向东流经本市,沿江两侧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溪流众多,为鱼米之乡。 (2)社会经济现状改革开放已来,江河抓住机遇,全市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进入“九五”后,江河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顺利完成了“九五”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201.2亿

31、元,较上年增长13.9%,财政收入24.58亿元,较上年增长15.7%。工业经济实现新跨越,经济效益持续增长,支柱行业初具规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江河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980年的35.45%下降到2005年的9.1%,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都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2.65%上升至30.8%,超过第一产业。2005年三大产业的比重是9.1:30.8:60.1%(见图2-1)。 旅游业是江河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境内的鹳山、新沙、孙权故里、富春江等风景名胜日益吸引中外游客,新的旅游实施正在开工建设。2005年江河接待旅

32、游人数139.9万人次,增长9.8%; 近几年江河国民经济各项主要指标见表2-3和图2-4。江河1980年产业结构比例图 江河2005年产业结构比例图图2-3 江河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图2-4 江河国民经济发展趋势图(单位:亿元) 表2-4 近几年江河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发展情况表指 标单位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年均递增率(%)1990-19951996-20002000-2005人口万人58.8860.7962.0363.180.640.40.07国内生产总值亿元10.2856.66101.92201.240.6912.4611.63工农业总产值亿元21.71129.3526

33、0.9361842.2915.0715.88其中工业亿元17.18115.59241.40603.746.4138.6717.13财政预算内收入亿元0.972.157.2417.2627.4936.65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亿元4.5416.0125.0128.679.3313.2全社会全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9316.4120.6053.434.6536.51外贸自营出口总值亿美元0.542.383.0434.545.0217.68全社会货运量万吨518952125812.945.717.13全社会客运量万人10298291239-4.48.362.04粮食万吨25.2723.2121.56-1.7

34、-1.49-9.0蚕茧万吨0.0470.1270.0833.2-8.13-8.8茶叶吨236223132600-0.4223.7-16水泥万吨53.6465.23/4.011.0化肥万吨0.1153/机制纸及纸板万吨53.3759/2.0380.9发电量亿千瓦时0.4811.5/注:表中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为当年价 单位:亿元3、船舶区(1)概述海洋市船舶区位于杭嘉湖平原南端,西依天目山,南濒钱塘江,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0093034、东经1194012023,东西长约63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总面积约1220平方公里。船舶区从东、北、西三面成弧形拱卫海洋中心城

35、区,东面与海宁市接壤,东北与桐乡市交界,北面与德清县毗连,西北与安吉县相交,西面与临安市为邻,西南与江河相接。全区辖14个镇、1个乡、4个街道,总人口81.23万。船舶,地处浙江省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 (2)社会经济现状经过多年发展,全区已形成纺织、服装、机械、建材、塑化、食品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并出现了华立集团、协和陶瓷、华鼎集团等全国民营经济五百强企业。以运河镇、崇贤镇、仁和镇为中心的2700余家高档家纺布织造企业,2005年全区外贸出口交货总值达到161.18亿元,

36、增长28.7。自营出口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11.57亿美元,增长51.9。华立集团的核心业务电能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荣获“中国名牌”和全国“驰名商标”,中国五百强企业;协和陶瓷公司,已成为全国高档墙地砖行业的领头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船舶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国内生产总值中,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8亿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163.7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95.3亿元,增长15.1%。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9.4:57.3:33.3。人均GDP达35312元(按户籍人口计算) 船舶山水如画,钟灵毓秀,自然人文景观极为丰富。区境内文物

37、分布点多面广,现有历代文物遗存500余处,入藏各类文物4361件。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良渚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包括塘栖广济桥、超山吴昌硕墓、仓前章太炎故居、瓶窑南山造像、径山小古城遗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200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2.77亿元,增长18.1。接待入境游客4.6万人次,增长124.6,旅游外汇收入1010.6万美元,增长115.8;接待国内游客277.5万人次,增长10.8,国内旅游收入22.0亿元,增长16.2。2004年船舶市国民经济各项主要指标见表2-5。表2-5 2004船舶区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发展情况表主要指标计量单位

38、2004年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全社会固定资产亿元159.617.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57.5129.2工业性投资亿元71.3628.2外经外贸全社会出口交货值万元125275735.9其中:自营出口总额万美元7612451.3合同利用外资万美元5548131.6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929031.1财政财政总收入万元2516088.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万元15578025.5财政总支出万元16510721.22.2.2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1、海洋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海洋市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中一个中心城市,是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其社会和经济发展较快,2005年

39、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18.6亿元;初步形成了外贸、外资、外经工作并举,四个国家级开发区联动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对外开放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海洋市的经济在全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发挥着较强的区域经济的中心作用。“十五”是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海洋市提出了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率先在全省实现现代化的“十五”奋斗目标。海洋市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为“北接浦东,南进闽粤,东托宁波,西联皖赣”,形成以“南北、东北相连,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到2010年,海洋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进一

40、步发挥在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作用,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发挥重要中心城市的作用,使海洋市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大力发展高层次,社会化、现代化的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三、二、一”的转变。根据海洋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到201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900亿元。2、江河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十五”期间和本世纪前十年,是江河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向现代化进军的重要阶段,将逐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式机制,以进一步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对外开放进一步向高层

41、次、宽领域、纵深化方向推进。为促进经济发展,各项基础设施要有较大改善。为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的开发由量的增长开发向质的方向变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对第一、二产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到2010年,江河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国民经济的技术水平和整体实力大大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年平均递增11%;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三大产业结构为:第一产业6%左右,第二产业61%,第三产业31%;经过努力把江河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科技先进,交通便捷,市场兴旺,环境优美,文化繁荣,文明富裕的现代化城市。201

42、0年以后,根据现有的经济发展后劲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其经济仍将高速发展,预测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886.7亿元,年平均增长率8.0%左右。20202025年年均6.0%的速度增长,预测2025年为1186.64亿元。3、船舶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根据船舶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 计划,“十五”期间,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目标,调整优化农业,提高优化工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全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200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15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人

43、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一番,把船舶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城市。“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国内生产总值(按2000年价格计算,下同)年递增10%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期末达到2.7万元以上。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1.650.737.7左右。工业总产值(现价)年递增15%,农业总产值(现价)年递增10%;财政总收入年递增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递增12.5%;外贸出口交货值年递增14%,自营出口创年递增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递增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 此外,“十五”期间,船舶区将抓

44、住海洋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构建以黄鹤山、超山为中心的东部旅游带,以良渚文化为中心的中部旅游带,以船舶、径山及双溪为中心的西部旅游带,创造条件建设若干个旅游特色城镇,使船舶区以风景名胜为依托,以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旅游业格局初步形成。2.2.3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根据项目影响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趋势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并参照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预测出项目影响区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见表2-6。表2-6 项目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预测表年份海洋市江河船舶区人口(万人)GDP(亿元)人口(万人)GDP(亿元)人口(万人)GDP(亿元)2010680.54918.063.72369.3981.98445.862015697.77567.064.52594.983.01718.062020711.810712.765.17854.0683.841030.87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