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321942 上传时间:2021-08-22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4.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开篇大讨论,思考:通过初中的学习你认为什么是历史?,老师认为:历史是过去人类劳动留下来的一切遗迹,是人类对遗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 时间:过去 主体:人类(劳动产生;概括总结),第一种说法:中国女娲造人说 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 【东汉】风俗通,第三种说法: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猴子人,人类是怎么演变而来的呢?,第二种说法:西方:亚当、夏娃说,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阅读课本第一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思考并回答问题: 考古学家将原始社会分为哪两个

2、阶段?依据是什么?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依据: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 阶段:依据石器把原始社会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旧石器时代石器,(1)旧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以前),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以前),(1)代表: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2)特点: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采集,过群居生活,学会用火。,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元谋人,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距今约170万年,地域分布特点?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

3、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2新石器时代代表(早期),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黄河上游流域,河姆渡文化:与仰韶文化同时,长江下游流域,距今约1万年,进入新石器时代,结束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基本特征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距今约1万年,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2.新石器时代:(阅读课文归纳),红陶,彩绘陶器,种植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及特点,

4、种植水稻, 掌握养蚕缫丝技术,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新石器时代石器,特点:打磨结合方法制造石器,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 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等;分布广泛,朝着多元一体的方向发展,黑陶(蛋壳陶),精美玉器,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龙山文化蛋壳陶,良渚文化玉琮,仰韶文化彩绘陶器,大汶口文化红陶,红山文化玉龙,姜寨遗址 地点:陕西临潼 生产:新石器、原始农耕 生活:聚族定居 社会:共同劳作平均分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思考:从石器工具的发展看出人类是在不断进步的,由于生产力不同,原始社会组织先后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其特点是什么?,原始社会组织先后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其特点是什么?,原始人群,母系氏

5、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生产力低下,氏族成员 共同劳动,成果共享,出现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事渔猎采集,过群居生活,学会用火,小结,二、从部落到国家 进入父系氏族时期:由于出现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中华文明历史从此开始。,(一)三皇五帝的传说(看5页回答) 三皇: 燧人氏钻木取火 伏羲氏发明网、陷阱、原始的烹调、八卦 神农氏为我国农业始祖和医药始祖 五帝: 黄帝(轩辕)、颛顼(高阳)、帝喾(ku)(高辛)、尧、舜 太昊(伏羲)、炎帝(神农)、

6、黄帝、少昊(挚)、颛顼 太昊、颛顼(Zhuan xu)、高辛、唐尧、虞舜 伏羲、神农、黄帝、唐尧、虞舜,二、从部落到国家,(二).禅让制,“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禅让是指统治者依据品德贤能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这种继承制度主要流行于尧、舜、禹所在的部落时代。“禅让”的标准一般为传贤。尧年老时,根据各部落首领的推举和考察,由舜继承其位。后因禹因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三)夏朝: 建立者:禹 时间:公元前2070年,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 统治中心: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由此,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

7、隶制国家。 问: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答: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拓展:关于夏朝存在与否? 一说,存在。夏的核心区域就在豫西和晋东南部。首先,在文献资料方面,尚书诗经和夏本纪里均有记载。与此同时,在考古成果方面,河南二里头遗址也很有可能被证明是夏文化遗存。 一说,根本不存在。至今尚未发现像商周那样用甲骨文、金文来记录当时史实的材料。,约公元前2070年

8、,禹建立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禅让制 王位世袭 国家性质:公天下 家天下 权力传承:传贤 传子 社会转型:原始公有制 奴隶私有制,王位世袭与禅让制不同?,汤,三、商朝,商朝甲骨文残片,后母戊鼎,(1)时间:(约前1600-约前1046) (2)建立者:商汤 (3)都城:亳、盘庚迁殷 (4)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5)文化:甲骨文,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9、青铜器,造型雄奇,文饰华丽。 (6)特点:王权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利用神权来强化王权;(凡是需要占卜)形成了较完备的官制和以内外服为主的国家结构;实行兄终弟及(主要)和父死子继并存的王位继承制,四、早期奴隶制国西周,周武王(姬发),西周利簋(gui),(1)时间:(约前1046-约前771(2)建立者:武王 (3)都城:镐京 (4)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思考: 1)目的: 2)含义: 3)内容: 4)作用:,(1)分封制,(1)分封制,1.概念:课本6页 2.分封目的: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先代帝王后

10、代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 4.分封内容:分封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 5.主要诸侯国:齐、鲁、燕、卫、晋、楚等。 6.权利和义务:服从周王政令,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定期朝贡、派服劳役、朝觐述职等义务;受封诸侯在自己封疆内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役、实行再分封。,咱们来做包青天 一个诸侯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 了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 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 他生了一个小儿子。后来这个诸侯不幸病逝,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小儿子嫡长子、宗子,宗法制(按照血缘关系来分配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等政治权力)-权力继承制度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

11、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地位,巩固王权。 (2)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最大特点,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兄弟为小宗);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结合),与分封制互为表里。,(2)、宗法制度,(3)、作用: 保证贵族能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把“国”与“家”密切结合,强化王权; 强化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对后世影响深远:宗法与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结合,维系着古代封建制度;对现在仍有一定影响,如传宗接代观念、宗族观念、祭祖等。,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诸

12、子分封,补充:西周的礼乐制度:周公制礼作乐,礼乐制度(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礼乐制度就是通过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权力认同制度其实质是:维护西周等级差别的工具。,商周经济: 1.农业为主,土地制度:实行井田制。名义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分封,“公田”由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集体劳作: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 农业生产:一品种:“五谷”已种植: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二生产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珍贵稀少,仍以木制耒耜为主。三生产方式: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井田制下的集体劳作)。 2.手工业: 冶铸:青铜铸造繁荣, “青铜时代”;代表:四羊方尊,司母戊鼎。 3.工商业:工商食官政策,官府垄断,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孟子,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第一、神权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第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等级森严; 第三、地方权力较大。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