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压强与浮力(难点)-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沪科版)(解析版).doc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4257040 上传时间:2021-07-0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5压强与浮力(难点)-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沪科版)(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专题05压强与浮力(难点)-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沪科版)(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5压强与浮力(难点)-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沪科版)(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5压强与浮力(难点)-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沪科版)(解析版).doc(4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05压强与浮力(难点)一、单选题1(2020福建宁德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和压力F的大小关系为 ( )Ap甲 p 乙 F甲 F乙Bp甲 F乙Cp甲 p乙 F甲 F乙Dp甲 p乙 F甲 = F乙【答案】C【解析】由公式因为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且h甲h乙,所以,甲乙,当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后,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由于甲乙,即甲ghp乙;原来甲物体的高度小于乙物体的高度,原来

2、甲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乙对地面的压力,由题意可知,根据粗细均匀的物体压强计算公式p=gh,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甲切去的体积较大,甲的密度更大,所以G甲切G乙切;而原来的重力=剩余部分的重力+切去部分的重力,所以可知,G甲G乙,即F甲F乙,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2020兰州市城关区华侨实验学校八年级期末)如图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500NB石料在没入水中的过程中,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先增大后不变C石料排开水的最大质量为5

3、0kgD若把石料全部没入海水中,钢绳中的拉力将小于900N【答案】B【解析】A当石块没有浸入水中时,拉力等于重力,即当石块完全浸入后,钢绳的拉力则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石料在没入水中的过程中,下表面距离水面的高度逐渐增大,根据可知,石料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变大,故B错误,B符合题意;C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由可知,排开水的最大质量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由于海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由可知,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因此石料全部浸没在海水中时,浮力变大;由于石料的重力不变,由可知,钢绳中的拉力将变小,即小于900N,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4、故选B。3(2020湖南长沙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5102m2,盛有质量为5千克的水。圆柱体乙的重力为160牛,底面积为6102m2。若将一物块A分别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放在圆柱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时,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则()A容器甲内水的体积为500cm3B圆柱体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200PaC物块A的密度1.6103kg/m3D物块A的密度1.2103kg/m3【答案】D【解析】A由题知水的体积为故A错误,A不符合题意;B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力F=G=160N,圆柱

5、体乙对地面的压强为故B错误,B不符合题意;CD设物体A的质量为m,由于物块A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则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增加量为由于物块A放在圆柱体乙上表面的中央,则圆柱体乙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为已知,则所以物体A的密度为故C错误,D正确,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4(2020江苏南京市八年级期末)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现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缓慢放入两容器中,两小球静止时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下列5个说法中正确的有( )两小球受到的浮力相等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小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较小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A1 个B2 个C3 个D

6、4 个【答案】B【解析】由于完全相同的小球在甲容器液体中漂浮,在乙容器液体中悬浮,所受浮力均等于自身重力,故符合题意;根据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状态,甲容器中液体密度大于小球的密度,乙容器中液体密度等于小球的密度,故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故不符合题意;由于容器与小球完全相同,液面高度相同,但甲容器中液体密度较大,故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较大,故不符合题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rgh,由于甲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大,液体高度相同,故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故符合题意。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液体重力及小球重力之和,由于容器相同,液面高度相同,但甲容器中液体密度较大,故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更大,故

7、不符合题意;综上可知B符合题意。故选B。5(2019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末)边长15cm的均匀正方体,重为90N,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如图甲所示,若沿水平方向截下一部分a立放在水平集桌面上,且使a对桌面压强为剩余部分b对桌面压强的1.5倍,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切去部分的重力为60NB剩余部分的重力为60NC切去部分的高度为8cmD剩余部分的高度为8cm【答案】B【解析】【解析】因放水平桌面的正方体密度均匀,且水平切掉的a是立放在水平桌面,所以此时a、b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可以用来计算,即,。因a对桌面压强为剩余部分b对桌面压强的1.5倍,则:=1.5,所以:=1.5,因ha为正方体的边

8、长,即ha=15cm,则=10cm,即剩余部分的高度为10cm,则切去部分的高度为15cm-10cm=5cm。即切去部分的高度为总高度的三分之一,则切去部分的重力为总重力的三分之一,所以:Ga=90N=30N,则剩余部分的重力为:90N-30N=60N。综上分析,A、C、D错误,B正确。6(2021全国八年级期末)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A、B、C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甲、乙、丙三个相同的装满水的烧杯中,三球静止时,A球沉底,B球漂浮,C球悬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小球的质量关系是B三个小球所受浮力关系是C水对三个烧杯底部压强关系是D三个烧杯对桌面压力关系是【答案】D【解析

9、】A因为A小球沉底,所以,因为B球漂浮,所以,因为C球悬浮,所以,所以又因为三个小球的体积相同,由可得故A错误;B因为三个小球排开水体积的关系是由可得三个小球所受浮力关系是故B错误;C因为三个容器中水的深度是相同的,由可知,水对三个烧杯底部压强关系是故C错误;D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又因为乙和丙中的小球的重力等于浮力,所以乙和丙中的小球的重力都等于各自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乙和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原来装满水时对桌面的压力,所以放入小球后,甲中小球沉底,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即大于排开水的重力,所以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大于原来装水时对桌面的压力,又因为

10、原来装满水时三个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相同,所以放入小球后三个烧杯对桌面压力关系是故D正确。故选D。7(2021全国八年级期末)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则该木块()木块重力是木块的体积是木块的密度是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答案】C【解析】起初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则 故不符合题意;在木块的上表面放置一个重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此时木块受的浮力等于木块重力加铝块重力,所以此时所受的浮力为此时木块恰好浸没,所以木块

11、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所以木块的体积为 则木块的密度为故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由于木块是正方体的,其体积是,所以其边长为0.1m,其底面积为,起初漂浮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则在水中的深度是放置铝块后,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了则增加的液体压强为故符合题意。故选C。8(2020北京八年级期末)某同学在粗细均匀的木棒上缠绕一些细铜丝,制作简易密度计A,如图甲所示。该同学将密度计A依次放入一系列密度已知的液体中,每次当密度计A在液体中处于竖直漂浮状态时,在木棒上标出与液面位置相平的刻度线及相应密度值,并测量木棒浸入液体的深度h,再利用收集的数据画出图像,如图乙中图线所示,其中。铜丝的体积可以忽略,下

12、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计A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浸入的深度h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密度计A浸入液体的深度h和对应密度的乘积相等C密度计A上的刻度线更靠近铜丝的位置D密度计A上与刻度线的间距等于与刻度线的间距【答案】B【解析】A由于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静置都处于漂浮,故,故浮力大小不随深度的改变而改变 ,故A错误;B由A中可知 不变,故B正确;C由, 越小则V排越大,刻度线离铜丝更远,故C错误;D密度计分别测量液体时,由知密度计浸入液体深度,S为密度计横截面积则密度计A上 2与 1刻度线的间距密度计A上 3与 2刻度线的间距因为则故D错误。故选B。9(2020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八年级期末)如图,

13、厚度不计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内装有水,上端固定的细线悬挂着正方体M(不吸水)竖直浸在水中,M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水的深度为11cm。已知容器底面积是200cm2,重为4N,正方体M边长为10cm,重20N;若从图示状态开始,将容器中的水缓慢抽出,当容器中水面下降了6cm时,细绳刚好被拉断,立即停止抽水,不计细绳体积与质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图未抽出水时,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为26NB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8NCM最终静止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900PaDM最终静止后,M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200Pa【答案】C【解析】A物体M的底面积SM=L2=(10cm)2=100cm2

14、=0.01m2若容器内没有物体M,水的深度为11cm时水的体积V=S容h=200cm211cm=2200cm3这些水的质量m=水V容=1.0g/cm32200cm3=2200g=2.2kg因物体M受到的浮力和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所以,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G容+G水+F浮=G容+G水+G排即:未抽出水时,容器内水和物体M的共同作用效果与2.2kg水的作用效果相同,则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G容+mg=4N+2.2kg10N/kg=26N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原来正方体M浸入水中深度h1=(1)L=10cm=8cm水面下降6cm时正方体M浸入水中深度h2=h1h=8cm6cm=2cm则物体M排开水

15、的体积V排=SMh2=100cm22cm=200cm3=2104m3此时正方体M受到的浮力F浮=水gV排=1.0103kg/m310N/kg2104m3=2N所以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拉=GF浮=20N2N=18N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细绳刚好被拉断时,容器内水的深度h3=hh=11cm6cm=5cm容器内剩余水的体积V水剩=S容h3V排=200cm25cm200cm3=800cm3当物体M恰好浸没时,需要水的体积V水=(S容SM)L=(200cm2100cm2)10cm=1000cm3800cm3所以,细绳被拉断、M最终静止后,M没有浸没,则此时容器内水的深度h4=8cm=0.08m此时水

16、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gh4=1.0103kg/m310N/kg0.08m=800Pa故C错误,符合题意;DM最终静止后,排开水的体积V排=SMh4=100cm28cm=800cm3=8104m3正方体M受到的浮力F浮=水gV排=1.0103kg/m310N/kg8104m3=8NM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压=GF浮=20N8N=12NM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M=1200Pa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0(2019四川成都市八年级期末)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物/=/=/).【答案】不变 变小 = 【解析】【解析】第一空根据题意知道,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的过程中,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

17、状态,故G=F支,而支持力与压力相等,即压力大小也等于重力大小,重力不变,则压力不变;第二空由于在物体移动的过程中,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大,由 知道,在F不变而接触面积增大时,压强将变小;第三空若沿着粗实线的方向用平直的刀具切割后取走上半部分,剩余部分质量减半,即重力减半,压力减半,而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所以,对水平地面压强减半,即p2p1;第四空若在原来正方体的基础上沿下图竖直虚线的方向用平直的刀具切割后取走右边部分,则左边部分(长方体)对地面的压强是: ,若继续沿着细点划线的方向切割后取走右边部分,剩余的左边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3,相对于图中竖直虚线左边部分来说,压力减半,受力面积不变

18、,即剩余的左边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15(2018吉林白山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两个底面积不同(S甲S乙)、高度相同、质量可以忽略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现将密度为的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待静止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水和P酒精,则P水_P酒精;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_F乙(酒精水)。【答案】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分析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根据浮沉条件分析物体在水和酒精中的状态,从而得到容器中剩余液体的重力,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和剩余液体的重力之和。【解析】1甲乙容器中的液面高度

19、相同,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将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待静止后,液面高度不变,因为酒精水,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gh可知p水p酒精2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根据G=mg得G水=G酒精将密度为的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因为酒精VB),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它们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pA_pB。若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烧杯中均装有足够等量的水,将A、B两物块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后静止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A和B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FA_FB(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小于 小于 【解析】1两物体质量相等,所受重力相等,对

20、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A的底面积大于B的底面积,由可知。2漂浮和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A和B所受浮力相等,由浮力产生原因可知,A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等于A受到的浮力,B的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减去上表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浮力,即B的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B受到的浮力,A和B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17(2020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图乙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则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_N;圆柱体的密度是_g/cm3;刚开始时,圆

21、柱体下表面离开水面的初始高度_cm;圆柱体的截面积为_cm2。(g=10N/kg)【答案】8 1.5103 3 2 【解析】1由图可知AB段圆柱体未浸入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的重力,所以从图中可读出圆柱体的重力大小为12N,由图象CD段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不再改变,最大浮力为2图中CD段是圆柱体完全浸入水后的情况,圆柱体的体积为圆柱体质量为圆柱体的密度为3由图可知B点圆柱体刚好浸入水中,所以刚开始时圆柱体下表面离开水面的初始高度为3cm。4由图可知B点圆柱体刚好浸入水中而C点是圆柱体刚好浸没,所以圆柱体高度又根据圆柱体体积公式可知,底面积为18(2020江苏

22、苏州市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现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未与容器底和壁接触),金属块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如图甲所示;将木块B(B外包有一层体积和质量均不计的防水膜)放入水中,如图乙所示,静止后木块B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浸在水中的体积之比为23;然后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面,使木块B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与木块B的体积之比为910,则木块B的密度为_kg/m3,金属块A的体积为VB_(请用字母F1、F2、g、水表示)。【答案】0.6103 【解

23、析】1木块B在水中处于漂浮,已知静止后木块B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浸在水中的体积之比为23;则V排VB35木块受到的浮力FBGB水VB排gBVBg木块B的密度B水水1.0103kg/m30.6103kg/m32将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AGAF1VAg则GAF1+水VAg将木块B放入水中,木块漂浮,木块受到的浮力FBGBmBgBVBg水VBg把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把AB当做一个整体分析,则FB+F2水V排g+F2水VBg+F2GA+GB结合得出水VBg+F2水VAg+F1+水VBg即水VBg水VAg+F1F2已知VAVB910所以水VAg水VAg+F1F2则VB19(2019河北沧州市八年级

24、期末)如图所示,体积为10cm3的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没在水中,此时小球所受的浮力_小球的重力(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大小为_N。剪断绳子后,小球上升过程中所受的浮力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_。(g=10N/Kg)【答案】大于 0.1 变小 变小 【解析】1小球在绳子拉力作用下恰好浸没在水中,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则根据物体受力平衡可知F浮GF所以,小球所受的浮力大于小球的重力。2小球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为F浮G排液gV排1103kg/m310N/kg10106m30.1N34剪断绳子后,小球会上升,

25、由于原来小球恰好浸没在水中,所以上升后就会露出水面,则上升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所受的浮力变小,水的液面下降,根据pgh可知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变小。20(2020重庆八中)如图所示,重庆八中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了浮力压强后进行了如下操作,将边长均为10cm的A、B正方体用原长为10cm的弹簧连接起来放入容器中,A的密度为2.5g/cm,容器下部分底面积为200cm2,高度20cm。上部分底面积为150cm2,高20cm。向容器中加水至B的下表面时,水深为16cm(弹簧长度变化1cm,弹力变化2N),则正方体B的密度为_kg/m;继续加水9.5N,此时B受到的浮力为

26、_N。【答案】0.8103 6 【解析】1根据题意知道,向容器中加水至B的下表面时,B受到的浮力为零,只受到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且处于平衡态;由于弹簧原长为10cm,正方体A边长均为10cm,水深为16cm,所以,此时弹簧的长度是L=16cm -10cm=6cm即此时弹簧长度的变化是又因为弹簧长度变化1cm,弹力变化2N,所以,此时弹簧的弹力F弹=8N由二力平衡知道,正方体B的重力GB= F弹=8N由 知道,正方体B的质量正方体B的体积由知道,正方体B的密度2设B没入水中的高度是h1,此时B下表面高出最初水位h2,即此时高出最初水位(h1+ h2),受到的浮力 假设弹簧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则弹簧

27、的弹力的大小 由平衡条件知道 注入水体积是又因为继续加水9.5N时 将解得h1=6cm,h2=3cm代入解得F浮=6N四、计算题21(2020贵州铜仁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一个质量为900g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浸没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 g10N/kg。求:(1)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石块排开液体的体积;(3)若将石块从水中取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了多少?(附在石块上的水忽略不计)【答案】(1)5N;(2)510-4m3;(3)250Pa【解析】解:(1)石块受到的重力G=mg=90010-3kg10N

28、/kg=9N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9N-4N=5N(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石块排开液体的体积(3)石块取出后液面下降的深度水对容器底减小的压强p=水gh=1.0103kg/m310N/kg2.510-2m=250Pa答:(1)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5N。(2)石块排开液体的体积是510-4m3。(3)若将石块从水中取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250Pa。22(2020江苏苏州市盛泽一中八年级期末)一个质量为80g的圆柱形瓶身的空玻璃瓶,内装10cm高的水密封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h1=10cm,再将玻璃瓶分别倒置在盛有水和某种未知液体的容器中,静止后,瓶内、外液面的高度差如图乙所

29、示h2=2cm,如图丙所示h3=6cm(瓶壁厚度忽略不计),求:玻璃瓶在水中收到的浮力为_N,未知液体的密度为_g/cm3。【答案】4.704 0.75 【解析】1设圆柱形瓶身的玻璃瓶的底面积为S,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水的重量为由受力平衡可知即即则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则23(2020四川成都市八年级期末)如图甲所示,拉力F通过滑轮组,将正方体金属块从水中匀速拉出至水面上方一定高度处 图乙是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不计动滑轮的重力、摩擦及水和空气对金属块的阻力, g=10 N/kg,求:(1)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2)金属块的密度;(3)如果直接将金属块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

30、地面的压强大小【答案】(1)80N(2)2.7103kg/m3(3)5.4103Pa【解析】(1)由甲图可知,n=2,不计动滑轮的重力、摩擦及水和空气对金属块的阻力,F=G,当金属块完全露出液面后,金属块不受浮力,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即为图中的t2-t3时刻,从乙图可知,该金属块重力为:G=2F=2108N=216N,当金属块未露出液面时,即为图中的0-t1时刻,则2F+F浮=G,所以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G-2F=216N-268N=80N;(2)根据F浮=水gV排可得,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 =810-3m3,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则金属块的体积V=V排=810-3m3

31、,金属块的密度为:金= =2.7103kg/m3;(3)金属块的边长a=0.2m,则受力面积S=a2=(0.2m)2=0.04m2,金属块平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p= =5.4103Pa答:(1)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80N;(2)金属块的密度2.7103kg/m3;(3)如果直接将金属块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5.4103Pa24(2020山东泰安市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重为10N,底面积为20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40N的某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体积为800cm3圆柱体A慢慢浸入该液体中(如图甲),无液体溢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圆柱体A

32、下表面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N/kg,求:(1)圆柱体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2)液体的密度;(3)弹簧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小值瞬间圆柱体A底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强;(4)圆柱体A浸没时(未接触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答案】(1)8N;(2)1.0103kg/m3;(3)800Pa;(4) 2.9103 Pa【解析】解:(1)由图乙可知,圆柱体未浸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读数,圆柱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读数,由称重法可得,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2)由于圆柱体浸没液体中,则根据可得液体的密度(3)弹簧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小值瞬间液体的速度则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4)圆柱体

33、浸没时(未接触底部),将容器、液体、圆柱体看作一个整体,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所以,圆柱体A浸没时(未接触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答:(1)圆柱体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8N;(2)液体的密度为;(3)弹簧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小值瞬间圆柱体A底面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4)圆柱体A浸没时(未接触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5(2020北京清华附中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杠杆的 A点挂边长为 2dm、密度为 1=2kg/dm3 的正方体C,B点挂边长为 1dm正方体D,AO:OB=1:2,杠杆水平平衡时,D静止在空中,C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1=1000Pa;将正方体D 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时(未接触到容器),杠

34、杆平衡位置不变,C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大为 1400Pa,g取 10N/kg。则:物块D的重力是_N,物块D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N,未知液体的密度为_kg/m3。【答案】60 28 【解析】1由杠杆水平平衡时,D 静止在空中,C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1=1000Pa,可得根据力的相互作用性根据力的相互作用性,C物体受力为则联立可得物块D的重力为2由题知,物块D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浮力作用,右侧细绳拉力减小,则左侧细绳也减小,物体C对地面的压力增加;由物体C对地面的压强增加值Dp=1400Pa,则地面增加的压力为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则物块D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浮力为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则未知

35、液体的密度为26(2020广东汕尾市八年级期末)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S1=200cm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A为圆柱形木块,质量为400g,其底面积为S2=100cm,C为压力传感器,用F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h表示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小明同学想利用此装置探究F与h的关系,它先把木块A放入液体中,当木块A静止时,测得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为h1,小明再用轻杆B向下压,逐渐改变h的大小,并记录下与之相对应的压力F的数值,依据数据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此过程中液体始终没有溢出。不计传感器C和轻杆B的重力和体积,g=10N/kg)(1)求物体A的密度;(2)求容器内液体的密度;(3)若此时液面距离容器底部0.16m,求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答案】(1)0.4103kg/m3;(2)1.0103kg/m3;(3)1.6103Pa【分析】(1)当木块A静止时,测得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为h1,此时F=0,从图像中可读取h1大小;当A被压入液体中刚好浸没时,读取h2大小,即可算出木块A的体积,且F不再增大;由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