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4168730 上传时间:2021-03-2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教学大纲.doc(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长沙理工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热工测量及仪表课程实习与设计”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李介明 大纲审核人:陈志盛课程编号:0804200025 环节类别: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ourse Practice and Exercise in Thermal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s学 分:2总 周 数:2适用专业: 自动化(热工过程自动化)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C语言等一、目的热工测量及仪表是本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课程实习与设计的目的是实现课程教学的完整,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

2、应用能力。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热工测量及仪表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热工测量系统设计问题的能力;2学习热工测量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热工测量系统设计的一般规律;3进行热工测量系统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基本要求1从热工测量系统功能要求出发,制订或分析设计方案,合理地选择热工参数(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分析、机械参数等)测量用仪表及测量系统所用传感器类型、主要技术指标;2依据系统的要求,合理设计信号变换电路;3依据系统的精度要求,能考虑信号处理的主要内容,设计信号处理的方法。三、实践内容与时间分配根据实际热工被控对象的检测要求(

3、由指导教师根据工厂实际工艺确定),设计满足检测要求的仪表检测系统(选择其中一项):1利用热电偶、热电阻设计温度测量系统;2利用压力(差压)传感器、变送器设计压力(差压)信号测量系统;3流量装置的设计计算、流量测量系统设计;4物位(液位、料位)测量系统设计;5成分(液体、气体)测量系统设计;6机械参数(力、位移、转速)测量系统设计。每个学生应完成:总体方案图1张、详细设计图1张,设计说明书一份,说明书应包括:确定总体方案,选定传感器,变送器、安装位置,补偿计算等内容。序号实践内容基本要求时间分配(天数)1布置设计任务布置任务及要求0.52收资收集相关资料1.53系统方案设计可行性分析、设计系统方

4、案1.54系统设计根据设计要求与制定的设计方案完成系统设计4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按照规范要求编写设计说明书26答辩学生自述、提问0.5合计:10四、实践条件与地点建议1. 实践基本条件要求指导教师指导为主,结合学生小组讨论;参考资料与自行设计结合。2. 实践地点建议设计专用教室、实验室。五、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1. 能力培养了解工程设计的一般步骤和过程;加强对测量技术的工程应用理解;增强对测量系统的实际构成训练。2. 素质提升实现课程教学的完整,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六、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1考核方式:考查2成绩评定:按平时表现,设计说明书及答辩三部分综合考核,按优,良

5、,中,及格,不及格计分。其中:学习态度(30%),设计说明书(40%),答辩(30%)。298“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实习与设计”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王鸿懿 大纲审核人:陈志盛课程编号:0804200035环节类别: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ourse Practice and Exercise in Thermal Process Control Instruments学 分:2总 周 数:2适用专业: 自动化(热工过程自动化方向)先修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热工测量与仪表、自动控制理论一、目的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实习与设计是学习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后的一个重要的综合实践环节。1通过课程设计实

6、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仪表控制系统设计问题的能力;2学习仪表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仪表控制系统的一般规律;3进行仪表控制系统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的训练。二、基本要求1能从仪表控制系统功能要求出发,制订或分析设计方案,合理地选择传感器,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机构;2能按工艺的控制要求,选择相关模块,设计的调节器的组态图,填写相关控制数据表;3能考虑仪表安装与调整、使用与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对仪表控制系统的安装技术要求进行设计;4图面符合国

7、家有关标准,尺寸及公差标注正确,技术要求完整合理。三、实践内容与时间分配序号实践内容基本要求时间分配(天数)1火力发电厂参观了解相关课题的基本工艺流程及设备2参考文献查阅对本课题的内容深入学习3方案确定将本课题的设计方案最终确实4上机调试方案可行性论证5说明书撰写完成合格的说明书课题答辩掌握本课题基本内容合计:四、实践条件与地点建议1. 实践基本条件要求提供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专用教室,并能提供学生一定的实验设备、实验条件,条件允许的话提供学生到生产实践场所短期参观学习的机会。2. 实践地点建议校内专用教室、实验室及火力发电厂。五、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1. 能力培养通过课程设计实践,能够树立正确的

8、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热工过程控制仪表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仪表控制系统设计问题的能力。在实践环节中进行仪表控制系统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2. 素质提升通过实践,深入掌握理论教学内容,并将其运用到实践环节,具备一名专业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六、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1考核方式:考查。2成绩评定:按平时表现,设计说明书及答辩三部分综合考核,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计分。其中:平时表现(30%),设计说明书(40%)答辩(30%)。“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刘小波 大纲审核人:傅俊萍课程编号:0807200055环节类别:课程设计英文名称:Design and P

9、ractice of the Course of Heat-supply Engineering 学 分:2总 周 数:2适用专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输配管网/供热工程、通风工程、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等一、目的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本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学习的深化和应用。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自觉地树立精心设计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掌握般民用或工业建筑供热工程的设计程序、方法和步骤。了解和熟悉本领域的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和新技术。熟悉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措施,学会使用有关的技术手册和设计资料,提高计算和绘图技能,提高对实际工程问

10、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二、基本要求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1能从供热功能要求出发,制订设计方案,合理地选择系统型式、末端设备和附件;2能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正确计算供热负荷;3能对所选定的供热系统作出正确的水力计算;4图面符合制图标准,图标正确,技术要求完整合理。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要求初步掌握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和计算机绘图的能力。三、实践内容与时间分配 序号实践内容基本要求时间分配(天数)1原始设计资料熟悉1气象资料: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出的建筑物所在地区,查出该地区的有关气象参数(如供热室外计算温度,冬季室外计算风速,冬季主导风向等)2土建资料:根据土建图纸(建筑平面图、主要立面图和门窗表),找出建筑

11、物的建筑特点(建筑物的方位、层数)和各部位的建筑构造与热工特征,外墙、屋顶、地面门窗构造)3根据任务书中给出的热源条件,确定系统入口位置和热媒参数0.52供热系统的计算及设计1. 热负荷计算2.系统选择与布置:合理确定供热系统的型式,根据建筑物用途、特点比较各种系统形式,选择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最佳设计方案。3.散热器计算4.管路水力计算:水力计算应在系统轴侧图基础上进行,注意并联环路压力平衡尽可能满足要求,其结果应列入水力计算表中绘制图纸:一般包括供热平面图(1:100),供热系统(轴侧图(1:200)9.53编写设计说明书说明书内容应包括:选择确定采暖系统总体方案,计算选定散热器,房间各类热

12、负荷的计算,系统水力计算,循环水泵计算选择,膨胀水箱计算选择等内容14设计资料的整理及答辩需按照任务书要求提交完整设计资料并参加设计答辩1合计:12四、实践条件与地点建议1. 实践基本条件要求结合实际工程,配备相关设计手册、图纸、文献资料等。2. 实践地点建议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学楼。设计过程中安排一次室内采暖工程实地考察,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考查2成绩评定:采用100分制,总分组成:设计过程表现:10%;图纸:35%;设计说明书:35%;答辩:20%。六、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贺 平. 孙 刚供热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 李光洲

13、. 暖通空调规范实施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73 陆耀庆. 供暖通风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锅炉原理课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汪淑奇 大纲审核人:刘亮课程编号:0807200065 环节类别: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urriculum Design of Boiler Fundamentals学 分:3总 周 数:3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锅炉原理一、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锅炉机组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并学会使用有关计算标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设计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

14、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及运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算、制图、书写工程设计说明书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谨认真和负责的态度。二、基本要求1掌握大型锅炉机组的设计与校核计算的基本方法。根据选题内容的要求,掌握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或水循环计算、或空气动力计算、或制粉系统设计计算;2. 能根据给定的要求,综合进行设计及布置,并完整地绘图。图幅不小于三号图纸。图纸清洁美观,符合国家制图标准;3计算方法符合国家标准,计算书有条理有逻辑,书写符合规范,采用列表形式。条件允许时,部份内容可以自行编制相关程序或用EXCEL软件进行设计计算;4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充实,将根据计算结果

15、进行分析,将设计思想与计算结果或工程中的问题表述清楚。条理应清楚。插图表格等内容符合制图规范要求;5设计选用的锅炉机组应以400t/h及以上具有再热器的锅炉机组为主。三、实践内容与时间分配序号实践内容基本要求时间分配(天数)1选定设计课题,下达设计任务提前一周给学生下达任务书,并分好设计小组课外时间2教师讲解,学生查询资料;设计前的项目论证(1)指导教师讲解设计任务及相关要求(2)设计参数的选择(3)锅炉机组结构与工作流程的熟悉13燃烧计算(1)煤质数据校核(2)锅炉机组空气平衡表的制定(3)烟空气量的计算(4)焓温表的制定14锅炉机组热平衡计算(1)锅炉效率(2)燃料量的计算15炉膛传热计算

16、(1)炉膛的结构计算(2)炉膛包括前屏的传热计算16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1)对流受热面结构计算(2)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3)减温水的样核计算(4)锅炉热平衡误差的计算67绘制总体布置图(1)锅炉机组总体布置图(3号图纸)(2)各部件的结构尺寸图29撰写设计报告(1)设计条件(2)设计与热力计算方法(3)计算结果的分析210课程设计答辩;资料验收并考核1合计:15四、实践条件与地点建议1. 实践基本条件要求(1)在完成所有“锅炉原理”课程教学之后进行;(2)EXCEL、CAD软件。2. 实践地点建议建议安排专用设计教室,便于学生集中做课程设计,并有利于指导教师方便指导。五、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1

17、. 能力培养(1)使学生受到综合运用所学“锅炉原理”知识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训练,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锅炉各受热面的传热的影响,对运行的影响;综合考虑机组的布置与设计;(2)培养学生将过去熟悉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方法与工程估算、设计绘图等手段相结合,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将来从事汽轮机运行、管理、试验、调整、改造和科研打好基础;(3)综合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查阅手册和资料、熟悉标准和规范的基本能力,进行工程设计综合训练;(4)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书本知识、自主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与其他人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2. 素质提升(1)通过课程设计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掌握

18、核电站汽轮机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提升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2)提升学生查阅技术手册、资料和熟悉相关标准、规范的基本能力;(3)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工具,进行工程计算以及计算机绘图能力;(4)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六、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1考核方式:考查2成绩评定及标准:(1)设计期间的学习态度、出勤率、表现和遵守纪律的情况等,占30%;(2)设计报告(或说明书)、设计日志、图纸质量的质量,40%;(3)答辩回答情况,占30%。“核动力汽轮机课程实习与设计”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卢绪祥 大纲审核人:鄢晓忠课程编号:0807200075

19、环节类别:课程设计英文名称:Practice and project design for course of nuclear-powered steam turbine学 分:3总 周 数:3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核电、水动专业方向)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汽轮机原理、核动力设备及装置等一、目的1通过课程实习及设计,使学生系统地总结、巩固、加深在“汽轮机原理”课程中已学知识,并进一步了解核动力汽轮机的工作原理;2让学生全面地运用所学的汽轮机原理知识进行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核算或设计,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热力计算方法,并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和具有综合考虑

20、汽轮机热力设计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理论分析工程问题和计算能力;3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电站汽轮机建立整体、量化的概念,培养学生查阅和使用各种设计资料、标准、手册等文献的技巧,使学生能掌握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算、制图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4.培养综合应用书本知识、自主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与其他人相互协作的工作作风。二、基本要求1.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认真踏实,熟练掌握计算流程,正确选择设计数据,保证计算结果准确,计算结果用表格给出,要条理清楚,书写整洁。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自行编制相关程序进行设计计算。按时按量完成课程设计任

21、务,上交汽轮机课程实习及设计报告(说明书);2. 汽轮机热力计算要以教材和热力计算标准为依据,并采用国际单位制。课程设计说明书要阐述汽轮机热力计算主要依据和基本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说明书的计算依据和计算公式文字要简练、清楚,计算过程字迹要工整、逐页编号。说明书中的图表要按照先后次序统一编号,书写应规范;3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要充实,条理应清楚;4利用AutoCAD绘图工具,绘制设计的通流部分结构图(不小于三号图纸);或用手工绘制二号图纸。要求绘制的图纸清洁美观,图中各项内容符合制图要求,并有必要的文字说明;5设计可选择200MW及以上的高参数、大容量火电汽轮机,也可以选择相应的核动力汽轮机。三、

22、实践内容与时间分配序号实践内容基本要求时间分配(天数)1选定设计课题,下达设计任务提前一周给学生下达任务书,并分好设计小组提前一周2教师讲解,学生查询资料;设计前的项目论证(1)指导教师讲解设计任务及相关要求(2)汽轮机容量、参数和型式的选择(3)汽轮机转速的选择(4)汽轮机调节方式的选择13热力系统计算(1)原则性回热系统的拟定(2)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线的拟定(3)汽耗量的计算(4)汽轮发电机组技术经济指标的初步估算14汽轮机调节级的热力设计根据汽轮机运行特征、经济要求及结构强度等因素比较和确定调节级的形式、比焓降、叶型及尺寸等15汽轮机压力级的热力设计(1)根据通流部分形状和回热抽汽点要求

23、,确定压力级的级数和排汽口数,并进行各级比焓降分配(2)对各压力级进行详细的热力计算,求出各级通流部分的几何尺寸、相对内效率和内功率,确定汽轮机实际的热力过程线4.56整机校核计算(1)根据各级热力计算结果,修正各回热抽汽点压力以符合实际热力过程曲线的要求,并修正回热系统的热平衡计算(2)根据需要修正汽轮机热力计算结果17绘制汽轮机通流部分结构图利用AutoCAD绘图软件,绘制所设计的汽轮机通流部分结构图(3号图纸);或手工绘制一张(2号图纸)4.58撰写设计总结报告(1)条理清晰,书写整洁,撰写格式规范;图表清楚,图纸符合要求(2)报告中数据计算应以表格的形式体现;计算结果准确,精度应高(3

24、)设计出的机组在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的同时,还应考虑到汽轮机结构紧凑、系统简单、布局合理、成本低廉、安全与维修方便,以及零件的通用化和系统化等因素19课程设计答辩;资料验收并考核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经初审合格后,分小组进行课程设计答辩;综合成绩按照平时考勤和学习态度、课程设计报告及图纸质量、答辩成绩进行综合评分(比例为3:4:3)并给定成绩(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5档)1合计:15四、实践条件与地点建议1. 实践基本条件要求(1)应有满足学生课程设计计算机绘图的计算机房;(2)应有CAD制图软件,版本不低于2004;(3)应有课程设计的专用教室,提供学生使用计算机的电源。2. 课程设计地

25、点建议建议安排专用设计教室,便于学生集中做课程设计,并有利于指导教师集中指导。五、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1. 能力培养(1)使学生受到综合运用所学“汽轮机原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开始从理论学习逐步过渡到实际工作中;(2)培养学生将过去熟悉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方法与工程估算、设计绘图等手段相结合,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学生比较系统地运用所学的理论和生产实践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汽轮机运行、管理、试验、调整、改造和科研打好基础;(3)综合培养学生的计算、绘图、查阅手册和资料、熟悉标准和规范的基本能力,进行工程设计

26、综合训练;(4)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书本知识、自主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与其他人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2. 素质提升(1)通过课程设计环节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核电站汽轮机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提升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2)提升学生查阅技术手册、资料和熟悉相关标准、规范的基本能力;(3)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工具,进行工程计算以及计算机绘图能力;(4)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能力。六、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1考核方式:考查2成绩评定及标准:课程设计的成绩根据学生提交的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及绘图质量、课程设计答辩成绩,结合平时的考勤和学习态度等综合评定

27、。其中,平时学习态度及出勤考勤占30%、课程设计报告(或说明书)及图纸质量成果占40%、答辩情况成绩占30%。“核动力设备及装置课程实习与设计”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徐慧芳 大纲审核人:鄢晓忠课程编号:0807200085环节类别: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urriculum Design of Nuclear Power Unit and Equipment学 分:3总 周 数:3周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核电方向)先修课程:核动力设备及装置、核反应堆物理、反应堆原理、核动力装置控制一、目的核动力装置及设备课程实习及设计是“核动力设备及装置”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现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28、核电方向)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核动力设备及装置”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的热力计算、水循环计算方法,并学会使用有关计算标准。二、基本要求1掌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有关的计算方法;2能根据给定的要求,综合进行设计;3画出各主要部件的热力系统图,图面符合制图标准,尺寸标注正确;4手算时要采用列表的形式计算,数据与公式的来源标注清楚,各计算误差在计算标准允许范围内,编写的设计说明书应条理清晰;5.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要求部分内容运用计算机计算,初步掌握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的能力。三、实践内容与时间分配立式U形管蒸汽发生器在

29、变工况下的校核热力计算。内容主要为:给定蒸汽发生器传热面积计算;变工况后蒸汽发生器功率,综合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运行与改进的建议。绘制不同方案下立式U形管蒸汽发生器静态特性,绘制静态特性曲线并比较其优缺点,提出建议。编写设计说明书。课程实习及设计工作进度安排如下表所示:序号实践内容基本要求时间分配(天数)1布置任务,收集资料及讲解收集参考资料12准备性计算采用列表的形式手算13方案设计与画图及相关的计算工作所有计算误差应符合热力计算要求,计算中必须采用国际单位104编写设计说明书对说明书中各数据与公式应注明其来源;说明书条理清楚,并按要求装订成册1.55学生总结,整理报告每人独立完成设计任

30、务0.56答辩讲述清楚明了1合计:15四、实践条件与地点建议1. 实践基本条件要求具有图书馆、资料室等查阅参考资料和工具书条件,具有计算机等计算工具。2. 实践地点建议:学校。五、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1.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设计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及运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算、制图、书写工程设计说明书等基本技能。2. 素质提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及运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算、制图、书写工程设计说明书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六、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1考核方式:考查。2成绩评

31、定及标准:(1)设计期间的学习态度、出勤率、表现和遵守纪律的情况等,占30%;(2)设计报告(或说明书)、设计日志、图纸质量的质量,40%;(3)答辩回答情况,占30%。“汽轮机原理课程实习与设计”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王运民 大纲审核人:刘亮课程编号:0807200105 环节类别: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ourse Practice and Design of Steam Turbine Principle学 分:3总 周 数:3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火电集控方向)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一、目的通过课程实习及设计,使学生对汽轮机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

32、能够全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课程实习及设计使理论知识得以进一步巩固、充实和提高。二、基本要求1汽轮机热力计算要以教材和热力计算标准为依据,并采用国际单位制。课程设计说明书要阐述汽轮机热力计算主要依据和基本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说明书的计算依据和计算公式文字要简练、清楚,计算过程字迹要工整、逐页编号。说明书中的图表要按照先后次序统一编号,书写应规范;2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要充实,条理应清楚;3计算机绘图以AutoCAD为绘图工具,绘制并输出三号图纸;或用手工绘制二号图纸。要求绘制的图纸清洁美观,图中各项内容符合制图要求,并有必要的文字说明;4课程设计应选用200MW及以上机组。三、实践内容与时间分

33、配序号实践内容基本要求时间分配(天数)1布置任务及讲解指导老师布置课程设计任务,并进行课程设计讲解12收集资料学生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设计资料0.53设计内容计算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独立完成84绘图以AutoCAD绘制并输出三号图纸,或用手工绘制二号图纸2.55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有目录、页码、正文、参考文献及致谢等相关内容。设计说明书可为手写稿,也可为打印稿26答辩答辩小组成员不得少于2人,且每位学生都应进行答辩1合计15四、实践条件与地点建议1. 实践基本条件要求课程设计任务书,相关参考资料,计算机及相关绘图软件,手工绘图工具等。2. 实践地点建议由教务部门安排专用课程设计教室

34、。五、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1. 能力培养(1)使学生全面地运用所学的汽轮机原理知识进行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核算或设计,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热力计算方法,并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和具有综合考虑汽轮机热力设计的初步能力;(2)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绘图、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2. 素质提升提高学生运算、制图等专业基本技能,养成对工程技术问题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六、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1考核方式采用答辩方式,并结合课程设计说明书和绘图的质量以及平时考勤进行综合考核。2成绩评定及标准(1)设计期间的学习态度、出勤率、表现和遵守纪律的情况等,占30%;(2)设计报告(或说明书)、设计日志、图纸质

35、量的质量,40%;(3)答辩回答情况,占30%。“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实习与设计”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曾竞 大纲审核人:陈志盛课程编号:0807200115 环节类别: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ourse Practice and Exercise in Control System of Thermal Process学 分:2总 周 数:2周适用专业: 自动化本科专业(热工自动化)先修课程:热工测量及仪表、热工过程控制系统一、目的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课程的理解,达到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简单自动控制系统的目的,并能分析比较复杂的自动控制系统

36、,为今后进一步从事火电厂单元机组各子系统的设计、参数整定和分析等技术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的选题及其方案要要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单元机组的实际的子系统,完成一个子系统的初步设计;2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单元机组的汽温、给水和燃烧一个子系统的设计任务;3每个题目的学生数最好不要超过6人;4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原理图SAMA图既可以手写(画),也可以采用计算机打印,但不准复印;5指导教师要定时讲解、答疑和辅导,要及时监督学生,杜绝学生之间的相互抄袭设计成品的现象;6学生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独立思考,不得抄袭,刻苦钻研,要求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内容正

37、确;并按时完成设计任务书规定的设计任务。 三、实践内容与时间分配序号实践内容基本要求时间分配(天数)1收集设计原始资料,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翔实,切合设计题目12控制方案确定方案合理,符合现阶段火电厂单元机组控制系统实际要求1.53针对被控对象、整定系统控制参数参数整定正确,并仿真验证34设计控制策略的SAMA图图纸符合规范1.55设计说明书整理及答辩撰写规范,答辩正确3合计:10四、实践条件与地点建议1. 实践基本条件要求为保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本课程设计内容,需要给学生提供统一的课程设计教室,方便老师答疑及学生互相讨论。2. 实践地点建议五、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1. 能力培养通过课程设计,

38、使学生基本掌握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巩固、强化调节器参数P、Ti、Td的含义及其整定的方法。2. 素质提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控制系统中调节器PID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培养创造性的思维习惯。六、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课程设计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根据设计方案、设计图纸、设计计算结果,答辩情况及平时考勤进行考核,综合评定成绩。评分标准:1参数整定说明及设计说明书部分:占70%;2绘图部分:占10%;3答辩:占10%;4课程设计阶段学习态度:占10%。“热力系统课程实习与设计”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汤盛萍 大纲审核人:刘亮课程编号:080

39、7200125环节类别:课程设计英文名称:Cirriculum Design of Thermodynamic System学 分:2总 周 数:2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传热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泵与风机、热力发电厂一、目的“热力系统课程实习及设计”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重要专业课程设计,是热力发电厂课程知识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各项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的综合应用。其目的在于要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一个具体的电厂生产系统,掌握实际电厂热力系统的方案拟定、管道与设备选型及系统连接方式的选择方法,以及实际热力系统的能量平衡计算方法和热经济性

40、指标的计算与分析方法。二、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热力系统能量平衡的计算,可以应用热经济性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各种热力系统的热经济性进行计算、分析;2熟练掌握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常规计算方法,了解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的组成;3绘制的图纸清洁美观,图中各项内容符合制图要求;4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应充实,条理应清楚,书写规范;计算过程字迹工整,逐页编号;说明书中的图表要列名,并按先后次序统一编号。三、实践内容与时间分配序号实践内容基本要求时间分配(天数)1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掌握原则性热力系统拟定的基本步骤2原则性热力系统的计算掌握由外及里、由高及低的步骤,正确选取热平衡对象,正确列出方程式,所有计算

41、误差应符合热力计算要求,计算必中须采用国际单位43系统的热经济性分析定量计算结果与定性分析要相吻合34学生总结,整理报告每人独立完成设计任务5答辩讲述清楚明了合计:10四、实践条件与地点建议1. 实践基本条件要求(1)必须完成该课程相应先修课程的学习;(2)具有图书馆、资料室等查阅参考资料和工具书条件,具有计算机等计算工具;(3)手工绘图工具。2. 实践地点建议(1)实验室;(2)专用教室。五、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1. 能力培养本课程设计是“热力发电厂”课程的实际应用,以具体的电厂实际热力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已学的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知识应用于实际热力系统,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掌握电力企业能量平衡及热

42、力系统综合分析的方法,关键在于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因此通过本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初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本课程设计需绘制工程图纸,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看图绘图能力;本课程设计需学生间合作完成,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协作能力。2. 素质提升通过本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及进行科学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算、制图、书写工程设计说明书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从而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六、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1考核方式:考查。2成绩评定及标准:(1)设

43、计期间的学习态度、出勤率、表现和遵守纪律的情况等,占30%;(2)设计报告(或说明书)、设计日志、图纸质量的质量,40%;(3)答辩回答情况,占30%。“水力机组辅助设备课程实习与设计”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戴曙光 大纲审核人:刘亮课程编号:0807200185环节类别:课程设计英文名称:Auxiliary Equipment of Hydropower Stations学 分:2总 周 数:2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水动专业方向)先修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流体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动力机械强度学B、水轮机原理、水力机组辅助设备一、目的水力机组辅助设备课程设计是水力机组辅助设备

44、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践性环节,通过设计,要训练学生的计算技能和绘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基本要求1通过水电站油、气、水系统的设计,掌握水电站辅助设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2进行水电站油、气、水系统的用油量、用气量及用水量计算;3进行水电站油、气、水系统主要设备的选择与计算;4拟定并绘制水电站油、气、水系统图;5提交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油、气、水系统图各一张。三、实践内容与时间分配序号实践内容基本要求时间分配(天数)1设计水电站油系统用油量计算;主要设备的选择计算;拟定、绘制油系统图并编制油系统操作程序32设计水电站压缩空气系统用气量计算;主要设备的选择计算;拟定、绘制高、低压气系统图23设计水电站技术供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