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1166970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标要求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了解该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基本信息本课是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单元的第一课,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清楚元明清三朝易代以及明朝加强皇权和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为后一课讲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奠定基础。本课主要讲明朝,共三个子目,分别涉及明朝封建专制的发展和明朝经略边疆的问题。尽管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点在清朝,但明朝打下的基础也是不可忽视的。本课在逻辑关系上采取先内后外的原则。 第一子目讲明朝的内政,以专制强化为重点。第二、三子目讲明朝的边疆问题和外

2、部环境, 其中先讲沿海,再讲内陆。第三子目讲内陆边 疆的时候,顺便带出清朝建立、明朝灭亡和清军入关,从而结束全课。学情分析本课部分内容在初中已经有所涉及,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宦官专权等史实性知识及郑和下西洋的基本概况同学们也较为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性、史实性的知识不作过多处理。但是,初中教科书基础性较强,高中历史课程要进一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揭示历史发展基本规律和趋势,帮助学生对历史事件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认知体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综合以上学情,本课将借助文字材料或图片,把难度较大的问题更直观、更具体地展示给学生,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

3、完成历史学习思维方式由初中到高中的转变。教学目标(一) 总体目标:了解废丞相、设内阁、宦官专政的经过及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说出明朝的这些政治措施的意义;了解明朝中央和地方对外贸易的不同方式;知道明朝经略边疆的措施;了解明朝灭亡的原因及步骤;(二)课程思政目标:将学生代入到当时的历史情景中,建立起与现实的联系,并体会思考为何郑和下西洋没能使中国走上海洋强国的道路,明朝经略边疆的特点对于今天处理边疆问题有何启示,明朝的灭亡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明朝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二)教学难点: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历史

4、图片、历史材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 通过讲解元末明初农民起义来导入新课。2、 引导学生回顾明朝建立的相关知识。阅读PPT上的图片材料,回顾初中学习的关于明朝建立的时间、首都、国号等内容,并在课本中标注出来。用课本第一段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内容来导入,既交代了明建立的时代背景,也为下文明朝为加强皇权埋下伏笔。第一幕明的政治治理1、通过两段材料来分析朱元璋废宰相的原因。阅读材料并思考为什么历朝历代都存在的宰相制度,到朱元璋这里就不能继续削弱其权力而要彻底废掉了呢?并归纳出废宰相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

5、因。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废宰相相关原因,但是原因分为很多层面,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思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分层面看待问题,提升学生理论修养。第一幕明的政治治理2、通过两则材料引导学生废除宰相之后,权力就集中在皇帝手中,集权也导致了皇帝政务繁忙,为接下来设立秘书机构-内阁提供了充分的理由。阅读PPT上呈现出来的材料并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当老师提出问题时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跟随教师一起总结这部分的知识点,同时做好笔记。政治机构的设定都有其必定的原因在里面,设立内阁和废除宰相有着直接联系,明初的几个政治制度之间都不是断裂的,这样讲解有利于帮助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更加系统化。第一幕明

6、的政治治理3、 通过呈现史料来分析内阁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4、新机构内阁的设立,使得当时中央的布局有了改变,教师这时要引导学生思考皇帝、内阁、六部的关系。5、通过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权同宰相来提问学生内阁是否等于宰相,在听取完学生的回答后,用表格的形式来对宰相和内阁的权力对对比,让学生知道是或不是的原因,以此退出内阁只是皇权加强的产物。机构的设置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最终形成的,且同一个机构在不同历史时段的名称也是不同的,分阶段讲解有利于学生逐步实现“头脑理论化、知识体系化、概念清晰化”。通过表格对比,更加清晰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内阁和宰相的关系,帮助学生加深知识印象,同时带领学

7、生一起填表格也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帮助他们进行知识回顾,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更加系统化。第一幕明的政治治理6、 用内阁权力上升,统治者感受到文官集团的威胁,便想找人来平衡权力,引导同学思考什么样的人来平衡权力皇帝才会放心,引出宦官,简要讲解宦官机构和宦官职权,用宋濂喝酒的故事来反映皇帝对百官的监视及宦官控制的锦衣卫的职权,并用宦官、内阁、皇帝的制衡图来给学生解释宦官专权本质上仍是君主专制的强化。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并记好笔记。宦官专权这部分内容学生初中时已经学过,高中的学习应该更侧重于宦官专权的本质以及得出这个本质结论的原因,宦官所控制的锦衣卫等给人的印象一般都是残忍的,用一个具体的故事

8、比起干巴巴的史料来说要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幕明的对外贸易与巩固海疆1、 教师讲述明朝向内进行的一系列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的政治制度,那么向外也要有相应的政策来维持稳定,将学生的目光引导至第二子目。2、 带领学生回顾朝贡贸易的渊源,并引出明朝朝贡贸易的代表性事件是郑和下西洋,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本,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相关概况。3、 教师呈现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并留下问题给学生,让他们课后自行思考。阅读课本,归纳总结这部分的史实性知识,阅读PPT上的材料,跟着老师一起总结,并在课后思考老师留下来的问题。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初中时已经详细讲过了,在此就不多加赘述,高中时主要引导学生思考郑和下

9、西洋的意义以及为什么在这之后中国没有成为海洋大国?第二幕明的对外贸易与巩固海疆4、 在介绍完官方的贸易主线后,转而介绍民间的贸易主线,并用地图来介绍当时的戚继光抗倭的事迹。5、让学生阅读课本,老师简要讲解一下明朝中后期西方殖民者的初步殖民活动。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记好笔记,并阅读PPT上的材料和地图,阅读课本,勾画出这部分的重点内容。对于民间贸易,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出过程主线,相关知识课本上都有讲述,学生可以通过自己阅读课本总结来掌握这一部分表层的知识,同时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初中已经学习过了,这部分的重点已经不是知识落实,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习民族英雄的精神。第三幕明的内陆边疆治理1、 请学生

10、阅读课本,并跟随教师一起填写这个表格。2、 请同学思考明经略边疆的措施具有哪些特点,并引导学生得出答案。3、 提问学生这些措施带来了哪些影响。4、 从明朝的治理措施得当来反问明朝为什么还是会灭亡,在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分点进行讲解。阅读课本,完成表格的填写,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积极举手回答。明朝经略边疆的具体措施课本上写的很清楚了,学生自行勾画记忆即可,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带领他们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轻重得当,既能够让学生了解史实性知识,也能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课本中已经有所提及,教师更加细致的进行讲解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更好理解。第四幕明清易代1、 让学生

11、阅读课本,了解女真崛起的过程、清朝的建立、李自成农民起义建立大顺政权的经过,并结合地图进行这些史实的时间梳理。2、 教师讲解,帮助同学将史实性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脉络。阅读课本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并记好笔记。对于基础性的史实性的内容,学生可以自行阅读理解,一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得出结论归纳总结的能力,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的讲解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串联起众多知识点,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脉络及历史架构。五课后作业学生自行找资料,对比西方航海事业和郑和下西洋,思考为何“西方一哥伦布之后,无数继起之哥伦布,中国一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同时联系今天的中国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听清楚老师的要求

12、,认真完成课后作业。这一时期中国与世界相挂钩,但是中国却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本课以航海业为目标,让学生课后探寻,这样能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归纳总结材料的能力,同时今昔对照,也能培养家国情怀,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学评价与反思本课部分内容在初中教科书中已经有所涉及,明的政治制度及郑和下西洋又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因此在此课中,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性、史实性的知识不作过多处理,只是一笔带过,更重要的是从大局观、发展观出发,帮助学生对历史事件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认知体系,提升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本课的讲授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亮点:第一,采用元末农民起义以及明朝的建立进行导入,有助于与前面课程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脉络;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修养,帮助学生形成本节课的整体架构;第二,运用的材料种类较多,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并且使用一手材料,引导学生规范学术意识,避免了学生单一阅读文字的枯燥,也能培养学生解读不同材料的能力;第三,注意梳理各事件的逻辑顺序以及注意子目与子目间的联系,在过渡时不显得突兀。但本课讲授仍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该课堂中仍然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更多的时间是在读材料听教师的讲解;第二,对于课堂时间的分配仍然不太完美;第四,对于板书的设计,板书更类似于关键词摘要,没有真正发挥出板书的作用。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