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09088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学设计【内容主旨】通过农民起义推翻元朝而建立的明朝政府,通过中枢机构的改变,巩固和发展了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固守了传统的皇权政治;边疆民族关系的调整为现代中国 疆域版图的奠定了基础。封建王朝在强化传统皇权的同时,面临着沿海倭乱和欧 洲殖民者到来的新问题,而专制极权政治下的制度矛盾和社会矛盾日益显露,最 终导致了明清易代。【教学目标】知道明朝建立后强化专制集权、经略边疆的举措与清军入关,理解明清易代 过程中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以及在此过程中制度危机和社会 危机的凸显;能够通过史料解读、分析和教师的示范引导,提取

2、相关历史信息、, 并分析和理解不同类型史料在证史中的价值,感受到明王朝在巩固与发展过程中 遇到的新问题,将面临的新挑战。【重点难点】重点:明朝政治制度的加强和海陆边疆的新变化难点:如何理解海陆“新况”给明王朝的传统“固守”带来的挑战?【教学策略】1 .利用文献、地图和图片等历史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识读、辨析、归纳, 加深对史事的印象,形成特定的时空观念,在史料的阅读解析中,培养学生历史 实证精神和史料解释的史学方法。如环节3中对原始史料的解读,环节5、6中 对地图的使用。2 .利用教师示范、学生迁移等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如环 节5中,教师讲述沿海倭乱兴起,戚继光奉命抗倭,最后平定倭

3、乱,引导学生对 明朝政府处理欧洲殖民者问题的思考。3 .课堂以问题驱动,首尾呼应,形成课堂的整体架构和内容细节间的互补。 通过一些过渡语,实现教学内容间的转换。4 .根据单元设计,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理解明朝统治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环节1,导入新课从全球通史里“从推翻蒙古人的统治到共和国的出现,明(1368-1644年)、 清(1644-1911)两朝统治了中国500多年。这几个世纪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治理 有序、社会稳定的伟大时期。”这句话中发问:明清两朝真的是“治理有序”“社 会稳定”?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对明清社会的评论,来激发学生

4、对明清历 史的探索;在设问与质疑中,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求证。环节2,知道“明朝建立”从元末流传的散曲醉太平堂堂大元(参见资料附录2)看到元末农民 起义,引出朱元璋其人以及明朝的建立过程,利用地图明朝建立(参见资料 附录3)展示农民起义活动范围和明朝应天府的位置。设计意图:架构时空情境,强化学生时空观念,加深对史事的印象。环节3,理解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1 :罢丞相,设内阁(过渡语: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出身贫寒的朱元璋如何治理他的国家呢?)运用时间轴梳理出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引出朱元璋废相及其原因(参 见资料附录4),结合黄宗羲对朱元璋罢废宰相的评价(参见资料附录5),通 过“票拟”“批红”等

5、图片,讲述内阁制度的形成及职能,突出内廷宦官机构司 礼监的权力之大,厂卫等机构的专断。设计意图:运用时间轴整理相关内容,形成知识脉络,总结出相权发展趋势 及实质;引导学生质疑,通过材料解读和分析,知道罢废丞相的初衷,以便于与 后面宦官专权激化矛盾的结果形成对比。环节4,理解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2:重宦官,行厂卫通过宦官魏忠贤的故事,理解明朝宦官权力扩大导致明朝政治腐败,厂卫等机构 对官民严加侦查、逮捕等激化了矛盾,从政治制度层面理解明朝在治理国家上结 果与初衷不一致,从而暴露出明朝政治的隐患。设计意图:通过历史人物窥视明朝的宦官专权现象以及厂卫机构的残酷,突出明朝政治统治的危机,从国家治理的层面

6、,看到历史留下的教训。环节5,理解郑和下西洋与海疆形势:“耀兵异域”与沿海倭乱、殖民者到来利用课本P71郑和航海路线图识读地图,理清路线和区域,突出航海次 数、区域和规模,设问:是什么成就了农业时代如此规模的航海行为? 一方面肯 定伟大的航海壮举,另一方面强调传统农业经济的繁荣和“耀兵异域”的自大心 态,通过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有限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通过对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故事,引出倭乱兴起原因是明初保守的海禁政策, 如果说倭乱是海疆问题初现,那欧洲殖民者的到来才是海疆真正的威胁,留下悬 念:明朝政府能用抗倭的方法去赶走欧洲殖民者吗?设计意图:通过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反映明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繁

7、荣,和 统治者自大的心态,启发学生从经济角度分析此事件的弊端,学会从不同角度来 看待同一历史事件。沿海倭乱的教学落脚点是戚继光的英雄行为和明初保守的海 禁政策,通过教学示范,引发学生对明朝处理欧洲殖民者事件的思考。环节6,理解内陆边疆情况与明清易代:巩固边疆与政治危机(过渡语:郑和下西洋是唐宋以来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顶峰,是海上盛事, 而倭乱的出现和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却是明朝海疆出现的新问题。那么陆地边疆情 况怎么样呢?)利用课本P.75明朝形势图(1433年),引导学生识读地图,突出长城 位置及作用,根据课本内容标记出东北、北方、西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方位和明 朝设置的管理机构。结合学过的知识,概

8、述中国古代内陆边疆的主要问题及其解 决方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些弥补不了明朝政治的黑暗,阶级矛盾的激化 给关外的满清以可乘之机,导致明清易代。设计意图:通过地图,了解明朝在巩固内陆边疆上的主要贡献,进而概括出 中国古代解决内陆边疆问题的主要方式,在时空观念中感悟中国古代在治理边疆 和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的历史经验。综合明朝社会政治因素,突出明清易代是明 朝社会政治危机的结果。环节7,总结:明朝的传统“固守”和海陆“新况”通过结构板书理清本课线索,呈现明朝社会政治制度、海陆边疆出现新变化, 结合环节1中的问题,分析总结出明朝社会的“变”与“不变”,进而从国家治 理的角度认识到明王朝在固守传统和

9、解决“新况”中面临的挑战。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分析,从政治制度和海陆边疆两个视角,理解明朝统治在统 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既回答了环节1中的问题, 又为下一课清朝封建国家的发展和危机埋下伏笔。【结构板书】【作业设计】(-)废丞相材料一:“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 其故在擅专威福。”一一皇明祖训祖训首章材料二:(景)帝欲易太子,内畏诸阁臣,先期赐循及高谷白金百两,江渊、王一宁、 肖磁半之.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铮(而拟了旨)。明史陈循传(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参考答案:秦朝以来宰相擅专威

10、福,严重威胁君主统治。(2)依据材料二,指出“阁臣”具体指什么? (1分)你怎样解释景帝“畏诸阁臣”与实 行该制度出发点的矛盾? (2分)参考答案:内阁制度下的内阁大臣;君主在行使权力时在制度上一定程度受 到内阁的限制,同时内阁大学士虽然大权在握,但其权利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信 任,一旦失去皇帝的信任,地位便一落千丈,所以会出现材料中“遂不敢停”现 象。(二)定边疆明清时期,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两朝政府为了开拓和巩固国家疆域版 图,对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地进行管理。下图是1433年的明朝形势图,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问题。1.将明朝对地图中序号处采取的管理措施写在横线上如: 明朝皇帝册封朝鲜国王参

11、考答案:封授部落首领官号设立奴尔干都司设立行都指挥使司修 筑长城、册封俺答汗抗击倭寇2.根据以上措施,请总结明朝巩固边疆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参考答案:设立机构;册封首领;抗击斗争。(或者:和平方式、武力方式)【资料附录】材料1:自推翻蒙古人的统治到共和国的出现,明(13687644)清(16447911) 两朝统治中国500年,这几个世纪构成了人类历史上秩礼有序、社会稳定的一个 伟大时期。(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P. 220材料2:堂堂大元,奸佞ning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元醉太平堂堂大元.

12、材料3:地图册明朝的建立材料4: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丞相。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为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 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xi e hang),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材料5: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 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古者君之待臣也,臣拜, 君必答拜。秦汉以后,废而不讲。然丞相进,天子御坐为起,在舆为下。宰相既 罢,天子更无与为礼者矣,遂谓百官之设,所以事我,能事我者我贤之,不能事

13、 我者我否之。设官之意既讹,尚能得作君之意乎?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 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 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 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黄宗羲(明末)明夷待访录置相 材料6:明廷允许萄人租借澳门是对葡萄牙殖民者侵略本性认识不足,而视北方民族为主要威胁,实行以防北方民族为主这一民族政策的结果。(明朝政府) 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漫长边境线上,相继设置九个边镇以防蒙 古各部。刘祥学从明朝中后期的民族政策看葡萄牙殖民者窃占澳门得逞的原因 材料7: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 六月,命和及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以武慑 之。 明史郑和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