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862158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它贯穿在人类一切交际活动中,发挥着人类交际的各种重要功能。蒋仲仁先生认为,“语文科对品德培养负有更大的责任。语文是中小学的主要学科,教学的时数最多,师生接触最多,教师从语文课对学生思想了解最多。更重要的,语文这个学科的性质规定了应负的品德培养的责任”。可见,德育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尽管我们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但是有一点不容置疑: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一、认真钻研教

2、材,做好课前准备。教师要想上好每一节课,课前就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重点。小学语文课文大多选取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塑造人物大公无私、心灵高尚,刚正不阿的;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表现自然美的;有表现语言音乐美,文字建筑美,诗句音率美的古今诗歌等。它们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高尚的道德熏陶。例如,去年的树一课,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共四次对话,分别展现了小鸟与大

3、树的约定、与树根、与门先生、与小姑娘询问并寻找树的不同场景。此课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在课前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寻找到课文教学的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进行场景表演,并在小鸟望着灯火内容时配上音乐,让学生自然地走进课文,深深地感悟到小鸟与树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受到了感染,深深地懂得了友情的可贵,更加珍惜同学间的友情。二、充分上好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材的德育意图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不采取直接表达的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结合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能力时加以渗透。1、课堂导入,渗透德育。要上好一堂课,课堂

4、导入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授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录像,初步领略壮丽的景观,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观看后的感受,再问学生:你们想不想走进课文,有更深地了解?这样,学生在领略过壮丽景观后,又会带着好奇心走进课文来学习新知识。2、抓住重点词句,渗透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可以抓住重点词句来渗透德育,例如,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时,我通过颐和园的全景图投影,并配上柔美的音乐,来牵动学生的情感,然后再揭题。我先指导学生一边听读,一边重点思考作者从几方面观看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并要求学生划出有关语句。随着课文的朗读在音乐的伴奏中进行,学生们的情感已完

5、全融汇在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当他们对美丽的颐和园有了身临其境的认识后,我又进一步问学生:你们喜欢颐和园吗?为什么?之后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们此刻已经产生对颐和园精致的向往和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才能的热爱。再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时,我先让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再做适当的补充。之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自学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再引导学生借助课后的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然后在小组交流。交流后作适当指导,如“西辞”,指导学生观看地图,了解黄鹤楼与扬州所处的位置。特别是最后一句诗句时,体会“尽”与“唯”字的传情,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很

6、自然地进入诗的意境,并展开丰富地想象,以体会诗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体会友谊的可贵。3、抓住重点语段,渗透德育。要想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真正地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教师必须从分析语言文字入手,必须抓住重点语段。例如,在教学搭石一课时,我重点抓住文章的第二、三、四三个自然段来讲述的,第二自然段重点描写了默默调整搭石的老人,在教学此段时,指导学生想象画面,并想一想: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表情、动作又会怎样?在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么想、怎么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然后通过交流,以体会到老人的心灵美。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在教学此段时,我先让学生有感

7、情地朗读,再指名读,部分学生在讲台前做表演,让全班学生体会到一行人走搭石的看的见的美,从中受到感染。第四自然段也是如此,以表演形式来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灵美。最后在让学生充分地有感情地朗读,从而受到情感的陶冶。4、适时拓展延伸,渗透德育。拓展延伸也是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在学生学习卡罗纳一课后,对卡罗纳失去母亲都很同情,也深深地被文中的关心卡罗纳的人所感动。这时我会趁热打铁地说:如果卡罗纳来到了你的身边,你会怎么做?听后,学生们会积极发言,用各种帮助来献爱心。德育就这样无声地渗透于其中了。三、布置好作业,适时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一些适量的作

8、业来渗透。作业有多种形式,可以是阅读资料,可以是作画,可以是观察等。比如,在学完搭石一课后,我会给学生布置作业:课后去用心观察自己的生活及周围的人、事、物,去寻找、去发现他们的美。等到作业交流时,他们会踊跃发言,有的说:我发现了班里同学身上的美,他主动帮同学修好了椅子。有的说:我发现了校园里的美,校园里的纸屑不见了,垃圾不见了,这是同学们共同维护的结果。有的说:我发现了妈妈身上的美,妈妈每天给奶奶喂饭、捶背、擦身子,以后我也向妈妈学习,一样孝顺老人就这样,一个简单的作业,德育的渗透轻松地完成了。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学生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也引领着学生如何正确做人。所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既要重视语文形式的学习,又要重视语文内容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适时地进行德育渗透,真正地做到既教书又育人。1、参考文献:吴立岗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2004年5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语文课程标准 2003年4月 人民出版社 2009年学科德育征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小学语文姓名:赵玉新 白绍绵单位:周良庄中心小学联系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