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1025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5668455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1025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1025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1025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1025练(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1025练)【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风景是历史间一种真实的存在,而过客只是时光里散落的尘埃。悠悠千载的黄鹤楼,坐 在深深的流水边,回忆三国的那场云烟,还有唐宋的风月,明清的从前,就这样,过尽一段 又一段的 o看那烟波江上,一叶顺流而下的小舟,划过碧水长天,划过往事如烟,它所追子的又是怎样的一段永远?来过的人,其间不乏王侯将相,文人雅士,他们之中能让后人记住的却只有 为数不多的儿个。相信许多的人来到这里,都是怀着 的心境,放下对世间名利的追求,他们登楼望月,看烟波江水,并不希望会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然面世 事就是如此,当你沉醉于仕

2、途功名时,耗尽心力。到头来,反而是一场虚空。而你淡泊名利, 寄兴山水,相忘江湖,却是不留名处自留名。许多文人雅客来到这里,不知是寻觅那一去不返的黄鹤,还是追忆那乘鹤远去的古人? 情可生景,景亦可生情,不同朝代的人,面对黄鹤楼,会生出不同的感慨。心境不同,所看 到的景致也会不同,每个人都是带着不同的情感来追溯过往,探索未来。人生本是这般,因 为不复回返,才觉得充满了多姿的传奇,才会留下无边的向往。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项是()(3分)A.白驹过隙 万万千干 高山仰止 足迹B.白驹过隙林林总总 风轻云淡 足印C.似水流年 林林总总 高山仰止 足印D.似水流年万万千千风轻云淡足迹

3、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然面世事就见如此, B.然而世事就是如此, C.然面世事就是如此, D.然面世事就是如此,A.然面世事就见如此, B.然而世事就是如此, C.然面世事就是如此, D.然面世事就是如此,当你醉迷于仕途功名, 当你沉醉于仕途功名, 当你沉迷于仕途功名, 当你沉迷于仕途功名,耗尽心力,耗尽心力,耗尽心力,耗尽心力,到头来,反而是一场虚空。到头来,是一场虚空。到头来,反而是一场虚空。到头来,是一场虚空。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看一叶那烟波江上顺流而下的小舟正在追寻一段久 远的记忆。”从语义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

4、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由笔画构成的独体结构和以笔画且比笔画高一层次的偏旁构成的合体结构共同组建成 斑宝蟹构。旧称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由于汉字结构复杂,现在习惯上将合体字 的左右、上下、内外的任何一局部统称为偏旁。汉字绝大局部是形声字。在形声字中,偏旁又分为形旁和声旁。形旁与整字的意义有关,例如“江、河、湖、洋”的形旁都是“ (水),而声旁分别是“工、 可、胡、羊”合体字中偏旁与部首的区别是, ,但并非所有的偏旁都是部首。换句话说, 部首是用来作为排列和检索汉字依据的特殊的偏旁。因而在合体字中, ,例如“讲” 字,偏旁是“i ”和“井”,部首为“i ”。

5、在独体字中,没有偏旁只有部首,例如“升” 字,没有偏旁,部首为“广;又如“生”字,也没有偏旁,部首为“生”。4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5 .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以“汉字结构”开头的几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 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贺新郎刘过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料彼此、 魂销肠断。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声颤。灯晕冷,记初见。楼低不放珠帘卷。晚妆残、翠蛾狼藉,泪痕凝面。人道愁来须端

6、酒,无奈愁深酒浅。 但托意、焦琴纨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云万叠,寸心远。【注】光宗绍熙三年,刘过三十九岁去宁波参加乡试未中,邂逅年老商女,写此词相 赠。狒:沉弱。6 .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词的开头以相如、文君之典写自己与商女的穷途邂逅,暗含了对当前情景的自嘲。8 .词中既有对往昔帝京倚红偎翠生活的虚写,也有对眼前秋风秋雨梧桐实景的描写。C.词人用“珠帘”“晚妆” “翠娥”等细节,写出“初见”时商女雅致的生活情趣。D.词的最后两句将自己心中的积郁借万叠之上的云山来抒发,凄咽中翻出激昂异响。7 .有人认为“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

7、两句虽是化用自白居易的琵琶 行但又翻出新意。你对此如何理解? (6分)三、古诗词情景默写8 .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6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千乘 之国”,最终目标是“ ,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借古讽今,批评后人面对六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谩嗟 荣辱”,这与杜牧阿房宫赋结尾处“ , ”的慨叹异曲同工。(3)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语言清新隽永,其中被誉为“绘尽江南春之神魄”的诗句 是:“ , 。”【综合训练】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材料一: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精神,

8、教育部召开全国“双减”试点地区工作推进会,系统总结试点工作成效及经验做法, 全面分析问题与挑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同志出 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党中央对“双减”工作作出决策部署以来,各试点地区迅速行动,采取有力 举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对照中央要求和试点目标任务,还存在一定差距,各试点地区 要充分认识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改革创新,务必取得 再大安效会议要求,各试点地区一一思想认识要有新高度。“双减”试点工作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中央选择九地作为试点 地区,就是要针对治理中的难题,率先试验,进行突破,试点地区必须提高认识、担起

9、使命、 扛起责任、勇于探索,为全国“双减”工作提供经验、做好示范。把握政策要有新提升。要真正吃透“双减”文件精神,深刻理解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出 台的配套文件,要立足当地实际,针对需要,抓紧研究出台相关细化政策,为基层抓落实做 好保障。攻坚克难要有新突破。落实好“双减”政策要求,做好学科类培训机构“营改非”“备 改审”、实行政府指导价,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课后服务经费保障等工作,在关键环节取 得实质性突破。联合治理要有新起色。充分发挥“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作用,教育部门要做好上传 下达、左通右联的协调工作,推动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强大治理合力。(摘编自教育部召开推进会,对“双减”试点提出4

10、个“新”要求)材料二:“双减”政策实施之后,你有什么打算?36.8%在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上,你最关注哪些方面?(数据来源: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家长双减政策态度”调查统计)材料三: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开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开展实践。新时代提出的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开展理念,为“双减”背景下的教师开展体系构建提供了发 展思路、开展方向、开展着力点的总指导。要创新教师开展体系的理念、内容、形式、方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于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破思维惯性,真正领会“双减”工 作的精神实质,坚定

11、素质教育、五育并举、全面开展方向,但凡不符合这一精神的要坚决改 正。要协调教师开展中的职前和职后、信念与能力、教学与研究、教书与育人、减负与提质、 校内与校外、师生与家校等关系,以“双减”工作精神为指引,加强能力培训,在学会“十 个指头弹钢琴”过程中实现教师的全面开展,破解“双减”推进中的各种难题。要以绿色理念构建符合“双减”精神的教师开展长效机制,立足国情世情开展教师培养 和继续教育,建立教师的终身学习生态,以好学习、会学习、善学习的教师教育和培养学生。 要以开放理念拓展和充实教师开展体系,要站在“两个大局”的历史高度,着眼教育的未来, 汲取世界各国教师开展的有益经验,培养教师开放的视野。要

12、秉承共享理念,将服务社会进 步、服务终身学习纳入教师开展目标,推动教师开展成果和学校教育资源更好地影响和辐射 社会。(摘编自严帅构建适应“双减”的教师开展体系)1 .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教育部召开全国“双减”工作推进会以来,全国各地“双减”工作开展顺利,取得 了明显成效。B.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统计显示,“双减”工作影 响社会稳定。C.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构建适应“双减”政策的教师开展体系,首先要确立科学 的开展理念。D.教师要站在“两个大局”的历史高度,有开放的视野,就必须汲取世界各国优秀教 师的有益经验。2 .以下对材料二

13、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双减”政策实施后,超四成家长打算不再给孩子报课外培训班,改由自己辅导; 大多数家长不认可“私教”“私下攒班”等做法。B. “双减”政策实施后,保持观望态度,看后续配套措施的家长最多,说明很多受访 家长对于“双减”政策后的变化还未做好充分的打算。C.在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上,内容安排是否充实和时间能否高效利用成为家长最关注 的方面,六成以上的家长关注这两个方面。D.对于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半数以上的家长关注能否符合孩子兴趣以及人身平安能 否保证,关注是否是菜单式服务可选项多的缺乏三成。3 .怎样发挥合力,使“双减”取得实效?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14、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二年春二月乙未,夏州李继迁诱杀汝州团练使曹光实,遂袭银州据之。继迁自地斤泽败, 转徙无常,渐以强大。西人以李氏世著恩德多归之于是率众攻麟州使人绐曹光实曰我数奔北 势窘愿讲甥舅之礼期日会于葭芦川纳降光实信之,且欲擅其功,故不与人谋。至期,继迁设 ZZv*ZZSZZZ/ZZ/ZZZZZS/ZZZZZ/SZSZXZS/ZZZS/ZZZZZZZ/ZXZZZZZZXZZSZX/SZZZ/ZZZZZS/ZZ/ZZZZZZS/X/SZXZ/伏,止领数十人近城迎光实。光实从百骑赴之,继迁前导,北行至葭芦川,忽举手挥鞭,伏 兵尽起,光实被害。光实从子曰“克明”,尚幼

15、,晓兵法,善骑射。光实没,秘不发丧,使 人传光实命回兵银州,乃与其仆潜入虏中,获光实尸还,葬京师。继迁既杀光实,遂袭据银 州。三月,遣知秦州田仁朗等将兵讨继迁。夏五月,副将王伏击继迁,走之。初,继迁既杀 曹光实,遂围三族寨。寨将折遇乜杀监军使者,与继迁合。田仁朗行次绥州,请益兵,留月 余俟报。时继迁乘胜进攻抚宁寨,仁朗闻之喜曰:“戎人常乌合寇边,胜那么进,败那么走,不 可穷其巢穴。今继迁啸聚数万,尽锐以攻孤垒,抚宁小而固,非泱旬所能破。我俟其困,以 大兵临之,分遣强弩三百邀其归路,虏成擒矣。”部署已定,仁朗欲示闲暇,纵酒樗茄,件 等因媒孽之。帝闻三族已陷,大怒,征仁朗还,特贷死,窜商州。是月,

16、件等出银州北,破 悉利诸寨,枭其代州刺史折罗遇。麟州诸蕃皆请纳马赎罪,助讨继迁。院遂举所部兵入浊轮 川,斩贼首五千级,继迁及遇乜遁去。时诏郭守文与件同领边事,守文复与知夏州尹宪击盐 城诸蕃,焚千余帐。由是银、夏、麟三州蕃一百二十五族悉内附,户万六千余。秋七月,李 继迁请降,以为银州观察使,赐姓名。继迁至是潮大,自此传十二世,几三百载。(摘编自西夏纪事本末卷二:夏台复人)4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西人以李氏世著/恩德多归之/于是/率众攻麟州/使人绐曹光实曰/我数奔北势窘/愿 讲甥舅之礼/期日会于葭芦川纳降/8 .西人以李氏世著恩德/多归之/于是/率众攻麟州使人绐

17、/曹光实曰/我数奔北势窘/愿 讲甥舅之礼/期日会于葭芦川纳降/C.西人以李氏世著恩德/多归之/于是/率众攻麟州/使人绐曹光实曰/我数奔北势窘/愿 讲甥舅之礼/期日会于葭芦川纳降/D.西人以李氏世著/恩德多归之/于是/率众攻麟州使人绐/曹光实曰/我数奔北势窘/愿 讲甥舅之礼/期日会于葭芦川纳降/9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从子,指兄弟的儿子,即侄子。古代堂房亲属称为“从”,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 伯叔称从伯叔。10 京师,古代京城的通称,历朝所指各有不同,亦可单用“京”或“师”来表示,即 现代所说的首都。C.戎,文中指古族名,或称“西戎”,是中原人对西北方

18、各族的泛称之一。有时也泛 称东方、南方的一些部族。D.樗蒲,也作“樗蒲”。古代博戏名,类似后代的掷色子,以筹计数,用五木掷彩, 所以又叫五木之戏。11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曹克明处事沉稳。曹光实死后,他派人传达曹光实的命令回兵银州,而自己与仆人 潜入俘虏之中,得到曹光实的尸体并葬于京师。B.出仁朗害怕无能,先是不敢进军,等待朝廷的援兵;后来他竟然在两军对垒之际饮 酒,最终也因此被召回并被流放。C.王件善于作战,他和其他人率兵攻破悉利各寨,杀死折罗遇,使麟州各藩降服,协 助讨伐李继先,李继先最终遁逃而去D.郭守文与王院共同代理边境事务,与夏州知州尹宪攻击盐城各蕃

19、部,从那以后,银、 夏、麟三州蕃的部族归附了朝廷。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光实从百骑赴之,继迁前导,北行至葭芦川。(2)我俟其困,以大兵临之,分遣强弩三百邀其归路,虏成擒矣。13 李继迁为什么能够杀掉曹光实?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与解析(第1025练)【基础训练】1. (3分)D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快,光阴易逝。逝水流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 返。语境中的限定成分是“一段又一段”,且语法成分是名词性的宾语中心语,应选似水流 年。万万千千:形容数量极多。林林总总:形容人或事物杂乱众多。语境中强调的是“来 过的人”“许多的人”等,应选万万千千。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

20、的品德的仰慕。风轻云 淡:形容天气晴好。语境提示的修饰对象是“心境”,应选风轻云淡。/足迹:指走过的一 道痕迹。足印:一般指脚的一个印记。语境提示的限制成分是“在历史上留下”,应该是痕 迹,应选足迹。)2. (3分)C (搭配不当,将“沉醉”改为“沉迷”;不合逻辑,最后一个分句前加表 示转折关系的“反而”。)3. (5分)原文中的“划过碧水长天,划过往事如烟”等,从具体到抽象,既表达出句 意的层次感,也丰富其内容,并使语句富有诗意美;(2分)原文使用设问的修辞,引起读 者对黄鹤楼的注意和追忆,包括古人古事、哲理感悟等;(2分)原文多使用短句,与上下 文语言形式一致,衔接自然。(1分)4. (6

21、分)声旁与整字的读音有关部首一定是偏旁既有偏旁也有部首5. (5分)汉字结构由独体结构与合体结构组成,独体结构由笔画构成,合体结构由 笔画和比笔画高一个层次偏旁构成。6. C7. 琵琶行中的两句侧重描写送别时的萧瑟之景,渲染了凄凉的气氛;(2分)而 本词化用的两句侧重表现词人害怕听到琵琶曲引发愁绪的内心状态;(2分)并将荻花枫叶 拟人化,使感情的表达更进一层。(2分)(共6分)8.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小楼一 夜听春霜 深巷明朝卖杏花【综合训练】1. C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 “教育部召开全国双减工作推进会以来”概述不准确,原文是“

22、教育部召开全 国双减试点地区工作推进会”;“全国各地”扩大范围,原文是“各试点地区迅速行动, 采取有力举措”。B. “ 双减工作影响社会稳定”无中生有,材料二图表中不能表达相关信息。D. “教师要站在两个大局的历史高度,有开放的视野,就必须汲取世界各国优秀 教师的有益经验”曲解文意,原文是“要以开放理念拓展和充实教师开展体系,要站在两 个大局的历史高度,着眼教育的未来,汲取世界各国教师开展的有益经验,培养教师开放 的视野”,“要”的主语是国家,而不是“教师”个体。应选C O2. A此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 “超四成家长”错,材料二图1中不再给孩子报课外培训班的家长和改由自己辅导

23、 的家长可能存在交叉,两项不能简单相加。应选A o3 .党中央:发挥领导作用,作出决策,研究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各试点地区:提 高思想认识,吃透文件精神,落实好“双减”政策要求。教育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实施 联合治理,推动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学校:培养适应“双减”的教师队伍, 做好课后服务,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让孩子健康成长。(意对即 可)4 . C5 .B ”亦可单用京或师来表示,即现代所说的首都”错误,“京”可单用来表 示京城,“师”单用不能表示京城。6. B “田仁朗害怕无能,先是不敢进军”于文无据。7. (1)曹光实只带着一白名骑兵随同前往,李继迁在前面充任

24、向导,从汝州向北行至 葭芦川。(2)我们等待他们困乏时,用大兵逼近,分派三百强弩军截断他们的归路,胡虏必被 擒获。8. 李继迁狡诈,以投降为名欺骗曹光实,伏击杀害了曹光实。曹光实贪功,想专有 接受投降的功劳,不与他人商议,孤兵深入遇害。参考译文:雍熙二年春二月乙未日,夏州李继迁诱杀汝州团练使曹光实,于是袭击银州并占据银州 城。李继迁自叛逃到地斤泽以来,转移迁徙无常,势力逐渐强大。西戎人因为李氏世代颇有 恩德,大多归附于李继迁。李继迁于是率众人进攻麟州,派人欺骗曹光实说:“我屡次逃奔 败北,形势困迫,愿讲求甥舅之礼,结为姻亲,约定日期在葭芦川相会,请接受投降。”曹 光实相信李继迁所说的一番话,同

25、时想专有接受投降的功劳,便不与他人商议。到约定日期, 李继迁设下埋伏,只带着数十人临近汝州城池,迎接曹光实。曹光实只带着一百名骑兵随同 前往,李继迁在前面充任向导,从汝州向北行至葭芦川,忽然举手挥鞭,伏兵见信号后从四 面而起,曹光实被杀害。曹光实有个侄子名叫曹克明,年纪尚小,但懂得兵法,善于骑射。 曹光实陷没身死,曹克明秘不发丧,派人传达曹光实的命令,回兵银州,而自己那么与仆人潜 入俘虏之中,得到曹光实的尸体,还葬京师。李继迁已杀死曹光实,便袭击占领银州。三月, 朝廷派秦州知州田仁朗等人统兵讨伐李继迁。夏五月,副将王件攻击李继迁,李继迁逃走。 当初,李继迁已杀害曹光实,便围攻三族寨。寨将折遇乜

26、(音“灭”)杀死监军使者,与李 继迁合兵。田仁朗行驻绥州,请求朝廷增兵,在绥州停留月有余,等待回报。当时李继迁乘 胜进攻抚宁寨,田仁朗知道后高兴地说:“戎人往往是乌合之众,入寇边境时得胜那么进击, 失败时便逃走,不可穷追他们的巢穴。今日李继迁号召聚合士众达数万人,竭尽精锐来进攻 一座孤垒,抚宁小而坚固,并不是十天之内可以攻破的。我们等待他们困乏时,用大兵逼近, 分派三百强弩军截断他们的归路,胡虏必被擒获。”部署即已确定,田仁朗想要向敌人显示 自己闲暇无事,纵酒赌博,王件等人对田仁朗进行构陷诬害。太宗闻知三族寨已陷落,大怒, 召田仁朗归还,特免除一死,将他流放到商州。这一月,王件等人从银州出兵,向北攻破悉 利各寨,李继迁的代州刺史折罗遇被斩首。麟州各藩都请求交纳马匹来赎罪,协助朝廷讨伐 李继迁。王件便率所部兵马入浊轮川,斩贼首五千级,李继迁及折遇乜遁逃而去。当时诏令 郭守文与王件共同代理边境事务,郭守文又与夏州知州尹宪攻击盐城各蕃部,燃烧千余帐。 从此银、夏、麟三州蕃一百二十五族全部内附朝廷,共一万六千余户。秋七月,李继迁请求 投降,朝廷任命他为银州观察使,赐给他姓名。李继迁从此逐渐强大,自此以下传十二世, 近三百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