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35408555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学案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相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主要部门和发展概况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1.青铜冶炼术: 青铜时代: 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2钢铁冶炼术: (1)主要成就: (2)钢铁运用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 (3)冶铁燃料: 汉代: 北宋: 南宋末年: 明朝: (二)纺织业 1.丝织业: (1)地位: (2)发展历程: 上古: 西周以后: 汉代: 唐代: 2.棉纺织业: 宋末元初以来: 元代: 明代后期: (三)陶瓷业 1.陶器:时期: 种类: 2.瓷器:东汉晚期: 南北朝: 隋唐时期: 宋

2、代: 元代: 明清时期: 二.经营方式的改变 中国古代手工业有三种经营形态: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专业的私营的手工业。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是和生产。 1.家庭手工业 (1)特点: 农业与相结合。 (2)评价: 主动性: 局限性: (3)经营方式:个体农户的副业活动 (4)发展状况:始终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2.官营的手工业 (1)产生时间: (2)特点: (3)评价: 进步性: 局限性: (4)发展状况:直到为止,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水平。 (5)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经营方式改变): 调整缘由:由于和的发展。 调整:唐宋时期出现了工匠。从到,是上的一大进步。 3.专业的私营手工

3、业 (1)产生缘由: (2)发展状况:春秋战国时期兴起。此后,私营手工业成为手工业生产中的部分。以后更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 ,占据了。 (3)经营方式改变: 唐代以前: 唐宋以来: 到明中后期: 1.结合教材思索,手工业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发展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结合教材想一想,丝绸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的象征? 3.棉花和棉布青出于蓝、盛行一时,你能说一说其中的缘由吗? 4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专业的私营的手工业三者有什么异同?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起源较早,历史悠久。 (2)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3)技术水平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世界。 (4)生

4、产规模渐渐扩大,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5)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6)古代手工业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很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7)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相应改变。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指的是 A夏朝到春秋时期B.从春秋到战国时期 C.从原始社会到战国D.从商朝到春秋末期 2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装扮是“妾有绣腰糯,威(wen)夔(rui)自身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

5、女卑思想严峻,女子倍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一般少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下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3“布衣”是中国古代学问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A丝B毛C棉D麻 4我国制瓷技术发展的先后依次是白瓷青瓷粉彩青花AB CD 5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缘由是 A统治者的重视B工匠主动性高 C中心集权的作用D市场需求 6.官营手工业在劳动力的运用上经验了从征役制到雇佣制的改变,其主要缘由是 A.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商品经济

6、的发展 C.工匠们的抗拒D.官营手工业日益失去主导地位 7.“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A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B棉布因其好用性广为流行C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D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 8.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 A.商周时期手工业被官府垄断B.民营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D.手工业起先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9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由政府干脆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的生产 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占

7、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致商品和为对外贸易供应精品 AB.C.D. 10.商代的青铜制造业发达,以下不符合当时历史状况的是 A.青铜器的制造业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B.青铜业生产具有较高技术水平 C.青铜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D.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唐三彩是一种底温铅釉陶器,这种陶器的釉彩有黄、浅绿、深绿、蓝、黑白等各种颜色,偶而也有茄紫色。由于该陶瓷的主要色调为黄、绿、白三种颜色,所以人们习惯地称这种陶瓷为三彩。唐三彩是用白色黏土作陶胎,用含铜铁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并在釉料中加入适量的铅烧制而成的。烧制唐三

8、彩一般要采纳二次烧制法。第一次是烧胎,烧制的温度约在1000度左右。然后是上釉,给素胎涮涂匀称且有肯定的厚度釉料,再进行高温釉烧。在氧化焰气氛中,釉里的金属被充分氧化,便呈现出金属氧化物,其中氧化铜呈绿色,氧化铁呈黄色,氧化钴呈蓝色,氧化锰呈紫色等,此外,釉料在受热溶化过程中还会向四处扩散,形成流淌的波,以至各种颜色相互浸润交融,使得烧成的釉彩更为斑斓绚丽,鲜丽夺目。此外,由于铅的作用,釉面更加光亮,色调漂亮无比。 唐代工商业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述唐三彩制作工艺的特点。(2)丝绸、瓷器、茶叶被誉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三大拳头产品,给国家带来了大量外汇,今日瓷器成为保藏的热门。联系所学学问回

9、答唐代陶瓷不断创新的缘由是什么?陶瓷在唐朝及后世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如何?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B C B B A B D 11. (1)特点:主要色调为黄、绿、白三种颜色。 二次烧制法。 烧制的温度约在1000度左右,高温釉烧。 釉彩斑斓绚丽,鲜丽夺目,釉面更加光亮,色调漂亮无比。 (2)缘由:前代基础上接着发展。 唐朝社会经济旺盛,王公贵族奢侈生活的推动。 商品经济发达,对外沟通的扩大 人去世后,是重要的随葬器物,极大丰富了唐朝陶瓷的质量和数量。 地位:唐朝陶瓷不仅在艺术上成就很高,至今仍是饮誉中外的独特风格的工艺品,对

10、后世作出重大贡献。为后来宋元瓷器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 课题: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相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主要部门和发展概况 (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 1.青铜冶炼术: 青铜时代: 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2钢铁冶炼术: (1)主要成就: (2)钢铁运用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 (3)冶铁燃料: 汉代: 北宋: 南宋末年: 明朝:(二)纺织业 1.丝织业: (1)地位: (2)发展历程: 上古: 西周以后: 汉代: 唐代: 2.棉纺织业: 宋末元初以来: 元代: 明代后期:(三)陶瓷业 1.陶器:时期: 种类: 2.瓷器:

11、东汉晚期: 南北朝: 隋唐时期: 宋代: 元代: 明清时期:二.经营方式的改变 中国古代手工业有三种经营形态: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专业的私营的手工业。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是和生产。 1.家庭手工业 (1)特点: 农业与相结合。 (2)评价: 主动性: 局限性: (3)经营方式:个体农户的副业活动 (4)发展状况:始终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 2.官营的手工业 (1)产生时间: (2)特点: (3)评价: 进步性: 局限性: (4)发展状况:直到为止,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水平。 (5)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经营方式改变): 调整缘由:由于和的发展。 调整:唐宋时期出现了工匠。从到,是

12、上的一大进步。 3.专业的私营手工业 (1)产生缘由: (2)发展状况:春秋战国时期兴起。此后,私营手工业成为手工业生产中的部分。以后更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 ,占据了。 (3)经营方式改变: 唐代以前: 唐宋以来: 到明中后期: 1.结合教材思索,手工业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发展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结合教材想一想,丝绸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的象征?3.棉花和棉布青出于蓝、盛行一时,你能说一说其中的缘由吗?4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专业的私营的手工业三者有什么异同?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起源较早,历史悠久。 (2)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3)技术水平不断进

13、步,长期领先世界。 (4)生产规模渐渐扩大,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5)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6)古代手工业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很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7)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相应改变。 一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指的是 A夏朝到春秋时期B.从春秋到战国时期 C.从原始社会到战国D.从商朝到春秋末期 2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她身上装扮是“妾有绣腰糯,威(wen)夔(rui)自身光。”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夏斗帐,四角垂香囊。香帘六七寸,碧绿青丝绳。”这些描

14、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严峻,女子倍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为一般少吏,家里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下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3“布衣”是中国古代学问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A丝B毛C棉D麻 4我国制瓷技术发展的先后依次是白瓷青瓷粉彩青花AB CD 5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缘由是 A统治者的重视B工匠主动性高 C中心集权的作用D市场需求 6.官营手工业在劳动力的运用上经验了从征役制到雇佣制的改变,其主要缘由是 A.

15、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工匠们的抗拒D.官营手工业日益失去主导地位 7.“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A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B棉布因其好用性广为流行C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D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 8.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 A.商周时期手工业被官府垄断B.民营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D.手工业起先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9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由政府干脆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的生产 主要生产武器和供

16、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致商品和为对外贸易供应精品 AB.C.D. 10.商代的青铜制造业发达,以下不符合当时历史状况的是 A.青铜器的制造业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B.青铜业生产具有较高技术水平 C.青铜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D.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唐三彩是一种底温铅釉陶器,这种陶器的釉彩有黄、浅绿、深绿、蓝、黑白等各种颜色,偶而也有茄紫色。由于该陶瓷的主要色调为黄、绿、白三种颜色,所以人们习惯地称这种陶瓷为三彩。唐三彩是用白色黏土作陶胎,用含铜铁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并在釉料中加入

17、适量的铅烧制而成的。烧制唐三彩一般要采纳二次烧制法。第一次是烧胎,烧制的温度约在1000度左右。然后是上釉,给素胎涮涂匀称且有肯定的厚度釉料,再进行高温釉烧。在氧化焰气氛中,釉里的金属被充分氧化,便呈现出金属氧化物,其中氧化铜呈绿色,氧化铁呈黄色,氧化钴呈蓝色,氧化锰呈紫色等,此外,釉料在受热溶化过程中还会向四处扩散,形成流淌的波,以至各种颜色相互浸润交融,使得烧成的釉彩更为斑斓绚丽,鲜丽夺目。此外,由于铅的作用,釉面更加光亮,色调漂亮无比。 唐代工商业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述唐三彩制作工艺的特点。(2)丝绸、瓷器、茶叶被誉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三大拳头产品,给国家带来了大量外汇,今日瓷器成

18、为保藏的热门。联系所学学问回答唐代陶瓷不断创新的缘由是什么?陶瓷在唐朝及后世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如何?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B C B B A B D 11. (1)特点:主要色调为黄、绿、白三种颜色。 二次烧制法。 烧制的温度约在1000度左右,高温釉烧。 釉彩斑斓绚丽,鲜丽夺目,釉面更加光亮,色调漂亮无比。 (2)缘由:前代基础上接着发展。 唐朝社会经济旺盛,王公贵族奢侈生活的推动。 商品经济发达,对外沟通的扩大 人去世后,是重要的随葬器物,极大丰富了唐朝陶瓷的质量和数量。 地位:唐朝陶瓷不仅在艺术上成就很高,至今仍是饮誉

19、中外的独特风格的工艺品,对后世作出重大贡献。为后来宋元瓷器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必修二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必修二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相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学问整合一、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概况(一)冶金业问题1、我国的青铜时代包括哪几个历史时期?其中鼎盛时期是什么时期? 问题2、春秋时期我国在冶金技术方面有哪些突破?有什么意义? 问题3、南北朝有什么突破?在冶金过程中,燃料上有什么发展? 巩固练习1、无论学习还是探讨历史,都离不开材料的搜集和甄别。以下能证明铁较易冶炼的是A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是氧,但就整个地球而论铁是最多的元素B一般工匠在手

20、力鼓风机的小型泥炉内经低温还原法就能制成铁C古代较好的钢有中国的镔铁、制作大马士革纹刀的印度钢D最初所用的铁是陨星里的自然铁,要经过加热和锤击处理,但这东西太希奇了2、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3、右图所示之剑出土于甘肃灵台,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我国现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二)纺织业1、丝织业的发展 2、棉纺织业问题4:分析江苏的松江为什么在元明时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巩固练习1、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

21、功殆过于蚕桑也,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A、隋唐B、宋代C、明末D、清代2、1973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发觉了一件缂丝腰带,是中国目前发觉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请推断这件缂丝腰带出现的最早朝代A.春秋时期B.西汉C.唐朝D.明朝(三)制瓷业A、列举制瓷技术的发展概况1、东汉:5、元代:2、南北朝:6、明代:3、隋唐:7、清代:4、宋代:B、陶瓷的出口状况从起,瓷器起先大量出口。明清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销往亚非欧各国。巩固练习1、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瓷器品种出现的先后依次正确的是珐琅彩五彩瓷青花瓷白瓷青瓷ABCD2、某瓷器保藏家的藏品有秘色长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凤

22、纹品、青花花卉纹执壶。该保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A魏晋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3、下列是古代某保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 请推断这位保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二、手工业经营模式的演化国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具有相当的比重。(一)家庭手工业问题5、家庭手工业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 (二)官营手工业问题6、官营手工业有哪些特征?地位如何?如何相识评价? (三)私营手工业1、兴起:2、占据主导地位:3、经营方式的改变: 三、分析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巩固练习1、“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笙初生渐欲齐。多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时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

23、象是A、张骞出访西域时的西行骆驼队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C、长安城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旺盛D、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频繁仍时断时续2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三者并存局面最早出现于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3、请观赏下列手工精品图片,从中找出最能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一组A、B、C、D、4、某现代文物保藏家收集到下列文物,其中可能是赝品的是商周时期的青铜鼎一尊宋代缂丝图一幅唐代彩色瓷器一件明代珐琅彩瓷器一件ABCD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国是最早独创植桑养蚕织丝绸的国家。秦汉时代,黄河

24、中下游地区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麻,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那时候,桑麻种植起先向南发展到湖北、湖南和四川,向北发展到今日的内蒙古地区。汉朝的纺织品,以临淄和襄邑(今河南)所产最为出名。那里的纺织品,种类多,产量大,出名贵的锦、绢、纱等。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大大变更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渐渐形成两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摘自简明宋史材料二:中国古代人中地理分布的改变(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西汉(公元2年)唐朝(752年)南宋(121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42.832.353.2江淮地区15.223.445.6西南地区3.97.19

25、.2-摘自简明宋史材料三: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期一片葱郁。秦岭及其北麓在汉代被称为“陆海”。然而,关中作为很多时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建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其中主要是就近砍伐。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削减,航运也就不见记载。秦岭北麓的森林至今早就无影无踪了。-摘自沧海神州中国历史地理谈丛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的改变。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格局改变的缘由。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考纲:古代手工业的发展2课标: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相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历程(1)夏

26、、商、西周时期以_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接着发展。(3)西_后,煮盐、治铁、铸钱等收归官办。2特点(1)_;(2)_生产;(3)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_;(4)_,_3主要部门及发展概况(1)冶铜业:原始社会晚期已驾驭冶铜技术;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旺盛时期,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致铜器。(2)冶铁业:_时,已有铁器;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独创水力鼓风冶铁工具_;南北朝:_;16世纪以前始终领先世界。(3)制瓷业:_: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_;北朝:烧出成熟的_;唐朝:形成_两大制瓷体系;代表瓷器有唐三彩、秘色瓷

27、等。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_。明清:种类丰富,有_、彩瓷、珐琅彩;闻名瓷都_。(4)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_,已经养蚕,有了丝织品;商朝:已有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长安的东西织室工人多(代表作:马王堆出土的_);唐朝:以轻快精湛著称,还汲取外来风格;宋朝:品种繁多,织锦汲取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丝织品(尤其是细密精致的_)超过前代;在苏州、杭州设织造局;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分类:(1)家庭手工业:以_为代表,产品主要用来_和_(2)民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_2曲折发展的历程(1)经验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

28、南北朝时遭遇摧残;(2)隋唐时得以复原和发展;(3)两宋以后,在曲折中艰难发展,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4)元朝:_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5)_以后,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3资本主义的萌芽和缓慢发展(1)缘由:_的发展(2)出现:明朝中后期,江南的一些手工业部门(3)清朝时期缓慢发展。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_起先,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丝国”“丝绸之路”;2_起,中国瓷器大连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四、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_;2_;3_;4_;5_;6_。中国古代手工业素称发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既反映

29、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才智,也是中华文明著称于世的重要标记。它不但丰富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也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请回答:(1)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主要有哪几种? (2)中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手工业部门主要有哪些?举出其代表性成就。 (3)简要分析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一、选择题1近年某地发觉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头,以下推想正确的是A据玉面人的年头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B青铜器是商朝标记性器物,故应在商朝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D依据文字推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2以下为商代出土的

30、青铜器 戈母已簋(食器)角(酒器)耜犁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ABCD3下图所示之剑出土于甘肃灵台,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我国现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4在一座古墓中发觉了黑亮如漆的黑陶,雪白如雪的白瓷,著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A魏晋B隋唐C宋代D清代52022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宝贵的文物。下图是从“南海一号”打捞起来的各种瓷器,其中不行能有青瓷白瓷珐琅彩青花瓷ABC.D6明

31、代烧制了大量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特地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这主要是因为A许多人起先喜爱外国文化和西方的生活方式B适应国外客户的须要C外来文化影响的结果D王室和贵族的奢侈生活的须要7“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提花小厮坐花楼架木上。机末以的杠卷丝,中用叠肋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所描述的生产工具出现于A西汉B两宋C元朝D明朝二、材料分析题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国语齐语材料二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材料三苏州东城比户习,“专其

32、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清长洲县志请回答:(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中哪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2)材料一所反映的手工业经营形态中,主要特点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出的经营形态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什么新的改变? 1(2022年江苏4题)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春秋时期B西汉C南北朝D北宋2(2022年广东3题)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依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全部供皇室运用

33、,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运用,部分投放市场3(2022海南单科7题)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C.资本主义的萌芽D.商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青铜铸造汉武帝官府干脆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生产不计成本素称发达世界领先西周晚期水排商朝青瓷白瓷南青北白五大瓷窑青花瓷景德镇距今四五千年素纱单衣缎纺织业交纳贡赋家庭消费民间消费黄道婆明中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西汉唐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手工业生产

34、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改变第(1)问依据所学学问可得出答案;第(2)问是基础性学问,主要列举出教材中的部门及代表性成就即可;第(3)问手工业的特征主要是由三代手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有肯定的难度,概括时要留意全面一些。(1)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2)冶铜业: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冶铁业:高炉炼铁、炒钢技术、灌钢法。制瓷业:青瓷、白瓷、青花瓷。丝织业:素纱单衣、缎。(3)特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分工

35、越来越细;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改变;历史悠久,源远流长。1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必需依据据今最近的历史信息来做出推断,由所学学问可以知道小篆出现于秦朝是据今最近的历史信息,由此得出答案是D项。D2组合式选择题最好的解题方法是用解除法。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制造业的辉煌时期。图示均为青铜器,所以解除,由于青铜器比较昂贵,所以没有广泛应用与农业生产,因此解除。A3通过文物资料切入考题将是今后高考历史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要留意教材中和教材外一些能够说明教材史实和观点的重要文物图片和资料。本题由所学学问可知春秋晚期,中国已能制造铁质的剑,该文物是这一事实的重要考古依据。

36、C4本题是依据据今最近的历史信息来做出推断的选择题型,由所学学问和题干可以知道珐琅彩出现于清朝,这是据今最近的历史信息,由此得出答案是D项。D5本题考查学生对各种类型瓷器出现时间的驾驭。东汉时烧出了成熟的青瓷,北朝时烧出成熟的白瓷,元代才出现成熟的青花瓷,而珐琅彩主要是在明清时期,题干给出的时间是宋代,故答案是C项。C6明清时期,中国的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销往亚、非、欧各国,明代烧制了大量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是为了适应国外客户的须要,清代还依据欧洲人的订单,特地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B7依据材料中“提花小厮坐花楼架木上”结合所学学问“明中叶以后,运用的花楼机,结构困难而精密”,

37、可以推断出材料描述的是明朝时的花楼机。D8第(1)问由三则材料和所学学问不难推断出古代中国的三种手工业形态;第(2)问先依据材料一推断出是指的官营手工业,然后依据所学学问回答其特点;第(3)问由材料可知指的是家庭手工业,由此再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自给自足;第(4)问由“雇人工织”、“按件计酬”可以推断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2)政府干脆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3)自给自足;(4)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此题考察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代表性成就。材料描述的是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之一,即生铁陷入法,这个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C2江

38、宁织造局的生产由政府派人主持,应当属于官营手工业。而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不投放市场,全部供皇室运用。C3官营手工业由政府干脆经营管理,产品主要供宫廷和贵族须要,与市场联系不亲密。而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日用品用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手工业能够满意面城乡市场快速增长的的须要,其地位日益重要,在很多行业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D 第22页 共22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