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要点.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125271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油管道工艺设计要点.doc(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科技学院管道输送工艺课程设计报告 学 院:石油及天然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油气储运专业08学生姓名: 马达 学 号: 2008254745 设计地点(单位) 重庆科技学院K栋 设计题目: 某热油管道工艺设计 完成日期: 2010 年 12 月 30 日 指导教师评语: _ 成绩(五级记分制): 指导教师(签字) : 第 0 页摘要我国原油大部分都属于高粘高凝固点原油,在原油管道输送过程中一般都采取加热输送,目是为了使管道中原油具有流动性同时减少原油输送过程中摩阻损失。热油管道输送工艺中同样要求满足供需压力平衡,在起伏路段设计管道输油关键因素是泵机组选择与布置,要在满足热油管道输送压力平衡条

2、件下尽量使管道输送能力增大。热油管道工艺设计中要根据具体输送原油性质、年输量等参数确定加热参数,结合生产实际,由经济流速确定经济管径,设计压力确定所使用管材,加热参数确定热站数。然后计算管道水力情况,按照“热泵合一”原则布置泵站位置,选取泵站型号,并校合各泵进出站压力与沿线压力分布是否满足要求,并按照实际情况调整泵机组组成。最后计算最小输量,确保热油管道运行过程中流量满足最小流量要求,避免管道低输量运行。关键词:原油 加热输送 泵站 压力平衡 输量目录摘要I1 设计目及意义12设计规范23 设计数据依据333.2 地形地温高程数据34管道规格选型44.1 根据年输量确定管道内径444.3 选取

3、管道规格55 加热输送方式设计75.1 加热参数设计775.1.2 加热站间平均温度和原油比热容、密度75.1.3 加热站数确定85.2 加热炉选型和布置96 泵站设计10106.2 管道水力计算106.3 计算是否存在翻越点126.4 泵站数和扬程确定127 泵机组选型和位置布置137.1 根据泵流量选取离心泵型号13137.3 布置泵站1313147.4 离心泵压力校核158 热油管道输送动静水压力校168.1 动水压力校核168.2 静水压力校核179 该热油管道最小输量18189.2 最小输量计算1810 结论19参考文献201 设计目及意义 设计目:该设计目在于解决热油管道输送过程中

4、管道规格选取及泵机组选取,计算是否存在翻越点,使原油在起伏路段能够连续输送。同时为了满足管道承压能力与原油输量,校核管道内动静水压力。泵机组确定后要使各个泵站之间管路满足水力要求,要求泵站布置位置能够及时提供给流体压力,及能保证输送要求,还能保护泵机组,防止汽蚀现象发生。 设计意义:设计该热油管道输送工艺能够对课堂学到知识进行整合,使分散各类设计知识整合起来运用到实际工程中,锻炼对实际工艺设计能力,更好掌握课本上知识,学以致用。2设计规范本设计主要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与中华人民共与国建设部联合发布输油管道工程技术规范GB50253-94,并参照其他有关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中应符合以下几条设计原则:

5、(1)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计算输油量时,年工作天数应按350d计算。(2) 以国家设计规范为主要与基本原则,通过技术比较选择最优化最经济工艺方案。(3) 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兼顾热力站、泵站布置,本着“热泵合一”原则,尽量减少土地占用。(4) 设计中以节能降耗为目,在满足管线设计要求前提下,充分利用管线承压能力以减少不必要损耗。(5) 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设计应包括水力与热力计算,并进行稳态与瞬态水力分析,提出输油管道在密闭输送中瞬变流动过程控制方法。(6) 输油管道所采用钢管、管道附件材质选择,应根据设计压力、温度与所输液体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采用钢管与钢材应具有良好韧性与

6、可焊性。(7) 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输量(年输量、月输量、日输量)作为设计输量。设计最小输量应符合经济及安全输送条件。(8) 注意生态平衡,三废治理与环境保护。3 设计数据依据 设计输量为360 万吨/ 年, 年最低月平均温度2, 管道中心埋深1.5m, 土壤导热系数1.32w/(m), 原油性质:20相对密度0.896,50粘度10.5mPa.s, 最大运行压力8.0MPa, 末站剩余压头40m, 局部摩阻为沿程摩阻1.2%计, 粘温指数0.039, 站温度控制在39, 最高输送温度67, 最低输送温度36。 原油管道最低动水压应高于0.2MPa, 最高动水压应在管道强度允许范围内。

7、3.2 地形地温高程数据 该油田计划铺设一条220公里、年输量为360万吨热油管道,管线经过区域地势起伏较大。 地温资料:表31 地温数据月份123456789101112地温2345789119753高程数据如下:表32 沿线高程数据里程(km )高程(m )3554054004704654管道规格选型4.1 根据年输量确定管道内径 年输量360万吨,一年按350天计算。体积流量:/s输油管道内径: =0.329m=329mm按照我国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03)中规定,输油管道直管段壁厚设计公式为: 其中 壁厚,m 输油管道许用应力, 设计压力, 外径,m 取 =8,=,

8、K=0.72,=1.0,=295,=+2 得 输油管道壁厚:4.3 选取管道规格 由上述计算得出,输油管道外径=329+6.438=335.438mm,壁厚=6.438mm,采用无缝碳钢管,材料为合金钢Q345,根据国际无缝钢管规格表41,可以选取输油管道规格为3777表41国标无缝钢管规格表直径厚度管重/米直径厚度管重/米15948201051261421949208596107128142735102086971081232551461671881220109121014377616714201281491610162012426614716818918201210144806167188

9、2092020141016529718820922102220165 加热输送方式设计5.1 加热参数设计进站温度给出=39,埋深处最低月平均低温=2考虑到原油中不可避免含水,加热温度不宜高于100,以防止发生沸溢。由于本设计采取先炉后泵方式,加热温度不应高于初馏点80,以免影响泵吸入。管道采用沥青防腐绝缘层,原油输油温度不能超过沥青耐热温度。考虑到管道热变形因素,加热温度不宜过高。 该地区各月平均低温都比较低,按照最低月平均温度设计出站温度=655.1.2 加热站间平均温度与原油比热容、密度 加热站间油流平均温度: 原油比热容: c= 其中=-(t-20896)*(15-20) 得 =1.9

10、7kJ/(kg) 热油在平均温度下密度: 896)*(47.6-20) 5.1.3 加热站数确定 加热站间间距: 其中 加热站间距,m 原油质量流量,kg/s 管道外径,m 出站温度, 进站温度, 传热系数,W/(m) 原油比热容,J/(kg) 取 119kg/s,=377mm,=65 ,=39, =2,=1.32W/(m),J/(kg)得 加热站间间距: 加热站数: 取n=2重算: =220/2 =110km5.2 加热炉选型与布置由上述计算得出需要设计两座加热站,加热站型号根据设计压力与加热温度要求,选择经济合理加热炉。选取型号GW2500Y/Q,加热炉型号表示加热炉功率2500KW,原油

11、为被加热介质,设计压力8.0MPa,燃料种类为燃料油,通风方式为强制通风,第一次设计卧式圆筒式加热炉。热油管道起点布置一座加热站,距离起点110Km处布置一座加热站。6 泵站设计雷诺数: =53778临界雷诺数: =550380 其中 3000 所以原油在热油管道处于水力光滑区,流态为完全紊流该流态下水力摩阻各个参数取值如下: m=0.25,6.2 管道水力计算 按照平均油温法计算热油管道摩阻 平均温度: 油品粘度: 其中 50时油品密度: 896)*(50-20) 50时油品粘度:/s, , =50 ,=0.039,则油品粘度:/s热油管道沿程摩: 其中 m=0.25,=0.0246,/s,

12、/s, =363mm,=220Km。 热油管道局部摩阻: 热油管路运行所需总扬程: =1098.6+13.18+465-355+40其中 管道终点高程,m 管道起点高程,m 末站剩余压头,m6.3 计算是否存在翻越点 从里程高程表可以看出,最有可能出现翻越点位置在末端较高位置,也就是里程150km高程470m高峰处。将规定流量原油由起点输送到该高峰处所需起点压力: =+470-355其中 翻越点高程,m起点高程,m局部摩阻,m计算长度,m判断及大小:所以不存在翻越点。6.4 泵站数与扬程确定根据输油管道设计规定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兼顾热力站、泵站布置,本着“热泵合一”原则,尽量减少土地占用。所以

13、确定泵站数为2,每个泵站所提供理论扬程:7 泵机组选型与位置布置7.1 根据泵流量选取离心泵型号 流量Q= 490m/h,根据离心泵形式与基本参数GB10883-89,选取泵型号与基本参数如表7-1 表7-1 泵型号与基本参数型号流量m/h扬程m转速r/min比转速个数250YS10044504002950854250YS15025003002950662250YS75350022529501112 Y系列电动机是一般用途全封闭自扇冷式鼠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适用于驱动无特殊要求机械设备,如机床、泵、风机、压缩机、搅拌机、运输机械、农业机械、食品机械等。原动机型号: Y200L12,功率30KW

14、,转速2950r/min,效率90%,重量232Kg。7.3 布置泵站按照加热站与泵站一起原则,管线起点布置一座泵站,距离起点110Km处布置一座。一般情况每个泵站站内损失约为1020m,设计中取20m。热油从第一座泵站输送到到110Km处所需压力为: =(1+0.012)其中 第一座泵站扬程,m 第二座泵站所在位置高程,m 第一座泵站到第二座泵站距离,m根据所选泵可以看出一台泵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再选择一台扬程至少为210m泵,所以选取型号250YS1502,流量500m/h,扬程300m。 第二座泵站进站压力: 热油从第二座泵站到末站所需压力: =(1+0.012)其中 第二座泵站扬程,m

15、管线终点高程,m =110km,由此在250YS1502基础上还需提供150.2m压头,所以选取型号为250YS753泵,流量500m/h,扬程225m。末站剩余压头:基本符合末站剩余40m压头要求。7.4 离心泵压力校核第一座泵站压力校核: =5.96MPa8MPa第二座泵站压力校核: =5.89MPa8MPa其中 896)*(47.6-20)所以泵站压力符合管道压力要求。8 热油管道输送动静水压力校核8.1 动水压力校核 沿程动水压力公式: 其中 沿程动水压力,m 泵站输出压头,m 泵站及最低点处距离,m 低点处高程,m 泵站高程,m 水力坡降 =700m 最大动水压: 700m 最大动水

16、压力: 最高动水压在管道强度允许值范围内。8.2 静水压力校核 静水压力指油流停止后,由于地形高差产生静液柱压力。 静水压力计算公式: 其中 静水压力, 沿程高程差,m 该设计中沿程最大高差: =470-355=115m 最大静水压力: 静水压力满足管道强度设计压力。 9 该热油管道最小输量 已知最高出站温度与最低进站温度,求最小输量: 其中管道最小输量,kg/s 总传热系数,w/(m)o 管道外径,m 加热站间距,m 原油比热容,o 管道周围自然温度, 加热站最低进站温度, 加热站最高出站温度,9.2 最小输量计算 由上述设计得到数据带入公式得 最小输量:10 结论该热油管道采取输送方式:

17、加热输送,设计两座加热站,每个站两台加热炉,一台运行一台备用。 加热炉型号GW2500Y/Q卧式圆筒式加热炉。管道规格: 无缝钢管,材料为合金钢Q345,规格3777。泵站位置: 起点一座泵站,距离起点110Km处一座泵站。原动机型号: Y200L12,功率30KW,转速2950r/min,效率90%,重量232Kg。第一座泵站型号: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型号流量m/h扬程m转速r/min比转速个数250YS10044504002950852250YS15025003002950662第二座泵站型号: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型号流量m/h扬程m转速r/min比转速个数250YS100445040029508

18、52250YS75350022529501112动静水压力校核情况: 符合要求最小输量:参考文献1油气管道输送技术,张其敏、孟江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8年2月2泵及压缩机,姬忠礼、邓志安、赵会军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 3管道及储罐强度设计,帅健、于桂杰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6月4离心泵形式及基本参数,GB10883895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型式及基本参数,中华人民共与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054020066对原油管道最低出站油温控制分析刘坤 、杨静 、张理、 陈利琼,管道技术及设备,2006年第2期7浅谈输油管道设计李丹、刘阁、马俊杰,中国化工贸易,2014年2月8热油管道输送工艺方案设计,刘倩、武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1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