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原油管道工艺设计设计.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247293 上传时间:2022-05-2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原油管道工艺设计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某原油管道工艺设计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原油管道工艺设计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原油管道工艺设计设计.doc(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某原油管道工艺设计设计.精品文档.重庆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某原油管道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

2、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注 意 事 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

3、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

4、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设计(论文)中引用他(她)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重庆科技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其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设计(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字): 年 月 日摘要本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由经济流速确定经济管径,确定所使用管材,由原油输量确定其热站数和其泵站数,并计算不同布站

5、方式下的运行参数等等,进行经济性比较,对不同的布站方式进行比较,选择出比较经济的布站。此设计管材采用D4010,20号钢管,采用加热密闭式输送流程,先炉后泵的工艺,充分利用设备,全线输油主泵和给油泵均采用串联方式,加热炉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经过热力和和水力计算,两种方案的比较,最终选择更为经济的方案二。方案二选用管道材料选定为GB9711-S315钢材,布站方案是全线两个热站,三个泵站。关键字:原油 输送工艺 经济性 管道运输ABSTRACTThe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economic velocity determined by the

6、diameter of the economy, to determine the use of pipes, the amount determined by the output of crude oil heat pumping stations and their number, and calculate the different modes of distribution stations operating parameters, and so, finally, economic calculations for different ways to compare cloth

7、 stations, choose the more economical distribution station. This design uses D40 10,20 pipe steel pipe; sealed using heat transport processes, the first after the furnace pump technology, full use of the device, the main oil line pumps are used to pump and in series , using the direct method of heat

8、ing furnace . And after thermal and hydraulic calculation, comparing the two programs, and ultimately choose a more economical solution two. Option II is selected as the pipe material selection GB9711-S315 steel, cloth Station program across the board two hot stations, three pumping stations.Keyword

9、s:Crude oil;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economy;pipeline transportation目录摘要IABSTRACTII1绪论11.1原油管道工艺设计的目的的及意义1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1.3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22 工程概况及基本参数42.1工程概况42.2基本参数的选取42.3其他参数的选择62.4摩阻损失72.5确定加热站及泵站数82.6校核计算102.7站内工艺流程的设计112.8主要设备的选择123 20#钢管工艺设计计算143.1经济管径143.2 热力计算与确定热站数153.3水力计算与确定泵站数183.4布站方案213.5各站

10、运行参数223.6其他设备的选取224 GB9711-S315钢管工艺设计计算244.1经济管径244.2热力计算与确定热站数254.3水力计算与确定泵站数284.4布站方案304.5各站运行参数314.6其他设备的选取325 经济效益分析335.1方案一经济效益分析335.2方案二经济效益分析345.3方案经济比较结果356 结 论36参考文献37致谢38附件391绪论1.1原油管道工艺设计的目的的及意义国内盛产含蜡原油, 据统计, 蜡的质量分数超过 10%的原油几乎占整个产出原油的 90%, 而且大部分原油蜡的质量分数均在 20%以上, 有的甚至高达 40%50%。含蜡原油在地层条件下,

11、蜡一般溶解在原油中, 随着采出过程中压力、温度的下降和轻质组分的逸出, 蜡逐渐析出, 并在地层、油管、管线中沉积, 给原油的开采和输送带来许多困扰。近年来,尤其是随着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管道的铺设,管道运输特别是长距离输油管道已经成为原油和成品油最主要的运输方式。长距离大口径油气管道运输,具有输送能力大、能源消耗低、损耗少、成本低、可连续均衡运输、不受气象季节影响、永久性占用土地少和运输安全性高等特点,是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方式无法替代的第五大运输方式。在五大运输方式中,对于油品及天然气的运输,采用水路运输当前逐渐被认为是最为经济方式,但它要受到地理条件等自然环境的制约及各种人为因素的

12、干扰;公路运输虽然较为灵活,但因其运输量小且运费高,一般用于少量且短途的区域运输;铁路运输成本较高,对于大量的油气运输是不经济的,而且铁路总的运力的有限也使油气的运输量受到限制;航空运输虽然快捷,但因其高昂的运输价格使其只在特殊的情况下偶尔被采用。管道建设的规模大,投资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我国输油管道建设、运营管理已取得不小的成但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绩,。我国东部油区不少已进入了产量递减阶段,需对东部原油管网进行技术改造,确保高粘易凝原油管道在低输量下安全运行,节能降耗;我国石油开发的重点正向西部转移,随着新疆、陕甘宁地区大型油气田的开发,建设西部外输管道的任务已摆在面前。这就

13、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对输油管道的设计做比较详尽的了解。此次设计在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通过技术对比选择最优工艺方案,设计中在保证安全运行条件下,尽量节约投资,便于生产操作,并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石油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能源。1865年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原油管道起,油气管道的发展已有近130年的历史了。到目前为止,估计世界各种管道的总长度超过200万公里,其中油气干线的总长度超过150万公里。世界石油管道工业历经400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已成为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管道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行业。1963年印度建成的纳霍卡蒂亚高哈蒂伯

14、劳尼输油管线, 加热输送工艺第一次在原油管输系统中实施,迄今已发展到包括:加热输送、热处理输送、添加化学剂输送、掺水保温输送及稀释输送等多种输送工艺技术。我国的输油管道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1958年建成克拉玛依独山子输油管道,这是我国的第一条原油管道。到21世纪初,我国的油气管道已超过2万公里,其中干线原油管道超过1万公里,已形成东北、华北、华东输油管网,西部的西气东输工程正在建设之中,“西油东输”也正在拟议中,在原油运输量中,管道输送的比重近几年骤然上升,已达到80%以上。目前,管道运输已与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一起,成为我国的五大运输行业。能耗指标已成为代表当前各生产企业有无竞争力乃至

15、企业生死存亡的最重要的表征之一。低耗、节能、提高管道输送的经济社会效益,是管道运输行业科研攻关的大目标。由于管道输运中普遍存在析蜡、结垢、凝管及堵塞现象,严重影响管道输送能力和效率,因此,所有这些输送工艺研究和应用(包括物理的和化学的方法)的目的旨在解决原油输送过程中存在诸如析蜡、结垢、凝管、堵塞等问题,从宏观效果改善原油的流动特性,尤其是低温状况下的流变特性,从而达到降低能耗,安全输油,提高社会与经济效益之目的。当前,含蜡粘性原油输送工艺研究与实施情况分述如下:(1)加热输送,(2)热处理输送,(3)添加降凝剂、减阻剂输送工艺,(4)稀释输送,(5)低粘液环输送,(6)乳化输送,(7)伴热保

16、温输送工艺(8)水悬浮输送,(9)天然气饱和输送,(10)浆料输送,(11)压力处理输送。除上述中主要输送工艺外,已经研究和正在酝酿研究的输送工艺还有:热裂解,脱蜡,加氢减粘,磁处理,核辐照,界面处理减阻等。但这些工艺普遍存在技术研发难度大,操作复杂,安全性差等不足。1.3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研究的目标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某原油管道的工艺设计,原油管道的投资巨大,需要在长期时间内保持在其经济输量范围内,才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所以选择合适的输送管径,合理确定建设规模,选择正确站址,对于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以及安全保障等都是此次研究的目标。 1.3.2研究内容(1)用基础数据确定经济管径。(2

17、)经济管径下的水力和热力计算。(3)主要设备的选型。(4)站址确定及调整和工况校核。(5)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选择经济性好的方案。2 工程概况及基本参数2.1工程概况 2.1.1线路基本概况本设计依据已给出的管长、任务输量、所输油品的性质、沿线高程和加热方式来设计某原油管道。管线全长335km。管线设计采用密闭输送方式,能够支持长时间的运输任务,外界环境对输油时的影响比较小,油耗少,对环境的危害小,运行能耗少,运费经济低廉。 2.1.2输油站主要工程项目本管线设计的任务输量为500万吨年,设计时考虑经济的因素,采用“热泵合一”的方式。使用的方案为:设立热泵站两座,设立泵站一座,即首站和三号中间

18、站为热泵站,二号中间站为泵站。在设计中管道采用密闭输送方式,有利于减少蒸发损耗,而且流程简单,工程施工中投资少,能更好的利用剩余压力来运输,同时采用“先炉后泵”的加热工艺方案。选用加热炉为直接加热式。 2.1.3管道设计在设计中通过计算选择的管道为外径400mm,壁厚10.0mm,管材为20号钢的管道。2.2基本参数的选取 2.2.1设计依据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532003 油气管道设计与施工 中国石化出版社 油气管道工程 中国石化出版社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其它有关法规及技术文件 2.2.2设计原则 (1) 设计中遵守国家有关政策和设计规范,积极采用新的工

19、艺、技术、设备和材料,做到经济合理、安全使用、确保质量; (2) 在做到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能源消耗,满足管线设计要求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管线的承压能力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3) 管道全线采用地下埋设方式。当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时,受限地段可以采用地上敷设或者土堤埋设。 2.2.3原始数据 (1) 最大设计输量为500万吨/年; (2) 年最低月平均温度4.2C; (3) 管道中心埋深1.5m; (4) 土壤导热系数1.4w/(mC); (5) 沥青防腐层导热系数0.15w/(mC); (6) 原油物性:20的密度832kg/m;初馏点71;反常点32;凝固点28;热熔0.45千卡/kg

20、;燃油热值4.1810kJ/kg。 (7) 粘温关系: 3642 lg=2.86924-0.026477137T 4271 lg=2.594060-0.02004657T (8) 沿程里程、高程(管道全程335km)数据见表2.1 表2.1 管道纵断面数据桩号1234567891011里程(km)0716286783105124145160173高程(m)48.260.390.8120.9111.5102.392.180.475.657.855.6桩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里程(km)182196212235254287295310318324335高程(m)60.271

21、.4106.3135.4141.6160.5157.8120.9110.390.275.3(9)管道沿线月平均气温见表2-2表2-2 管道沿线月平均气温月份123456789101112地温4.24.88.610.515.818.221.722.519.614.87.55.7 2.2.4温度参数的选择(1) 出站油温 在考虑原油出站温度时,因为原油中不可避免的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所以加热温度不应该高于水的沸点100,以防止发生沸溢。因为设计采取的加热方式是先炉后泵,所以加热温度不能高于原油的初馏点,避免免影响油泵的吸入。设计的管道防腐绝缘层是采用沥青防腐绝缘层,故输送温度不能高于沥青的耐热程度。

22、同时考虑到管道的热变形等因素,所以加热温度也不宜太高。综合上述中的考虑,初步确定的出站温度为T=65。(2) 进站油温 考虑进站原油温度时主要取决于经济比较。含蜡原油凝点较高时,因为在凝点附近粘温曲线很陡,所以原油的经济进站温度一般要高于凝固点。随热处理条件不同,含蜡原油的粘温特性及凝点都会随之变得不同,所以最优热处理条件及经济比较是确定进出站温度必须考虑的因素。综合上述中的考虑,同时根据经验,初步确定的进站温度为T=36。(3) 平均温度当管路中原油的流态处于紊流光滑区时,按平均温度下的油流粘度来计算站间摩阻。计算平均温度时采用以下的公式:式中 平均油温,; 、加热站的出站、进站温度,。2.

23、3其他参数的选择 2.3.1工作日 一年的工作天数为350天。 2.3.2油品密度 根据20时油品的密度按下式换算成计算温度下的密度:式中 分别为温度为 和20 下的密度 温度系数, 2.3.3粘温方程 2.3.4总传热系数K管道传热有两部分:(1) 管壁、沥青防腐层的热传导(2) 管外壁周围土壤的传热式中 Di,Di+1钢管、沥青防腐层的内径和外径,m; i导热系数,w/(mC); Dw管道最外围的直径,m; 1油流至管内壁的放热系数,w/(m2C); 2管壁至土壤放热系数,w/(m2C); t土壤导热系数,w/(mC); Ht管中心埋深,1.5m。 2.3.5摩阻计算 当管路中的原油流态在

24、紊流光滑区时,可按平均温度下的油流粘度来计算站间摩阻。 管道设计参数: (1) 热站、泵站间压头损失20m; (2) 热泵站内压头损失40m; (3) 年输送天数为350天; (4) 首站进站压力80m。 2.3.6最优管径的选择在一定输量下,如果选用较大的管径,可以降低管道输送压力,减少泵站的数量,从而减少泵站的建设费用,降低输油的动力消耗,但是也增加了管道的建设费用。根据目前国内加热输油管道的实际例子和经验,热油管道的经济流速在1.52.0m/s范围内。经过计算,最终选定为外管径400mm,壁厚10.0mm。2.4摩阻损失高含蜡及易凝易粘油品在管道输送的过程中,假如直接在环境温度下进行输送

25、,则油品粘度大,阻力大,管道沿途摩阻损失大,这些都会导致管道压降大,动力耗费高,运行成本高,而且在冬季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凝管,产生事故,所以在油品进入管道前一定要采取降凝降粘的措施。目前在国内外大部分都是采用加入降凝剂或者给油品加热的方法,促使油品的温度升高,粘度降低,从而达到输送目的。这次的管线设计采用加热降粘的办法,降低油品的粘度,减少管道摩阻损失,从而减小管道压降,节约动力消耗,但是同时也增加了热能消耗和加热设备的费用。热油管道与等温输送不同,在输送中存在摩阻损失和热能损失两种能量损失,而且这两种损失之间相互影响,摩阻损失的大小对油品的粘度有决定性,而粘度大小又取决于输送温度的高低,管道的

26、散热损失往往占去了能量损失的大部分。热油沿管道线路流动时,温度不断降低,粘度不断增大,水力坡降也随之不断变化。在对热油管道的摩阻进行计算时,必须要考虑管道沿线的温降情况和油品的粘温特性。因此在设计管路时,必须先进行热力计算,然后再进行水力计算,此外,热油管的摩阻损失应该按照一个加热站的间距来进行计算。全线摩阻为各站摩阻的总和。2.5确定加热站及泵站数 2.5.1热力计算 埋地不保温管道的散热传递过程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是油流至管壁的放热,二是沥青绝缘层的热传导和第三个管外壁至周围土壤的传热,由于在这次设计中所输送的介质的要求不高,并且管径和输量较大,油流到管壁的温降较小,所以管壁到油流的散热忽

27、略不计。而总传热系数主要取决于管外壁至土壤的放热系数,值在紊流状态下对传热系数值的影响可忽略。计算中周围介质的温度取最冷月土壤的平均温度,以加权平均温度作为油品的物性计算温度。由于设计流量较大,据经验,将进站温度取为T=36,出站温度取为T=65。(1) 流态判断 :式中 Q流量,m3/s 运动粘度 d内径,m; e管内壁绝对粗糙度,m。经计算2000ReminRemaxRe1,所以各流量下流态均处于水力光滑区。(2) 加热站数确定 加热站间距L的确定式中 To管道埋深处年最低月平均地温, 取3; G原油的质量流量,/s; C油品比热,kJ/(kg); i水力坡降。加热站数: 经计算,需要设2

28、个加热站。 2.5.2水力计算 通过输量求泵站数,首先反算出站油温,经过计算,确定出站油温为65。由粘温关系得出粘度等数据,为以后计算打好基础。为了便于计算和校核,本设计中将局部摩阻归入一个加热站的站内摩阻,而忽略了站外管道的局部摩阻损失。(1) 确定出站油温不能忽略摩擦热的影响,用迭代法计算最大输量下的出站油温TR 式中 、m由流态确定,水力光滑区:m=0.25,=0.0246; Q体积流量,m3/s。(2) 管道沿程摩阻式中 Z起终点高差,m; hj局部压头损失,m(3) 判断有无翻越点经判断,全程无翻越点。(4) 泵的选型及泵站数的确定 因为流量较大,沿线地势较平坦,且从经济角度考虑并联

29、效率高,便于自动控制优化运行,所以选用串联方式泵。选型并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已知条件,选择DKS450-550型输油泵,H=550m。计算管道承压确定站内泵的个数:管道承压 确定站内泵的个数: 确定泵站数: 经计算,需要设3个泵站。 2.5.3站址确定根据地形的实际情况,本着热泵合一的原则,进行站址的调整。确定站址,除根据工艺设计要求外,还需按照地形、地址、文化、气象、给水、排水、供电和交通运输等条件,并结合施工、生产、环境保护,以及职工生活等方面综合考虑,当热站数和泵站数合一后,既要考虑满足最大输量下压能的要求,又要考虑最小输量下的热能要求,应满足:(1)进站油温为35;(2)根据进站油温反算

30、出的出站油温应低于管道允许的最高出站油温;(3)进站压力应满足泵的吸入性能;(4)出站压力不超过管线承压能力。最终确定站址如下表2.4:表2.4 热泵站站址里程(km)0111.6223.3335高程(m)48.288.2120.5975.3布站情况首站1#热泵站2#泵站3#热泵站末站2.6校核计算 2.6.1热力、水力校核 由于对站址的综合考虑,使热站、泵站的站址均有所改变,因此必须进行热力、水力校核。求得站址改变后的进出站温度、压力,以确保管线的安全运行。 2.6.2进出站温度校核 在规定输量下由进站油温反算出站油温,所得油温符合要求(低于初馏点等)即可。 2.6.3进出站压力校核 在规定

31、输量下,利用反算出的出站油温,得出水力坡降,近而得出进出站压力,出站压力满足摩阻等要求。 各站进站压力只要满足泵的吸入性能要求,出站压力均不超过最大承压,出站温度低于最高出站温度,就可以合格。 2.6.4压力越站校核 当输油主泵不可避免地遇到断电、事故或检修时,或由于夏季地温升高,沿程散热减小,从而导致沿程摩阻减小,为了节约动力费用,可以进行中间站的压力越站,以充分利用有效的能量。从纵断面图上判定压力越站最困难的站,并对其的进出站压力进行确定以满足要求,对于压力越站而言,其所具有的困难主要是地形起伏的影响及加热站间距的影响。压力越站的计算目的是计算出压力越站时需要的最小输量,并根据此输量计算越

32、站时所需压力,并校核其是否超压。 2.6.5热力越站校核 当输油主泵不可避免地遇到断电、事故或检修时,或由于夏季地温升高,沿程散热减小 2.6.6动、静水压力校核 (1) 动水压力校核动水压力是指油流沿管道流动过程中各点的剩余压力,即管道纵断面线与水力坡降线之间的垂直高度,动水压力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地形的变化,而且与管道的水力坡降和泵站的运行情况有关,从纵断面图上可以看出,动水压力满足输送要求。 (2) 静水压力校核静水压力是指油流停止流动后,由地形高差产生的静液柱压力,由纵断面图可知静水压力也满足输送要求。2.7站内工艺流程的设计 输油站的工艺流程是指油品在站内的流动过程,实际上是由站内管道、

33、器件、阀门所组成的,并与其他输油设备相连的输油系统。该系统决定了油品在站内可能流动的方向、输油站的性质和所能承担的任务。制定和规划工艺流程要考虑以下的要求: (1) 满足输送工艺及生产环节的要求。输油站的主要操作包括:来油与计量;正输;反输;越站输送,包括全越站、压力越站、热力越站;收发清管器;站内循环或倒罐。 (2) 便于事故处理和维修。 (3) 采用先进技术及设备,提高输油水平。 (4) 流程尽量简单,尽可能少用阀门、管件,力求减少管道及其长度,充分发挥设备性能,节约投资,减少经营费用输油站工艺流程: (1) 首站接受来油、计量、站内循环或倒罐,正输、向来油处反输、加热、收发清管器等操作。

34、 (2) 中间站正输、反输,越站,收发清管器。 (3)末站接受来油,正输、反输,收发清管器,站内循环,外输,倒罐等操作。 流程简介: (1) 来油计量 来油计量阀组 (2) 站内循环及倒罐 罐阀组泵加热炉阀组罐 (3) 正输(首站) 上站来油阀组加热炉给油泵主输泵下站 (4) 反输 下站来油阀组加热炉给油泵主输泵上站 (5) 压力越站 来油阀组加热炉下站2.8主要设备的选择 2.8.1输油泵的选择 选泵原则: (1) 为便于维修和管理,尽量选取同系列泵; (2) 尽量满足防爆、防腐或露天安装使用地要求; (3) 为保证工作稳定,持续性好,满足密闭输送要求,选用大排量的离心泵,配用效率高的电动机

35、为原动机。 (1) 输油主泵选泵原则: 满足管线输量要求,使泵在各输量下均在高效区工作。 充分利用管线承压能力,减少泵站数,降低工程造价。故所选输油主泵为:DKS450-550 2.8.2加热炉的选择选炉原则:(1) 应满足加热站的热负荷要求,炉效高; (2) 为便于检修,各站宜选用两台以上加热炉。 加热站的热负荷由下面的公式计算:式中 Q加热站的热负荷,kw; G油品流量,m3/h; c油品比热,kJ/kg。提供的加热炉型号如下: 800kw,1000kw,1250kw,1600kw,2000kw,2500kw,3150kw,4000kw,5000kw。3 20#钢管工艺设计计算3.1经济管

36、径式中 d-经济管径(m) Q-质量流量(kg/s) v-经济流速(m/s) -原油密度(kg/m)选定: 进站油温T=36C 出站油温T=65CT=(65+236)/3 = 45.67C832-0.681(45.67-20)=813.24kg/mQ=G/=165.34/813.24=0.20m/s 3.1.1经济流速含蜡原油经济流速在1.5m/s2.0 m/s之间当v=1.5m/s时: 当v=2.0m/s时:选择管径的范围为357mm和412mm之间。选管:由国产钢管部分规格初步选定钢管,取D=400mm =10.0mm d=380mm反算经济流速:经济流速在1.5m/s2.0m/s之间,故

37、所选管径符合要求。 3.1.2确定管道承压管道材料选定为20号钢所以1106.68米油柱,此为管道最大承压。3.2 热力计算与确定热站数 3.2.1确定计算用各参数 粘温关系: 3642 lg=2.86924-0.026477137T 4271 lg=2.594060-0.02004657T 3.2.2确定流态 属水力光滑区:3642 时:4271 时:因此,属水力光滑区,=0.0246,m=0.25。 水利坡降: 3.2.3总传热系数的确定其中,管外壁至大气放热系数:紊流时管内放热系数对K影响很小,可忽略土壤导热系数: =1.4w/(mC)管中心埋深 : h=1.5m沥青防腐层一般6mm-9

38、mm, 这里取6mm即沥青防腐层:厚度=6mm,导热系数=0.15w/mC计算如下: 确定总传热系数:=1.283 3.2.4确定热站数站间距:其中: 热站数: 平均站间距 :热力布站及校核,初步在0km,167.5km。反算出站油温:T=65 T=36 则根据 该温度下流量: Q=0.2 m/s 因为: 则: 取n=2所以出站温度取65,满足要求。3.3水力计算与确定泵站数 3.3.1计算出站油温假设 b=0Q=0.202m/s进站油温=36,出站油温=65,。 3.3.2判断翻越点 根据翻越点定义判断28km,和287km处可能是翻越点。 其中0km处高程48.2m,28km处高程120.

39、9m,287km处高程160.5m。从起点到终点所需压头为: 从起点到28km处所需压头为: 从起点到287km处所需压头为:在28km处,=315.9m=0.0086281000+75.3-120.9=195.2m在287km处,=2605.18=0.00862871000+75.3-160.5=2383m经判断,全程无翻越点。 3.3.3选泵确定泵站数沿程总摩阻:式中 h站内摩阻 泵站数:,其中,hc为站内损失选择的泵型号为:202019HSB 三台泵串联扬程H=877m取整 n=4,总共选4台,其中1台备用。 3.3.4确定站址 初步泵址为0km,83.75km,167.5km,251.

40、25km校核如下: 首站 进站压力:80 m 出站压力:80+877-40=917m 1#站 进站压力: 出站压力:135.65+877-40=972.65m 2#站 进站压力:出战压力:290.9+610-40=860.9m3#站 进站压力: 出站压力:47.35+877-40=884.35m 末站 进站压力:进出站压力经校核均满足要求。 3.4布站方案 确定热站数为两个。出站温度TR=65进站温度TZ=36Q=0.2 m/s 沿程总摩阻:泵的扬程H=305,三台泵串联,泵站的扬程H=877。泵站数: 综上,最终布站情况为两个热站,四个泵站。 按照热泵和一的原则可得各站站址如表3-1:表3-

41、1 热泵站站址里程(km)083.75167.5251.25335高程(m)48.2102.156.4142.575.3布站情况首站1#热泵站2#泵站3#中间站热泵站4#泵站末站3.5各站运行参数 计算结果如表3.2,四泵站二热站表3.2 各站运行参数里程(km)083.75167.5251.25335高程(m)48.2102.156.4142.575.3进站温度()36/36/36出站温度()65/65/36进站压力(m)80135.65290.947.35224.1泵站扬程(m)8778776108770出站压力(m)917972.64860.9884.35224.13.6其他设备的选取 3.6.1加热炉选取代入数据可得:TR =65, TZ=36q=2157.68kw所以选2台2500kw的加热炉,一台备用。 3.6.2电动机选择式中 输送温度下泵排量为时的输油效率; 输油泵轴功率,kW; 输送温度下的排量(m/s); 输送温度下介质的密度(kg/m); 输油泵排量为时的扬程。式中 输油泵配电机额定功率,kW; 输油泵轴功率,kW; 传动系数; 电动机额定功率安全系数。4 GB9711-S315钢管工艺设计计算4.1经济管径式中 d-经济管径(m) 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