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大纲.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102293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理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大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理学教学大纲第八版教材(供五年制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专业用)前 言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体活动现象和机体各组成部分功能为研究对象一门科学,也是一门重要基础医学课程。为了使学生能更好掌握生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在学习中不断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严谨科学态度,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以及从事医疗、卫生实践打下必要坚实基础。因此对生理学第六版教科书各章节学习内容提出目和要求,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了解”、“理解”、 “掌握”、“熟练掌握”等不同程度要求,供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和复习时参考使用。理论课总学时为64学时。绪论2学时,细胞基本功能10学时,血液4学时,血液循环12学时,呼吸6学时,

2、消化和吸收5学时,能量代谢和体温3学时,尿生成和排出6学时,感觉器官功能4学时,神经系统功能10学时,内分泌5学时,生殖1学时。理论讲授部分教学大纲如下。第一章 绪论 【目要求】了解人体生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机体内环境、稳态、兴奋性等基本概念。熟悉生理学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机体生理功能调节方式和自动控制系统原理。 【教学内容】熟练掌握:机体内环境和稳态。负反馈和正反馈概念及其意义。 掌握:人体生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人体生理功能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了解:生理学研究三个水平。自身调节。前馈。非自动控制系统。第二章 细胞基本功能 【目要求】学习物质跨膜转运过程、细胞生物电现象、兴

3、奋传导、横纹肌收缩过程及其原理;了解细胞膜基本结构及肌肉收缩力学分析。【教学内容】熟练掌握: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极化、去极化、超极化、阈强度和阈电位概念。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特点及其产生机制。局部兴奋特点及其意义。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掌握:动作电位引起和传导。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理解:继发性主动转运。细胞膜被动电学特性。横纹肌微细结构:肌小节、肌纤维、肌管系统。骨骼肌收缩机制。后负荷、前负荷、肌肉收缩能力对肌肉收缩影响。了解:细胞膜基本结构。出胞和入胞。生物电现象观察和记录方法。细胞间信息传递形式。缝隙连接。平滑肌结构和生理特性。第三章 血液【目要求】掌握血液在内环境中地位和

4、作用,生理止血机制。熟悉血液功能、血液主要理化特性。了解各类血细胞功能。【教学内容】熟练掌握: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 (ESR)、血液凝固概念。生理性止血概念及其基本过程、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血液凝固控制和止血栓溶解。掌握:血小板生理特性和止血功能;理解:血液主要理化特性:血液粘度、血浆渗透压、红细胞渗透脆性。了解:血液组成,血浆化学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正常值。第四章 血液循环【目要求】掌握生物电活动及其形成机制、心脏泵血过程和机理、心输出量调节及其评价。掌握动脉血压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调节。熟悉心肌细胞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心脏功能和电学和力学基本概念;各类血管

5、功能特点和血液动力学概念。【教学内容】1心脏生理功能 熟练掌握:心肌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跨膜电位变化特点及其形成机制、心肌细胞兴奋性周期性变化及其和收缩关系。掌握:心动周期概念、心室射血和充盈过程、心脏泵血功能调节。理解:心肌细胞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等电生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心泵功能基本评定指标搏出量、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指数概念、正常值及其生理学意义。了解:心音特点及其产生机制、心泵功能储备。正常心电图波形及其生理学意义。2血管生理和心血管活动调节 熟练掌握:动脉血压概念、正常值、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中心静脉压概念及其生理学意义、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及其影响因素。掌

6、握:心脏和血管神经支配特点,延髓心血管中枢及其作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和心肺感受器引起心血管反射概念、作用、特点、机制及其生理学意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和血管内皮生成血管活性物质对心 血管活动调节作用。 理解:各类血管功能特点、血流动力学三要素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冠脉循环、脑循环和肺循环生理特点及其调节。了解:动脉脉搏波形及其生理学意义、微循环组成、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方式、淋巴液生成和回流。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和心房钠尿肽等对心血管活动调节作用,局部血流调节,循环血量调节。脑脊液生成,血

7、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概念及其作用。第五章 呼吸 【目要求】熟练掌握肺通气、肺换气原理,呼吸运动调节。掌握气体在血液中主要运输形式。熟悉呼吸节律形成机制。了解呼吸意义及其三个环节基本过程。【教学内容】熟练掌握:肺通气动力; 呼吸运动时肺内压变化;胸内压概念及生理意义。肺泡表面张力;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其生理学意义;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通气/血流比值概念及其数值发生变化时对肺换气影响。影响氧解离曲线因素。波尔效应、何尔登效应;呼吸运动调节:肺牵张反射概念、过程及意义。动脉血液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氢离子浓度对呼吸运动影响,影响途径及意义。掌握:肺通气弹性阻力,顺应性概念、顺应性和弹性阻力关系。肺容积

8、:潮气量、残气量。肺容量:功能余气量、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用力呼气量。无效腔。肺换气和组织换气:气体扩散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影响肺气体交换因素:呼吸膜厚度、呼吸膜面积;O2和CO2在血液中主要运输形式;理解:呼吸全过程。外呼吸和内呼吸概念。呼吸运动形式,人工呼吸。肺顺应性、滞后现象、肺泡表面张力三者之间关系,比顺应性概念和意义。Laplace定律内容和意义。气道口径和气道阻力关系、呼吸时气道阻力变化。肺扩散容量概念。脑干呼吸中枢组成,各级呼吸中枢在呼吸运动调节中作用和地位。中枢化学感受器解剖定位、分区,外周化学感受器位置,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分别感受有效刺激及其生理意义。了解:呼吸道和呼吸膜组成

9、、组织学结构及其功能。气胸概念和危害。呼吸功概念。组织换气过程,影响组织换气因素。呼吸节律形成机制两种学说。防御性呼吸反射。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目要求】掌握食物在胃内和肠内消化功能及其调节。熟悉各消化腺作用和消化道运动形式。了解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和吸收基本过程,以及神经和激素对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运动调节作用。【教学内容】熟练掌握:胃液成分和各成分作用,消化期胃液分泌(头期、胃期、肠期胃液分泌)调节,胃液分泌抑制性调节(盐酸、脂肪、代谢产物、十二指肠内高渗溶液);胰液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胆汁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调节;刺激胃液分泌内源性物质(乙酰胆碱、胃泌素、组胺)。掌握:消

10、化道平滑肌电生理特性 ;消化、吸收、慢波电位、胃肠激素概念。胃排空及其调节。胃运动。小肠运动调节。小肠运动形式。理解:消化道平滑肌一般特性,胃肠神经支配及各支配神经作用,胃肠激素作用。唾液分泌调节。胃容受性舒张和胃蠕动。大肠运动形式、排便和排便反射。了解:消化两种方式: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胃肠激素作用方式。唾液性质、成分及其作用;咀嚼和吞咽。胃肠道各运动形式概念及生理意义。回盲括约肌功能。大肠液分泌。糖、脂肪和蛋白质消化产物(葡萄糖、脂肪酸及氨基酸)吸收过程。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目要求】掌握基础代谢率测定方法;维持提温相对稳定机制。了解能量代谢测定原理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机体产热和散热

11、过程。【教学内容】熟练掌握:食物热价,食物氧热价,呼吸商,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影响能量代谢主要因素。调定点学说。 掌握:能量代谢率衡量标准。主要产热器官。产热调节反应;汗腺神经支配。几种散热途径(传导、对流、辐射、蒸发)。散热调节反应(发汗、循环系统调节反应)。调定点学说。 理解:机体能量来源和去路;耗氧量和CO2产量测定方法;了解:能量代谢测定原理和方法(直接测热法和间接测热法)。第八章 尿生成和排出 【目要求】掌握尿生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调节。了解肾脏在机体排泄中地位,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中意义。【教学内容】熟练掌握:肾小管滤过率、滤过分数、肾小球血浆流量、管-球反馈、滤过平衡等概念;决

12、定和影响肾小球滤过因素:肾血流量自身调节。掌握:滤过膜屏障作用;近球小管、远球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和水重吸收机制和特点;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重吸收机制;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因素:葡萄糖重吸收机制,葡萄糖最大转运率及肾糖阈等概念;渗透性利尿、球管平衡等概念及生理意义;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尿生成调节中作用,肾素释放调节机制;血管升压素作用及其分泌调节、水利尿;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调节。肾清除率概念。理解:皮质肾单位及近髓肾单位特点及功能;球旁器结构及功能;肾血液供应特点;测定肾脏清除率意义。髓袢对小管液中水和溶质重吸收;尿液浓缩机制及其过程。了解:逆流倍增、逆流交换现

13、象。膀胱和尿道神经支配,膀胱容量和膀胱内压关系;神经系统损害引起排尿异常。第九章 感觉器官 【目要求】掌握感受器一般生理特性,视觉和听觉感受原理。了解各主要感觉器官功能及活动一般规律。【教学内容】 熟练掌握:掌握感受器一般生理特性(换能作用、编码作用、感受器适宜刺激、适应现象)。视近物时眼调节。视杆细胞感受器电位产生机制;耳蜗毛细胞感音换能作用。掌握:视敏度概念;近点、远点概念;视网膜两种感光换能系统特点;暗适应和明适应概念;视野概念。鼓膜和中耳听骨链增压效应;耳蜗感音换能作用。基底膜振动和行波理论。前庭器官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理解:瞳孔及瞳孔对光反射;视紫红质光化学特性。耳廓和外耳道集音和

14、共鸣腔作用;外耳和中耳传音作用;耳蜗生物电现象。 了解:感受器分类。眼折光成像原理;简化眼主要光学参数;视网膜结构特点;视杆细胞外段微细结构和光-电转换过程;色觉三原色学说。咽鼓管功能;耳蜗结构要点;听神经动作电位。前庭反应和眼震颤。第十章神经系统 【目要求】掌握突触传递原理,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对内脏活动调节功能,兴奋在反射弧中枢部分传播特征。了解神经组织基本功能,中枢感觉功能和脑高级功能。【教学内容】熟练掌握:经典突触传递机制及突触传递特征;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和抑制;神经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儿茶酚胺及其受体;神经递质、受体、激动剂、拮抗剂、配

15、体概念;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特征;中枢抑制和易化;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反射活动中枢控制;丘脑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内脏痛特征和牵涉痛概念;牵张反射;去大脑僵直概念;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特征;下丘脑对内脏活动调节;脑电波正常波形及其出现条件,慢波和异相睡眠生理意义; 掌握: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特性、传导速度;轴浆运输;神经胶质细胞功能;突触可塑性;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电突触传递;神经递质鉴定标准,神经调质概念,递质和调质分类、递质共存、受体分类、突触前受体、受体调节;大脑皮层感觉代表区定位及功能特点;内脏痛和牵涉痛;体表快痛和慢痛特点、传导纤维及皮层投射;

16、深部痛特点;运动单位;脊休克;肌梭神经支配及功能;肌紧张;去大脑僵直;基底神经节功能;脊髓、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调节;皮层诱发电位;脑电图正常波形及其形成机制;觉醒状态维持(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睡眠时相;学习形式,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人类条件反射。 理解:神经元基本功能;神经营养作用;影响化学性突触传递因素、突触传递可塑性;脊髓对姿势反射调节;小脑对运动调控;大脑皮层主要运动区及运动传导通路;摄食行为和饮水行为调节;情绪生理反应。了解:感觉皮层可塑性;本体感觉;内脏感觉传导路;触-压觉、本体感觉、温度觉及特殊感觉(视觉、听觉、平衡感觉、嗅觉和味觉)中枢分析功能;脑干对姿势调节;大脑皮

17、层对内脏活动调节;本能行为和情绪;行为觉醒和脑电觉醒概念及机理;睡眠;记忆。第十一章 内分泌【目要求】掌握几种主要激素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了解内分泌系统在调节功能中作用及其原理。【教学内容】 熟练掌握:下丘脑-腺垂体系统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生物学作用;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1,25-二羟维生素D3生物学作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生物学作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物学作用。 掌握:内分泌及激素概念,激素作用一般特性;下丘脑调节肽概念;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催乳素生物学作用及分泌调节;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1,25-二羟维生素D3分泌调节;肾上腺皮质分泌激素及分泌调节;

18、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调节 理解:激素作用方式和激素分泌调节机制;下丘脑和垂体之间功能联系。 了解:四大类激素化学本质,通过其化学本质了解其可能特性;激素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和基因表达学);甲状腺素合成和碘代谢,及其在血中存在形式;肾上腺髓质激素合成和代谢;胰岛素受体和受体后机制;生长抑素和胰多肽、前列腺素、褪黑素和瘦素生物学作用。第十二章 生殖 【目要求】掌握性腺主要内分泌功能和生殖过程重要环节。【教学内容】熟练掌握:睾酮生理作用;雌激素、孕激素生理作用。掌握:卵巢周期、子宫周期及周期中相关激素分泌水平变化。理解:睾丸生精过程;睾丸功能调节;卵巢生卵过程及功能调节;妊娠维持及分泌调节。 了解:雄性激素(睾酮)合成和代谢;妊娠过程:受精、着床、妊娠维持及分娩;性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