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思想.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925382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学科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思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思想.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语文学科思想【精品文档】第 5 页高中语文学科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语文学科思想更是语文教学的指南。正确的符合我们强项实际的语文学科思想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与教学。下面就我们高中语文学科思想做一个简单介绍,并以此思想来指导语文学科的工作与教学。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

2、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语文学习必定涉及语言知识学习,知识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么知识,如何教知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

3、、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如,勤查工具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书写整洁的习惯等。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欣赏汉字

4、的形象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与人交往态度要大方,谈吐要文雅,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文明地和他人沟通和交际。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语文教学在弘扬科学理性精神,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满足国家现代化生产的

5、基本要求,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完美人格的塑造。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充分利用语文资源,拓宽学习空间。 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从零起点的,特别是口语能力。学生对语文的接触并不限于语文课堂内,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能把学生束缚在“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交往,以及各种传播媒体等,都能够学习语文。学习语文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实践机会可能说无处不在无

6、时不有。 语文教育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 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不应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

7、该通过大量学生自主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实践,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语文能力。 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倡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而语文学习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这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

8、发展的主体”。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目的。三者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 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在教师的主导下激发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质疑,并加强合作交流。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寻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改变

9、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强调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善于辨论,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探究学习,可以是针对学习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是对某些问题的辨别澄清,深入挖掘,延伸扩展。可以是整篇文章的探究,如:某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创作意图或风格等,也可就一个小小的问题进行探究,如:某篇诗或词中的遣词用字的特点等。让学生通过探究有所得,这样学生感兴趣,比教师单纯地讲

10、授效果一定好。四.贯彻落实 “四边教学”“四边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尚处在不断实践与验证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边学边教边练边测”这一优秀教学方式对于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积极意义,并积极对其创新、灵活运用,让学生由学习客体转为学习主体,由被动的学习状态转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在课堂中我们要灵活把握学生“动”的时间,根据学生“动”的不同效果判定所需时间的长短,要么不“动”,要么“动”有所值。宁可一堂课完不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也绝不做“夹生饭”。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当堂检测”模式中我们不难看到我们学校在理念中突出对知识的落实。“四清”工作就是体现。在此基础上

11、,我们语文老师要加大备课环节的投入,投入时间、精力,精备训练题,巧设作业题,做好充分的预设。真正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成功还给学生!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与其它事业的发展一样,也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我们进入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现在各个学校、各个班级均设有多媒体,所以,我们的语文课上要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它伴随我们的语文课堂发挥应有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如配恰当的音乐、播放相应的视频或动画或展示相应的学生很难查到的知识等,启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努力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

12、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假如我们不善于学习,不善于研究,没有渊博的知识修养,就很难在社会开放而又多元化的今天教好语文课。语文教师应该定位为“学生的精神之父”,是“学生的学问之友”,同时,面对知识的快速更新,语文教师更要加强学习与研究,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更深受学生的喜爱。 “语文课要有时代的活水在课堂上流淌”。“语文教师要目中有人,心中有文。”我们语文教师要注重结合时代特点,从身边吸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效率。因此我们要静下心来思考研究学生的思想、喜好、价值追求,并把他们的思想引导更加健康的道路上来,这样才能创建有活力的高效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应该是“文化语文”,这“文化语文”要求就是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广阔的“文化视野”,来源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来自于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说:“汝果欲作诗,工夫在诗外。”这句话千真万确。 总之,思想决定行为,语文学科思想更是语文教学的指南。任何语文教师都应有自己的“思想”,做一个真正有生命的人,才能使其语文教学有生命。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坚持学习,“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师德操守,个性教学,兴趣教学,也都是思想使然。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的使命,随时保持这种思想理念,我们强项的语文教育就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教育就一定会有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