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教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518338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把节》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火把节》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把节》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把节》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6个字,学会11个字,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受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2难点:

2、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3关键: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受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合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介绍火把节,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火把节”:同学们,这个节日你们一定不陌生吧!能用你们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介绍一下吗?(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加深对火把节的了解。)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

3、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2教师谈话,导人:同学们,彝家人的火把节就非常有特色。他们也热情地邀请我们去欢度他们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彝家人的火把节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前广泛地搜集有关的资料,在资料的搜集和阅读中,丰富对火把节的认识和了解。再通过课堂的反馈、交流,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火把节的整体认知。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和借助资料学习课文的

4、习惯。)二、提纲导路,合作学习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和同学交流在读和书写生字上的注意要点。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并根据图片、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头帕 披毡 山寨 矫健 摔跤 嫉妒 蝗虫激情四溢 数不胜数 不屈不挠 兴高采烈 不约而同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4给课文分段。(设计意图: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交流。通过小组自读,化难为易,简单的内容自己学,复杂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克服学生独立学习的畏难情绪,还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三、检查反馈,理清条理1检查生字新词。

5、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全班读一读。教师:这一课的生字比较多,而且有些字还比较难写。你能不能给同学提个醒呢?(指名反馈,教师强调:“毡、寨、嫉”三字。)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检查课文读通的情况。2指名反馈“激情四溢”等词语的位置以及意思。激情四溢:充满着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数不胜数;本课指蝗虫多得数不清。不屈不挠:不屈服。矫健:强壮有力。嫉妒:忌妒。3指名反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4教师:如何分段?第一部分(13):讲彝家人做好各种准备欢度火把节。第二部分(49):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第三部分(1012):写彝族火把节的

6、来历。第四部分(13):邀请人们和彝家人欢度火把节。(设计意图:通过自读反馈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加强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通过集体的交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使学生感受到合作探究的乐趣。)四、初谈写作方法,感受彝家人的热情1教师:在这个充满民族风情的节日里,我们处处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段落读一读。2学生画出相关段落自由朗渎。3指名交流;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参加这三天三夜激情四溢的盛典。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庆祝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怎么样

7、?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4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5学生根据朗读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受。6教师小结:课文运用了呼应的手法。文章开头、文章中间、文章结尾互相呼应,对同一内容“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反复强调,使文章的感情更加强烈,让人们迫切地想到大凉山欢度火把节。同时使文章的首尾结构具有一种回环之美。7再次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种手法的好处。(设计意图:通过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写作上的特点,体会彝家人的热情好客,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感情基础。)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

8、。下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和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去感受彝族的民族风情。六、布置作业1抄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组词。矫( ) 幕( ) 瞪( ) 跤( ) 搏( ) 陪( )娇( ) 暮( ) 蹬( ) 狡( ) 博( ) 赔(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2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交流关于火把节的传说的感想。3总结课文,赞扬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教具准备:抄有文中关键语句的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授1听写下列词语。头帕 披毡 山寨 矫健 摔跤 嫉妒 奖

9、励 蝗虫激情四溢 数不胜数 不屈不挠 兴高采烈 不约而同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3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的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做什么准备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来。2学生在文中画出。3集体交流砍好蒿枝 扎好火把 (板书:扎火把)彩衣与头帕 披毡和花包 (板书;民族服饰)杀好鸡鸭 宰好牛羊 买来美酒和水果 (板书:美酒佳

10、肴)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热情地、盼望地、兴奋地)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教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用心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2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象场面。3交流反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教师板书。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感受。)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从“兴高采烈”,“都穿上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莱”,体会到人们盼望、喜悦之情。)斗牛:“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写出人多、热闹、快乐。“矫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

11、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双眼,顽强地顶住对方的犄角。”写出了斗牛比赛的精彩。摔跤:“各路摔跤好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手,企盼着对手脊背着地不能翻身的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奖励的红布披在身上的骄傲。”体会摔跤手的欢愉和骄傲。点燃火把:“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想象这时壮观的场面。“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二个个山寨都沸腾起来了。”体会人们在节日里情绪高涨。围着篝火跳舞:“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这段话是一句排比句,写出山寨里所有的人围着篝

12、火跳舞的欢乐场面,感受人们的快乐与幸福。4学生一起渎一读这些句子。5教师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和同学交流。2指名说说这个传说。(板书:人们用火把消灭“天虫”)3在小组内学生复述这个传说。4集体交流。(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彝族人民具有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5教师小结:是的,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板书: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让我们再用赞美的语气来读一读这个传说。6学生

13、有感情地朗读。(设计意图: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本环节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语句进行品读,谈感受,想象画面,感受彝族的民族风情。通过复述火把节的传说,赞美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三、课堂小结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的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看拼音,写词语。( ) ( ) ( ) ( )j d jing l hung chng b q b no( ) ( ) ( ) ( )3补充词语,再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4、。不( )而同 约: 人声( )沸 沸: 激情四( ) 溢:数不( )数 胜: 兴高( )烈 烈: ( )山遍野 遍:4完成课后第2题。5按课文内容填空,并作答。夜幕降临了,天上刚刚露出几颗星星,年轻人就( )早已准备好的火把,( )屋门,( )三圈,然后( )田野,( )山川。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起来了。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这一段的比喻句是 。把 比作 ,写出 。“沸腾”一词说明了什么?6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附:板书设计火把节准备:扎火把、民族服饰、美酒佳肴场面: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来历:人们用火把消灭“天虫”(火把节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