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741382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资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资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目 录1总则1.1 目 的1.2 编制依据1。3 分类分级1。4 工作原则1.5 适用范围2组织机构与职责2.1 领导机构2。2 指挥机构2。3 工作机构2。4 县(市、区)应急组织机构2。5 专家咨询机构3预警和预防机制3.1 信息监测与报告3.2 预警级别及发布4应急响应4.1 应急预案启动4.2 应急响应4.3 信息共享和处理4.4 应急通信方式4.5 紧急处置4。6 动员社会力量4。7 气象灾害评估4。8 新闻报道4。9 应急结束5恢复与重建5.1 善后处置5.2 社会救助5。3 气象灾害成因分析5。4 灾害保险6信息发布7应急保障7.1 通信与设备保障7。2 应

2、急支援与实施保障7。3 技术储备与保障8监督管理8.1 宣传、培训和演习8。2 监督检查8。3 奖励与责任追究9附则9。1 名词术语9.2 沟通与协作9。3 预案管理9。4 制定与解释9.5 预案实施时间资阳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总则1。1 目的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高对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的威胁和影响,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2 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实施办法、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资阳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

3、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1。3 分类分级本预案中预警启动级别按照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级)、较重(级)、严重(级)和特别严重(级)四级。1.4 工作原则1.4.1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1。4。2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分级负责.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1。4.3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气象灾害应急的现代化水平。加强适应应急需要的气象灾害监测系统、预警信息显示系统、信息收集与共享系统、应急综合指挥系统等建设,做到早发现、早预警

4、、早响应、早处置.1。5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受暴雨、大暴雨、高温、干旱、雷暴、大风、浓雾、强浓雾、大雪、强降温、冰雹、霜冻、低温、低温连阴雨等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包括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影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的灾害应急处置。2组织机构与职责2.1领导机构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的领导机构.2.2指挥机构成立资阳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在市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具体指挥和协调重大气象灾害应急与救灾工作,指挥部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任指挥长,市气象局局长任副指挥长,安监、民政、公安、财政、气象、救灾、国土资源、建设、交通、通讯、水利、市政、农业、

5、卫生、环保、广电、报社、电力、部队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气象局,由市气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的职责是:在发生全市性气象灾害时,指挥部负责实施组织指挥,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组织编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组织制定、实施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决定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指挥和协调有关部门、其他组织和个人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决定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重大事项。2。3工作机构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责是:督查、落实指挥机构的重大决定;-为本级人民政府启动和终止气

6、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负责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测预报、警报的发布,并及时有效地提供气象服务信息;负责气象灾害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审核和上报工作;组织实施增雨、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具体协调处理和及时报告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实施中的有关情况;承担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其他相应职责;完成指挥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2.4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职责市安监局:协调、监督有关单位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反应,接收气象灾害事故险情报告,参与重大气象灾害事故调查,受市政府委托组织重大气象灾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市民政局:负责重大气象灾害事故死亡人员遗体的殡葬处理工作,对生

7、活困难的伤亡人员家属,指导基层民政部门给予适当的临时救助。市公安局:负责组织调动公安系统力量参与重大气象灾害事故应急行动;维护应急救援现场治安、交通秩序和现场治安、交通事故的勘查、调查和处理.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地方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对重大气象灾害事故人员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分级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市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负责对重大气象灾害应急行动提供通讯畅通保障。市气象局:负责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及应急指挥部赋予的日常工作。市国土资源局:负责气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调查工作。市水利局:负责大、中型水库、江河气象灾害汛情的监测、预警工作。资阳市武警支队、

8、资阳市消防支队:根据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的要求,负责参与气象灾害的应急救援行动.市财政局:及时下拨抢险和救灾经费,并监督使用。市政府救灾办:负责救灾资金及救灾物资分配,组织灾情的收集上报工作。省电力公司资阳公司:负责保障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电力供应.市交通局:负责气象灾害预警或影响时,保障相关区域内所属公路畅通。市规划和建设局:负责气象灾害预警或影响时,城乡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户外广告、在建房屋等加固或撤除,组织建筑工地相关人员安全撤离或转移,负责检查督促落实城区内在建项目的防内涝工作。市环保局:负责提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突发公共事件所需气象信息的时间段、地域等资料.市城管局:负责城区主要街巷的防

9、洪排涝工作.市农业局:负责提供农业灾害影响分类信息,组织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帮扶、指导农民恢复灾后生产。市广电局、资阳日报社:按照有关信息发布规定,利用各类传播媒体,及时播发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做好有关广播电视和报纸宣传动员工作。市级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承担气象灾害应急反应、抢险救灾、支持保障、善后处理等工作.2.5县(市、区)应急组织机构各县(市、区)政府应设立本级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统一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同级气象局。2.6专家咨询机构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突发性气象灾害的

10、应急处置工作。3预警和预防机制3。1信息监测与报告市气象局归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监测、信息收集和预测、评估工作,所属气象台站具体承担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任务。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最新信息应及时向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对气象灾害信息进行分析预测,达到预警启动级别的,由市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气象灾害可能发生地的县(市、区)应急指挥部通报;对可能达到严重、特别严重预警级别的,由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提出拟采取的预警措施的建议。成员单位应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应急准备工作.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根据需要进行检查、督促、指导,确保做好各项

11、应急工作,并及时将准备情况报告市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和市应急委。3.2预警级别及发布3。2.1气象灾害日常预警级别及发布按四川省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规定执行.一般按三个级别发布预警信号,并按重大气象灾害严重程度依次用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3.2。2本预案中预警启动级别按照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级)、较重(级)、严重(级)和特别严重(级)四级.3.2.2。1级预警在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预报预测出现暴雨、大暴雨、高温、干旱、雷暴、大风、浓雾、强浓雾、大雪、强降温、冰雹、霜冻、低温、低温连阴雨等天气气候过程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火险等级达4级,其强度达到

12、四川省气象局制定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标准的或者出现、可能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死亡人数1人以上,少于3人;紧急转移安置100人以上,少于500人;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少于3000万元。3.2。2.2级预警在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预报预测出现暴雨、大暴雨、高温、干旱、雷暴、大风、浓雾、强浓雾、大雪、强降温、冰雹、霜冻、低温、低温连阴雨等天气气候过程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火险等级达4级,其强度达到四川省气象局制定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标准的或者出现、可能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死亡人数3人以上,少于5人;紧急转移安置500以上,少于1000人;经济损失3000万元以上,少于5000万元。

13、3。2.2.3级预警在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预报预测出现特大暴雨、高温、干旱、雷暴、大风、强浓雾、大雪、强降温、冰雹、霜冻、冻雨、低温、低温连阴雨等天气气候过程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5级、森林火险等级达5级,其强度达到四川省气象局制定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标准的或者出现、可能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死亡人数5人以上,少于10人;-紧急转移安置1000人以上,少于3000人;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少于1亿元。3。2。2.4级预警在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预报预测出现特大暴雨、特大气象干旱、强寒潮(含低温冻害、大风)、强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

14、气候标准的,或者已出现、可能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死亡人数10人以上;-紧急转移安置3000人以上;-经济损失达1亿元以上。4应急响应4.1应急预案启动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的启动,按照气象灾害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程度和区域范围,分两级启动.4。1.1县(市、区)级启动:气象灾害发生或可能发生在本县(市、区),当灾害程度达到或可能达到预警标准时,该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决定启动应急预案;4。1。2 市级启动:当灾害程度达到或可能达到一般()级预警标准以上时,市人民政府应当启动本级应急预案;4.1。3 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测预报、警报由气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发布。当气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监测和预报(预测)到发生或可

15、能发生一般()级预警以上气象灾害时,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气象机构,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启动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将启动预案的决定向社会公布并上报上级人民政府。4。2应急响应4。2。1市级响应指挥长主持召开灾害性天气会商会议,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其授权的负责人参加,做出相应的工作部署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省级气象机构.按照慰问及派工作组的规定派工作组赴一线慰问并指导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在各新闻媒体发布重大气象灾害情况通报。4.2.2县(市、区)级应急响应,由县(市、区)指挥部依照本级应急预案,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响应程序并组织实施。4.2.3重大气象灾害在本

16、行政区域发生或可能发生后,当地人民政府可通过上一级人民政府协调向邻近行政区域人民政府请求灾害应急救助。4.3 信息共享和处理4。3.1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服务等信息实行分级上报,由气象机构归口处理,其它相关部门在收到气象灾害信息报告时,应及时抄送同级气象机构。4.3。2气象灾害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4.3。3及时将本地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向可能受灾害影响上下游地区通报。4.3。4气象灾害涉及境外人员伤亡、失踪、被困时,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涉外机构通报。4.4应急通信方式4

17、.4。1 参与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的单位应当保证通信畅通,实行24小时待班制度。4。4.2下一级应急指挥部应当将值守电话和辅助通信方式报上一级应急指挥部。4.5 紧急处置气象应急预案启动后,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指挥部的部署,迅速采取以下措施:4。5.1 气象机构的紧急处置措施灾情发生地气象机构主要负责人立即发布启动内部相关的应急程序的命令,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迅速调派应急队伍,进入救灾现场,做好相关的灾害监测、现场服务等工作,并参与现场抢险救灾;-根据灾情发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及时向上级气象机构、本级

18、人民政府和指挥部报告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4.5。2 相关部门的紧急处置措施-迅速调派紧急处置和救援队伍,进入救灾现场;按照预定方案设立紧急避难所,转移和疏散受灾人员,做好受灾群众的就地安置,保证必需的生活设施和食品供应;-紧急调拨和配送救灾所需生活必需品、药品等物资和抢险专用设备、器材;-做好现场紧急医疗救护,维护社会治安和生活秩序;根据指挥部的决定,通知相关单位停产、停业、停课。4.6 动员社会力量4.6.1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气象灾害抢险救灾工作。4.6。2 其他组织或个人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安排,主动参与气象灾害抢险救灾工作。4.

19、7气象灾害评估4.7。1气象灾害发生地的县级以上气象机构负责组织气象灾害评估;其他相关部门应提供因气象灾害和衍生灾害造成损失的实时和历史资料。4.7.2跨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评估由共同的上级气象机构负责或者其指定的单位负责组织.4。7.3气象灾害评估结果及时上报上级气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4.7.4气象灾害评估结果可作为气象灾害救助、赔偿的依据。4。8 新闻报道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启动后,指挥部应当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灾情和救援情况等信息.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灾害信息,必须使用指挥部统一发布的信息.4。9 应急结束气象灾害应急状态的解除,由指挥部办公室提出建议

20、,报经指挥长批准后,向社会公布。5恢复与重建5。1善后处置5.1。1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及时组织调查、统计气象灾害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核实气象灾害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情况,报市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市应急委和相关部门,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5。1.2气象灾害事件发生后,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政等有关部门设立灾民临时安置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依法做好灾民安置和救灾款物的发放与管理工作,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5。1。3卫生部门应当做好气象灾害现场消毒与疫情监控的组织、指导工作。环保、环境卫生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气象灾害现场污染物收集、清理等处理工作.5.1.4有关人民

21、政府应当及时归还征用的物资、设施、设备或占用的房屋、土地;不能及时归还或者造成损坏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偿。5.2社会救助民政部门、红十字会负责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安排捐赠款物的发放与管理。5。3保险保险监管机构依法做好灾区有关保险理赔和给付的监管。5。4调查和总结由市气象局负责对气象灾害事件进行调查,总结气象应急响应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及时上报。6信息发布市气象局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掌握信息,分析舆情,加强同市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市应急委(办)等有关机构和部门的沟通,严格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规定办理,难以把握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报告。7应

22、急保障7。1通信与设备保障7。1.1以现有的气象通信网为主体,建立跨部门、跨地区,有线和无线、地面和卫星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稳定可靠的气象信息通信系统。7.1。2 建立反应快速、灵活机动的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应急期间通信畅通。7。1。3 地方气象机构应当根据需要,在抢险救灾现场建立移动式气象监测站或现场气象服务保障系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气象保障。7.1.4 有关单位应当加强对重要通信设施、传输线路和技术装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配置备份系统,建立健全紧急保障措施.7.2 应急支援与实施保障7.2.1加强城市应急工程设施建设,组织实施防御暴雨、高温、干旱、低温、冰雹、雷电等防护工程的建设和

23、应急维护,注重城市紧急疏散避难场所和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完善紧急疏散避难场所的指示标志。7。2。2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建和管理气象灾害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军分区、武警、公安、卫生等部门应当按照要求,做好气象灾害的抢险救援工作。7.2。3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所需的财政经费,由财政部门统筹安排解决。7。3技术储备与保障依托相应的气象业务机构,建立相关的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技术支持系统。组织相关机构和单位开展气象灾害预警、预测和应急处置技术研究,做好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技术储备。8监督管理8.1 宣传、培训和演习8.1。1市、 县(市、区)气象机构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大

24、对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的宣传.8.1。2 广播、电视、文化、教育等有关部门应当配合气象机构开展与应急工作相关的社会教育;制定应急知识教育、培训计划,对社会公众开展气象灾害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知识教育;对本部门的应急人员进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8。1。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各种气象灾害预警应急演习。县级以上气象机构应当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习。8.2 监督检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保证各项应急措施及时到位。对执行不力的部门和单位,责令改正,情况严重的予以通报批评。8。3

25、奖励与责任追究8。3.1 奖励对在参加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参加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而英勇献身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报批烈士。 对因参与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抚恤,符合有关评残要求的,逐级报批评残。8.3。2 责任追究气象机构及有关气象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四十条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发生气象灾害后,有关部门谎报灾情或者知情不报,或者拒不履行本预案规定的应急处

26、置职责,或者拒不配合、阻碍、干涉灾情收集和救助工作,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其改正,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对其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9附则9.1名词术语9。1.1 气象灾害预警.是指各级气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监测或判定出某一区域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某种气象灾害,为避免其影响,气象部门利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各种手段和途径发出气象灾害警报,提醒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采取对应防御措施的过程.9。1。2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通过媒体传播给社会公众防御气象灾害的符号语言.通常由符号、颜色和对应的防御指南组成,符号表示气象灾害种类,颜色表示气象灾害的强度级别,对应的防御指南明确了有关部门、单位和公众应采取的防范措施。9.2沟通与协作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交流与合作,提高防灾减灾预警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与上级气象机构和相邻市的合作,提高联防、联动水平。9。3预案管理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改和完善,适时对本预案进行周期性评审与修订,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发布。9.4预案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市应急办发布之日起施行。9.5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由市气象局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