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历史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32373215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中历史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7高中历史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高中历史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中历史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难点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理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2)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3)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秦秦 朝朝君主专制中央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权制度的形成形成从汉到元

2、从汉到元 君主专制中央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权制度的发展发展从从明明到到清清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制度的顶峰及衰落顶峰及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央中央地方地方君权君权相权相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两对矛盾?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君主专制一、中央集权发展一、中央集权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地方管理制度演变郡县制郡县制郡国并行郡国并行加强加强节度使,发展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为藩镇割据削弱削弱 收兵权建禁军;派文收兵权建禁军;派文官设通判;掌控赋税官设通判;掌控赋税加

3、强加强;但三冗但三冗;积贫积弱积贫积弱行省制行省制, ,宣慰司宣慰司, ,宣政院辖地宣政院辖地加强,重大变加强,重大变革,省制开端革,省制开端形成形成巩固巩固趋势:趋势:中央权中央权力不断力不断加强加强;地方权地方权力不断力不断削弱削弱完完善善加强加强加强加强削弱削弱新新发发展展西汉的西汉的中、外朝制度中、外朝制度; ; 、东、东汉汉“虽置三公,事归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台阁”皇帝总揽大权皇帝总揽大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二一分为三一分为三一分为三一分为三相权反弹相权反弹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中央官制演变趋势:趋势: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4、科举制品行门第才学举荐评定授官考试A A、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Good bye! Good luck!1 1、以、以(2006(2006年天津题年天津题) )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颁布“推恩令推恩令”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颁布“附益之法附益之法”2 2、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影响有(、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影响有( )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打破

5、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造成了造成了“积贫积弱积贫积弱”的后患的后患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 A.A. B. B. C. C. D D、 3.3.宋初和明初的中央集权措施最相似的地方在于宋初和明初的中央集权措施最相似的地方在于A.A.废除了丞相废除了丞相 B.B.改变、分散了地方机构和权力改变、分散了地方机构和权力 C.C.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 D.D.文化专制文化专制4. 北宋政府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这一措施的北宋政府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根本目的是( )A.遏制地方官吏贪污腐化遏制地方官吏贪污腐化 B.消除地方割据势力

6、的物质基础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C.确保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确保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D.筹集用于议和的筹集用于议和的“岁币岁币” 5.5.在下列机在下列机构构中,其中,其长长官行使的官行使的职职能能与与秦秦朝丞相相近的是(朝丞相相近的是( ) )A.(A.(唐)唐)门门下省下省 B.B.(宋)(宋)枢枢密院密院 C.C.(元)中(元)中书书省省 D.D.(清清)理藩院)理藩院6.6.以丞相以丞相为为首的三公九卿的首的三公九卿的职职能在能在汉汉武帝武帝时时演演变变成成为为( ) A.A.决决策机策机构构 B.B.监监察机察机构构 C.C.执执行机行机构构 D.D.军军事机事机构构7、(200

7、6天津卷)天津卷)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元朝设立中书省8 8、(2007年高考年高考.全国文综)全国文综)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 ) 1)西周实行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 2)西汉设置刺史西汉设置刺史 3)唐朝实行三省制唐朝实行三省制 4)宋朝设置参知政事宋朝设置参知政事 (3) (4) B. (1) (4) C. (2) (3)

8、 D.(1) (2)9 9、 (20072007年高考年高考. . 天津)天津)中国古代用封建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主要是因为 ( )A.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B.扩大统治基础扩大统治基础C.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D.实现了选贤任能实现了选贤任能1、汉朝:、汉朝: 郡国并行制度郡国并行制度探究一探究一: :刘邦建汉后确立的政刘邦建汉后确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有何异同治制度与秦朝有何异同? ?为什为什么么?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最终是最终是怎样解决的怎样解决的?

9、?汉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汉初政治制度的特点? ?异同异同: : 秦秦郡县制郡县制; ;汉汉郡国并行制度郡国并行制度原因原因: : 汉高祖对秦亡的错误认识汉高祖对秦亡的错误认识影响影响: : 出现王国问题出现王国问题,分裂割据分裂割据解决解决: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汉武帝:颁布颁布推恩令推恩令特点特点: :“汉承秦制汉承秦制”( (皇帝制度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诸卿郡县制、三公诸卿) ) “有所损益有所损益”: :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郡郡( (郡县制郡县制) )国国( (王国王国- -诸侯王诸侯王) )并立并立 汉武帝汉武帝实行实行“推恩令推恩令”:诸侯王死后,:诸侯王死后

10、,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刘彻汉景帝汉景帝汉景帝汉景帝时平定时平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设置节度使设置节度使安史之乱藩镇藩镇割据割据节度使拥兵自重节度使拥兵自重中央集权削弱中央集权削弱唐玄宗广设藩镇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继继续续发发展展2、唐朝:、唐朝:探究二:探究二:阅读教材阅读教材P12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出行图,从中我们能够获得什么历史信息?唐朝节,从

11、中我们能够获得什么历史信息?唐朝节度使享有哪些权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度使享有哪些权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材料1 1 :太祖问: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生民生民涂炭,其故何也?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赵普回答:“此非他此非他故,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稍夺其权,制其钱谷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则天下自安矣。”材料材料2 2:“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

12、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朱子语类 唐朝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战乱不已的历史教训是什么?灭亡、五代十国战乱不已的历史教训是什么?宋宋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局面?有何特点?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局面?有何特点?地方地方收权后结果会怎么样?收权后结果会怎么样?你你得出了什么认识?得出了什么认识?探究三探究三: :()()措施:措施:军事上:削夺兵权,削减节度使权力军事上:削夺兵权,削减节度使权力,守内虚外,强干弱枝行政上:文官出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财政上:设转运使,转运地方钱守内虚外,强干弱枝

13、行政上:文官出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财政上:设转运使,转运地方钱粮粮特点:特点:从军权入手从军权入手()()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武将权力过大容易危机皇权武将权力过大容易危机皇权()()利:利: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弊弊: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臃肿,形成,形成“三冗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积贫积弱的祸根。的

14、祸根。()()过分集权也无法发挥地方的积极性过分集权也无法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导致国家积贫积弱导致国家积贫积弱.因此因此中央集权应当适中中央集权应当适中,不能过小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大,使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无法发挥使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无法发挥.3、北宋:、北宋:古代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古代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奴隶社会奴隶社会( (西周西周) )几乎整个几乎整个封建时代封建时代元朝元朝侯国相对独立侯国相对独立, ,权力地位世袭权力地位世袭中央政府下属中央政府下属行政机构行政机构, ,郡郡守县令守县令皇帝任皇帝任免免是中央中书省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的派出机构, ,行政长官直接行政长官直

15、接对中书省负责对中书省负责一定时期产生过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积极作用; ;但长期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国家的统一破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1 1、调整原因:、调整原因: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2 2、过程、过

16、程汉武帝汉武帝尚书令尚书令侍中侍中中朝中朝决策决策三公三公九卿九卿外朝外朝执行执行光武帝光武帝 尚书台尚书台中枢中枢3 3、结、结 果:果:相权一分为二相权一分为二; ;削弱相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加强皇权。外朝:外朝:以丞以丞相为首三公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九卿组成。执行执行东汉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阁”, ,皇帝总揽大权皇帝总揽大权、两汉:、两汉:中外朝与尚书台中外朝与尚书台中朝:中朝:皇帝侍从、秘书任皇帝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大事决策决策。尚书令权力日。尚书令权力日显。显。吏吏 户户 礼礼 兵兵 刑刑 工工中书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门

17、下省门下省(决策)(决策)(执行)执行)(审议)(审议)六六 部部三三 省省皇皇 帝帝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1 1、源流源流: :2 2、运作程序、运作程序 3 3、影响、影响对当时:对当时:A、相权一分、相权一分为三。为三。三省合作,三省合作,三省三省相相互牵制互牵制和和监督监督,保证了君,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权的独尊。B B、减少决策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失误,提高行政效率;对后世:对后世:是中国古代政治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制度的重大创造重大创造,以后历朝,以后历朝基本基本沿袭沿袭这种制度。这种制度。、唐朝:、唐朝: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形成,魏晋

18、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是尚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是中书省、再是门下省书省、继而是中书省、再是门下省;至至隋朝隋朝正式确立,正式确立,唐朝唐朝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完善。中书门下中书门下皇皇 帝帝(最高行政机构,最高行政机构, 行使宰相权)行使宰相权)参知政事参知政事 枢密使枢密使 三司使三司使(行政权)(行政权)(军权)(军权)(财权)财权)(相权一分为三)相权一分为三)(总揽大权)(总揽大权)3、北宋:、北宋:度支、盐铁、户部度支、盐铁、户部1、汉朝实行察举制度、汉朝实行察举制度目的:目的:概况:创立?依据?概况:创立?依据?影响:影响:2、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九

19、品中正制度依据:依据:影响:影响:3、隋唐兴起的科举制度、隋唐兴起的科举制度背景:背景:概况:概况:依据:依据:搜罗人才,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搜罗人才,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汉武帝;品德和才能汉武帝;品德和才能选拔了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西汉的强盛选拔了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西汉的强盛门第门第世家大族控制了选拔途径,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世家大族控制了选拔途径,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世家大族衰落世家大族衰落隋文帝隋炀帝唐宋元(隋文帝隋炀帝唐宋元(详见教材详见教材P15) )考试成绩考试成绩1994年韩国再现科举科举考场宋代科举考试“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