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深和原地跳跃对12-13岁艺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对比研究-李阳.pdf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294681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跳深和原地跳跃对12-13岁艺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对比研究-李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跳深和原地跳跃对12-13岁艺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对比研究-李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跳深和原地跳跃对12-13岁艺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对比研究-李阳.pdf(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跳深和原地跳跃对12-13岁艺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对比研究论文随机验证编号:B T 4 1 6 3 3 2 3 3 9 3 3 5 7 IV 摘要 本研究以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为实验对象的实验研究,研究跳深训练对其 下肢爆发力的影响。 将14 名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 10 周的训练, 其中实验组爆发力练习主要采用跳深训练法,对照组主要主要采用原地跳跃练 习。两组采用相同的下肢力量训练计划。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 专项弹跳力指标测试,对所得结果进行组内和组间的比较分析,从而反映两种 训练方法发展少年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效果。根据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之后, 得出以下结论。 1 跳

2、深高度 为30cm 的跳深练习和原地跳跃练习对发展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 原地纵跳、立定跳远、跳步、 原地三级跳和 30m 跑等下肢爆发力素质上均可行 有效。 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立定跳远、跳步及原地三级跳三项测试成绩的提高 幅度上呈显著性差异, 在原地纵跳和 30m 跑的成绩提高幅度上不具显著性差异。 综合数据说明:跳深练习比原地跳跃更有利于发展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的下肢 爆发力。 关键词:少年;艺术体操;跳深;超等长练习 _跳深和原地跳跃对12-13岁艺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对比研究论文随机验证编号:B T 4 1 6 3 3 2 3 3 9 3 3 5 7 V ABSTRACT This

3、 study have taken the young artistic gymnastics athletes to be the objects of the research, searching for the effective of deep jump training on their lower-body explosive force. 14 young artistic gymnastic athletes were classified a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adopt deep jump method ,whereas the conrol group adopt successive jump method to develop their bounce ability.Both groups adopt the same lower limb strength training pla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programboth group have taken respectively on special springing ability index test, the results obt

5、ained in the group and group for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nalysis, which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wo kinds of training methods of young athletes lower limbs explosive effec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after,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1 Both deep j

6、ump training and successive jump training program for developing the lower-body explosive force of young artistic gymnastics athletes ,standing long jump, leap, three stride leap and 30 m run and lower limb power quality ar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2 After the 10 weeks of training, the experiment gr

7、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standing long jump, hop and three span jump three test scores of the increas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uccessive vertical jump and 30 m running improvement in scale h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tegrated data description: jump deep practice than in situ j

8、ump more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artistic gymnastics athletes lower limbs explosive force. Keywords: young; Artistic gymnastics; deep jump training; plyometric _跳深和原地跳跃对12-13岁艺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对比研究论文随机验证编号:B T 4 1 6 3 3 2 3 3 9 3 3 5 7 - 1 - 目录 1 前言.3 1.1 选题依据.3 1.2 研究目的.6 2 文 献 综 述.6 2.1 超等

9、长收缩机制研究.6 2.1.1 肌 肉弹 性 势 能 储 存 和 释 放.7 2.1.2 神 经 肌 肉 控 制 作 用.8 2.2 跳 深 训练 的 研 究.9 2.2.1 跳 深 高 度 及 间 距 研 究.9 2.2.2 跳深练 习与传统力量训练 .10 2.3 青少年运动员超等长训练研究 .12 2.4 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理论 研究.14 2.4.1 力量 素质概念及分类.14 2.4.2 少年 运动员的生长发育及身体素质发展特点.16 2.4.3 艺术体 操的弹跳特点分析 .20 3 研究 对 象及 研 究 方法.23 3.1 研究对象.23 3.2 研究方法.23 3.2

10、.1 文献 资料法.23 3.2.2 分组 实验法.24 3.2.3 数理 统计法.28 4 分析与讨论 .28 4.1 实验前后艺术体操运动员弹跳力测试结果与分析.28 _跳深和原地跳跃对12-13岁艺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对比研究论文随机验证编号:B T 4 1 6 3 3 2 3 3 9 3 3 5 7 - 2 - 4.1.1 实验 前后原地纵跳成绩比较分析.28 4.1.2 实验 前后立定跳远成绩比较分析.30 4.1.3 实验 前后跳步成绩比较分析.32 4.1.4 实验前 后原地三级跳 成绩比较分析.34 4.1.5 实验前 后 30m 跑成 绩比较分析.36 4.1.6 结果 分

11、析讨论.38 4.2 青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训练策略.39 4.3 本 研 究不 足.40 5 结论 与 建议.40 5.1 结论.40 5.2 建议.40 致谢.43 参 考 文 献.44 附录.46 个人 简 历 在读 期 间发 表 的 学术 论 文 及研 究 成 果.48 _跳深和原地跳跃对12-13岁艺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对比研究论文随机验证编号:B T 4 1 6 3 3 2 3 3 9 3 3 5 7 - 3 - 1 前言 1.1 选题 依据 艺 术 体 操 是 广 受 欢 迎 的 一 项 新 兴 体 育 运 动 , 它 于 十 九 世 纪 末 出 现 在 欧 洲 。 一

12、开始它只是一项一般性的大众健身体育项目,同时也是一项极具魅力女子运 动项目,运动员在有节奏的音乐背景下完成连串优美复杂的技术动作,这些动 作兼备了体操、芭蕾、现代舞、民间舞和杂技等运动的特点。艺术体操表演过 程中运动员在曼妙的背景音乐衬托下展现出女性独特的优美姿态艺术气质,具 有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因此其极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练习艺术体操不仅 能发展人体柔韧、力量、灵巧、节奏感、协调性等身体素质,还能提升女性的 内在艺术气 质美和外在形态美,是一项非常适合女性参加的运动。20 世纪初以 来, 随着一般性艺术体操逐渐发展, 参与人数的增加, 其竞技性开始得到加强, 产生了竞技艺术体操。相对于大

13、众健身的一般性艺术体操而言,竞技艺术体操 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的精确性和艺术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正式竞技比 赛中,运动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美地展现出身体与器械(绳、圈、球、 棒、带)相结合的成套动作,裁判员根据专门的竞赛评分规则,对运动员成套 动作的难度、完成质量、动作编排等方面进行评分。此外,对于运动场地、个 人项目和集体项目的人数及音乐时间、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难度、数量、类 型等也都有具体的要求。 竞技艺术体操经过不断地发展, 个人项目在 1982 年第 23 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加入奥运大家庭,被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集体项 目则是在 1996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 比

14、赛项目。我国在 1981 年首 次 参加了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经过了几十年的艰辛发展历程,几代优秀教练员 和运动员们的不懈奋斗, 在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上, 中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取 得历史性突破,获得了艺术体操集体全能赛银牌的优异成绩,为中国艺术体操 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辉煌过后我们还是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艺 术体操水平与俄罗斯等顶尖艺术体操强国水平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 个人项目上, 在 2010 年莫斯科艺术体操世锦赛个人项目中我国选手均未 进入前 10 名。 根 据 项 群 分 类 理 论 , 艺 术 体 操 属 于 技 能 主 导 类 表 现 难 美 性 的 运 动

15、 项 目 , 技 术训练长期以来占据艺术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绝对主要地位。艺术体操 _跳深和原地跳跃对12-13岁艺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对比研究论文随机验证编号:B T 4 1 6 3 3 2 3 3 9 3 3 5 7 - 4 - 运动员大部分训练时间都在进行技术训练。然而随着世界各国艺术体操水平的 不断发展和提高,体能的重要性也愈发体现出来。当运动员技术水平差距不断 缩小达到相近的时候, 体能则成了决定运动员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 首先,艺术体操运动员如果没有足够的体能来完成大密度、高强度的运动,是 难以适应竞技性艺术体操的发展需要的 1 。其 次,运动员具备良好的体能状况,

16、 不仅提高了运动员的健康水平,增强了运动员的自信,还可以有效地延缓运动 疲劳的出现,对伤病的预防和恢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而可以使运动员的 运动寿命得到延续。然而,体能欠缺一直是中国艺术体操运动员所面临的一大 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艺术体操水平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2 。 体 能 是 运 动 员 竞 技 能 力 结 构 的 组 成 部 分 之 一 , 是 指 运 动 员 为 提 高 运 动 技 战 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需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它包括身体形态、身 体机能、 和运动素质, 是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体现 3 。 其 中身体素质是影响运动 成绩的最直接的因素, 包括力量、 速度、

17、耐力、 柔韧和运动协调能力 4 。 在艺 术 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上,前苏联和保加利亚都有成功的经验,他们对运 动员身体素质水平评定有明确的要求。我国的学者也曾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 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进行研究,结论表明对艺术体操运 动员最重要的身体素质依次为柔韧、灵活、弹跳 5 。如表 1-2 。 表 1-1 艺术 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数理百分表 内容 柔韧 协调 弹跳 灵巧 速度 力量 耐力 百分比 93% 80% 90% 98% 86% 65% 86% 我 们 知 道 , 在 艺 术 体 操 动 作 中 主 要 有 跳 跃 、 平 衡 、 转 体 和 波 浪 等 身

18、体 难 度 动作。 其中跳跃作为一种快速力量, 在成套动作中极为重要, 统计 数据表明, 80 年代世界优秀艺术体操选手在绳操的成套动作中 平均跳步动作为 16 个, 占全套 动作的 21.0% 。 而且通 过近年来规则难度数量变化来看, 跳步动作难度数量也是 最多的,如表 1-2。 _跳深和原地跳跃对12-13岁艺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对比研究论文随机验证编号:B T 4 1 6 3 3 2 3 3 9 3 3 5 7 - 5 - 表 1-2 2001 版、2003 版、2005 版及 2009 版规 则难度数量比较(个) 6 难度类型 2001 版 2003 版 2005 版 2009 版

19、 跳步 83 129 150 100 转体 49 132 146 44 平衡 70 95 110 66 柔韧/ 波浪 68 90 95 81 合计 270 446 501 291 随 着 世 界 艺 术 体 操 整 体 水 平 逐 渐 发 展 , 规 则 不 断 演 变 , 为 了 在 比 赛 中 取 得 更好的成绩,必然要求增加动作的难度和准确度。优秀运动员在成套比赛中采 用了比过去更多的跳步,每套动作达到平均 18.7 士 2.8 个,少年运动员在成套 的训练比赛中运用跳步的数值与优秀成年选手相近。在比赛中高质量地完成各 种跳跃是取得 理想比赛成绩的必要条件 7 。 艺术体操的跳跃动作多种

20、多样, 包括 跨跳、鹿跳、结环跳、反跨跳等 , 对运动员弹跳力、协调性和腾空时的身体控 制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想高质量地完成这些跳跃动作,则要求运动员具备 强大的下肢爆发力。 爆发力是指肌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最大用力的能力。 好比火药爆炸的瞬间, 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燃烧并迸发出最多的能量。 实质上爆发力是一种复合能力, 它要求人体在做动作时各肌群协同作用,要求力量的同时还要求速度。在体能 主导类的快速力量性项目中, 爆发力 是决定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8 。 在技能 主导类隔网对抗和同场对抗性项群中,爆发力也是制胜因素,比如足球的突破 射门、排球的扣球等动作。在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的运动项目

21、中爆发力也不 可忽视,如在体操、跳水等项目中充分的良好的起跳不仅能得到更高的分数, 还能保证运动员有更多的时间在空中完成各种高难度转体动作。众所周知,几 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离不开下肢的跑、跳等基本运动,艺术体操运动员在成套 的难度动作中高质量地完成各种跳跃也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必要条件。因此,在 实际的运动训练中,教练员、运动员都在不断地探索尝试能有效提高运动员下 肢爆发力的训练方法。 超 等 长 运 动 作 为 发 展 下 肢 爆 发 力 的 方 法 之 一 , 被 认 为 是 提 高 爆 发 力 最 有 效 的肌肉工作方式 9 。 跳深运动是一种典型的超等长运动, 是 运动员从一定高度移 出自

22、由地,落地后迅速用力跳起达到另一高度的运动。因为落地后由于惯性身 _跳深和原地跳跃对12-13岁艺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对比研究论文随机验证编号:B T 4 1 6 3 3 2 3 3 9 3 3 5 7 - 6 - 体重心会继续下移,在这一过程中股四头肌离心收缩,到身体降到最低点后转 为向心收缩,其收缩过程经历了完整的拉长-缩短循环。由于其训练效果突出 , 因此跳深练习被很多教练员和运动员所使用。近年来跳深训练也是一直是研究 的热点且比较深入。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从掌握的资料中总结出目前对跳 深练习研究主要集中在适宜跳深高度、跳深形式、跳深训练与传统负重抗阻训 练对发展爆发力效果的对比、跳

23、深跳台与第一落点的间距等几个方面。研究的 结果发现,不同运动水平、不同项目以及不同年龄的运动员在使用跳深练习时 适宜的跳深高度差距较大,训练效果也不尽相同,而且目前大部分研究的实验 对象都集中在 1822 岁年龄段,然而对 1213 岁女子运动员使用跳深练习发展 下肢爆发力的具体训练方法,适宜的跳深高度、间距等问题的研究较少。鉴于 此,本研究以 1213 岁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为实验对象,试图探讨其进行跳深 训练的适宜的跳深高度、间距组合以及跳深形式,以期为发展少年女子运动员 使用跳深练习发展下 肢爆发力提供理论依据。 1.2 研究 目的 艺 术 体 操 是 以 成 套 动 作 编 排 及 完

24、成 能 力 为 核 心 的 运 动 10 , 因 此 在 以 往 的 艺 术体操训练中,多数教练员将训练重点放在成套动作的编排及完成上。但我们 应当认识到,体能训练作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金字塔的基础,是运动员技术 提高和预防伤病的根本保障。在保证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运用 合理的训练方法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运动素质。鉴于此, 本文以 12-13 岁少年艺 术体操运动员为实验对象,研究跳深练习对其弹跳力的影响,探讨该群体运动 员合适的跳深训练方法,以及对比研究跳深练习与传统弹跳力方法发展爆发力 效果优劣, 以期为今后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以供参考。 2 文献综述 2.1 超等 长收缩机 制研

25、究 何为超等长运动?超等长运动由英文单词 Plyometric 翻译而来, 也有文献将 Plyometric 翻译为: 增强式练习、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 弹簧式反弹练习及全相位 等长练习等。无论中文译名如何 , 其 是指肌肉的一种收缩形式,即对肌肉进行 _跳深和原地跳跃对12-13岁艺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对比研究论文随机验证编号:B T 4 1 6 3 3 2 3 3 9 3 3 5 7 - 7 - 快速地 动 力 性 牵 拉 , 从 而 产 生 爆 发 性 肌 肉 收 缩 的 一 种 练 习 11 。 文 献 表 明 plyometric 最早出现于东欧, 由前苏联田径教练 Yuri Ve

26、rkhosanski 在 1968 年发明, 当时称为冲击训 练法(shock method ) 9 。但 Radcliffe 认为 plyometric 并非前苏 联运动训练学界所创 12 。 因为 Hill 早在 1950 年就在研究中讨论过 肌肉被快速拉 长后能增大肌肉收缩力 的现象 13 。 并认为 plyometric 这一术语首先是在 1975 年 被美国田径教练弗雷德. 维尔特(Fred Wilt )所命名 。 有 学者认为超等长训练法 是过去几 十 年 来 最 令 人 激 动 的 训 练 创 新 之 一 14 , 它 非 常 适 用 于 以 力 量 、 速 度 为 特点的体能类

27、运动项目,对技术、技巧为特点的技能类项目也有极为重要的意 义 15 , 不 仅 如 此 , 它 还 可 以 运 用 到 运 动 员 的 康 复 训 练 计 划 当 中 。 超 等 长 练习 实 际上是建立在拉长- 缩短循环(SSC )理论基上发展起来的训练模式。其生理学 基础科归纳为:肌肉 中弹性势能的储存和释放、 神经肌肉的控制 作用。 2.1.1 肌 肉弹性势 能储存和 释放 在肌肉的拉长-缩短循环的第一阶段是离心阶段,该过程中主动肌被拉长, 肌肉中的 弹性能量被储存起来,储存的弹性能量在接下来向心收缩阶段释放出 来。打个比方,这时的肌肉好比橡皮筋,当被拉长的时候,弹性势能产生,同 时产生

28、快速向心收缩的力。 由于肌肉本身所具有的这种类似橡皮筋的弹性性质, 使得其在被拉长后的收缩过 程中就 增加了本身收缩力外增加的力量。 在肌肉的 拉长-缩短循环中肌肉弹性能量的利用率主要受肌肉被拉伸的长度和拉长-收缩 耦连时间。 理论上,在肌肉承受能力范围内,弹性成分被拉伸得越多则储存弹性势能 多,但一旦被过度拉长时,一方面可能造成部分肌肉弹性成分弹性降低;另 一 方面由于关节角度改变而改变力臂从而降低收缩力量。过度拉伸还可能会激活 肌腱内张力感受器, 引发肌肉收缩抑制转而舒张。 Bosco 等人研究了不同屈膝角 度下股四头肌的机械效率,结果表明在屈膝幅度较小的情况下其效率更高,因 而建议在利用

29、超等长训练时保持较小的屈膝幅度, 也就是浅蹲。 我国学者刘湘 北等的研究表明跳深练习下落时膝角为 100-110 度较好。 还有研究认为专门的练 习刺激可以提高肌肉弹性成分对抗蠕变的能力,增加肌肉整体最佳工作长度, 提高肌腱感受器兴奋阈值等,最终提高爆发力。 拉长-缩短的耦连时间是肌肉在进行超等长收缩时, 主动肌从被拉长至主动 _跳深和原地跳跃对12-13岁艺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对比研究论文随机验证编号:B T 4 1 6 3 3 2 3 3 9 3 3 5 7 - 8 - 收缩过程所需的时间。 研究证明, 拉长-缩短的耦连时间越短, 肌肉的弹性能量 的利用率就越高 。反之,如果这个过程时间

30、过长,那么肌肉被拉伸时所产生的 弹性能量则会逐渐减小, 当这个时 间大于 0.30s 时肌肉所储存的弹性能量几乎完 全消失。因此, 在超等长练习中 ,应当不断强调动作的速率,即训练的目标肌 肉被拉长后迅速、平稳地收缩,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肌肉弹性能量的损耗,更 过多地利用肌肉的弹性能量已达到提高肌肉输出功率的目的 。 2.1.2 神 经肌肉控 制作用 当肌肉受到突然地外力的牵拉后,人体会发出一个保护性机制,反射性地 引起被拉长的肌肉收缩,以免肌肉被外力过度拉长从而导致肌肉损伤。这个过 程是不受意识控制,由肌肉内的肌梭感受刺激后将冲动传至脊髓前根,再由 _ 神经元将信号传到主动肌引起反射性收缩,也

31、就是牵张反射。牵张反射增加了 肌肉主动肌的收缩作用,从而增加了肌肉向心收缩 的力量。 综上所述, 肌肉弹性势能的储存释放和神经控制这两种超等长训练的主要生 理学机制都对肌肉拉长-缩短产生增力有促进作用,但是两者究竟哪个增加收缩 力的贡献更大?Bosco 16 等人的研究指出, 小腿三头肌进行超等长收缩时, 其弹 性势能量和牵张反射对提高肌肉收缩力量的贡献率分别为 78% 和 22% 。 Fakashliro 对股四头肌在连续纵跳时收缩情况也做了类似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在连续纵跳时股四头肌的弹性势能贡献率为 50% 至 66% 。可见在下肢肌肉在超 等长练习中肌肉的弹性势能相对牵张反射对增加肌

32、肉收缩力量上贡 献更大。 2.2 跳深训练的研 究 跳深练习是 运 动 员 从 一 定 高 度 移 出 自 由 地 , 落 地 后 迅 速 用 力 跳 起 达 到 另 一 高度的运动。因为落地后由于惯性身体重心会继续下移,在这一过程中股四头 肌离心收缩,到身体降到最低点后转为向心收缩,其收缩过程经历了完整的拉 长- 缩 短 循环 。 跳 深 练 习 是 一 种 典 型 的 超 等 长 训 练 法 , 其 对 提 高 运 动 员 跳 跃 能力 的效果已经得到公认。跳深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可通过变换运动员从跳台上 落下的高度、落地点与跳台之间的距离、落地后起跳的方向(如落地后向上起 跳或者向前起跳

33、) 、 落地后起跳的动作、 单脚起跳或者双脚起跳等多个方面对跳 深练习的过程加以控制,达到技术动作符合运动专项的目标。 _跳深和原地跳跃对12-13岁艺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对比研究论文随机验证编号:B T 4 1 6 3 3 2 3 3 9 3 3 5 7 - 9 - 2.2.1 跳 深高度及 间距研究 跳深高度的选择是进行跳深训练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最佳 跳深高度的研 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通常“最佳高度”的定义为“着地后立即起跳所能达到 的最大腾起高度或者最远距离的下落高度”17 。跳深的高度越高,运动员在落 地前获得的初速度就越大,那么在落地缓冲阶段肌肉做功越多,对肌肉的刺激 更大,对

34、于低水平的运动员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此外,还会相应地延长缓冲时 间, 落地时膝关节角度增大, 肌肉的拉伸更充分, 肌肉在拉长-缩短循环中的时 间就长,导致肌肉 在离心收缩阶段所储藏的弹性能量损耗增高,达不到肌肉快 速收缩的效果。 相反,如果跳深跳台的高度不够, 落地时肌肉不能被充分拉伸, 不能有效利用肌肉的弹性能量,同样也达不到最佳的训练效果。而且不同运动 项目而言,其专项跳跃动作差异较大,最佳起跳的膝关节角度都不尽相同。 维霍申斯基指出 18 ,0.8米是发展离-向心收缩转换速度的理想高度,而1.1 米的跳深高度更适合发展最大动态力量。 非尔.罗丁则认为可以获得 最佳起跳效 果的跳深高度是0.

35、4m 。 Komi 对高 校学生进行跳深练习的研究 指出,在选择跳深练 习时应当重视性别因素, 男生适 合的跳深跳箱高度为0.62m , 女生由 于生理等原 因使得其能承受的负荷较小,适宜高度为0.50m 。Brown ME 19 等人 认为 ,高水 平男子跳远运动员适宜的跳深高度是8595cm , 间距为2.5m , 女跳远 运动员的最 适宜跳深高度 为6070cm ,间距为2.1m 20 。Lees 21 则认 为0.12m 的 跳深高度 会出 现最好的跳深成绩 。 国内研究方面,宋佩成 22 (2012) 研究了从0.2米到0.65米高度之间不同高 度跳下下肢的弹性势能利用率。研究指出,

36、原地纵跳时下肢肌肉弹性势能利用 率为13.795 。 对于一般水平( 二级水平) 的运动员, 其跳深练习弹性能量利用 率峰值 (15.981) 大约出现在40cm的下落高度。 李智 23 (2012)对20名跳远运 动员起跳腿不同高度跳深的研究表明,运动员适宜跳深高度和其跳远成绩相关 (P0.05 ) , 起跳离心阶段爆所产生的爆发力与其跳远成绩显著相关 (P0.01) 。 部义峰 20 (2008)研究了跳深训练的不同间距、高度对跳远运动员踏跳效果的 影响,研究指出不同跳深间距起跳时动作技术有较大差异,因此,不同项目和 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跳深高度以及跳深间距。 郑彩状

37、24 对比了跳深练习与助跑纵跳对下肢爆发力的影响的实验,认为跳深训练法在发 展下肢爆发力的效果上并不比助跑纵跳的效果明显,并 提出从30 55cm高度跳 _跳深和原地跳跃对12-13岁艺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对比研究论文随机验证编号:B T 4 1 6 3 3 2 3 3 9 3 3 5 7 - 10 - 深最适宜。李鹏志、满昌慧 25 通过 研究了跳高运动员的适宜跳深高度, 认为 5565cm 是 理想的跳深高度 。 结合上述研究,不难看出在跳深高度的确定上国内外研究有较大差异,低 的有15cm , 高的甚至到了100cm 。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巨大的差异呢?通过对 所参考文献的 分析后总

38、结出两种可能性,其一:受试者的训练水平和年龄、性 别差异。不同训练水平、年龄、性别的运动员身体 机能、发育状况、身体素质 等有差异, 在不同强度跳深的条件肌肉克服阻力工作的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其二:受试对象的运动专项不同。不同专项运动员能量代谢特点、肌肉力量、 肌纤维比例、专项条件下肌肉收缩形式等许多方面都有区别。 所以,在跳深练 习中跳深高度的应当根据不同训练水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专项的运 动员专项特点来制定。要求最大起跳高度还是最短地面停留时间,两者在跳深 技术上有很大的不同。是前脚掌落地技术还是由脚后跟过渡到脚尖的起跳技术 都是训练方案要明确的问题。此外跳深距离,即跳箱与第一

39、落地点的距离应当 重视。跳深 距离越短,水平分力越短,适合发展垂直方向的跳跃能力。跳深距 离越长,水平分力越大,对运动员水平方向的制动缓冲和蹬伸技术要求越高, 对发展运动员水平方向的爆发力则更为有效。因此在实际训练当中要认清项目 特征,根据项目动作特点来安排跳深高度、距离、技术等要素。 2.2.2 跳 深练习与 传统力量 训练 在 运 动 训 练 中 , 负 重 抗 阻 训 练 是 增 加 肌 肉 力 量 的 主 要 手 段 , 也 被 公 认 为 是 增强肌肉最大力量的有效方法。那么爆发力与最大力量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 Bloomfield 等人就以高水平水球运动员为实验对象, 研究了 肌肉

40、 最大力量与投掷 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尽管负重抗阻训练能显著增强肌肉的最大力量,然而 对投掷的速度却没有明显的效果 。Rutherford 等人的研究也指出:经历 12 周的 下肢抗阻训练后,蹲起的重量增加,但在无氧功率测试峰值功率数值并未明显 增加。因此,研究认为,抗阻训练这种单纯对肌肉向心、离心收缩的训练能 有 效 增加肌肉最大力量,但在对增加爆发力上面却没有显著的功效,因而这种传 统的训练手段可能无法满足实际比赛的需求 26 。 在 跳 深 练 习 与 传 统 力 量 训 练 练 习 在 发 展 爆 发 力 的 效 果 上 , 许 多 学 者 都 进 行 了研究。维霍申斯基和塔杨比较了

41、跳深训练、力量抗阻训练和原地 跳跃 3 种训 _跳深和原地跳跃对12-13岁艺体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影响对比研究论文随机验证编号:B T 4 1 6 3 3 2 3 3 9 3 3 5 7 - 11 - 练方法对发展速度力量的效果,结果表明:跳深练习比力量抗阻训练、纵跳、 立定跳远对提高速度力量更为有效。 柴商斯基(zatsiorsky) 将运动员分成跳深训练 组和大重量抗阻训练组,研究两种训练方法对提高运动员爆发力的效果。结果 表明,跳深训练组的下肢爆发力得到显著的进步,而采用了大重量杠铃抗阻训 练的运动员爆发力没有明显 提高 18 。 Schulte Edelmamn 27 等将受试者分为 超

42、等长 训练组和 实验对照组 , 研究了超等长训练对肩肘以肱三头肌为主的伸肘肌群的 功率输出的效果,结果发现超等长练习组肘关节伸肌的爆发力有明显的提高, 而 对 照 组 则 没 有 明 显 改 善 。 陈 贞 祥 (2009 ) 28 研 究 了 跳 深 练 习 对 普 通 高 校 健 美 操专项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 将受试者分为跳深训练组和连续跳跃训练组, 通过 19 周的训练后。发现超等长训练在发展下肢爆发力上优于传统力量训练, 并指出最佳深跳高度为 60-70cm ,并指出相对于以往研究 8 周或 者 10 周的 跳深 训练计划,13 周以上的跳深练习对发展下肢爆发力的影响更加明显 。

43、李铁军等 (2005 年) 23 比 较 了 负 重 振 动 训 练 和 超 等 长 训 练 对 发 展 普 通 高 校 学 生 下 肢 爆 发 力 的效果,结果显示负重振动训练不能有效提高下肢反应力量,而跳深训练则对 提高下肢反应力量有良好的表现 ; 两种训练方法对于下肢快速力量素质的提高 效 果 无 显 著 差 异 。 孙志坚 29 (1999 ) 等 人 对 比 了 连 续 十 级 跳 深 和 普 通 器 械 力 量 训练对跨栏运动运员和田径普修学生的爆发力的影响,经过 16 周的训练表明, 两种方法都能提高受试对象的下肢爆发力。采用跳深组的提高幅度要高于传统 负重训练组。 那 么 将 超 等 长 训 练 和 力 量 训 练 相 结 合 会 产 生 什 么 样 的 效 果 ? 布 兰 登 伯 格 18 在研究中指出, 单一的负重抗阻力量练习对于提高下肢爆发力的效果并不理想, 然而将负重抗阻力量训练计划中加入超等长练习的训练方法则更能有效提高受 试 者 下 肢 爆 发 力 。 田石榴 13 (2009 ) 的 研 究 表 明 , 负 重 超 等 长 训 练 系 统 具 有 显 著增加最大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效果。事实上,一个完整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