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导学案(学生版).pdf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9397483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学生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学生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祭十二郎文导学案(学生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祭十二郎文导学案(学生版).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二语文科导学案课题: 祭十二郎文主备人:审核人:课时: 2 学时姓名: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学习目标】1、体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2、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3、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创新精神。【学习重难点】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学法指导】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知识链接】1、知人论世韩愈( 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 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杜牧把

2、韩愈的散文与杜甫的诗并列, 称为“杜诗韩笔”; 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2、背景介绍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是韩愈二哥韩介的次子。韩愈的大哥韩会没有儿子,十二郎过继给韩会。韩愈三岁丧父, 依靠兄嫂为生, 从小就和侄儿十二郎一起生活,彼此感情特别深厚。唐德宗贞元十九年,韩愈在长安任职,突闻十二郎死的消息,心情极其悲痛,于是写下了这篇哀恸欲绝的祭文。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落泪者,其人必不友。”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有

3、夸张的成分, 但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3、祭文祭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 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汉、魏以来,祭文多依照诗经中雅、颂的韵语,也有用骈文的。本文则不拘常格,以无韵散体来写。祭文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 然后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 评价死者的功德贡献; 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精神品质。【学习过程】第一学时【自主学习】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闻汝丧及长( )不省( )所怙( )兄殁南

4、方( )省坟墓( )归取其孥( )丞相薨( )佐戎徐州( )汝遽去( )万乘之公相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殒其生( )窆不临其穴 ( )尚飨( ) 2、找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1)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2)零丁孤苦()(3)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4) 、敛不凭其棺()(5) 、其传之非其真邪()3、一词多义(1)、诚:乃能衔哀致诚() 诚知其如此()所谓天者诚难测()(2)、幸:皆不幸早世() 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3)、以:以为虽暂相别()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4)、省:不自所怙() 汝来省吾()(5)、孤:吾少孤() 零丁孤苦()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6)

5、、长:吾少孤,及长()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长吾女与汝女()(7)、终:言有尽而情不可终()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8)、致:乃能衔哀致诚() 将成家而致汝()(9)、就: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10)、知:而寿者不可知矣() 死而有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11)、世:皆不幸早世。() 两世一身。()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合作探究】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梳理结构脉络2、祭文之初, 作者为什么要详叙幼时及成年后与十二郎聚散离合的往事?在这两段的叙述之中,你以为最动人的细节是何处?【巩固提高】难句翻译1、既又与汝就食江南。2、汝来

6、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3、吾去汴州,汝不果来。4、诚知其如此,虽万乘(sh ng)之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第二学时【学习目标】1、积累掌握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自主学习】一、古今异义的词1、将成家而致汝(成家:古义:今义:)2、吾与汝俱少年(少年:古义:今义:)3、志气日益微(志气:古义:今义:)4、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几何:古义:今义:)5、少而强者不可保(强者:古义:今义:)6、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古义:今义:)7、当不复记忆(复:古义:今义:)8、吾去卞州(去:古义:今义:)9、而齿牙动摇(动摇:古义

7、:今义:)二、 词类活用1、西:图久远者,莫如西归()2、东、客:东亦客也()3、夭: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4、业: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5、视:而视茫茫()6、致:将成家而致汝()7、全:强者夭而病者全乎()8、殒: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合作探究】1、第 5 自然段中的 “ 邪” 、“ 也” 、“ 乎” 、“ 矣” 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2、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3、这篇祭文是怎样把叙事和抒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巩固提高】一、翻译并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惟兄嫂是依()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3、吾实为之,

8、其又何尤?() 4、从兄嫂归葬河阳()二、文言虚词 “ 其” 在祭十二郎文中频繁出现了34 次,对于它的意义和用法我们容易混淆为此梳理了一下“ 其” 的意义和用法如下:其代词:作第二、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副词:表转折、推测、反诘语气连词:表假设、选择(一)、代词1. 人称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或物,相当于“ 名词之 ” ,可译为 “ 他(她)的 ”“他(们)的 ”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其,代韩会)(2) 有时活用第二人称。译为“ 你的 ” 。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其孥。(其,代十二郎) )2、 指示代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起指示作用,可译为“ 那”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二)、语气副词(用在句首或谓语前)1、表示转折、推测,可译为“ 大概 ” 。呜呼!其信然矣! 2、表示反诘,用法同“ 岂” ,可译为 “ 难道 ” 。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三)、连词1、表示假设,可译为“ 如果 ”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2、表示选择,可译为“ 是 还是 ”“还是 ”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学习总结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