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技术实际操作标准规范.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874810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RI技术实际操作标准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MRI技术实际操作标准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RI技术实际操作标准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RI技术实际操作标准规范.doc(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MRI技术操作规范(一)颅脑MRI检查【适应证】 (1)颅脑外伤。 (2)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 (3)颅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肿瘤。 (4)先天性发育异常。 (5)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等。 (6)颅内感染。 (7)脑白质病。 (8)颅骨骨源性疾病。【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附近有不能去除的体内金属植人物。 (4)MK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

2、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器械准备】 选用头部专用线圈。准备MRI对比剂,必要时使用。【操作方法及序列】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

3、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状、矢状、横轴状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从听眦线至颅顶。 3)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作横断面T1WI、T2WI,矢状面或冠状面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

4、。 4)成像野:20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 5)成像间距:1050。 6)成像层厚:510mm。 7)矩阵:(128l28)(512512)。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I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轴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二)鞍区 MRI检查【适应证】 (1)鞍区肿瘤。 (2)鞍区血管性疾病。 (3)颅脑外伤累及鞍区。 (4)鞍区先天性发育异常。 (5)鞍区肿瘤术后复

5、查。 (6)鞍区感染。 (7)鞍区骨源性疾病。【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附近有不能去除的体内金属植人物。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

6、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器械准备】 选用头部专用线圈。准备MRI对比剂,必要时使用。【操作方法及序列】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

7、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书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从前床突至后床突。 3)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做矢状面T1WI,冠状面T1WI、T2WI,也可加做横断面。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 4)成像野:设定放大扫描FOV,根据垂体大小及扫描范围设定采集范围。 5)成像层厚:25rnm。 6)成像间距:1020。 7)矩阵:128128一512512。(二)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

8、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矢状面T1WI,冠状面T1WI。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3)垂体也可行动态扫描,单次采集时间2030S,动态采集10次。在第一次数据采集后,立即注射对比剂;同时连续成像9次,用冠状面扫描。(三)桥小脑角 MRI检查【适应证】 (1)桥小脑角肿瘤。 (2)桥小脑角区肿瘤样病变。 (3)颅脑外伤累及小脑角区。 (4)桥小脑先天性发育异常。 (5)桥小脑区肿瘤术后复查。 (6)内听道骨源性疾病。【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9、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附近有不能去除的体内金属植人物者。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者(3个月内)应避免MRI扫描。【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MK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

10、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器械准备】 选用头部专用线圈,准备MRI对比剂,必要时使用。【操作方法及序列】1 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

11、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桥小脑角区。 3)成像程序: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作冠状面T1WI,横断面T1WI、T2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 4)成像野:2025cm。 5)成像层厚:25rnm。 6)成像间距:1050 7)矩阵:128256256256。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2)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

12、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四)颅脑MRA检查【适应证】 (1)脑血管性疾病。 (2)颅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3)脑血管疾病术后治疗后随访。 (4)筛选检查脑血管疾病等。 (5)颅内感染。【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金属异物等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人物者。 (4)早期妊娠者(3个月内)应避免MRI扫描。【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13、(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器械准备】 选用头部专用线圈。【操作方法及序列】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头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 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

14、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以脑 Willis环或病灶为中心。扫描区域近端或远端设置预饱和带,以分别获得静脉像和动脉像。如行动脉成像要在远端加预饱和带。 3)成像程序:2D或 3D相位对比法(PC)和 3D MRA(时间飞逝法 TOF)。 4)成像野:2025cm。 5)成像层

15、厚:12mm。 6)成像间距:无间隔。 7)矩阵:256256一512512。2图像后处理 重建方法用MIP或SSD法,多视角重建。(五)眼部MRI检查【适应证】 (1)眶部肿瘤,包括眼球、视神经与眶的各种肿瘤。 (2)眼肌疾病,如格氏眼病等。 (3)血管性病变,包括眶内静脉曲张、血管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 (4)外伤。 (5)非金属性眼内和眶内异物。 (6)眶内炎症包括炎性假瘤与眶内感染。【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人物者。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金属

16、性眼内或眶内异物。 (6)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 MRI扫描。【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

17、,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器械准备】 选用标准的头颅线圈或眼眶表面线圈。准备MRI对比剂必要时使用。【操作方法及序列】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眶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们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18、 2)成像范围:扫描范围上下包括眶上、下壁,前后包括眼睑至眶尖。 3)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做横断面T1WI、T2WI,冠状面T1WI或矢状面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加用脂肪抑制技术等及倾斜矢状面,成像层与该侧视神经前后轴平行,在矢状面上设定视野范围。 4)成像野:1825cm。也可根据眼眶大小及病变范围设定扫描范围。 5)成像间距:1020。 6)成像层厚:25 mm。 7)矩阵:(128128)一(512512)。2.增强扫描 (l)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

19、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增强后扫描最好使用脂肪抑制技术必要时应做延迟扫描。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增强后扫描最好使用脂肪抑制技术,必要时应做延迟扫描。(六)鼻及鼻旁窦MRI检查【适应证】 (1)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纤维血管瘤和脊索瘤等。 (2)鼻咽部肉芽肿性病变。 (3)鼻窦肿瘤、囊肿、鼻窦炎症、息肉及新膜增厚、窦内积液、积脓等。【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人物

20、者。 (4)MK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21、(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器械准备】 选用标准的头颅线圈或特殊的线圈。准备MRI对比剂,必要时使用。【操作方法及序列】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 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l)首先扫定位片,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

22、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扫描范围包括额窦平面至上齿槽平面,前后从上额窦前壁至鼻咽腔后部。 3)成像序列:采用常规SE序列或快速序列,作横断面T1WI、T2WI,冠状面扫描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 4)成像野:18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 5)成像间距:1020。 6)成像层厚:35rnm。 7)矩阵:(128X128)(512X512)。 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

23、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七)耳、颧骨部MRI检查 【适应证】 (1)听神经瘤,尤其是局限于内听道的小肿瘤。 (2)颈静脉球体瘤。 (3)耳、颞骨部同时累及颅底和颅内的病变。 (4)血管神经交互压迫。 (5)乳突胆脂瘤。 (6)耳部和领部的其他良恶性肿瘤。 (7)颞骨骨折及中耳炎等。 【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人物者。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

24、扫描。 【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K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器械准备】

25、选用标准的头颅线圈或耳部表面线圈。准备MRI对比剂,必要时使用。 【操作方法及序列】 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干床面。 (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M侧颧骨部。 3)成像序列:SE

26、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做横断面T1WI、T2WI,冠状面TIWI。如 MRI内耳膜迷路成像,一般采用长 T2WI或 3DSISS序列。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血管神经交互压迫一般采用 3D TOF序列。 4)成像野:20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 5)成像间距:1020。 6)成像层厚:25mm。 7)矩阵:(256X256)(512X512)。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

27、,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八)鼻咽部MRI检查【适应证】 (1)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纤维血管瘤和脊索瘤等。 (2)鼻咽都肉芽肿性病变。 (3)鼻窦肿瘤、囊肿、息肉及前膜增厚、窦内积液、积脓等。【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人物者。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

28、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 【器械准备】 选用标准的头颅线圈或头颈联合线圈。准备MRI对比剂,必要时使用。【操作方法及序列】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

29、,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头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应包括第1一2颈椎到蝶窦。 3)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做横断面T 1WI、T2WI,冠状面、矢状面TI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

30、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 4)成像野:1823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 5)成像间距:1020。 6)成像层厚:35rnm。 7)矩阵:(256X256)(512X512)。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九)喉及甲状腺MRI检查【适应证】 (1)各种良、恶性肿瘤。 (2)囊肿性病变。 (3)淋巴结肿大。 (4)甲状腺肿大等。【禁

31、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有不能去除的体内金属植人物者。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若有不适,可通过

32、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器械准备】 选用标准的颈线圈或特殊的线圈。MRI增强对比剂,必要时用。【操作方法及序列】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颈部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甲状软骨,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

33、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用快速定位扫描序列采集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定位图像。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包括整个甲状腺及喉部。 3)成像序列:常规作SE序列或快速序列,做横断面T1WI、T2WI,矢状面T1WI,必要时可以根据病情辅以其他序列。 4)成像野:15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 5)成像间距:1020。 6)成像层厚:38mm。 7)矩阵:(128256)(512512)。2增强扫描 (二)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

34、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十)面部MRI检查【适应证】 (1)各种面部良恶性肿瘤。 (2)各种面部的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畸形、血栓形成等。 (3)面部的肉芽肿性病变。 (4)面部淋巴结肿大。【禁忌证】(1) 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人物者。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检查前准备】

35、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器械准备】 选用标准的头线圈或特殊的

36、线圈。备MRI增强对比剂,必要时选用。【操作方法及序列】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鼻根部,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根据病变部位。 3)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

37、规做横断面T1WI、T2WI,冠状面T1WI。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 4)成像野:20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 5)成像间距:10一20。 6)成像层厚:35mm。 7)矩阵:(128128)(512512)。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IWI。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2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IWI。(十一)颈部MRI检查【适应证】 (1)各种面部的

38、良、恶性肿瘤,包括咽旁、颈动脉间隙等部的肿瘤。 (2)各种颈部的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畸形、血栓形成等。 (3)颈部的囊肿性病变。 (4)颈部的肉芽肿性病变。 (5)颈部的淋巴结肿大。【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或带金属植人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人物者。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

39、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平静呼吸。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 (5)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患者,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让患者脱离检查室。 (6)急、危重患者,必须做MRI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观察。【器械准备】 选用标准的颈线圈或特殊的线圈。MRI增强对比剂。【操作方法及序列】1平扫 (1)体位设计: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头先进并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双

40、手双脚避免交叉形成环路。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甲状软骨,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 1)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2)成像范围:根据病变部位大小而定。 3)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做T1WI和T2WI,矢状面T1WI,也可以使用体线圈检查臂丛神经病变及上纵隔的颈部病变。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MR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 4)成像野:2025cm。可

41、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 5)成像间距:1020。 6)成像层厚:35mm。 7)矩阵:(128128)(512512)。2增强扫描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 (2)MRI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十一)胸部MRI检查【适应证】 (1)肺部良、恶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纵隔肿瘤、淋巴结肿大和大血管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肺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2、 (4)胸部手术后疗效的评价。【禁忌证】 (1)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 (3)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人物者。 (4)MRI对比剂有关的禁忌证。 (5)早期妊娠(3个月内)者应避免MRI扫描。【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请医生核准确认。 (2)确认患者没有上述禁忌证,并嘱患者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 (3)进人检查室之前,应除去患者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 (4)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不得随意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