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学会质疑.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26993500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导学生学会质疑.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由此可见,让学生学会质疑太重要了。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 一、学生不会质疑怎么办? 2001年10月,我应邀在“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观摩会”上讲落花生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说:“读书最可贵的是能发现问题。下面请大家拿出笔来,默读课文,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待会儿提出来我们一起学习。” 学生纷纷拿起笔读起课文来,我习惯地在学

2、生中巡视。奇怪的是绝大部分学生只是拿着笔做样子,根本没有在书上画任何记号。 5分钟之后,我说:“现在请你们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们都茫然地望着我,没有一个人举手。我心里不禁感到悲哀:这个班的学生平时根本没有提问的习惯。都读了5年书了,学生竟然不会提一个问题。 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笑着对学生们说:“你们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呀?有就提出来。我最喜欢勇敢的同学。谁第一个举手?” 我充满期望地看着大家。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仍然不敢举手。这时,一位男学生非常小心地举起了小手。我立即请他起来发言。 “老师,茅亭是什么意思?”他轻声地问。 “你是班上最勇敢、最聪明的同学,你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了

3、不起,请大家掌声鼓励!”我把这位学生大大地表扬了一番。我看到其他同学眼里流露出羡慕的目光,心里窃喜:榜样的作用有效了,坚冰打破了。 “老师,新花生是什么意思?”第二位同学站起来提问了,我又鼓励了一番。 “老师,开辟是什么意思?”第三位同学问。 学生具有思维定势和从众心理,他们都停留在就词语提问的水平。这时,我又及时启发道:“你们有没有不理解的句子呢?”一会儿,一位女生说:“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这句话我不懂。” “你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这么一个重要的问题。”我立即把学生提的这句话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在全体学生面前,“我想,就这句话我们起码可以提三个问题,你们动脑筋想想看,我相

4、信你们一定可以提出来。”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全都集中在这句话上,一个个都动起小脑筋来。突然一个男孩举起了手:“那天晚上为什么天色不好呢?”他的问题引得大家全笑了起来。 “老师,在我们家里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吃饭是经常的事,为什么这家父亲很难得呢?” “真聪明,他联系自己家的生活实际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我马上鼓励了一番。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父亲为什么也来了呢?”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出来了。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为什么要用上也呢?”学生开始咬文嚼字了。 “父亲来就是为了吃花生吗?他还有什么用意呢?” 在老师的鼓励和循循诱导下,一个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了。 学生不会质疑怎么办?我的

5、体会是:首先,要让学生敢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问,毫无顾忌地问,凡是提问,不管好与坏,不管对与错,均应给予肯定和称赞。其次,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和句,抓住关键处提问,不能“浅问辄止”,而应刨根问底,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再次,要在质疑上舍得花时间,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而应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习提问,经历由不敢问到敢问,由不会问到会问的全过程。二、向教科书质疑。 “惟书、惟上、惟权威”是传统教学对人思想和精神和禁锢。创新教学,现代课程理念提倡的是“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只惟实”。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意识呢?请看课例:

6、 落花生这种植物对城里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为了让学生对落花生有个比较正确的了解,我在学习课文前先问:“落花生这种植物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看课文前预习部分的介绍。” 学生都认真地阅读起预习部分,一会儿大部分学生的手都举了起来。我叫了一位学生回答,他站起来引用了书上的一句话:“落花生这种植物有个有趣的特点,它的花落了,能钻进地里结出果实。” 这个学生话音刚落,我马上接过话头郑重其事地说:“书上这句话有错误,请你们找一找,错在哪儿。” “啊,书上有错误?”学生小声议论着,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用疑惑的目光望着我。 “不要看着我,我的脸上没错误,而是书上有错误,请认真读书。”我笑着再次提醒学生。 学生

7、倒是都认真看书了,但脸上仍显得茫然。 “请轻声读一读这句话。”我提示道。 学生轻轻地念着,突然一名学生举起了手,然后又一个。好,五六名学生举起手,个个脸上显出兴奋的神采。 我叫了第一位举手的学生。“老师,落花生的花落了,在地上会枯萎掉、烂掉,不可能钻进地里去。”他试探着说。 “太棒了!”我由衷地称赞道。“花落了还能钻到地里去吗?”我问全体学生。 “不会,不会。”大家有的摇头,有的摆手。 “那落花生的果实是从哪儿长出来的呢?是根上长出的?是花上长出的?还是”我因势利导,“请你们看看课文旁边的图画。” 通过看图,学生发现落花生的果实不是从根部长出的,也不是从花上长出的,而是从茎上长出来的。我看“火

8、候”已到,就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落花生全貌,用笔指着图说:“落花生的花落之后,花柄继续生长,伸进地里,花柄前端的子房逐渐长大就结出了花生。”我边解释边画简笔画。 “噢,原来是这样。”学生们恍然大悟。 这时,我面向大家:“书上也有错误,你们能迷信书本吗?” “不能。” “你们能迷信老师吗?” 学生一愣,旋即回答:“也不能。” “对,老师和书本上都会出错,如果你们发现问题要大胆地指出来,不能迷信!如果谁发现了我的错误,给我提出来后,我就拜他为师!”我一字一顿地说。 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神圣的地位,尤其是小学阶段,老师的话有时就像“圣旨”,小学生是惟命是从。面对学生的单纯天

9、真,我们做教师的绝不能陶醉在“一言九鼎”的满足感中。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只能“惟实”、“惟真”,让他们敢于怀疑,敢于质问,敢于批判。 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敢于质疑,是第一步。接下来是要让学生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还是通过课例来说明吧。 例一: “落花生第一自然段中有一个词用得有些奇怪,你们看是什么词?”我启发道。 “居然。”学生找到了这个词。 “我想,围绕这个居然可以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小脑筋动开了。 “居然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问这个词的意思,这是首先要搞懂的这是第一个问题。”我点评道。 “居然就是出乎意料,没有想到的意思。”一个

10、学生解答道。 “我们种花生就是为了收花生,现在收花生了为什么用居然呢?” “这位同学感到这个词用法上好像不恰当这是第二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用居然呢?”我点拨道。 “因为我们是第一次种花生。” “因为我们是一群小孩子。” “因为我们是在荒地上种的,收获出乎意料。” 一位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从居然这个词可以看出落花生这种植物生命力很强,不需要人特别侍候它。” “真聪明,体会得很好。我把你这个答案变成问题就成了:从居然一词可以看出落花生具有什么品质?这是第三个问题。”我引申道。 到此,我小结:“怎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像居然这个词(或其他句子),我们可以先问它是什么意思,然后从它用得是否恰当(

11、用法上),从这个词对主要人物及中心有什么作用等几方面去思考、去提问,这样提出的问题就比较有价值、有水平。” 例二: 2000年10月,我应邀作示范课。古诗赠汪伦的教学正在进行当中。我让苏州实小的学生初步自解诗句的意思后,问学生:“这首诗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苏州的小朋友真聪明,一只只小手举得老高。 “踏歌声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呢?” “李白和汪伦的感情为什么这么深厚呢?” 几个问题之后,再也没有人举手了,我看没有问出有深度的问题,就鼓励道:“苏州的小朋友真聪明,提出了一些好问题。但我相信你们再读读诗,再思考思考、讨论讨论,还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问题。”

12、 学生纷纷皱眉思考起来。1分钟后4人小组窃窃地议论起来。 一会儿,班上的小手又举得老高了。 “老师,为什么汪伦早不送,晚不送,偏偏等到李白上船要走的时候才来送呢?”一个男生问话的底气很足,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老师,一般人离别时都很伤感,为什么汪伦送李白时高高兴兴地踏歌相送呢?好像与众不同。”一位胖胖的女生疑惑地问。啊,我是多么高兴啊!这是两个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啊!这是通过表象深人诗歌实质的问题,我认为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才算真正读懂了这首千古送别名诗。 所谓有价值的问题,就是通过表象看到实质的问题。怎么做到这一点呢?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不要匆匆走过场。二要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三要引导学生往深入想,不浅尝辄止。四要联系生活实际和常理去思考反常之处。如:人与人告别一般在家门口就送别了,为什么要李白上船时汪伦才赶到呢?这有悖常理。好朋友分别一般是比较难过的,为什么汪伦送别时却踏歌相送呢?这好像也与众不同。这些都是疑点,值得推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