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 .ppt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673483 上传时间:2020-04-2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 .ppt(4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吟啸:吟唱长啸。芒鞋:草鞋。料峭:形容微寒。,【赏析】这是一首即兴感怀之作。“穿林打叶”指雨急风骤;“何妨”,是我行我素;“吟啸且徐行”,指态度从容;“竹杖芒鞋”是平民生涯,骑“马”是官宦气派。“一蓑烟雨任平生”,在风雨中行走,乃平生常事,任其自然,有何可怕?表露“我心坦然”的态度。“也无风雨也无晴”,将全词意境和情境作一总结。作者通过顶风冒雨前行的经历,悟出人生哲理,表明处世态度。,苏辙(10391112),字子

2、由,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考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故里服孝。嘉祐六年,又与苏轼同中科举。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崇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着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作品有栾城集等。,作者介绍,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辙上书营救苏轼,因而获

3、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元丰六年(1083),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背景解读,【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如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文化常识,字音,字形,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

4、类活用,(1)谪居齐安省略句,应为“谪居(于)齐安”(2)振之以清风(状语后置句,以清风振之)(3)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判断句)(4)将何往而非病(宾语前置句,“何往”即“往何”,到哪里),文言句式,品读赏析课文,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快哉”的感觉呢?提示:(1)景之“快”:首段连写三层水势之变,展现水势之波澜壮阔。第二段昔今对比,赏景与思古交错,极写快哉亭四周所见面积之见、上下之见、日夜之见,其景瞬息万变,令人惊心动魄;再从不同角度赏玩美景,所见之景磅礴雄伟。,(2)人之“快”:“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三国英雄战场杀敌之意气风发、丰功伟绩撼动人心,令人拍手称快。张君(

5、张怀民)不以谪为患,自放山水之间,无往而不快。,(3)情理之“快”:“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只要心中坦然自得,不被名利伤害本性,不受外物羁绊,心中就能永远保持畅快、宁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辙就是一个随缘自适、胸怀旷达的智者,因此境由心生,笔下才有如此气势雄伟的美景,使情、景、理浑然一体,全文酣畅淋漓、境界高旷。,文章记述了建造亭子的有关问题,即描绘登临所见的景色并由此引发感慨,抒发议论,认为士处于世,应像张梦得那样心中坦然,“何适而非快”,并以此慰勉包括作者在内的所有被贬的人,反映出作者身处逆境的旷达胸怀。,1在文章开头你可以感受到什么景象?作者以江水入手的目的何在?【答案】

6、作者先从江水着笔,写黄州附近长江的浩渺的水面和壮阔气势,突出描绘江流之三变,让人感受到江流之盛。作者以江流的开展象征眼界与心境的渐次开阔,也为下文写造亭的目的和题意做铺垫。,2文章为什么要引录宋玉的风赋中的故事?【答案】本文由宋玉将风分为雌雄,认为楚王的雄风是庶人不得与共的生发开去,指出风没有雌雄之分,而人有遇、不遇之别,因此,同样一阵风吹在楚王身上感到“快哉”,而吹在老百姓身上就感到忧伤了,这是因各人的情况不同,和风本身无关。行文至此,自然地把话题引向了对文章主旨的讨论。,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的理解。【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假使他的心中坦坦荡荡,不因为

7、外物而伤害了天性,那么到哪里会不快乐呢?君子以坦荡豁达的处世态度面对所有不快,才能由衷地感到快乐。快哉亭为张怀民兴建,苏轼命名,苏辙作记。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却能保持内心充盈圆满,能在人生不遇时畅快地玩赏江流胜景,还能从容地感受前人的流风遗韵。内心的和谐自足才是他们“快哉”的真正原因。,黄州快哉亭记虽题为“记”,但是有写景,有抒情,也有议论。写景为了抒情,抒情不离写景,在写景抒情中议论,把写景、抒情、议论融合在一起。因此整篇文章既描绘出了在快哉亭所见景色之壮丽,又抒发了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还发表了具有哲理意味道的议论。,技法镜鉴,【即时小练】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就自己所熟悉的景物写一段文字。(

8、200字左右)【答案】示例:悬崖上,夹缝中,有一朵小花。孤零零的,没有一个伴。清风吹来,雪白的花瓣、淡黄色的花蕊连着淡绿色的细枝轻轻颤抖,像一位多愁善感的孤女在偷偷地哭泣。小花啊,你为什么哭泣,为什么流泪?可是思念远方的亲人,还是伤心自己惨淡的身世?,不要哭泣,不要流泪。你虽没有牡丹的高贵,但你有自己的典雅;你虽没有夜来香浓郁的芬芳,但你也有淡淡的清香;你虽没有栽插在镶金边的花盆中,生长在温暖的花房里,但你扎根大地,吮吸着天地之精华,分享着万物的灵气;更重要的是,你有着自身宝贵的顽强的生命力。,古今异义词【考点透视】文言实词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词形由单音节向双音节演变,二是

9、词义大多数已发生变化。1古代单音节词和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1)变成了完全不同的词。如“与”变成“参加”、“师”变成“军队”。,对接高考,(2)加上了词尾词头。如“虎”变成“老虎”、“石”变成“石头”。(3)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如“儿”和“子”是同义词,合起来成为复音词“儿子”。,2而词义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大河;“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2)词义缩小。如“让”在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后一个意思不用了。又如“臭”字,古代泛指各种气味,易经上说“同心之言,其臭如

10、兰”,这个“臭”就是指“香味”。现在“臭”只指“臭味”了。,(3)词义转移,即一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穷”,古代指“困窘”,现在指“贫穷”。“再”,古代指两次或第二次,现在指“同一动作进行两次”。(4)感情色彩变化。如“爪牙之士”中的“爪牙”,古代是褒义词,“得力助手”之意,现在则比喻坏人的党羽,变为贬义词。“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见识浅陋”,是表谦虚的中性词,今天的“卑鄙”则指“语言、行为恶劣”,是贬义词。,(5)词义轻重有变化,即词义强化或弱化。如“憾”的古义是“怨恨、不满”,现在表“遗憾”,古义比今天的程度要高。再如“恨”,古代多表“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仇恨、怀恨”,程度加重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本题所考查的四个词语都是双音节词语,这类词语如是古今异义词,在古文中的解释就是把其拆开,逐一进行解释。A.风骨,指人的气概、品格。古今意义一致。B.理化,在文中的意思是“治理教化”,在今天指的是物理和化学这两门学科。C.衣冠,在文中代指官职,而今天指的是服装。D.山东,在文中指的是崤山以东,今天指的是山东省。,文白对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