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基础学习知识练习进步知识学习题集.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一、角平分线: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 相等。 逆定理: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 上。 1、OC是∠BOA的平分线,PE⊥OB,PD⊥OA,若PE=5cm,则PD= 2、如图,点O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且∠A=40,则∠BOC= 3、如图,△ABE≌△ACD,AB=AC,BE=CD,∠B=50∠AEC=120,则∠DAC的度数等于( )。 A 120 B 70 C 60 D 50 4.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BC=10cm,BD=6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___。 1、如图,AC=DF,AC//DF,AE=DB,求证:①△ABC≌△DEF。②BC=EF 3、如图,在 △ABC 中,点D是BC的中点, DE⊥AB, DF⊥AC,E、F为垂足,DE=DF,求证:(1) △BED≌△CFD.(2)连接AD求证AD平分∠BAC 1、如图,已知AB=AD,要使△ABC≌△ADC,可增加条件 , 理由是 定理。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B、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全等 3、如图,△ABC中,∠C=90,AD平分∠CAB交BC于点D,DE⊥AB,垂足为E, 且CD=6cm,则DE的长为( ) A、4cm B、6cm C、8cm D、10cm 4、三角形内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 C、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 D、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5、三角形内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 C、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 D、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6、在△ABC中,∠A=70,∠B=40,则△ABC是( ) A、钝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7、如图,AE=BE,∠C=∠D,求证:△ABC≌△BAD。 8、如图(1):AD⊥BC,垂足为D,BD=CD。 求证:△ABD≌△ACD。 9.已知:AB=CD,AD=BC。试说明∠A=∠C。 10、如图(5):AB⊥BD,ED⊥BD,AB=CD,BC=DE。 求证:AC⊥CE。 一、知识要点: 1、全等形: 叫做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般三角形有: ; 直角三角形还有: ;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2分)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1、△ABC和△FED中,AD=FC,∠A=∠F。当添加条件 时,就可得到△ABC≌△FED,依据是 (只需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 2、在△ABC中,AB=AC,CD、BE分别为AB,AC边上的中线,则图中有 对全等三角形。 3、A、D、C、F在同一直线上,ED⊥AF,BC⊥AF,AB=EF=10,BC=ED=6,依据 得△ABC≌△FED,则△FED的周长是 。 11.如图(3):DF=CE,AD=BC,∠D=∠C。 求证:△AED≌△BFC。 12 如图(4):AB=AC,AD=AE,AB⊥AC,AD⊥AE。求证:(1)∠B=∠C,(2)BD=CE 13、如图(6):CG=CF,BC=DC,AB=ED,点A、B、C、D、E在同一直线上。 求证:(1)AF=EG,(2)BF∥DG。 图2 C 第1题 1、如图四边形ABCD中,CB=CD,∠ABC=∠ADC=90 0, ∠BAC=350,则∠BCD的度数为:( ) A、145 0 B、130 0 C、110 0 D、70 0 2、如图∠1=∠2=200,AD=AB, ∠D=∠B,E在线段BC上,则∠AEC=( ) (A)200,(B)700,(C)500(D)800 A B C D 图3 3.杜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止门框变形常常需钉两根 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数学原理是 4.如图2,如果△ABC≌△DEF,△DEF周长是32cm,DE=9cm, EF=13cm.∠E=∠B,则AC=____ cm. 4.如图3,AD⊥BC,D为BC的中点,则△ABD≌_________. 7、如图(7):AC⊥BC,BM平分∠ABC且交AC于点M、N是AB的中点且BN=BC。 求证:(1)MN平分∠AMB,(2)∠A=∠CBM。 8、如图(12)AB∥CD,OA=OD,点F、D、O、A、E在同一直线上,AE=DF。 求证:EB∥CF。 9如图(13)△ABC≌△EDC。求证:BE=AD。 1. 在△ABC中∠ACB=900,且AC=3cm,BC=4cm,则A点到BC边的距离为_____cm,AC边上的高是_____cm, △ABC的面积是_____cm2. 2. 如图1,依次用火柴棒拼三角形. 图1 (1) 填写下表: 三角形的个数 1 2 3 4 5 火柴棒的根数 (2)照这样的规律拼下去,拼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火柴棒的根数是__________. 3、如图2,D、E是△ABC中BC边上的两点,AD=AE,要证明△ABE≌△ACD,还应补充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 4、在△ABC中,AB=AC,AB的中垂线与AC所在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50,则底角B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5、如图3,△ABC中,∠BAC=90,将△ABP绕着A逆时针旋转后,能与△ABPˊ重合,如果AP=3,那么PPˊ的长等于________________。 9、如图(9)AE、BC交于点M,F点在AM上,BE∥CF,BE=CF。 求证:AM是△ABC的中线。 10、如图(10)∠BAC=∠DAE,∠ABD=∠ACE,BD=CE。 求证:AB=AC。 A C B D F E 1.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作出惟一三角形的是( )  A.已知两边和夹角 B.已知两角和夹边  C.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D.已知三边 2.如图,在△ABC中,AD=DE,AB=BE,∠A=80, 则∠CED=_____. 3.已知△DEF≌△ABC,AB=AC,且△ABC的周长为23cm,BC=4 cm, 则△DEF的边中必有一条边等于______. 4. 在△ABC中,∠C=90,BC=4CM,∠BAC的平分线交BC于D,且BD︰DC=5︰3,则D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 5. 如图,△ABC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以D ,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_____个. 1、如图(11)在△ABC和△DBC中,∠1=∠2,∠3=∠4,P是BC上任一点。 求证:PA=PD。 2、如图(14)在△ABC中,∠ACB=90,AC=BC,AE是BC的中线,过点C作CF⊥AE于F,过B作BD⊥CB交CF的延长线于点D。 (1)求证:AE=CD,(2)若BD=5㎝,求AC的长。 3、如图(16)AD∥BC,AD=BC,AE=CF。求证:(1)DE=DF,(2)AB∥CD。 17、如图:在△ABC中,AD⊥BC于D,AD=BD,CD=DE,E是AD上一点,连结BE并延长交AC于点F。 求证:(1)BE=AC,(2)BF⊥AC。 18、如图:在△ABC中,∠ACB=90,AC=BC,D是AB上一点,AE⊥GD于E,BF⊥CD交CD的延长线于F。求证:AE=EF+BF。 19、如图:AB=DC,BE=DF,AF=DE。 求证:△ABE≌△DCF。 20、如图;AB=AC,BF=CF。求证:∠B=∠C。 21、如图:AB∥CD,∠B=∠D,求证:AD∥BC。 22、如图:AB=CD,AE=DF,CE=FB。 求证:AF=DE。 23、如图:AB=DC,∠A=∠D。求证:∠B=∠C。 24、如图:AD=BC,DE⊥AC于E,BF⊥AC于F,DE=BF。求证:(1)AF=CE,(2)AB∥CD。 25、如图:CD⊥AB于D,BE⊥AC于E,OD=OE。 求证:AB=AC。 26、如图:在△ABC中,AB=AC,AD和BE都是高,它们相交于点H,且AH=2BD。 求证:AE=BE。 27、如图:在△ABC中,BE、CF分别是AC、AB两边上的高,在BE上截取BD=AC,在CF的延长线上截取CG=AB,连结AD、AG。 求证:(1)AD=AG,(2)AD⊥AG。 28、如图:AB=AC,EB=EC,AE的延长线交BC于D。求证:BD=DC。 29、如图:△ABC 和△DBC的顶点A和D在BC的同旁,AB=DC,AC=DB,AC和DB相交于O。 求证:OA=OD。 30、如图:AB=AC,DB=DC,F是AD的延长线上的一点。求证:BF=CF。 31、如图:AB=AC,AD=AE,AB、DC相交于点M,AC、BE相交于点N,∠DAC=∠EAC。 求证:AM=AN。 32、如图:AD=CB,AE⊥BD,CF⊥BD,E、F是垂足,AE=CF。求证:AB=CD。 33、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且BD=CD,DE,DF分别垂直AB,AC,垂足为E,F。求证:EB=FC。 34、如图:CD⊥AB,BE⊥AC,垂足分别为D、E,BE,CD相交于点O。 求证:(1)当∠1=∠2时,OB=OC。 (2)当OB=OC时,∠1=∠2。 35、如图:在△ABC中,∠BAC=90,∠ABD=∠ABC,BC⊥DF,垂足为F,AF交BD于E。 求证:AE=EF。 36、如图:在△ABC中,,O是∠ABC与∠ACB的平分线的交点。 求证:点O在∠A的平分线上。 37、如图:在△ABC中,∠B,∠C相邻的外角的平分线交于点D。 求证:点D在∠A的平分线上。 38、如图: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过AD的中点E作EF⊥AD交BC的延长线于F,连结AF。求证:∠B=∠CAF。 39、如图:AD是△ABC的中线,DE⊥AC于E,DF⊥AB于F,且BF=CE,点P是AD上一点,PM⊥AC于M,PN⊥AB于N。 求证:(1)DE=DF,(2)PM=PN。 40、如图:在△ABC中,∠A=60,∠B,∠C的平分线BE,CF相交于点O。 求证:OE=OF。 41、如图: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A,ED⊥OB,垂足为C,D。 求证:(1)OC=OD,(2)DF=CF。 42、如图:在△ABC中,∠C=90,AC=BC,D是AC上一点,AE⊥BD交BD的延长线于E,且AE=BD,DF⊥AB于F。求证:CD=DF。 43、如图:AB=FE,BD=EC,AB∥EF。求证:(1)AC=FD,(2)AC∥EF,(3)∠ADC=∠FCD。 44、如图:AD=AE,∠DAB=∠EAC,AM=AN。 求证:AB=AC。 45、如图:AB=AC,BD=CE。 求证:OA平分∠BAC。 46、如图:A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线,BE是AC边上的高,OC平分∠ACB,OB=OC。 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47、如图:在△ABC中,∠ACB=90,AC=BC,过点C在△ABC外作直线MN,AM⊥MN于M,BN⊥MN于N。 (1)求证:MN=AM+BN。 (2)若过点C在△ABC内作直线MN,AM⊥MN于M,BN⊥MN于N,则AM、BN与MN之间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