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第40讲 亚洲觉醒的先驱 .pdf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507151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第40讲 亚洲觉醒的先驱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第40讲 亚洲觉醒的先驱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第40讲 亚洲觉醒的先驱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第40讲 亚洲觉醒的先驱 .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选择题 1(2020浙江“超级全能生”高三联考)孙中山在 1905 年之前发表的文章中对满族和清朝 政府有“满洲鞑子” “满奴” “满贼” “异种” “外国人”等近 20 种蔑称,但他在 1906 年又 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他在 1912 年进而提出“合汉、满、蒙、 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上述现象可 以说明( )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孙中山最终完全摆脱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经历了艰难的思想历程 历史人物的历史认识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A B C D 解析:选 C。对历史人物的

2、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而不 是说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故错误;“孙中山最终完全摆脱了狭 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据材料信息可知,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经 历了艰难的思想历程,历史人物的历史认识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故正确。选择 C 项符合题意。 2孙中山说:“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 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法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这表明 他的民生主义反对( ) A夺取地主土地 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 D国家核定地价 解析:选 A。依据材料中“是因贫富不均” “夺富人之田为

3、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 口说法” “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等信息分析可知,孙中山的土地政策是为了减轻贫 富分化,一定程度上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因此本题选 A。 31912 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 式也被称为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 A实行三权分立 B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的 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解析:选 A。本题考查南京临时政府的有关史实。B、D 说法不符合史实。美国实行总统 制共和制,而南京临时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故 C 错误。故选 A 项。 41913 年 7 月 8 日, “驻汉口的英国领事用一种

4、典型的上流阶层关于人民观念的口吻 指出:对于北方军事力量,湖北人民是把它作为法律和治安的一方来寄予同情的。 在长 沙, 大部分绅士,实际上整个商界 ,持有同样见解” 。这段材料说明( ) A民主共和观念并未深入人心 B二次革命缺乏坚实群众基础 C袁世凯政权有广泛社会基础 D国民党迅速分化、力量涣散 解析:选 B。从材料中可知,到 1913 年二次革命时,湖北、湖南上流阶层“人民”仍然把 “北方军事力量作为法律和治安的一方来寄予同情” ,这反映了二次革命缺乏坚实群众基础, 袁世凯反动统治仍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51924 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邀请孙中山北上,商议和平统一中国问题。当时孙中 山认

5、为,要实现和平统一就必须( ) A召开国民会议 B恢复国会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与共产党合作 D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 解析:选 D。孙中山在北上途中发表北上宣言,指出阻碍国家统一的是封建军阀和帝国主 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6某地孙氏后人想征集一幅祠堂大门对联,以下可采用的对联是( ) A首创共和蠲帝制,独谙韬略著兵书 B岷江水利千年颂,昌谷诗风万里香 C一统江山明社稷,四书经典宋圣贤 D海战献身致远舰,文行图志伯牙琴 解析:选 A。 “首创共和蠲帝制,独谙韬略著兵书”是对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 治的描述,符合题意,故 A 正确。 7 “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

6、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 恶的势力结盟。 ”这句话评价的对象是( ) A孙中山 B凯末尔 C罗斯福 D甘地 解析:选 D。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通过暴力方式推翻清王朝,不符合材料主旨,故 A 错 误;凯末尔发动和领导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符合材料主旨,故 B 错误;罗 斯福先领导新政,后带领美国人民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抗法西斯,同样不适合主题,故 C 错误;甘地主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符合材料主旨,故 D 正确。 8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下列哪一运动所要达到的目 的与美国独立战争相似( ) A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护国运动 D护法

7、运动 解析:选 A。美国独立战争是赢得民族独立的战争,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所要达 到的目的相似,故选 A。 9有人对“食盐进军”评价说:“大英帝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在这小小的盐粒的攻击下岌 岌可危。 ”关于“食盐进军”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直接原因是英国当局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B充分体现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精神 C最终迫使殖民当局让步,取得了初步胜利 D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进一步唤醒印度民族意识 解析:选 A。 “食盐进军”是由于英国殖民当局颁布食盐专营法造成的,因此 A 不正确, 选 A。 102015 年 1 月,一家美国酿酒厂在易拉罐上印制以“甘地”为原型的机器人画像

8、,被印 度人一纸诉状告上法院。这是因为( ) A甘地带领印度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B甘地是印度反抗外来侵略的领袖 C甘地废除了印度的政教合一制度 D甘地是虔诚的佛教徒,主张禁酒 答案:B 11对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进了人民的团结 为印度独立奠定了基础 “非暴力”的局限性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A B C D 解析:选 D。本题考查学生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影响的掌握,可依据所学知识来解答。 依据教材可知,均正确。 12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期间发生暴力事件时,国大党即宣布停止运动,本质上反映出( ) A民族资

9、产阶级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B对人民力量的保护 C害怕引发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害怕危及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地位 解析:选 A。处在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因此他们在反对殖民主义方面带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二、非选择题 13(2020嘉兴教学测试)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盖我中华受外国欺凌,已非一日。皆 由内外隔绝,上下之情罔通,国体抑损而不知,子民受制而无告。苦厄日深,为害何极! 兹特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 摘自某会章程 材料二 1912 年 4 月 1 日,孙中山

10、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对于孙中山辞职让位这一举 动,人们有不同态度:当时民间曾流传一首歌谣表达不满:“横商量,竖商量,摘下果子 别人尝” ;但也有人给予赞扬,称其为“中国一人” ,撰联为“有天下而不与,微斯人谁与 归!” 摘编自孙中山画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组织的性质并概括它的斗争纲领。 (2)阅读材料二,对当时人们的两种态度,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 解析:(1)第一小问性质,根据材料一“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创兴是会” “摘自某 会章程”得出该组织为兴中会,结合所概括其性质;第二小问纲领,结合所学,兴中会的 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11、。(2)第一小问倾向,根据材料二,不满与 赞扬两种观点可以任选其一,如:倾向第一种;第二小问说明,如:说明第一种观点。 答案:(1)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2)倾向第一种。 孙中山在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并相信袁世凯忠于共和的承诺而宣布辞职,让位于袁世 凯,使共和制度名存实亡。 倾向第二种。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孙中山为争取袁世凯,加速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而让位,体现了他为了民主共和不恋权位的优秀品质。 (言之成理即可) 14(2020绍兴选考科目诊断)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亚洲觉醒”中,孙中山

12、和甘地分 别被誉为中国“国父”和印度“圣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美为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 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 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是国家。 事实上,工业文明是疾病,因为它处处有弊端。土布经济不完全同于一般的经济 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给自足的乡村基础上。 摘自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大会的演说、甘地的印度自治等 材料二 关于甘地对印度所产生的影响,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认识。其中有两种认识提供 如下:认为“甘地是一个要复兴旧文

13、明(如提倡手纺车)和宗教的人,那么在社会发展方 面就必然是反动派” 。认为“甘地是爱和理解的象征,印度自由的建筑师。他属于(那个) 时代,属于(当时)历史” 。 据 1920 年共产国际二大、蒙巴顿对甘地的评价等资料编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孙中山为解决欧美国家没能解决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经济 主张。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张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有了怎样的新发展?比较指出孙中 山、甘地所持经济思想的主要异同之处。 (2)阅读材料二,你更侧重于哪一种认识?若侧重认识,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若侧 重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甘地“属于(那个)时代,属于(当时)历史”的贡献。 解析:本题考查

14、孙中山和甘地。(1)第一问阅读材料中“欧美为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 没有解决土地问题”结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可知,孙中山的经济主张是:平均地权。第二 问结合所学知识,以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发展作答。第三问,要求指出孙中山和甘地 经济思想的异同,从材料中分析,孙中山和甘地都接触到西方物质文明,都认识到西方物 质文明的缺陷,在对待西方物质文明方面孙中山比甘地要开放,甘地显得保守,并且两人 都有自己的经济主张,孙中山是民生主义,甘地是“回到纺车去”抵制西方工业文明。(2) 选择从“复兴旧文明(如提倡手纺车)和宗教”两个角度着手,史论结合阐述甘地的保守 落后。选择,从甘地为印度自由独立的做出贡献方面论述。 答案:(1)主张:平均地权。 新发展: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 比较:异对西方物质文明的态度不一样(或前者基本接受,后者基本排斥)。 同都看到了西方物质文明的弊端;都从国情(或当时需要)出发提出自己的经济思想。 (2)侧重认识:甘地提倡手纺车运动,抵制西方先进文明,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甘地 思想宗教色彩浓郁,不可能为印度的发展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侧重认识:在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不断强化的背景下,甘地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方 式,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的经济侵略,增强了印度民族 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战后印度独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