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 .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24710943 上传时间:2022-07-06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9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2年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 .pdf(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练习一、 论语十二章(一).理解填空1、 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 2、 谈“ 学” 与“ 思” 辨证关系的句子_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4、 在中学生夏令营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 “ 孔子说过 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 7、 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

2、 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 仁” 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 10 、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并阐述为 _ 答案: 1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6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7 三人行必有我师8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0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文学常识填空1 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并称

3、“四书” 。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 479) ,名,字,时期人,春秋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23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 说乎()不愠()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不惑()不 逾矩() ()不思则 罔()不学则 殆()一箪食

4、()曲肱而枕() () ()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 时习之()2.有朋 自远方来()3.人不 知而不 愠() ()4.不亦 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 立()9.四十不 惑()10.不逾矩() ()11.温故而知新() ()12.学而不思则 罔()13.思而不学则 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 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 ()()17.好知者不如 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 ()19. 曲肱而枕之() ()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

5、()23.择其 善者而从之()24 子在 川上曰()25.逝者如 斯夫() ()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 笃志()30.切问而近思() ()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 时习之(时, 古义:;今义:。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 古义:;今义:。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 善者而从之 (善者,古义:; 今义:。 从, 古义:; 今义:。 )5.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六、一词多义1.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2.而: 人不

6、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七、词语活用归类3.知: 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23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温故而知新()4.乐: 不亦乐乎()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23 页 -

7、-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学而 时习之()2.吾日三省吾身()3.传不习乎()4.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 ()5.饭疏食饮水()6.择其 善者而从之()7.温故而知 新()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九、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8、:。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译文: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4.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 我如浮云。 ” 译文:孔子说: “ 吃粗粮,喝冷水,弯

9、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5.吾 日 三 省 吾 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7.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10、-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23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学习了(知识) ,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吗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 “ 温习学过的知识后,能有新理解、新体会,就可以凭借(它)做老师了。”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 “ (只是)读书却不开动脑筋,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12、子曰:“贤哉,回也!一

11、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 “ 颜回(多么有)贤德啊!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多么有)贤德啊!”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 ”孔子说: “ (对于学习) ,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 “ 几个人在一块儿,在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 孔子对着滔滔江水, (感慨地)说:“ 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呀!”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 论语是 儒家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 大学、 中庸、 孟子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 479) ,名 丘,字 仲尼 ,春秋 时期 鲁国 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 、教育家 、政治家 ,儒家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圣人 ”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三、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 时习之(按时复习 )2.有朋 自远方来

13、(从 )3.人不 知而不 愠(了解 ) (生气,发怒)4.不亦 君子乎(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5.吾日三省吾身( 每天 ) (多次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真诚,诚实 )7.传不习乎( 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 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 越过,超过 ) (规矩,规范 )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 ) (得到 ) ( 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 殆(有害 )14.可以为师矣( 可以 ) (凭借)(做,当作 )15.人不 堪其忧( 忍受 ) 16.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 懂

14、得 ) (代词,的人) (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 乐知者( 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 ) (粗粮 ) (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 弯曲胳膊 ) (承接连词 )20.不义而富且贵( 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泛指多个,几个)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 善者而从之( 好的方面,优点)24 子在 川上曰( 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 斯夫( 流逝 ) (这,指河水 )26.不舍昼夜( 舍弃 ) 27.三军可夺帅也( 军队的通称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15、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23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 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 恳切地提问 ) (多考虑当前的事)四、通假字1.不亦 说 乎说通悦,意思是愉快2.吾十 有 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 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3.温故而知新(古义

16、: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4.择其 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六、一词多义1.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 成为,做 )2.而: 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 顺承连词,不译)3.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 得到 )4.乐: 不亦乐乎( 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17、-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23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学而 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2.吾 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4.好之者不如 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6.择其 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7.温 故而知 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八、成语归类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3.择善而从4.三人行,必有我师5.逝者如斯6.匹夫不可夺志7.

18、富贵浮云8.箪食瓢饮九、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十、用现代汉语

19、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译文: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7.博学而笃志,切问

20、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二).阅读语段 ,回答问题答案: (1) C 2 ( A )(1)子曰: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对文中两个“ 其 ” 、两个 “ 之” 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两个 “ 其 ” 含义相同,两个“ 之” 含义也相同。B两个 “ 其 ” 含义不同,两个“ 之” 含义也不同。C两个 “ 其” 含义相同,两个“ 之 ” 含义不同。D两个 “ 其 ” 含义不同,两个“ 之” 含义相同。2对文中四个带“” 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三人 ”

21、 指三个人B“ 焉” 是语气助词,可不译。C“ 择” 是选择之意。D“ 从 ” 是跟从,意译为学习。四.陈太丘与友期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23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

22、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中: _ 不: _引: _ 顾: _ 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3陈元方不再理会“ 友人 ” 的原因是因为“ 友人 ”“ _ ”又“ 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 期日中 ” 而“ 日中不至 ” 是“ 无信 ” ,“ 对子骂父 ” 是“ 无礼 ” ,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D“ 友人 ” 之所以 “ 下车引之 ” ,是想哄陈元方带

23、自己去找他的父亲。5. 下列句中加粗词与“ 尊君在不 ” 的“ 不” 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C路转溪头忽见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6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敝人卑职陛下令尊寡人足下令郎老朽麾下敬词有 _ 谦词有 _ 7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 入门不顾 ” ,这样做过分吗?答: _ 。8这则故事选自_ ,作者 _,_(朝代)文学家。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答案:4C 5B 6谦词 (一般指自己 ):鄙人、老朽、寡人、愚兄敬礼词 (一般指对方 ):令尊、足下、贤弟、令郎、贵姓敬词: 3、陛下4、令尊7、令郎6、足下谦词: 1、敝人2、卑职5、寡

24、人8、老朽 9、麾下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世说新语是由组织编写的。(2 分)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6 分)俄而雪骤(俄而:)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可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期日中:)太丘舍去(舍去:)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8 页,共 23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尊君在不(不:)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3咏雪中两个比喻哪个更好?(4 分)4陈太丘与友期中君 尊君 家君 的称谓有什么不同?(4 分)5

25、 撒盐空中 和柳絮因风起 来比拟 大雪纷纷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4 分)6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 元方入门不顾 ,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4 分)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7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4分)8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3 分)9

26、释词:( 4 分)日中:()舍去:()无礼:()引之:()10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4 分)11友人 下车引之 的用意是什么?(4 分)12元方入门不顾 以表示。( 3 分)13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4 分)(二)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生平不详)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指入侵的军队)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损害,毁坏)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这里是表示轻蔑的称呼),而敢独止?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

27、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4 分)友人语巨伯曰(语:)吾今死矣,子可去(子:)败义以求生(败:)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委:)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9 页,共 23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5、翻译下列句子:(6 分)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汝何男子,而敢独止?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16、作者把人物的生活常态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来写,所写生活常态是,特定环境是指,这样更

28、有利于刻画人物。17、荀巨伯不肯离去的原因是什么?(4 分)18、荀巨伯的行为感动了胡贼,从一句可以看出。(3 分)(二)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隽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 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主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 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足叔、足昔)。19、标题是选用文中谁的话?其中了了 是什么意思?(4 分)20、文举曰 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其本意是。(3分)21、解释下列句子中

29、的词语:(6 分)大未必佳(大:)韪大(大:)人以其语语之(语:语:)诣门者(诣:)奕世为通好(奕世:)时李元礼有盛名(盛名:)22、译文:( 4 分)莫不奇之。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23、从文中找出表示人称关系的词。(4 分)24、孔融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辨驳陈韪的?(4 分)25、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4 分)1刘义庆2俄而:不久,一会儿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不:通 否委:丢下,舍弃3柳絮 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 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4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30、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0 页,共 23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 您 。尊君 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 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5略 6略7元方,语言和行为8守信用、讲礼貌。9中午;不再等候而走了;没有礼貌;拉元方10君与家君期日中,则是无礼。 11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12对友人不守信, 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13略14、对 说您,对对方的尊称正义放弃15、为了活命而不顾道义,难道是我荀巨伯应当做的吗?你是什么汉子,

31、竟敢独自留下?我们这些不懂仁义道德的人,不该侵犯文明的礼义之邦!16、探病访友;胡人入侵17、不肯 败义而求生 18、遂班军而还。19陈韪;聪明20年老未必佳21大:长大大:非常,表程度深语:话;语:告诉诣:前往,到奕世:累世,世世代代盛名:很大的名望22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23我、君、仆、其24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逆向反推,假定对方的命题成立,而且肯定我方的命题正确-陈韪现在 不佳 ,反推出陈韪小时了了。其实这个命题不正确,孔文举是在诡辩。15聪明机智、出言不逊、恃才傲物、狂放自大咏雪练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

32、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一、解释加点字。1、俄而雪骤俄而:骤:2、白雪纷纷何所似何所似:3、撤盐空中差可拟拟:二、古今 词义与儿女讲论文义撒盐空中差可拟老人的儿女都在外地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行三、翻译1、未若柳絮因风起。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撒盐空中差可拟。四、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差强人意B.参差不齐C.成绩差D.出公差五、回答下列问题。1、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 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

33、,哪一个更好?为什么?3、从文中看,公为何大笑?4、写出一句描写雪的诗句来。5、下面 诗句你觉得哪一句最美妙,请写几句赏析文字。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1 页,共 23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咏雪参考答案:一、不久、一会儿;大、猛、急象什么大致、差不多;相比二、儿女:子侄辈的人、家中年轻的一代人;孩子、儿子和女儿。拟:相比计划、筹划三、柳絮凭借

34、风力飘在天空。四、 A 五融洽、欢快、轻松的氛围认为“撒盐”一喻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认为“柳絮”一喻好:因为它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好就好在有意象。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也有不同解释: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笑”前喻,“乐”后喻;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5例如:第 (3)句, 诗人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五、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

35、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翻译:靠近长城一带的百姓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了胡人的领地上。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个人却说: “ 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 过了几个月,他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来祝贺他。这个人却说:“ 这怎么就不是坏事呢?” 他家中有许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骑马的时候从马上掉下来摔折了大腿骨。人们都来安慰他。这个人说:“ 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 过了一年,胡人大举

36、入侵长城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上了战场。靠近长城一带的壮年男子十有八九都战死了。唯独他的儿子因为瘸腿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俩得以保全。1.本文选自 _,此书为西汉淮南王_编著。成语 “_”出自于此。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此独以跛之故()3.翻译下面的句子:此何遽不为福乎?近塞之人,死者十九。4.本文是一则 _(文体),其蕴含的道理是是:_ 答案:1.西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 ( 又名淮南鸿烈 )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精通逃跑古代对北方和西方的民族的称呼。瘸腿3. 怎么知道不是一件好事呢?靠近长城一带的壮年

37、男子十有八九都战死了。4. 寓言祸与福和可互相转化,看待事物要持辩证的态度,要懂得努力将坏事变成好事的工作与生活方法。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2 页,共 23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六、古诗词阅读观沧海一、常识填空1、 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诗。2、 观沧海的作者是,字,末年家、家、。他的诗以见称。二、用 /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

38、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四、探究提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2、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3、下面的诗句中, “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次北固山下一、常识填空1、 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诗。2

39、、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是代诗人。二、用 /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3 页,共 23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2、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四、探究提高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

40、、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4、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钱塘湖春行一、常识填空1、 钱塘湖春行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诗。2、 钱塘湖春行选自 ,作者,字,号;是代著名诗人二、用 /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三、按要求写出诗句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41、-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4 页,共 23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颈联是:2、诗中描绘西湖胜景的诗句是:3、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是:4、抒写诗人游兴未尽,对西湖美景恋恋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四、探究提高1、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3、诗中“几处” “谁家”用得极有分寸,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天净沙秋思一、常识填空1、从诗歌的体裁看, 天净沙秋思

42、是一首。 “天净沙”是, “秋思”是。2、 天净沙秋思作者,是代著名作家二、用 /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三、按要求写出诗句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诗句是:四、探究提高1、 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 作者描绘苍凉萧瑟的秋景有什么用意?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5 页,共 23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43、想感情?归纳主题。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150 字左右。(课后完成)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答案)观沧海一、常识填空1、 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 诗。2、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 东汉末年政治 家、军事家、 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二、用 /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东临 /碣石,以观 /沧海。水何 /澹澹,山岛 /竦峙。树木 /丛生,百草 /丰茂。秋风 /萧瑟,洪波 /涌起。日月 /之行,若出/其中。星汉 /灿烂,若出 /其里。幸甚 /至哉,歌以 /咏志。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东临碣

44、石,以观沧海。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探究提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2、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名师归

45、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6 页,共 23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3、下面的诗句中, “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像之景(或主观感受) ,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次北固山下一、常识填空1、 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46、2、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王湾,是唐代诗人。二、用 /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客路 /青山外,行舟 /绿水前。潮平/两岸 /阔,风正 /一帆 /悬。海日 /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乡书 /何处达?归雁 /洛阳边。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四、探究提高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47、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阔” 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 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 “ 正” 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4、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7 页,共 23 页 - - - - -

48、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钱塘湖春行一、常识填空1、 钱塘湖春行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七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2、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 代著名诗人二、用 /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孤山 /寺北 /贾亭西,水面/初平 /云脚低。几处/早莺 /争暖树,谁家/新燕 /啄春泥。乱花 /渐欲 /迷人眼,浅草/才能 /没马蹄。最爱/湖东 /行不足,绿杨/阴里 /白沙堤。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 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颈联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诗中描绘西湖胜景的诗句是:孤山寺北贾亭西;绿杨阴里白沙堤。3、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是:

4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抒写诗人游兴未尽,对西湖美景恋恋不舍之情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四、探究提高1、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如: “水面初平” 、 “争暖树”、 “啄春泥”、 “没马蹄”。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3、诗中“几处” “谁家”用得极有分寸,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几处”“谁家”照应“早莺” “新燕”,准确地反映了初春时景物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换作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天净沙秋思一、常识填

50、空1、从诗歌的体裁看,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 “天净沙”是曲牌名, “秋思”是题目。2、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二、用 /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枯藤 /老树 /昏鸦,小桥 /流水 /人家,古道 /西风 /瘦马。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8 页,共 23 页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按要求写出诗句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诗句是:断肠人在天涯。四、探究提高1、 天净沙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