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某医科院校不同专业民汉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钟玫.docx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242688 上传时间:2018-06-2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1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某医科院校不同专业民汉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钟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某医科院校不同专业民汉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钟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某医科院校不同专业民汉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钟玫.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疆医科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新疆某医科院校不同专业民汉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研究 姓名:钟玫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指导教师:刘金宝 2009-09 新 疆 某 医 科 院 校 不 同 专 业 民 汉 大 学 生 就 业 心 理 调 查 研 究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专业民汉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状态,同时 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有针对性的措施,为不同专业民汉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使 学生更好的就业择业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自制的就业心理问卷调查表,调 查新疆某医科院校不同专业民汉大学生就业心理,利用 SPSS11.5软件对收集的资 料进行核查、整理,并对数

2、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合理的解释和建议。结果: ( 1) 46.7%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持一般态度,不同民族、不同专业的学生大致体现了相同 的比率; ( 2)学生就业目的明确,排在前三位的就业主要目的分别为实现人生目标 (39.9%)、生计的需要( 29.7%)、专业对口( 17.6%); (3)学生认为就业困难的主 要因素依次为就业人数多( 32.9%)、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 23.0%)、自我定位不 够准确( 18%); (4)汉族学生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工作的比率( 68.6%)高于民族 学生( 49.9%),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也有相关性; ( 5)从学生选择工作单位时所考 虑因素的重要性、

3、对就业地区的倾向性选择和对薪水的期望来看,学生就业期望值 高 ; ( 6)仅有 11.9%的学生对学校就业政策 、 就业手续办理及相关制度很清楚 , 65.7% 的学生表示不太清楚;( 7) 49%的学生不知道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对其工作 “ 很满 意 ” 、 “ 满意 ” 的约为 30%,亲戚或朋友、学校的老师、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是不 同民族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求 助对象,学生获取就业信息最有效 的渠道为校 、 院两级招聘会 (42.4%)、 报纸 、 广播 、 电视等传媒( 13.3%), 网站( 9.2%)、 亲戚或朋友介绍( 9.2%)。结论: ( 1)不同专业民汉大学生

4、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认识 清楚,就业目的明确; ( 2)不同专业民汉大学生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较好的心理准 备; ( 3)不同专业民汉大学生大学生对就业的地域、薪酬等期望值较高; ( 4)不同 专业民汉大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满意度不理想,需进一步加强此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就业心理;大学生;不同专业 An investigation on undergraduates5 mentalities on obtaining employment of different speciality and nation of certain medical university in Xinjiang ABS

5、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mentalitie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y students who will manifest in the process of obtaining employment. At the same time bring forward some useful methods an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in order to give suggestions to different ethnic group students for recruitments a

6、nd make it easier for the students to find a job. Method: Use the software “SPSS 11.5” to investigate and calculate the mentalities of different ethnic student groups in certain medical university of Xinjiang. And check the collected data, do some statistic calculations, at last come out with relati

7、ve analyze and explanation. Result : (1)46.7% of students hold general attitude on employment prospects.Students of different ethnic and profession roughly present the same proportion; (2)The top three of the certainty of employment purpose are 40% to achieve there goal in life,livelihood needs are

8、30% ,profession counterparts,20% ; (3)The main factors of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are as followed:great competition of job hunting 30%、 weak professional adaption 23%, 18% of lacking of accurate self-position; (4)Han students who are willing to do irrelevant work to there profession are about 68%, w

9、hich is higher than 50% of ethnic students, choice of students different profession are also relevant; (5)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t of considerable factor of employment, the choice for the employment region and the salary expectations, students employment expectations are high; (6)Only 11% of stude

10、nts stay that they are aware of the university employment policies, employment procedures and there associated systems 65% of students say they are not clear; (7)49% of students dont know there is a employment guidance center.30% of them are satisfy about its work.one problem arise during job huntin

11、g, most students will turn to there relative,and nation have a clear mind of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2) the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speciality and nation prepare for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3)The expectations of the students are relatively high on section and pay of employ

12、ment; (4)Students are not fully satisfied with the universitys direction on employment. There is more should be done in this aspect. Key words: mentality of employment; college students;different speciality 论文独创性说明 本人申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 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

13、成果。与 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_ 签字日期: _ 导师签名: _ 签字日期: _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各项规定, _ (选择 “ 同意 /不同意 ” )以下事项: 1. 学校有权保留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2. 学校有权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至清华大学 “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 用于出版和编入 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或其他同类数据库,传播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学位论

14、文作者签名: _ 签字日期: _ 导师签名: _ 签字日期: _ A 刖 目 当前,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件大事,高校培养的人才能不能 顺利就业,不仅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1,近年 来, “ 大学生就业难 ” 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2。从 1999年开始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的 人数从 2003年起大幅度增长,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逐渐增大 3。随着 “ 科教兴 国 ” 战略的实施,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 扩大,高等教育从 “ 精英教育 ” 向 “ 大众化教育 ” 迈进 4。从 2003年到 2009年, 每年毕业生人数分别是

15、 213万人、 280万人、 338万人、413万人、 495万人、 559 万人、 600万人,平均增长率为 19.1%,高等教育普及化不但能较好的满足广大考 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促进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的力度,而且还能拉动内需、扩大 消费、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5。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结构 使得我国吸收和使用高学历人才的能力很有限,这就导致了我国刚毕业大学生就业 压力的增大 。 ( 1)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的激增:随着人们对高等 教育需求的重视和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人数急 剧增多,大批毕业生陆续走入社会。大学生待业群体逐年增加

16、,就业形势越来越严 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大学生毕业时不能就业,形成一定数量 的毕业生 发生暂时失业现象,部分大学生可能一毕业就进入失业的行列 。 ( 2)就业市 场接受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有限: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人 口众多,人力资源严重供过于求。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大学生的存量资源迅速扩 大,这使得大学生资源逐渐 “ 丰盛 ” ,不可避免的增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导致全球经济大衰退,乐观估计,至少要在 2至 3年后才 可能恢复。据统计,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 60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 校毕业生约有 480万人, 200

17、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 6,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就业是医学生跨出校门、走出社会的第一步,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在面 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产生了理想与现实、独立与依赖、选择 与放弃等矛盾 7。 2000年,北京市的一项大学生心理调查显示,有中度以上心理问 题的学生占 16.51%,大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总体上心理素质很差或较差的比例高 达 23.1%8,目前的研究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主要有焦虑、自 卑、依赖、急躁、从众、逃避等 3、 7、 9-10,这些不良情绪的产生是正常的,但并不 是 偶然的 11。 新疆地处祖国的西部边陲,是我国最大的民族地区

18、之一,据 2004年统计新疆在 校学生168247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占全部学生的 41.81 %9,少数民族人口就业形 势较全国而言更加严峻 10。少数民族大学生高等教育承载着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息息相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 问题关系我区社会稳定的敏感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同时,民 族高校的就业工作与党和政府的形象紧密相连,关系到民族地区 的稳定与发展。在 面对全新的就业机制,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对复杂的社会,面对人生中极为重 要的角色转换 12,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反应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增多,甚至出现个 别极端行为。有研究结果表

19、明, 16.0%-25.4%的医学生有心理问题,以焦虑不安、 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 13-16。由于不同的少数 民族信仰和生活方式,使得不同民族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17。 目前,国内有多组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但就不同专业民汉大 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研究较 少,为了了解某医科院校不同专业民汉大学生就业心理 状况,我们对该校本科四年级、五年级不同民族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不同专 业民汉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思想 教育和心理引导,为这些大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关心和帮助。 材 料 与 方 法 1. 对象

20、 新疆某医科院校普通本科大学三、四、五年级学生。选取的学生在新生录取时 均为第一批次、第二批次招生专业的学生,年级的选取根据学制的不同而不同,对 四年制专业的学生选取大学三、四年级,对五年制专业的学生选取大学四、五年级, 总体原则为学制的最后两个年级,以保证各专业选取得均为即将面临实习和即将面 临工作的学生。包括: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中医学、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 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见表 1)。 表 1选取的不同专业不同民族学生人数(人 ) 民族 临床医学 护理学 药学 中医学 预防 医学 信息管理 与信息系统 合计 民 91 82 163 75 185 26 622 汉 120 60 1

21、51 226 100 80 737 合计 211 142 314 301 285 106 1359 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 1481份,收回问卷 1359份,有效回收率 91.76%, 调查中少数民族学生为 622人,汉族学生为 737人,民汉比例接近 1: 1,因调查问 卷题目均为单项选择,故在试卷中凡题目答为多选者,该题一律视为无效答题,不 在计数范围之内。 结果 1.不同民族、不同专业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前景的看法 1.1不同民族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前景的看法(见表 2、图 1) 表 2 不同民族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前景的看法 民族 乐观 一般 不乐观 不清楚 合计 汉 141(19

22、.1) 361 (49.0) 219(29.7) 16(2.2) 737 (54.2) 民 151(24.3) 273 (43.9) 159 (25.6) 39(6.3) 622 (45.8) 合计 292 (21.5) 634 (46.7) 378 (27.8) 55(4.0) 1359(100) ( x =22.13,P0.05) 乐观 一般 不乐观 不清楚 汉 口 民 图 1不同民族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前景的看法 民汉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前景感觉 “ 一般 ” 的所占比例最多。 1.2不同专业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前景的看法(见表 3、图 2) 表 3 不同专业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前景的看法 专业 乐观

23、一般 不乐观 不清楚 合计 临床医学 49 (23.3) 107 (50.7) 48 (22.7) 7(3.3) 211 (15.5) 护理学 42 (29.6) 81(57.0) 14(9.9) 5(3.5) 142 (10.4) 药学 82 (26.1) 129(41.1) 83 (26.4) 20(6.4) 314 (23.1) 中医学 38(12.6) 127 (42.2) 130 (43.2) 6(2.0) 301 (22.1) 预防医学 67 (23.5) 129 (45.3) 76 (26.7) 13(4.6) 285 (21.0) 信息管理与 信息系统 14(13.2) 61(

24、57.5) 27 (25.5) 4(3.8) 106 (7.8) 合计 292 (21. 5) 634 (46.7) 378 (27.8) 55(4.0) 1359(100) ( x =85.34,P0.05) 60.0% 50.0% 40. 0% 30.0% 20.0% 10.0% MIMI 信息管理与 0.0% 临床医学 护理学 药学 中医学 预防医学 信息管理与 信息系统 乐观 23.2% 29. 6% 26. 1% 12. 6% 23. 5% 13.2% 一般 50. 7% 57. 0% 41. 1% 42.2% 45.3% 57.5% 不乐观 22. 7% 9.9% 26.4% 43

25、.2% 26.7% 25.5% 不清楚 3.3% 3.5% 6.4% 2.0% 4.6% 3.8% 乐观 一般 不 乐 观 不清楚 图 2不同专业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态度 不同专业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前景感觉 “ 一般 ” 的所占比例最多,表示 “ 乐观 ” 的前三位专业是护理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表示 “ 不乐观 ” 的前三位专业是中 医学、预防医学、药学。 2.学生就业的主要目的(见表 4、图 3) 表 4 不同民族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目的 民族 为生计的 需要 专业对口 为实现人生目标 为社会发 展做贡献 其他 合计 汉 280 (38.9) 105(14.6) 260 (36.1) 37(5.

26、1) 38(5.3) 720(54. 2) 民 115(18.9) 129(21.2) 270 (44.3) 64(10.5) 31(5.1) 609(45. 8) 合计 2 395 (29. 7) 234 (17.6) 530 (39.9) 101(7.6) 69(5.2) 1329(100) ( x=73.10, P0.05) 为实现人生目标 ” 是不同民族大学生的主要就业目的。 图 3不同民族大学生就业目的 3. 学生认为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见表 5、图 4) 表 5 不同民族大学生认为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 学生认为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 ) 汉 民 合计 性别因素 48(7.5) 47(8

27、.7) 95(8.1) 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不强 116(18.1) 155 (28.8) 271 (23.0) 就业人数多 208 (32.4) 180 (33.5) 388 (32.9) 外语等考试未过级 14(2.2) 38(7.1) 52(4.4) 学习成绩不理想 4(0.6) 17(3.2) 21(1.8) 自我定位不够准确,期望过高 146 (22.7) 66(12.3) 212(18) 没有工作经验 87(13.6) 26(4.8) 103(8.7) 信息严重不足 19(3.0) 9 (1.7) 28(2.4) 合计 642 (54.4) 538 (45.6) 1180(100) =79.55,P0.0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44. 3% 38. 9% 36. 1% 18. 9% 21. 2% 14.6% 汉 口民 10. 5% 5.1% 5.3% 5.1% 其他 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为实现人生目标 专业对口 为生计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