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高中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心理干预个案研究-郑芸.docx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238986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亲家庭高中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心理干预个案研究-郑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亲家庭高中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心理干预个案研究-郑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亲家庭高中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心理干预个案研究-郑芸.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及 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 刘世民教授 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 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 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诺:己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论文纸本的内容一致。如因不符而 引起的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 本人同意所撰写学位论文的使用授权遵照学校的管理规定: 学校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须授权所在大学拥 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 1)已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印 刷版和电子版学

2、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供 检索; 2)为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或解密 后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资料室等场所或在有关网络上供阅读、浏览。 本人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 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 iSSIS 单亲家庭高中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心理干预个案研究 教 育 硕 士 教 育 管 理 专 业 研究生:郑芸 指导教师:刘世民 摘要 :现今社会离异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子女的数量也成逐年上升的趋势。 家庭的残破给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来自个 人、家庭

3、、社会等方面的多重压力 , 使他们产生认知、人格、情感和能力障碍,继而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高中生正处在人生转型期,渴望人际交往的他们却有着离异环境给人际交往带 来的障碍。如果这些障碍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除,势必会影响他们健全性格 的形成,妨碍健康品质的塑造。 本研究以单亲家庭高中生为对象,分析他们人际交往障碍的特征和形成原 因,并结合相关理论,施行相应的心理干预以期对单亲家庭高中生的人际交往 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 词:人际交往障碍心理干预 Single parent family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disorder and psyc

4、hological intervention of a case study of Master of Education Educatio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Graduate student: Zheng Yun Academic advisor: Liu Shimin Abstract: nowadays more and more children from divorced families ,the number is rising trend year by year. The broken family to childrens injury is

5、 vast, from individual, family, society and so on multiple pressure, so that they produce cognitive, personality, emotion and ability obstacle, and then affect thei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i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to life, interpersonal they are faced with d

6、ivorced environment gives the interpersonal brings obstacle. If these obstacles can not get timely and eflfective relief of, certainly will influence their sound character formation, hinder the health quality of shape. The stud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single-parent families as the object analy

7、ses their interpersonal obstacles reason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combining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d research, applies the corresponding psychological Keywords: interpersonal barrie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目录 一、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 1 (二)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及心理干预的含义 . 2 1、 单亲家庭 . 2 2、 人际交往 . 2 3、 人际交往障碍 . 2 4、

8、 心理千预 . 2 (三)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 1、 研究的目的 . 3 2、 研究的意义 . 3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4 1、 国外研究状况 . 4 2、 国内研究现状 . 5 二、个案调查 . 9 (一) 个案家庭情况简介 . 9 (二) 个案介绍 . 9 (三) 心理医生对个案的评估与诊断 . 11 SCL 90 (90症状清单)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 . 11 (四) 个案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分析 . 12 1、 細 . 12 2、 夕咽 . 13 三 个案干预过程 . 16 (一)对个案王津津本人 . 16 1、 采用认知疗法,改变不合理认知 . 16 2、 建立与人交

9、往的意识 . 20 3、 学会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 . 20 4、 采用行为放松训练,放松心灵 . 21 5、 教师帮助制造交往机会 . 23 in (二)对母亲王珊 .24 1、 矫正认知,促进父女感情的建立和发展 .24 2、 关注情绪变化,加强亲子交流 .25 3、 生活丰富多样化,加强人际交往能力 .26 四、 个案千预效果与反思 . 27 (一) 干预效果 .27 (二) 反思 .28 1、 争取做到防微杜渐,减少伤害的形成 . 28 2、 家长的影响不可小视,尤其是负面影响,应予以指导 .29 五、 结语 . . 30 参考文献 . 31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星期四的早晨七点

10、四十,班长做完全班同学的考勤记录后告诉我 “ 王津津 $还是没有来 !” 。这周,这一句话在班长的口中已经重复了四次,是怎么一回 事呢?王津津个子不高,长得也乖乖巧巧,虽然自小在单亲家庭长大,但文静、 内向,学习刻苦勤奋,进入高中来一直以追求学习成绩为奋斗目标和奋斗快乐。 虽然因此而少与其他同学交往,与老师也少有交流,显得孤僻了一些,但入学 一直到这周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前三天里她的母亲在电话里说是因为 身体不适,但作为热爱学习的人却不来学校上课还是让班主任的我很是怀疑。 于是,我把王津津的母亲请到了学校。 母亲王珊 满脸愁容,唉声叹气,焦虑不己,这番情形在这一年多的接触 中还没有见过。

11、原来女儿王津津身体上并无什么大碍,就是不愿意到学校上学, 这周每天一到平时起床的时间就大哭不止,怎么劝都不行,母亲王珊束手无策。 后经反复询问才得知,刚刚完的高二上期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 看着自己自高 中以来不断下滑的成绩和排名,王津津内心完全无法接受,焦虑和不安情绪相 当严重,而且己经出现失眠症状,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畏惧学校,拒绝谈到 学习。 在意学习,在意学习成绩,是每一个学习者应该有的意识。作为教育者的 我们,甚至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这样的意识。但这也需要注意一个度的把握。 过分在意学习和学习成绩,只会给自己带来压力、负担。当愿望和现实出现不 一致时,情绪也会随之浮动。这种心理发展的不

12、平衡往往会造成他们在交往心 理上的障碍。王津津表现出来的症状就十分明显。具有相同情况的学生在我校 不 算少数。他们从各个学校考入省重点高中,本身也说明自己以往的学习成绩 和学习能力属优秀。高中开始学业繁重,竞争激烈,新的人际关系尚未建立或 正在建立却又不稳固,所以能适应的学生参差不齐,能保持优秀状态的人更是 少数。加之单亲家庭在家庭构建上成员有遗失,家庭角色有缺陷,生活的方式、 情感的交流、对事件的认知方面和完整家庭相比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这种环境 系化名 系化名 下的大多数孩子自尊心强,好面子,就更不愿意表现出自己情绪的失落和心理 的恐慌,因而他们人际交往的障碍极具隐藏性,教育者不易察觉,像王

13、津津这 样表现出来的时候,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怎么办呢,在高中,许多老师包括班主任对单亲家庭的真正了解不多,对 生长在单亲家庭环境的学生的特点认知不足,导致在教育时容易采取一刀切的 方式,把他们与其他学生简单等同,不能做到就个体特征而有针对地帮扶,有 时甚至还会因方法不当而伤害有交往障碍的单亲家庭学生。因此,笔者从这个 角度结合理论学习和个案研究去深度认识这个问题,既而希望能为有交往障碍 的单亲家庭高中生提供切实的帮助。 (二)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及心理干预的含义 1、 单亲家庭 所谓 “ 单亲家庭 ” 是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或者构成家庭主体的成员不 齐全而形成的家庭。由母亲或父亲单个抚养的

14、孩子即为单亲家庭的子女。 2、 人际交往 “ 交往 ” ,是指两个以上的人为了交流有关认识性与情绪评价性的信息而 相互作用的过程。简言之,人际交往就是在社会生活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 的意见沟通,信息情报交流与相互作用的过程。 3、 人际交往障碍 在交往过程中,由于交往双方的成长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地位、个人需 要、交往动机、个性特征差异会妨碍交往的正常进行,导致交往困难或不顺利。 4、 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帮 助其处理迫在眉睫的问题,使之尽快摆脱困难,恢复心理平衡,从而安全地渡 周怡、刘晓丹、窦娟、丁文岚、张宛霖、邵文静 .快快乐乐交朋友

15、城区高中生人际交往研究报告 .网 络科技时代, 2003 (12) 孙华峰、鲍丙刚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原因及对策浅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2004 (1) 过危机。一般说来,大范围且严重的心理危机多出现在突发性灾难之后,因此,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就成了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研究的目的 (1) 从实践入手,探寻研究个案形成的深层原因,再结合国内外相关文 献的理论和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真正的有实效的方法,为此类问题的教育工 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改变以往生搬硬套理论、一概而论而造成的理论 实践相脱节的错误做法。 (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走向社

16、会的港口,对个体的影响最大, 影响时间也最长。本研究要让那些单亲家长们深刻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成长的巨 大影响作用,从而能要求自己拥有良好的健康的心态,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 科学的教育观念 ,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最大程度减少离异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3) 离异家庭髙中生能够正确认识、理解和对待父母离异的现实,学会 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合理地调节自己,以帮助自己健康人格的形成。 (4) 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到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中来,尤其是学校。 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对待这一教育群体,改变教育策略,调整教育方法。 2、 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我国对单亲家庭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已有不少,但主要以初中生

17、和大学生 两个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单亲家庭高中生的研究很少。而高中生正处在青年期 的开始阶段,这是人生重要的发展阶段。他们站在成人门槛前,摆脱了初中生 的幼稚,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交往中的心理需求也在发生 变化,正进入人际交往的快速发展期。本研究为单亲家庭高中生人际交往障碍 表现形式、形成原因、教育方法等的研究提供实例借鉴和方法,从而促进相关 科学理论的形成。 陈琳 .中学生网络成瘾干预的个案研究 .硕士论文 .四川师范大学, 2010 3 (2)实践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教育同行加深理解自己在单亲家庭髙中生人际交往障碍解 除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以往教育意识、教育方法等

18、方面的不 足,继而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教育能力。 单亲高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各有不同,但究其成因的实质时发现, 是有一定共性的,都有因家庭成员缺少后家庭受关注力的相对减少,温暖的相 对缺失,安全感幸福感降低,自己认知偏差和内向、孤僻等性格缺陷,同时也 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不易觉察,教师应多留心观察,多加关注和关爱。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国外研究状况 单亲家庭伴随着人类历史。但真正对单亲家庭进行研究则开始于上个世纪 70年代,伴随着社会学界对单亲家庭所造成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将近一个世 纪的时间,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也有了丰富的成果,主 要体现在:子女对单亲

19、家庭生活适应性、父母离异对子女影响的长期性以及单 亲家庭子女人际交往 互动的研究上。 子女对单亲家庭生活适应性及长期性方面,美国心理健康专家和有关学者 普遍认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学业及社会性均会因父母的离异而有消极发展, 并且会产生长期的 效应,这其中受影响较大的是男孩。由于孩子的年龄不同和 心理发展水平不同,他们对单亲家庭的适应过程和程度也就不同。一般而言, 家庭破裂时年龄较大、心理发展越成熟的孩子受到的不良影响就越小;反之就 越大。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Krantz的 “ 严重影响说 ” 。他认为:父母离异对孩子 产生的影响是长久而深刻的。不仅会有即时的创伤产生,影响他们成长期的生 活,还

20、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发展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1992年,在针对美国 1147名 1965-1970年出生的孩子的全国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父母离异对子女 的影响确不是短暂的,即使到了一二十年以后孩子已经成年,仍旧会有消极影 Emery, R. E. 1988. Interparental Conflict and the Children of Discord and Divor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2(4):310 响。 跟 “ 严重影响说 ” 相对应的是 “ 有限影响说 ” ,也就是说有些研究者不否 、离婚对孩子会产生不良后果,但这种不良后果并不是特别严

21、重,持续时间也 不会特别长,而且大多数单亲家庭中 的孩子是可以,也会从父母的离异阴影中 走出来的,父母的离异并不会影响他们今后的正常生活。 在单亲家庭子女人际交往 互动方面的研究上,相关研究结论及观点认 为:与双亲家庭的子女相较而言,单亲家庭子女的消极心理品质及倾向要明显 得多。绝大多数研究者持相同的观点,即这些子女会因为父母之间的冲突而被 忽视、甚至漠视,导致个人在情感上长期抑郁,因而会变得性情孤僻、寡言少 语。同时他们对社会、对他人的态度也会因父母之间的情感障碍而受阻,变得 漠然,不再相信友好的、亲近的人际交往关系会在人与人之间存在。乐群性差、 攻击性强等明显特征就会在他们的人际交往中表现

22、出来。 研究者们探寻分析了造成的原因,认为:父母在离异过程里的紧张关系、 对子女的保护缺失是造成单亲家庭子女负面消极心理倾向的主要原因。社会学 习理论认为,对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影响最大的当属离异母亲悲痛、难以自拔的 消极情绪。还有一些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家庭以外,他们认为社会的偏见以 及整个社会对这种偏见的体认,是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以上研究结论及观点,探及了人际交往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作用,却没有具 体论述该作用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作用的。因此,这方面 还有着进一步探 究的空间。 2、国内研究现状 相对国外研究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有二十来年。正式 开启单亲家庭子女研究的标志是林崇德教授在 1988年组织的 “ 离异家庭子女 心理特点及对策研究 ” 的相关课题研究。近年来由于单亲家庭子女数量的不断 增加,研究者也不断加大相关的研究力度,也涌现了很多优秀的、高价值的理 论研究成果。我国已有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角度: Krantz, S. E. 1988, The Impact of Divorce on Children, Feminism, Chileren, and the New Fanilies. New York:Guilford Pressl997(2):2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