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五年级下册教案语文园地四.doc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2371657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五年级下册教案语文园地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五年级下册教案语文园地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五年级下册教案语文园地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五年级下册教案语文园地四.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能梳理总结出景物静态描写、动态描写的基本方法及作用。2.能选择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3.积累、诵读古诗乡村四月,体会诗中的意境美。重点、难点重点 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本单元的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突破方法学生结合学过的课文体会景物描写时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难点选择一个情景,运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仿写一段话。突破方法教师及时点拨,指导写作方法。教法与学法教法情景教学法、点拨法。学法体验法、自读自悟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结合课文,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学习

2、收获和体会。3.学习词句段运用,能仿写一段话。一、问题导入,趣味交流师:同学们,我们从本单元课文中,感受到了威尼斯的喧哗与静寂,也体会到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与繁忙,作者分别采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让你感受到景色之美?1.学生思考问题,然后举手回答。2.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让我们感受到了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呢?3.学生回顾课文,从课文中找相关语句。4.学生自由交流体会(教师在黑板出示交流句式)。我喜欢的课文是,我在文中第个自然段找到了这个句子,这个句子描写了,体现了。5.学生汇报。6.每交流完一篇课文,及时归纳:(1)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体现了威尼斯的活力;还描写了威尼斯夜晚

3、的情景,体现了古老水城的静寂。(2)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上动物们的悠闲和安详,也描写了人们挤奶、运奶时的平和与从容,突显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7.教师小结: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二、词句段运用之仿写片段1.朗读句段,发现特点。(1)朗读下面两个句段,你发现了什么?(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相关内容) 第一个句段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第二个句段写出了景物的静态美。(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3)句段中的哪些词句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特点?2.比较语句,发现优点。(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原句及改后的句子,对比读。(2)哪个句子更能让你体会到景物的

4、动态美和静态美?3.仿写练习,发现美文。(1)你能从这三个情景中选取一个情景,写一段话吗?放学后的校园;群鸟飞过的湖面;火车进站之后。(2)学生选好自己想写的情景后开始仿写。(3)教师巡视,适时指导。(4)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价。(5)修改语句。三、课堂小结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才能更好地写出景物的特点,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板书设计语文园地静态美动态美课时作业一、我来说,你来听。我喜欢的课文是威尼斯的小艇,我在文中第6自然段中找到了“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

5、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个句子,这个句子描写了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体现了威尼斯的静态美。二、我会写。你能从这三个情景中,选取一个情景,写一段话吗?A.放学后的校园B.群鸟飞过的湖面C.火车进站之后例:放学后的校园“丁零零”清脆的放学铃声又一次在学校响起,原本在树上栖息的鸟儿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醒,眨了眨惺忪的眼睛,震了震翅膀,便向碧空中飞去。鹅卵石铺成的林荫小道上安静极了,路上的落叶偶尔被风卷起来,如受惊的蝴蝶般在空中胡乱地飞舞,随后便又安静地躺回地上。同学们背着书包,满脸笑意地行走在路上,有些三五成群结伴而行,互相说着在学校发生的趣事,互相追逐打闹,笑声传得很远很远。原来宁静的小路,此

6、时也变得热闹起来。路旁娇艳的花儿们纷纷仰起头,向同学们告别。金色的阳光洒在花身上,像是给它们镀上了一道金边,真是美不胜收!那些参天大树苍翠欲滴,粗壮的枝干上长满了绿油油的叶子,看起来赏心悦目,它们正挥动着枝干和同学们说“再见”呢!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运用词句段,体会语句在表达上的特点。2.积累、诵读古诗乡村四月,体会诗中的意境美。一、回顾旧知1.师:上课前,我们先一起回顾上节课学习了什么。(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2.师:我们是怎样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3.学生汇报。4.引出新课:词句段之体会语句表达上的特点。二、学习“词句段之体会语句表达上的特点”1.学生读阅读要求。2.自由、反

7、复地读这两个段落,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3.四人为一个小组,组内交流。4.全班交流。小结:为了突出景物的特点,可以用排比、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三、学习日积月累中的乡村四月(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1.教师板书课题。2.学生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时节)3.教师出示插图,学生观察感受。4.教师简介诗人及背景。翁卷,南宋诗人,一生未做官,写了许多描写田园生活的诗篇。(二)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3.教师指名朗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欣赏。4.组内轮读

8、,结合书上的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5.全班交流,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画面。(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第1、2句主要写江南农村初夏时的景色。第3、4句主要写劳动人民紧张繁忙地劳作,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4.背诵古诗。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美。五、课堂拓展查阅资料,找找关于描写田园风光的其他古诗。板书设计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

9、才了蚕桑又插田。课时作业一、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首诗里的景色吗?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在如烟如雾的蒙蒙细雨中杜鹃一声声啼叫。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二、我会背,我会默写。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资料链接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教学反思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是枯燥的,也是困难的,即便如此,也还是有很多方法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本课我让学生通过了解作者生平和作者创作背景,反复诵读并与同学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习古诗。学生学习古诗时,在明白诗意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感受古诗的意境,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